家人說為你好,處處管著你,是真為你好嗎?

老頑童奔夢去


家人說為我,處處管我,可能我的缺點太多了吧!當然,有些事不必要家管,每個者都要個小小的空間,小小的天地,不必要的管著我,會使我感覺好反感!不過家人管我,定有他們的理由,怕我走上不歸之路,怕我吃虧,怕我上當怕我受騙!


麻城農村生活


是的,初衷肯定是為你好,雖然你不一定聽,像我小時候家裡經常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勤儉節約怎樣怎樣的,然後再舉了些他們苦,他們沒文化,沒有條件好好上學,所以導致他們一輩子農民。可是我並沒有聽進去,現在想想才知道他們說的是對的,在大方向上面絕對是不會錯的,悔之晚矣。對於不聽話的孩子來說,只有自己長大了,碰壁了,才知道小時候要是聽話該多好啊!


蓉蓉蔬菜店


爸媽總說為你好,兒女心事知多少?

我畢業之後沒有留在一線城市,而是選擇回到家鄉找工作,而且還是個私企小公司,這讓我爸媽不太滿意。他們希望我留在大城市,進入大公司。他們的理由也沒什麼新鮮獨到的東西:“機會多”、“平臺大”、“前景廣”、“收入高”、“更加體面”、“進個好單位才配得上名牌大學的牌子”。

大概是因為爸媽這一輩人所處的時代並不幸運,小時候經常餓肚子,“面子”、“尊嚴”都是通過外在財富來體現,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好大學、高學歷就很“吃香”。所以他們大部分都相信人生的追求不外是物質生活和社會地位,因此理想的工作應該是收入高的、體面的。

對於這種觀念,理性上我很能理解,但感性上我只覺得無聊、愚蠢,甚至反感。時代不同了,而且我認為過去的時代很難再出現。在這種環境下,還有必要那麼在意財富名譽地位嗎?!再拿過去的價值觀來套我們合理嗎?!現在的工作不僅能滿足我基本的生活需要,更難得的是它很契合我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對我來說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感興趣的事剛好又能謀生,不必為了生計而做些無聊甚至討厭的事,不是很好嗎?為了財富和虛榮而放棄實實在在的興趣,那才叫愚蠢,甚至是對自己的侮辱。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工作為什麼還要有地位高低之分?大公司就一定比小公司更“體面”?!尊嚴跟工作有關係?!只要自己不自卑就不怕被人瞧不起。在價值觀上的根本分歧讓我很難接受父母的意見。

再者,爸媽們的規劃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去工作的是我不是你們,你們有深入瞭解過我的工作幹什麼、是否適合我嗎?隔行如隔山,除非爸媽們剛好是行內人,否則,爸媽們能拿出多少可靠的證據來證明我的工作“不好”?就我瞭解,父母們讓孩子選某個工作的理由,不外乎是看看新聞報道哪一行收入高、親人朋友的孩子的工作有多光鮮體面、想想幾十年前在什麼單位工作有多好……而我自己,在唸書的時候就諮詢過不同行業的學長學姐,做過兩三份實習來體驗不同的工作,我覺得我自己更能做出合理的判斷。

最重要的是,我不僅關注“我要什麼”,更在意“誰來做決定”。爸媽著眼的是結果(有錢、成功、有面子),而且希望你通過他們提議的方式來“順利地”實現這個結果。但我,至少在目前,還不在意結果。我在意我的主體性、我希望過自己的生活。爸媽的想法可能是:“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聽我的話,你以後就會明白我是對的”。問題是,我想要的,正正是我能夠走我自己選擇的路。那樣的話,無論走得怎樣,至少都是我自己選的,是我願意經歷的。但如果你們非要我走你們安排的“捷徑”,即使走得很順利,我也不會開心,只會覺得自己是行屍走肉、扯線木偶,是馬戲團裡的動物,吃你的飯,做你要求的動作。

爸媽的出發點是“為我好”,我深信不疑。但什麼好什麼不好,由誰來定義?如果兒女覺得自己的選擇最適合自己,而爸媽覺得不好,爸媽願意相信兒女的想法也是合理的,並且讓兒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嗎?父母是從孩子自己的感受出發,希望“孩子覺得好”,還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想“自己覺得孩子好”?如果父母非要讓兒女按父母的想法行事,要麼就是覺得兒女不能獨立思考、為自己負責,要麼就根本不是為兒女好,只是把自己的好惡強加於兒女。這樣來孝順父母,對我來說等於磨滅自己的理智和情感來配合父母,演一個不諳世事、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

在工作選擇、人生觀、價值股的話題上跟爸媽的分歧有點太大,所以現在爸媽的話題似乎只剩下生活瑣事了。吃了沒?天氣轉涼了冷不冷?今天冬至有沒有加菜?還有各種健康小常識、生活小竅門……從爸媽的角度看,大概是因為他們這代人都捱過餓,吃飽穿暖,身體健康都是重大的問題;可能更重要的是,我長大了,學業上、工作上的事情他們都不太懂了,只剩下生活這方面還能為我做點事情,所以他們總是很關心我生活上的事情,總要做點什麼才覺得還在關心孩子,心裡才踏實。而從我的角度看,只有這種話題最“安全”,既能讓爸媽關心我,又不會觸及價值觀念上的矛盾……

這樣想來,多少有點內疚和難過。小時候爸媽毫無保留地跟我分享他們的知識、經驗、想法,長大後我卻沒什麼耐性和爸媽深入地聊。我當然也希望父母瞭解我是怎麼想的、我有什麼感受,只是覺得這不太可能……父母跟兒女說話好像都只是為了“教會你”,而不是“瞭解你”,而這種態度實在有點讓人難受。漸漸地,就形成了一個父母單方面向我灌輸,我也懶得跟他們說我的真實想法的相處模式。

我覺得父母這一輩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太強大了,以至於根本不能接受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兒女說話的時候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口吻。不過反過來想,在和爸媽相處的時候,我也是隻有揣測,而沒有嘗試去發問吧……平時就是不會想到要去好好問爸媽,“那你們為什麼這麼覺得呢?”他們表現得那麼理所當然,我也就習以為常、不會多想。對於父母,兒女大概也缺乏別的想象,所以根本不會想到去和他們溝通討論,去深入瞭解爸媽更加具體的想法和感受吧。


開心一刻也挺好


父母的出發點肯定是為孩子好!從出生到長大,小時候看著你不要摔跤,不要去河裡玩,長大了要求你不要早戀,不要跟流氓交朋友,不要抽菸,太多太多了!處處管著你,但是真的好嗎?我想任何人回答都應該站在多個的角度來說的。

我現在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深深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我父母每天對我叨叨...叨叨,我是獨生子他們不叨叨我,又去哪裡叨叨呢!誰又能聽他們的話啊!他們總是用老一輩的眼睛去看世界,殊不知世界每天都在變!我不愛去爭辯太多,因為分不出對與錯。

孩子呢!他在沒有自主能力的時候什麼都聽你的,你管著他也對,告訴他是非對錯,但是真的長大了,他需要尊重,平等,你在因為少吃一碗飯而去管他,的確不合適!

任何年齡任何階段都會面臨問題。少一些爭執多一些寬容。


還能堅持的小丑


感謝回答。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想把最好的給他。有些父母替他把所有的事情和責任都扛下來。為他安排好的工作,好的出路。但這些是愛孩子嗎?我覺得這些是在害孩子,讓他失去了生活的本能。失去生命的意義。

其實我們愛孩子,我們就應該放手一搏。讓他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闖一闖。才能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失敗中成長,在失敗中獲取經驗,吸取教訓,才能不斷的充實自己,成就自己。

父母對孩子的管束要有限度。太緊。會讓孩子變的膽小怕事,太鬆,又怕孩子浪蕩不羈。所以父母要適可而止。孩子喜歡玩就讓他玩,只要不觸犯底線。不要管的太多,嘮叨的太多。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會是國家的棟樑。



遠嫁大橙子


是的,有哪父母不是疼小孩它們管你是為了你以後過的更好



啊峰的生活錄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是真的對你好。

--父母和我們成長的年代不同,人生閱歷也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所以父母會把他們所知道的,認為最好的給孩子。有些東西放在他們那個年代管用,但是放到現在可能就行不通了。

--好比如現在孩子的工作問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好,考個好大學,最後能考個公務員。在他們那個年代,能夠當上公務員不僅工作比較穩定,福利也好,那他們肯定會希望你去做這個。但是現在的孩子就不一定能接受了,現在很多工作會比當公務員會輕鬆,自由的多,收入也高。比如現在那些做自媒體的人。

--因此,孩子要懂得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時候管得太多也不是好事,孩子先理解父母,然後積極跟父母溝通。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比較好的方法。





小貴子新鮮事兒


天下沒有害自己孩子的父母(個別除外),畢竟家長是過來人,懂得自然比自己多很多。

雖然覺得家長有時候很囉嗦,他們其實也是怕你出事情,老話說的好小心不為過。

雖然說有些家長沒有助你成功好的教育體系,但是也不會把你教育成人下人。

我也是做了父母后才慢慢明白一些道理的。

祝生活愉快!



不要用你的思維習慣去駕馭別人的思考。家人肯定不會害你,但是在為你好的時候是現在他們自己的人生經驗來為你好的。也就是說同一件事家人可能早就走過這片了,所以管你就是應該了,尤其體現在婚姻問題上,家人的阻攔佔到大多數家庭,所以說人生路自己走,要有主見,家人的話就是個參考,不能對著來。好的聽不合身的拉倒。一切靠自己。


鑫哥愛珍珍


家人肯定是真為你好,但是卻不是你最想要的生活。這個世界沒有人比父母更愛你。他們愛你的方式不恰當,所以讓你產生了疑問和反感。

這就是大多數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正確,導致了老倆口為了孩子操心一輩子,最後孩子還不理解。其實很多事情家長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的,沒有體會到孩子的感受。許多事情,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要讓孩子沿著自己的路走。因為只有自己做一件事,他們才能提高經驗,總結失敗原因,而且記得最清楚,對以後他們獨立處事有很大好處。

有這麼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漁民,他的捕魚技術高超,從來不空著網。當地人都管他叫魚王。他有三個孩子輟學後都跟著他學捕魚的手藝。可是,無論他怎麼教孩子,他們的技術就是一般,甚至在他的嚴厲訓斥下,孩子們更加沒有了主見,連普通人的技術都不如。有一天,魚王一個人在家喝悶酒,他的發小正好路過,他相邀進來,二人共飲。酒過三巡,魚王開始訴說苦惱,說自己一生的好名,毀在了兒子手裡,說到痛處,自己又幹了一碗酒。他的發小問他,你沒有把你的技術全部教給他們麼?魚王說,天下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我留著那技術有什麼用。他的發小思考一會又問:那你失敗的經驗你告訴他們了麼?魚王愣住了,他把自己一生總結的捕魚經驗都說了,但是失敗的經驗卻從未提起。他這才恍然驚醒,失敗是成功之母,自己那麼多年的捕魚經驗不就是從失敗中總結的麼。他為了孩子能學好,只把好的經驗傳授,卻忽略了失敗的教訓才是深刻的。所以才有今天的結果。找到原因後,他改變策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有難處不解時再來問他,慢慢的他的三個兒子都成了遠近聞名的魚王。

這只是一個故事,但是其中的道理反應出了兩代人交流的代溝。所以不要懷疑父母家人的愛,他們是真實無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