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因为近一个月的肺炎情况,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除去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型号口罩成为人们哄抢的对象,在这些口罩中,3M口罩是国内人们辨别品牌的重要标准。

这款由美国3M公司推出的口罩,承包了国内防霾口罩市场90%的份额,其质量性能远超其它口罩。

2016年,人民日报通过测验得出结论:不带呼吸阀门 3M 口罩的过滤效果最好,PM2.5 过滤效率可达 96.5%;在普通口罩中,一次性医用护理口罩效果最好,达47.1%;我们常用的棉布口罩,效率仅为17.3%。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3M公司垄断了中国口罩市场,多数人可能会以为口罩是这家公司的拳头产品。但实际上,口罩生产在3M公司的营业范围中份额很小。

3M公司的业务无所不包,从家用到医疗、从运输到教育、从通信到航空......以至于有人惊叹:全球50%的人每天都要不可避免地接触3M公司产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美国最强实业公司:3M帝国是怎么练成的。


一、靠错误起家:3M公司的奇思妙想


犯错对于很多公司来说,是不可容忍的事。但在3M公司,允许试错是一条基本法则,3M有个著名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

试错文化,是3M公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为3M公司就是靠错误起家的。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3M公司的创始人并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最初的他们是由一个医生、一个律师、一个销售员和两个铁路工作人员组成。最开始,这几个人准备在明尼苏达州创立了一家采矿公司,开采金刚砂。但不幸的是,当地并没有金刚砂,只有不值钱的矿砂。

创立一家资源型企业,却找不到合适资源,无疑闹了个大笑话。但3M公司并没有放弃,团队决定“将错就错”,转向研究砂矿的筛选方法和利用。

当时,一位员工提出“把砂纸转变成剃须刀片”的想法,这个不可思议的点子被公司采纳。顺着这个点子,第一张具有革命性的防水研磨砂纸Wetordry™诞生,这种砂纸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生产行业———为漆面进行抛光。

由此,奇异想法逐步成为公司的信仰和法则。

1925年,一位叫理查德的员工听闻,工厂的工人对汽车喷漆时,发现用于遮挡的胶带效果很差,这种胶带质量差劲,胶带被撕下时,要么会带走漆料,要么会有胶残留黏在车上。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理查德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他私下里琢磨了两个星期,最终琢磨出了第二个跨时代产品——SCOTCH隔离胶带(这也是透明胶带的前身)。在SCOTCH胶带的基础上,医用止血带被发明,3M公司开始与军方合作。

在经济大萧条时代,3M公司靠着强大的技术支持,业绩不减反增。

在二战时代,3M公司更是一飞冲天,在生产了了诸多国防材料后,更是发明了无数有价值的产品:例如用于交通安全的反光标志板。


二、除了上帝,什么都能造!


二战后的3M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做矿砂生意了。总裁卡尔顿简洁明了地述说了公司的战略:“啥赚钱,我们就做啥”,3M公司开始将触手伸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借着马歇尔计划的东风,3M公司在许多产业都找到了立足点。

为了保持长久的创新活力,总经理威廉实施了企业史上最具革命的政策:15%规则,即每个研发人员每个星期都需要拿出15%的工作时间,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只要员工有了灵感,并证实其可行性,公司就会立刻成立风险小组来研发这个项目。3M公司近乎偏执地维护这些点子。

据相关数据报道,有30%的3M产品,都是由15%规则所创造发明的。

要知道,在同时代,几乎所有公司都像福特公司一样,员工被看作机器里的零件,老板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让员工思考。他们拼命压榨员工时间,恨不得把员工的24小时都拿来干活。

“15%规则”给3M公司带来的数十万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据说,3M平均每两天就会开发出三种产品,虽然都是一些小发明,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发明,构筑起我们现代生活的基石。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1974年,3M科学家Art Fry参加教会礼拜时,习惯在书本中夹张纸条作为书签。但由于不停阅读的缘故,书签总是不断滑落,这令Fry感到十分沮丧。在这种情况下,他突发灵感,要是有一种有点黏,但又不太黏,可以被重复撕贴,且不遭破坏的纸就好了。

Fry正是利用“15%规则”,最终发明了一项使办公室交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超实用产品:便条纸(Post-it).

不过,在开始推行便条纸的时候,人们对此的反响并不热烈。但3M公司领导十分有战略眼光,并不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放弃长远的打算。

他们在爱达荷州博伊西巿进行了一项经典的推广活动“博伊西大轰炸”——销售人员把便条纸的试用品塞满当地的文具供应市场,使广大的消费者能第一时间使用上这款新产品。

经过试用后,超过9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购买和使用这款产品。便条纸也因此一战成名,逐步成为办公室文员、学生等不同人群的最爱。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有时候,灵感不仅来自生活,也源于自然,3M发明的防雾清洁布便是一例。据说这款产品创意源自于荷花。

荷花上的污染物,能在下雨时顺着雨水流走,这是因为荷花表面覆盖着植物分泌的蜡,阻断了污染物和叶子接触的可能性。3M科学家在启发下,创造出了相似的自我清洁能力的纳米粒子。我们所用的眼镜布便源于此。

创新的另一面就是保证质量,3M公司用独特的管理方法控制了产品的质量:自负盈亏。3M的每个项目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其包括销售、人事、生产等部门,这些项目部门自负盈亏。

3M公司中的管理者认为,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质量不好的产品自然会被早早淘汰,于是放权到独立的项目部,让其自负盈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正如Ernest Gundlyn在《创新沃土:美国3M 公司创新机制》一书中写道:

“创新不是靠花一点钱,或者凭直觉就能完成的。像其他任何地方一样,3M公司的创新是复杂环境下的产物。

根据Liedstad的说法,3M最富有竞争力之处,就是有能力培养各种相互促进的创新因素。据3M员工称,3M具有特殊的创新机制,正是这种创新机制使3M每年能够开发出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

“啥赚钱,我们就做啥”的政策配上“15%规则”,独特简单的创新机制使3M公司在每个领域都做到了令人惊叹的业绩。甚至有人惊叹“除了上帝,3M什么都能制造”


三、寒冬已来:3M公司的变革


尽管有着令人艳羡的创新神话,3M公司也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历史转折点。2019年中旬,迫于成本压力,公司下调全年的每股收益预期,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尽管现在的3M口罩供不应求,但鉴于口罩不过是3M很小的一个盈利项目,3M企业的股价仍不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

口罩只是副业:3M公司如何成就美国实业神话

而且,3M公司在亚洲市场并不出名,尽管3M中国是在经济特区外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但其主打的核心产品并不多,品牌也不够响亮。人们知道便利贴、透明胶带、眼镜布.......但大多都不知道这些产品是3M公司发明的。

大而不专或许是3M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大量的创新带来了大量的成本,而小发明由于门槛低,识别度不高,很容易被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企业仿制。大多数人只知道宜家、无印良品这些有名的品牌,3M公司仿佛总是躲在产品的背后,因为它的产品太不起眼。

未来的3M集团,或许要停止疯狂的扩张,重新反思走过的路。3M要真正打造出响亮的、革命性的时代之作,这次口罩事件便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口罩,3M公司口罩的品牌和质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在未来的不久,3M产品或许会被大众一致认为是产品中的“爱马仕”,行业里的“苹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