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看史書一定要帶腦子?

羽閔


史書是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解釋

1、能夠編寫史書,且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編撰,這些人都是讀書人,這些人大部分都可謂儒家門生。在他們的教育成長中,忠信禮義廉恥孝仁的理念影響甚大。所以在編寫史書的時候,個人的主觀意思會被帶入記載中。

2、遺留至今的史書中,很多都是當時政府下面的史官來組織編寫。那就存在個人的主觀和環境的影響。舉個例子,對於當時領導者不利的記錄肯定不會被記載,任何皇帝都想著自己在歷史中留下光輝而不是汙點。所以並不是每個史官都會用生命來賭統治者的寬容。我們常說的“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就是這個原因

3、在古代編寫史書的時候,所能借鑑的是以前的史書或者地方誌。按照古人的習慣會帶有一些誇張和神話。源頭的不真實必然會影響後人的借鑑

所以綜上,史書上的記載很多會有失偏頗,需要後人去判斷真實性,不能根據編書者的思路來分析。以上為個人看法,謝謝


一休一宿


歷史是人書寫的,傳抄難免有修改,評價也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因此史書未必就是真實、客觀的歷史反映。

為什麼讀史書要帶腦子?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史書。

史書主要分為正史雜史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等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

雜史:只記載一事始末、一時見聞或一傢俬記,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可彌補正史的疏漏,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史書編纂受歷史背景影響。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歷代正史的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被指是統治者治國的工具。

歷代史書均為後一代王朝所編,而後代的皇帝亦會對前朝的歷史加以篡改,以保證江山正統,修書時必定對史官加以控制,增加奉承之語,刪除負面事件,如唐太宗的皇位問題。

內容中也有諸多不合理或以神鬼描述的文字,如皇帝未出生便有龍氣包圍之類。

評價帶有作者主觀色彩。

"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

史臣作為一個有著鮮活生命的人,寫作時難免會帶入自己的道德標準和好惡偏見。

同時,中國史家實際上也是作家,往往喜歡修辭潤色,將口語改為文言,有時候即是原本可靠材料,改完後除了核心內容還保留,措辭已面目全非。

編寫材料來源不完全真實準確。

司馬遷寫史記的史料來源,除了一些文字材料外,還有幾個途徑。

一是

去歷史事件發生現場,與當地的民眾交流,瞭解當地關於該事件、該人物的看法;

二是他和他的父親司馬談(同樣也是太史公),記錄很多傳主、傳主後人、歷史事件見證者或其後人的口述材料。但口傳、書記並非第一手資料,內容往往受地域特點、個人情感影響。

綜上所述,讀史書,不可只納一家之言,要博覽群書,貫通地理、人文,才能找到最貼近歷史的答案。


點亮萬家燈火


我有個發小,被判了刑。

那時他還不到20歲,他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他因為執著於歷史,就選了歷史系,結果發現學到的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樣。就天天藏在圖書館裡,沒日沒夜的看書。結果那天晚上看的太認真,被鎖在了圖書館裡。

因為是夏天,他就沒在意,心想累了就睡椅子上唄。結果發小以為圖書館沒人,開始模仿皇帝登基的情節,把半夜巡查的大爺嚇著了,直接心梗發作,送醫院沒搶救過來。

不是讀歷史要帶腦子,而是做任何事都要帶腦子。

歷史是一門極其龐大的學科,要是帶的腦子不夠聰明恐怕有時候還不夠用的。既然題主提到了歷史,那我就簡單分享一下有助於認識歷史的幾個點吧。

那歷史分為幾種形式呢?答:數不過來。

嗯,比如說,歷史有專門寫一個領域的。有經濟史、宗教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凡是你能說出來的東西,甭管是啥,都能拿到歷史領域裡來研究研究。

有按照可靠性來寫的:正史、野史、雜史、別史、稗史......真的假的,你相信的不相信的,皇帝寫的農民寫的,都有。

還有按照時間、地域寫的,分為史前的、古代的、近代的、現代的,亞洲的、歐洲的、非洲的、美洲的......沒有找不到的歷史,就怕你帶著有色眼鏡去看歷史。

然後還有按照歷史體裁分的、按照種類分的、按照研究對象

分的、按照學科分的。太多了,只要社會在發展,歷史這門學科就在發展。

所以在讀歷史之前就要先帶上腦子,我讀歷史的目的是什麼,我要讀的歷史是什麼史。

你讀歷史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長見識啊,不然你要是為了圖快活,完全可以去看爽文,小說啊。

我先簡單分享我眼中的歷史,大家都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那知興替有什麼用呢,答:可以實現重生。每個人都有記憶,我通過回憶來實現自我的快速成長。那歷史就是國家的記憶,這些記憶能幫助國家快速成長。

普通人讀史不是去研究史記的準確定有多高,資治通鑑的某項政策是不是真的實行下去了。而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認識到原來人生還有這麼多可能性,然後轉過頭我們就實打實的幹、創造價值、實現自我成長。


御史臺阿立


歷史,沒有人能穿越時空,全部經歷,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都來自於前人不同時期的各種記載。我們可以肯定:史實會有記載人的觀點;

史實會因為各種原因,在流傳下來的過程中被刪減或增加。

所以我們讀史,應該以唯物史觀即以一分為二的觀點,儘可能多的全面瞭解,才能拂去時間的塵埃,多尋覓一些真象。





Z過客K


讀書是為了啟智!而讀書必須去理解,分析思考原著內容。讀史書更應該從人性角度和民間野史參考去思考辯證。

歷史是由歷代統治者編撰的,美化與醜化,扭曲與篡改史實是必然的,這就需要我們看這些歷史書籍時要多參考民間野史及認真分析思考!

百年不修史!說的就是本朝歷史正本很難準確定位。只能留給後人評說!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生指的正是統治者刻意銷燬那些對自己不利的史實資料,不讓後人知道那些醜陋的真實歷史。抹去刪除不利史實正是他們拿手好戲!

所以說學習歷史一定要以客觀,求真務實態度去嚴謹治學,更加多動腦筋去分析思考。帶著腦子看史書是正確的。

2020.2.8.作答于山西太原!


晉A閒雲野鶴


“盡信書不如無書”,史書記載的東西,理論上是相對具有權威、真實性的,但是我們要明白,寫史、編史的人並不是歷史中人物本身,無法無死角接觸當事人和具體事件,那麼歷史展示給後人的都是表面結果,而沒有絕對真實的箇中密辛。

其實在權謀鬥爭和人際交往中,外人看到的永遠都不一定是真相,而是膚淺的表層結果。通常具有話語權威的一方披露了歷史,但是在披露時,本身已經對歷史進行了有利於自己的加工,或者說有了立場傾向,那麼史官展示出來的歷史已經不是真實情況應該有的樣子。

比如說中國最大的歷史權威司馬遷,被稱之為中國歷史之父,編撰了《史記》,被譽為太史公。這樣一個歷史創建者,必然是中國歷史權威中的權威,那麼他寫的歷史就是絕對不偏不倚,公道中正不帶立場的嗎?

只看他自己身上的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李廣之孫李陵以五千兵馬深入匈奴腹地,屢次獲勝,差點成為霍去病似的的人物,但是他沒有霍去病的好運氣(也或許沒有霍去病的才能),後被匈奴重兵包圍,彈盡糧絕而投降。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投降當漢奸的,要將李陵全家下獄連坐,司馬遷作為史官,進行拼死勸諫,被武帝一怒之下處以了宮刑。

先不說箇中情由與對錯,李陵投降了匈奴這是無法抹殺的事實。既然彈盡糧絕,三軍盡喪,你李陵作為統帥,無論有多少理由,也不應該一個人投降苟活,獨享榮華富貴。司馬遷不在武帝的位置上,不能理解武帝的全局觀,卻要去幫武帝拿主意,該閹!

如此一來,司馬遷還能確保自己寫下的歷史絕對公正?他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自己的狹隘認知和情感意識,就難免偏頗。如果他真的是神,就不會干預武帝決策而只是忠實的記錄歷史。

所以,史記我們也看到了,一世未能建功的莽將軍李廣被描述成了讓匈奴聞之色變的飛將軍,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下數百年太平的衛青、霍去病卻總被司馬遷以鄙夷不屑之詞一筆帶過。

所以,讀史書需要帶腦子,不可無書卻也不可盡信書。書是參照,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大腦參照書進行獨立思考,無論什麼樣的歷史,都是人演繹的,是人就必然有人的邏輯和情理,有了這樣的脈絡,就不難還原當時的事實。


謝金澎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呂后把戚夫人弄成“人彘”,還非要兒子劉盈去廁所觀賞一下。為啥啊?這不是變態心理嗎?

(呂后)

《世紀·呂太后本紀》記載:“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讀史書為什麼一定要多動動腦子呢?你要是光看這段記載,一定會覺得呂雉這個人兇殘狠毒,精神變態,甚至枉為人母——你弄死仇人也就算了,嚇唬自己兒子不合適吧。

筆者不想為呂后洗地,因為她確實心狠手辣。但是,她不是神經質。大家動腦子想一想,呂后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首先,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玩中央集權制——但是各地的舊勢力不習慣,所以秦二世而亡。緊接著就是劉邦建立的漢朝,按道理說,看著秦被人圍毆而死,你劉邦還敢玩中央集權?


玩,必須玩,不然死的更慘。

所以劉邦寧願揹負罵名,也必須除掉異姓王,這是中央集權的第一步路。劉邦和呂后夫妻倆,不知道聊了多長時間,早已經在“不擇手段維持穩定”上達成一致了。

所以,在立國未穩的情況下,呂后必須心狠才行。殺彭越、韓信,必遭萬世唾罵,但滅掉異姓王是必須的。

為什麼要弄死戚夫人呢?為什麼非要弄成“人彘”呢?為什麼非要劉盈看看呢?

很簡單,你戚夫人爭江山了——江山應該是給你的,而不是你爭來的。要是不虐殺戚夫人,以後的後宮爭寵,將會往爭奪江山的方向發展,那以後的皇室子孫就不得安寧了。所以要殺戚夫人,還要光明正大的虐殺。

至於劉盈,其實歷史評價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死的早,但本職工作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寬政愛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友鄰睦邦……就因為被“人彘”嚇住了,之後人基本上就廢了。


呂后不愛劉盈嗎?當然愛了。

劉盈思考的是怎麼勤政愛民,呂后思考的是怎麼讓兒子“安安穩穩”的勤政愛民——劉盈太寬仁,玩陰謀權術,遇到同室操戈、臣子反叛,他一定處理不好的。

所以呂后狠一點,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劉盈就可以安穩的做皇帝。但是,呂后死了之後呢?會不會有人看著劉盈“軟弱”,開始動歪心思?當然有可能。

所以,讓劉盈見見血腥,體會一下權力鬥爭的殘忍,幫助他成長一下。結果,用力過猛,劉盈沒扛住……

你看《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劉盈看了人彘之後,對呂后說的話:“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這活我幹不了,太殘忍了。

殘忍是殘忍,但對於呂后來說,有必要。


七追風


史書記載事件,因史官受當政者制約以及文字獄,另外還有部分史官為迎合當政者,所以不完全如實記錄,甚至偽裝歷史事件,還有是後代史官書前朝史事,也有故意貶損之意等等情況,所以我們看史書,一定理性區別對待。


趙宇宏


是誰說的看史書一定要帶腦子?

其實歷史就像一個人,史書就是這個人的傳記。這本傳記又是別人寫的,所以還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不同的人寫同一時間段的歷史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古代的堯舜禹,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是禪讓制度的典範,人們的信仰。然而在《竹書紀年》中確是和普通人一樣的爭權奪利。

在《史記》這本官方史書中,堯是我國古代傳說中著名的賢君。據說他當帝王后處處為人民著想,不亂使特權,住的是簡陋的茅屋,過著粗衣淡飯、節儉樸素的生活。堯一心為民辦事,但他的兒子丹朱卻是個不肖之子。堯不傳位給兒子,就決定讓位給舜。舜名重華,是黃帝的九世孫,顓頊的七世孫。舜天性篤厚,十分孝順父母。舜在位長達幾十年,深受人民的愛戴。舜也沒有把王位傳給整天只知唱歌跳舞的兒子商均,而禪讓給治洪水有功的禹。

而《竹書紀年》中是這樣的,堯帝並非要將部落交給舜,而是要給自己的兒子丹朱。可惜後來卻被舜發動政變給囚禁致死,而他的兒子丹朱也被舜給流放了。後來的舜禪讓給禹也不是真的,舜並非主動傳位,而是被權臣禹放逐遠方而死。

所以我認為,史書是人寫的,也是給人看的。如果看書的人只是把史書當做電視家一般看,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打發時間而已;如果看書的人是為了在史書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那麼我希望你一定要看看要讀的史書是什麼人在什麼環境下寫出來的。這樣才能學到史書裡面蘊含的道理。


向天空


看史書要有史觀,要以史為鑑。重視歷史意義。至於是不是有真正的歷史事實,這個倒不一定最重要。例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等。就只要看他們的歷史意義就好了,非要較真的話,宋朝根本造不出那樣的大缸。陶淵明當時有自己的莊園,有自己的酒莊,只是大門前就有五棵大柳樹,可見有相當多的房產,五斗米對他來說太少了,根本看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