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樂器的難度可以排名,你認為哪個樂器最難?


入門有難易之分, 比如小提琴單簧管之類的,入門要練好久的基本功才能聽起來不那麼慘不忍睹 ,類似古箏之類的就比較好上手。但是難度提上來了到後面高水平的時候就差不多了,沒什麼這個比較難這個比較簡單的說法。 還有吧就是,有些樂器啊,像打擊樂鋼琴,只要調好音,下去哪個調就是哪個調,節奏感情強弱另說,但是像管樂和絃樂,要在調上就很不容易,甚至是鑑別水平的一個標準,擁有絕對音準的人歷史上也沒幾個。特別是管樂,舌頭的位置,口腔的張合,就會影響到音調音色,所以同樣的樂器不同人吹起來都是不一樣的,大師能把我三萬塊的樂器吹出幾十萬的感覺


精選音樂電臺


回答題主問題:

目前世界公認十大最難樂器。(附圖文)

第十名:二胡

二胡出生於唐朝,目前已經有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絃樂器。二胡,即二絃胡琴,稱“奚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民族樂器的弓弦樂器(擦絃樂器)之一。

視頻賞析:https://tv.sohu.com/v/dXMvNjMzMjA0NzEvNjA0Njk1NDEuc2h0bWw=.html


第九名:魯特琴

(長的很像琵琶)魯特琴也叫琉特琴(指中世紀到巴洛克時期歐洲一類古樂器的總稱),曲頸撥絃樂器。輕巧可攜帶。

視頻賞析:http://3g.163.com/v/video/VMHP34N1E.html


第八名:豎琴

豎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撥絃樂器之一,起源於古波斯(伊朗)。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音質。

視頻賞析:http://video.tudou.com/v/XMTc4ODA3MTk1Ng==.html


第七名:貝斯

貝斯手。一般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對節奏鼓點需要很強的把握,平時很低調。看似醬油,真正玩起來就是SOLO樂器!

貝斯(Bass)它在樂隊中主要擔任低音聲部,有時也作即興獨奏。傳統爵士樂一般都採用原聲貝司(即低音提琴)來體現它的原始風味。而在現代爵士樂(特別是融合爵士)中經常運用電貝斯或電子合成器中的合成貝斯音。

視頻賞析: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110297821299191179


第六名:長號

長號是一種古老的銅管樂器,又名“伸縮號”、“拉管”。長號是軍樂隊的重要樂器,同時還大量用於爵士樂隊,被稱為“爵士樂之王”。長號是構造上唯一未經過技術完善,很少改進的銅管樂器。

視頻賞析:http://www.yueqixuexi.com/changhao/20141216128746.html


第五名 鋼琴


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意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中國鋼琴演奏家代表:郎朗、李雲迪。

視頻賞析:http://www.iqiyi.com/w_19ruvap9z9.html


第四名:雙簧管

雙簧管也叫克拉管,因區各俱特色是木管家族中最廣泛的樂器入門較難。木管類樂器。雙簧管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在樂隊中常擔任主旋律, 是出色的獨奏樂器

視頻賞析:https://v.qq.com/x/page/h0350m4kntd.html


第三名:古典吉他

古典吉他被譽為同鋼琴、小提琴並列的世界三大樂器之一。主要用於演奏古典樂曲,從演奏姿勢到手指觸弦都有嚴格要求,技巧精深,是吉他家族中藝術性最高,最具代表意義,適應面最廣,最有深度,最受藝術界肯定的一類。

視頻賞析:http://www.iqiyi.com/w_19rvc6qk5t.html


第二名: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種絃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絃樂隊絃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與鋼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

視頻賞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588559/


第一名:竹笛

竹笛是漢族樂器名。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龍吟,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

視頻賞析:https://www.kalvin.cn/video/play/XNjMwMzk1OTUy.html

(附上本人鋼琴竹笛演奏哈)


我是音樂肉爪陳老師,喜歡分享音樂,愛生活喜歡多瞭解樂器,音樂,就關注我吧!


音樂小肉爪


從入門角度講

最簡單的樂器有:

1.鋼琴,只要找對了鍵,彈出來就會了

2.三角鐵,只要能敲響就對了;

3.指揮棒,只要能揮舞就對了;

4.定音鼓,只要能敲響就對了;

5.吉他,只要撥一下就能響了。

入門階段比較難的樂器有:

1.提琴,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可能拉了一年都像鋸木頭;

2.號,包括小號、大號、圓號、長號等,可能練了幾周都吹不響。

那麼真正到了專業演奏階段,那些入門簡單的樂器還簡單嗎?

1. 鋼琴,一場音樂會下來就這樣了;

2.指揮棒,當一個指揮,每天都要研究這樣的總譜:

3.定音鼓,有時候要拼了命才能演完一場演出

5.吉他,炫技起來是停都停不下來

所以,每個樂器都不簡單,而且根本沒有可比性!


音樂小菜鳥


來做個十大排名吧,搞了這麼多年音樂和製作之後似乎也有資格來談一下:

第十名,古典吉他及印度西塔爾。在吉他家族當中,古典吉他應該屬於最難掌握的樂器了。相對於電吉他和沙灘吉他而言,古典吉他需要清晰乾淨的指法,適當的指力以及雙手分家的控制力,所以古典吉他能排在第十位。與之並列第十位的還有印度的西塔爾,以其複雜的結構與音色,按說應該駕馭難度遠在古典吉他之上,但僅因為其小眾性,只能屈居第十了。相對沒能上榜的班卓琴和鐵片吉他,好歹有個名次…

第九名,小號。在西洋號家族中,高音部的小號的表現性高於短號 圓號 中號等其他成員,多變的風格也使得小號成為非常難掌握音樂性的樂器。所以將爵士樂的靈魂樂器排在第九位也無可厚非。

第八名,無品電貝斯。貝斯是一種迷人的樂器,而無品貝斯的魅力則更高於有品絲的貝斯,獨特的滑音和特殊的擊弦方式,以及電貝斯複雜的效果器和音箱的使用方式,都使得無品電貝司更加難以掌握。所以它的難度應該是高於古典吉他而排在第八位的。

第七名:長號。在這個位置上的樂器,我心中其實有兩種,另一種是薩克斯家族的低音薩克斯。因為低音薩克斯需要更大的肺活量和更強的力量,不是大塊頭根本無法駕馭。而長號也具有類似的特點,且演奏技巧更為複雜…姑且並列第七吧。

第六名:手風琴家族及肘風笛家族。風琴與風笛是多少練習者的噩夢…完全分家的雙手動作,雙臂動作的開合控制,都使風琴及風笛的難度碾壓其他西方管樂。而以家族形式傲居第六名。

第五名:提琴家族。從大家熟知的小提琴,到中音提琴,大提琴,Bass提琴,db提琴,無論哪一種,其演奏技巧都非常複雜。並且因為其定弦 定音 樂器製作保養的內涵都要高於風琴家族,故此將提琴家族排在第五位,應該是當之無愧。而提琴家族也代表了西洋古典樂器的難度極限。

第四名:胡琴家族。無論京胡 二胡 板胡,胡琴家族因其使用擔子而非琴頸的獨特構造,使得胡琴演奏和表現力更為難以駕馭。且胡琴的製作工藝使得其音色的獲得更加具有難度,尤其以京胡為甚,好擔子 好蒙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組合,史上的名琴名家更為屈指可數。故此以京胡為代表的胡琴家族在表現力及演奏技巧上比提琴家族更為複雜。故此居於第四。

第三名:組合打擊樂。以架子鼓為代表的組合打擊樂,就是“看上去最容易上手,但玩起來一臉懵逼”的典型代表。一個鼓手其實是同時操控著五種打擊樂器。而絕對的時值千變萬化的節奏型的組合,也是使萬千鼓手永遠停留在“打句子”的學員狀態而碌碌終其樂手生涯。放眼全世界的頂尖鼓手,每人一套擺鼓方式和調鼓手法,也會使組合打擊樂成為一般人最搞不懂的樂器。而架子鼓對於聽力的傷害,也是鼓手短命的重要因素。將架子鼓定位第三名,就可以代表這種“組合式大殺器”的威力。

第二名,嗩吶家族。嗩吶家族的難度,並不在於什麼秒殺西洋樂器之類的流氓屬性,而是在於擬聲態的表現手法對於演奏者的技巧與閱歷有著極高的要求,也對演奏者的心理條件和身體條件有非常苛刻的限制。所以雖然嗩吶家族的演奏技巧並不複雜,但能達到得心應手還是非常難的。

第一名,古琴。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已經超脫了一切樂器的形式,使古琴的難度,直接碾碎所有樂器,高屋建瓴,不可企及。若說其它樂器主要作用在於取悅他人,那麼古琴的存在則主要用於抒發自我,或是取悅自我為目的的存在。故此古琴只以七絃的型制卻有幾百種調絃的方式,以及千變萬化的定弦方式,使得古琴曲只有演奏手法存世,但無一定之音留存。所以古琴的演奏手法是其它任何絃樂絕對無可比擬的,以至於“彈素琴”也就是“無弦之琴”也是很常見的古代文人以琴悅己的方式。所以古琴以靈魂樂器,通神之器的高度,傲居榜首。


只一夜飄零


很多人都去排,我學音樂20多年,從事音樂編曲和混音10多年,覺得任何樂器學到最後都有自己難的地方,越是精髓的越是有難度,而且這些難度完全沒有可比性。樂器只能說好不好上手,再一個每個人的喜好和思維習慣不同,即使同一個樂器也會有人覺得難,有人覺得容易。根本沒有辦法去排名誰難誰簡單。

再一個,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不過是掙錢難。學習樂器的話也可以用差不多的話來說。學習樂器的話就是,只要時間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不過很多人不願意花這個時間。

太多人說學習樂器難,甚至連用腳都可以彈的鋼琴和吉他或者尤克里裡都有人說難,我建議這樣的人這輩子別學樂器了。你們學不會。學習樂器說實在僅僅是費一些些腦筋,然後花大量時間,就可以解決任何覺得難的問題。彈一遍不行?那就彈十遍,還不行?一百遍,還不行一千遍,這樣都還不行?那就一萬遍,十萬遍。。。。一定行,只要你付出,就有收穫。看看網上那些殘疾人彈成大師的視頻就知道了。殘疾人都能成大師,你一普通人只是要稍微彈好一點都說難?丟人不??

真心喜歡樂器的人,不會覺得樂器難。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付出時間去磨鍊,必然能彈出來,並且會全心全意地去付出。覺得難是因為你怕,因為你不想去付出罷了。








混音師天職TimChan


據那些有一定音樂基礎的人說,中國樂器最難的應該是二胡,板胡等等。因為我們學習二胡類樂器,它們只有簡單的兩根弦,可是掌握起來卻不容易;除了要學習樂理、指法之外,還要憑長久的練習來感知你的樂器,這樣才能演奏音符且不跑調。

二胡一類的樂器,是要求內心聽覺的,你要對音準把握的相當準確才能拉出好聽的曲子。

一般剛開始學的時候,完全就是練基本功;右手可以用筷子代替弓,左手用筷子代替弦,這樣練上大半年;等到練得有了感覺,就真正開始拿到二胡了,每個手指按弦每天200下,每遍練習曲都是練幾百遍的。

而西洋樂器,最難的當屬鋼琴了,它有“樂器之王”的美稱。一看它的鍵盤就很麻煩,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絃音板組成。

鋼琴的音域範圍從A2至 c5,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沒有最難的樂器,只有最合適這個曲目和風格的樂器。每個樂器都有他獨特的魅力,獨特的音色,獨特的技巧;古人說得好“無他,唯手熟爾”,熟能生巧麼。


讀書評書2017


4歲拉手風琴,13歲轉學薩克斯,大學到現在主攻古典吉他和指彈吉他的上班狗,作為鍵盤樂器、管樂器、絃樂器都學過的來回答一下。


先說結論:是的,樂器的確有難易程度。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想要學樂器的,尤其是上班後想要學樂器的同學。


我的朋友偶爾會在微信裡突然問我,自己想學一門樂器,應該選哪一個。結合我的學習經驗,以及一路上會樂器的朋友的經驗,我這邊做一個統一的回答。


總體來說,如果我們只是說從入門到大眾水準的話,樂器從難到易,我的經驗是絃樂器>鍵盤樂器>管樂器。有人說:“不是那麼多人都會彈吉他麼?怎麼絃樂器最難?”這其實是一個深深的誤解,先做一個伏筆。


先從最簡單的門類講——管樂器:


管樂器可能我只會推薦一般人學薩克斯或者長笛,因為專有的名曲很多,其他的管樂器例如長號、圓號、巴松這類的,它們更多的是在一個交響樂團的編組裡面,專有的世界名曲太少,更多是出現在一個大的樂章中間的間奏或者選段裡面,而且本身的音色,對於大眾而言,也比較難接受。如果對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小號和黑管,當然,薩克斯本身也是爵士樂組裡的常客。


而如果在薩克斯和長笛中間再選擇,我個人更加偏向薩克斯,畢竟薩克斯的音色相對比較豐富,除了能夠合奏,也可以用於獨奏,世界名曲多,且雅俗共賞。管樂器入門是最簡單的,以薩克斯為例,指法非常簡單,全部按住是Do,鬆開一個手指,是Re,以此類推。薩克斯的指法,我在一週內就已經完全掌握了,然後第二週就可以吹類似於《小星星》這樣的曲子了。


當然,薩克斯分為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低音薩克斯等等,比較推薦中音薩克斯,也就是我們日常在看到最多的那個類型,高音薩克斯對我來講音色有點過高了,吹一些相對低音的曲子有點愛莫能助,中音剛剛好,適用於多類曲目。


當然,所有管樂器有一個共通的難點,就是對氣息的控制,腹式呼吸這些,如果氣息用不對,音會不穩,甚至不準,而且吹幾首曲子之後,會導致體力不支,頭暈這樣的現象。而氣息的控制,概念比較抽象,再加之每個人生理構造不一樣,會有一些方法練習,但是可能還是要靠一些悟性找到自己合適的用氣方法。

鍵盤樂器:


鍵盤樂器可能絕大多數人會想到鋼琴,當然還有類似於口風琴,還有就是在我小時候那個年代學的人比較多的手風琴。其實鍵盤樂器並不多。這裡主要講鋼琴和手風琴


鋼琴:


我雖然以前專門寫文章噴過“扎堆兒學鋼琴”這一個現象,同時還吐槽了一下鋼琴的缺點,當然,鋼琴依舊是非常偉大的樂器,有著樂器之王的美譽。


鋼琴入門會比管樂器難得多,主要是左手指法和右手相反,當然還有指力的控制等等,還有更寬廣的音域。但是如果下些功夫達到大眾水平,還是很可期的,可能需要練習一兩年的時間,然後你就可以演奏了,還可以自行彈奏一些流行歌曲什麼的,但是如果你想更往上走,那麼這就很難了,比如你要去彈莫扎特、肖邦等人的一些蕩氣迴腸的名曲,真的很難,鋼琴的難是難在高階晉級上,這裡會牽扯到彈奏者的情感表達、手指的靈動且不乏力量等等。


當然,再說下學鋼琴的缺點,畢竟現在都扎堆兒學鋼琴。


1、投入很多:鋼琴本身價格不菲,而且市面上現在學鋼琴普遍報價都很高,學之前要算一筆賬。

2、佔空間:放在家裡會佔地幾個平方,如今一二線城市寸土寸金,如果按照上海均價5萬水平來算,一架鋼琴總歸會佔地3個平方以上,這就差不多15萬塊用來放鋼琴,本身就已經很拮据的房屋空間又被佔掉這些,謹慎啊!

3、社交功能不足,不易於分享:我個人覺得,我學樂器最大的收穫就是能認識很多學樂器的朋友,一起出來共同演奏,或者在班級以及公司裡面上臺表演個節目,哪怕是誰過生日去助個興,和好友分享你的音樂。但是,鋼琴你是扛不過來的,即便大如古箏、大提琴,你都能勉強扛著過來,鋼琴就算了,還有,除非很特定的地方,不是所有的舞臺都會給你特意擺一架鋼琴,我從小到大認識蠻多會彈鋼琴的人,但是說真的,我幾乎沒聽他們彈過...因為很簡單,沒有地方彈。


手風琴:


手風琴入門要比鋼琴簡單一些,右手是鍵盤,左手是貝斯,左右手指法迥異,但是並不難學。高階的話,難度也不會比鋼琴難,畢竟很多力道和情感是靠風箱來表達,指法的技巧也集中在右手。初學手風琴的話,可能會覺得比較累,拉了幾首曲子,肩膀就會痠疼了,這個感受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


我對手風琴的感情是比較複雜的,畢竟這個樂器我接觸的時間最久,但是它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歡樂,手風琴的曲目除了一些古典曲目,剩下的就是集中在很多濃重的蘇聯曲風的歌曲上,我甚至一度覺得它就是一個民族樂器,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到了皮亞佐拉和他的探戈歌曲,驚歎於手風琴在這個曲風上也能大放異彩。


我父母身邊有一些老人在學這個樂器,可能是源於一種革命情節吧,畢竟蘇聯音樂對中國的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手風琴可獨奏,可伴奏,作為成人後學樂器的選擇,我覺得也還不錯。


絃樂器:


我開篇提到了,絃樂器是被我歸為最難的,因為絃樂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音的演奏位置不固定,什麼意思,比如我們說某一個八度的Do,那麼你在鍵盤或者管樂器上,這個音的位置是固定的,就是在那個鍵或者指法上,座標固定。而絃樂器,這個Do你可以在幾根弦上都可以找到,那麼此時此刻,到底應該用哪根弦上的Do,又要考慮音色(每根絃音色會有區別例如低一階的弦的這個Do和高一階的弦上的這個Do,音是一樣的,但是前者會有一點悶的感覺,後者會很亮),還要考慮指法的合理性(例如同時彈低音Do和高音Do,或者之前或之後那個音離該位置的遠近)找到最優解,簡直是數學...還有就是左手一般都是反向把位,這個設計本身其實就反人類了,血液都不流通了好麼?!當然還有很多例如揉弦、跳弓(提琴)、輪指(吉他)等等技巧。


小提琴:


作為樂器王后的小提琴,絕對是最難的樂器,雖然拉起來的姿勢很酷炫,但是好難啊!!!絃樂器裡面,如果硬是要分類,有人可能會分成用弓或者其他東西拉弦出聲和靠手去撥出聲音的,但是我更喜歡分類成有品的和沒品的,品在吉他上的表現就是那個在琴頸上的一條條楞,可以作為音的座標,而提琴上,什麼都沒有好麼?!光禿禿的好麼?!你告訴我Do在哪裡?!不靠童子功,不靠苦練,連基本的音準都是找不到的。


其次,如果其他樂器都是左右手通過手指的指法達成和諧發聲的目的,那麼小提琴,不好意思,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左手進行各種按弦,右手則拿著弓,通過手臂和手腕去拉弦,各位可以憑空做一下這個動作,就能體會到難在哪裡了。


還有就是...學小提琴會讓周圍的人崩潰,如果其他的樂器,在練習初期都只是擾民的話,學小提琴,幾乎是可以上升到酷刑的程度了。小提琴可以完美的演奏出唱歌跑調的感覺。最恐怖的跑調不是把Do唱成Re,也不是把Do唱成升Do,而是把Do唱成Do和升Do之間的某個音,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拿著一根線在穿針孔一樣,明明很近,就是穿不進去...強迫症患者或者心臟不好的話,練小提琴估計會有生命危險,呵呵...


小提琴練兩三年,都未必能夠拉準音,更不要說去演奏音樂了,那種淒厲的美...不敢想象。除非對小提琴有真愛的人,否則學小提琴,幾乎就是一場漫長的勸退之旅。


好在小提琴入門價格並不高,一把普通的用於入門的琴,幾百塊也能搞定了。


如果你想練提琴類,可以考慮大提琴,因為大提琴聲音相對人耳而言不會那麼敏感,在低音區,即便拉錯音了,倒也還好,雖然也有很多技巧,但是最最常用的就是拉滿弓就可以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反而越來越喜歡大提琴的音色,或許以後我會再去學習大提琴。


總之,不帶品的絃樂器,謹慎學習,這種樂器絕對是地獄難度級別的樂器。


吉他:


開篇說了,有人說吉他很簡單,滿大街都很多人會的,但是吉他其實也很難,雖然有品,比小提琴容易許多,但是作為絃樂器這個屬性,依舊是有相當難度的。如果你只是以伴奏彈唱為目的,那麼記清楚幾個把位就可以了,這個過程估計速成的話,一個月差不多了。但是你如果想要像很多大神那樣來段Solo,例如《加州旅館》的前奏那種的,這就需要下苦功夫了。


如果真的要達到吉他獨奏的水平,那麼推薦從學習古典吉他入手,一開始就學習古典吉他,而不是伴唱,畢竟如果你先學伴唱,然後再學古典,會需要糾正很多的姿勢,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好在古典吉他在練習的時候並不會那麼牴觸,得益於古典吉他很多曲目雖然是古典,但是雅俗共賞,例如偉大的曲目《愛的羅曼斯》等等,彈下來很有成就感。


其次,吉他在樂器中有著樂器王子的美譽,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樂器,你只能彈單音或者雙音,如果作為獨奏,很難有豐富的感覺,很多時候如果你真的要獨奏,例如薩克斯,你可能還需要其他樂器幫助你做背景,或者自己搞一個背景音樂放出來,自己演奏主音。但是,我覺得在樂器界有兩種樂器沒有這個煩惱,一個是鋼琴,而另一個,就是吉他了。由於吉他靠撥絃,同時可以撥動6根弦,同時發出6個音,這就可以讓吉他有能力發出非常豐富的音色,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聽一些吉他音樂,都覺得可能是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在彈吉他,但是拉開大幕,發現只有一個人在彈。所以,把吉他譽為鋼琴和提琴的孩子,還是蠻有趣的,它既是一個絃樂器,能發出絃樂器的音色,又可以像鋼琴那樣擔當起獨奏的重任,發出豐富的音符組合。


如果覺得古典吉他小有成就,那麼就可以向指彈吉他(FingerStyle)進發了。


還有一點蠻有意思的,剛開始學吉他的時候,我覺得吉他的難度在於左手,畢竟要靠左手按對每一個音,但是後來發現,越往高階走,越覺得右手越難,右手的技巧很多很多。寫了這麼多,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有用的建議吧。學樂器,最重要的是堅持,其實除了學樂器,我感覺能夠堅持一件事情就很不容易了。


還有就是,我寫這個文章也無意於爭個高下,例如學鋼琴就高雅,學口琴就很Low什麼的,完全沒有這回事,每一個樂器往高階走都很難,然而在入門的時候,的確會有難易之分,這取決於樂器本身的構造和原理。


碼了這麼多字,給個贊不過分吧~


林的視角


我看看各位回覆的答案裡,有大咖,也有不懂裝懂的。

我認為學習樂器的難度沒有最難,只有相對比較難。

老話說:三年笛子五年蕭,一把二胡拉斷腰。相對來說,二胡這門樂器的學習,入門難度還是比較高的。只有兩根弦,演奏全憑耳音和樂感。

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完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以後,淚流滿面,他說:“這種偉大的樂器演奏的音樂應該跪著聽……



踏楓行歌


我認為在所有樂器中,學習鋼琴和絃樂器是最難的。而這些樂器中,學習多聲部的樂器又是最難的。因此,最難的樂器應是:小提琴、古典吉他、鋼琴。

就拿古典吉他來說,我接觸古典吉他比較久,深有感觸:古典吉他的發音必須是左右手的高度配合,才能發出清晰有質量的音;右手的手型和發音技巧,包括手指的不同觸弦角度、手指發力點、觸弦不同位置、音量控制等等,都是影響音色音質音樂表達的因素;古典吉他技巧繁多,像顫音、圓滑音、大鼓奏、泛音、揉弦……。沒有持久的系統地訓練,是難以達到一定高度的!不像一些人說的,提到吉他就是民謠吉他,整幾個和絃就厲害了,“三月通”,這是純屬誤導大家!你有興趣的話,聽一下古典吉他曲:《大霍塔舞曲》、《恰空舞曲》、《森林之夢》、《大教堂》、《阿蘭胡埃斯協助曲》……,你就明白什麼是古典吉他藝術了。

以上純屬我個人見解,🙏


Roc_sword


個人認為所有樂器當中最難學的是竹笛。不僅要貼好竹笛膜,還要手法正確最重要的是口型和氣息,這幾個缺一不可,所以要學習的童鞋真的要考慮清楚。

一是笛膜首先要貼好,笛膜是笛子重要組成部分,笛子能否正常發聲,發聲的質量好壞,這些都與笛膜有直接的關係。笛膜的作用主要是助聲。

二是指法一定要正確,你必須確保指法在正確的基礎上,按閉指孔必須嚴實,否則有些音的發聲肯定會受到影響,甚至發不出聲

三是口型和用氣,這一點是最最重要的,一個是你需要下點功夫練一練長音,二是如何保持氣息平穩,其方法如同你端著一碗水時,想用嘴吹去上面的一根頭髮而又不能把水吹出碗一樣,不能吹得太急,也不可用氣不足。

這個真的要下一番功夫多多練習哦,且慢心煩氣燥,吹笛子是一門學問,不下些功夫、不花些時間怕是不行的啦。

個人認為如果喜愛程度不夠的話真的會放棄了,如果是學樂器的話可以試試鋼琴吉他小提琴什麼的,雖然不那麼容易入門但是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可以入門的。

個人還是很喜歡吉他的,購買樂器的時候都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購買最好的樂器,因為真的會影響你學樂器的進度和熱情!吉他採用世界通用的六線譜,容易識譜,並且學習吉他只需要一小部分較基礎的樂理知識。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大,音樂是緩解壓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自己彈奏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放鬆一下。進階階段真的很中意馬丁阿迪郎達克面板的吉他,除了價格貴真的沒有其他缺點,馬丁有辨識度的聲音,真的是一秒愛上的那種!看小紅書的小夥伴總草了錄音之王的天狼星系列,面板是阿迪郎達克的,配置簡直逆天!忍不住剁手了,做工還是讓我很驚喜的,現在坐等開聲了,購買樂器的朋友一定要去天貓旗艦店或者京東購買,質量和售後才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