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滴血驗親時甄嬛為何確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

赤裸裸的浪費


電視劇《甄嬛傳》的劇情真是一環接著一環。每一個角色的存在,都是恰到好處。讓人過目不忘,百看不厭。

其中全劇的高潮部分就是《滴血驗親》這段,為什麼甄嬛斷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呢?我跟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觀點。


首先皇上是愛著甄嬛的。

甄嬛回宮之後,好多人都在議論甄嬛懷的雙生子的事情。皇后沒有孩子,害怕甄嬛把孩子生下來影響自己在後宮的地位。

皇后籌謀,終於有一天要陷害甄嬛,便指使祺貴人向皇上揭發甄嬛有私情,而且還蒐集到了相關的證據。

甄嬛一聽臉色大變,相信此時大家都在為她捏一把汗吧。而當祺貴人說有私情的人是溫太醫時,甄嬛才漸漸平靜了下來,鬆了口氣。

大家都知道其實孩子是果郡王的。


其次是溫太醫說水裡有白帆,然後端妃立馬回頭看皇后,這時候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那碗水上。

而皇后被端妃此刻的眼神嚇得雙手慢慢的交疊在一起,很明顯這就是心虛了。緊接著端妃就搖頭嘆息。皇后真是多此一舉,暴露了自己。

從這點可以看出,皇后才是真正的幕後指使。

所以祺貴人和皇后聯手陷害甄嬛,最後雖然甄嬛沒事,可是也能讓皇上對甄嬛起疑心,好為下一次搬倒甄嬛做準備。結果甄嬛利用自己的聰慧反敗為勝。

以至於皇上到最後哈哈大笑,反而罵了皇后。


  • 最終,皇后的陰謀沒有得逞,甄嬛依然做自己的熹貴妃,祺貴人被打入冷宮,她在廟裡找來的尼姑被割掉了舌頭,另一個證人也被打死。

  • 其實個人覺得,除了皇上本身的身份不能取血之外,更重要的是皇上也怕萬一不是他的孩子。
  • 因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如果孩子不是自己的,豈不讓大家笑話他?他的臉面往哪放!

  • 事情過去之後甄嬛和槿夕聊天的時候也說過,當時自己心裡也沒底。只不過是因為甄嬛的聰明和智慧,自己扭轉了局面,才步步為營!


祺貴人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最後反而自己成了替罪羊。

而皇后更是因這件事暴漏了自己,被皇上更加嫌棄。人有時候太聰明,就會變的愚蠢了!還是安守本份,不要索取的太多!
(寫作不易,想了解甄嬛傳裡面的太多故事,請大家點下關注我。我會不斷更新。十分感謝)


影視劇小哥


甄嬛由於事發突然,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因此亂了手腳,第一次滴血驗親宏曕和溫實初的血融在一塊,皇帝龍顏大怒,甄嬛性命幾乎不保,幸於千鈞一髮之際識破皇后在水中加了白礬的伎倆,向皇帝說明,皇帝疑心頓減,但為了確保大清社稷的繼承人的血脈純正,還是不得不再一次滴血驗親。甄嬛本就和溫實初毫無關係,且又料定旁人不知自己與果郡王有私情,故而大膽提議讓宏曕和溫實初滴血驗親即可,無需損傷皇帝龍體。

面對皇后動了手腳的一碗水,看到溫實初跟自己孩子的血竟然能溶在一起,太不可思議了,知道水有問題,儘管這時候皇上一開始那種很怒恨的打她一把掌質問她為什麼?甄嬛還是一副不懼怕的態度,要是一般的妃嬪早就嚇的不知道該從哪兒辯起了,何況自己確實有跟皇上戴綠帽子一事。後面經過甄嬛拉著蘇培盛.瑾汐滴血竟然也溶,皇上也知道這水有問題,明白了這又是後宮爭寵的戲碼,皇上對此都感覺很疲倦了。

另一個原因,可能皇上也怕驗出孩子不是自己的,這樣會讓整個皇家丟臉,只要證明跟溫太醫沒有關係就可以,如果懷疑以後可以派人調查豈不是兩全其美,不得不說後宮玩的就是心理戰。






小竹追劇


又見《甄嬛傳》,又要請教我老婆了!

甄嬛料定雍正不會用自己的血,丹水君從三個方面給你分析。

1,雍正為什麼不會用自己的血?

2,甄嬛為什麼那麼肯定雍正不捨得出血?

3,如果雍正真的用了自己的血,甄嬛怎麼解?

一一給你說!

1,雍正為什麼不會用自己的血?

按照中醫理論,血具有滋養臟腑的作用,血是黏稠的,滋膩的。氣與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氣可以推動血的運行,並且血的生成是靠氣化水谷精微完成的,血的貯藏也是靠氣來實現的;而血是滋生氣的物質,沒有血的存在氣就沒有他的作用。因此有人把氣血提出來說“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也就是說,為了保重“龍體”,雍正絕不會刺傷自己滴血驗親,而他的嬪妃和侍從也絕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如果有人質疑要求用雍正的血來驗親,他會背上“弒君”的罪名。因為,有一種病叫艾滋,血液傳播的。


2,甄嬛為什麼那麼肯定雍正不捨得出血?

在《甄嬛傳》中,甄嬛是一位集才華與美貌於一體的女子。

美貌,自不必說,那是超出一般女子的沒,更是酷似純元皇后的美。這對雍正是超級殺傷力的核武器了!

如果雍正執意用自己的血驗親,那麼及時證實孩子是雍正親生,雍正和甄嬛的裂痕也是永遠無法彌合。

對於雍正來說,後宮爭鬥,誰勝出都不是好事。華妃被打倒的時候,雍正一開始是怒,後來變成了惋惜。雍正後來說“都是老樣子,沒什麼新鮮的”,其實是想念華妃那種類型了。於是找了葉瀾依進宮。

如果證明甄嬛出軌,雍正會徹底失去甄嬛,再也享受不到類似純元的容顏和美妙的旖旎時光。

關鍵是,雍正認為,用別人的血,能起到一樣的效果!

3,如果雍正真的用了自己的血,甄嬛怎麼解?

雍正真的用了自己的血,甄嬛會立刻露出馬腳,萬劫不復嗎?

不會!

首先聲明一點,現實中,滴血驗親根本無效。任何兩人的血都會在水中融和。

電視劇中,滴血認親是這樣的邏輯——如果親生,血液融和,如果非親生血液不融和。如果加明礬,血液融和。

《甄嬛傳》中,甄嬛是通曉生理學,歷史學,化學等多門學科的超級學霸,那些學渣都能想到用明礬作弊,你覺得甄嬛會想不到?

真相是,皇后一黨肯定加了明礬,而甄嬛,自己也加了明礬!

甄嬛在化妝時,不停擺弄指甲套,這就是告訴觀眾,我指甲裡面有東西!

甄嬛指甲裡面有什麼?無非就兩種。

第一種,明礬。讓自己孩子的血液會和其他人融和,製造出被人“誣陷”的“假象”。如果皇后自己不加明礬,那我自己加!

第二種,不明物質。讓自己孩子血液和雍正血液融和。一旦雍正好奇心發作,用自己血液驗親,加進去立刻融和!瞧見沒,有人誣陷我,我是清白的!

從這段故事中,甄嬛不僅是學霸還是影后!


歷史知事


滴血驗親這場大戲,可謂是《甄嬛傳》全劇的高光點。甄嬛被皇后黨汙衊和溫實初私通才生下了六阿哥。皇上也開始疑心甄嬛,為弄清真相,他接受了皇后滴血驗親的提議。此時的甄嬛內心也是很忐忑的,直到端妃建議皇上不要用自己的血,甄嬛才稍稍安心。

在這件事上,即使端妃不開口,皇上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會用自己的血。他的地位就決定了不能輕易傷害自己。

皇上的安危在古代被認為代表國運,宮廷裡見血也被認為是大不吉的象徵

皇上在古代又被稱為天子,是整個國家地位最為崇高的人。古人認為皇上的身體健康,是國運的象徵。皇上的身體無恙,就說明天下太平,如果皇上的龍體欠安,那就是國運要走衰的前兆了。

封建社會倡導儒家思想,到了清朝,皇帝更是以孝治天下。儒家的孝道主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有點小磕碰,都會被人認為不孝。滿族貴族更是連頭髮都不能隨意剪,唯有國喪時才能順便理個髮。

劇中的皇上怎麼說也是名義上的一國表率,帶頭刺破自己的手指,那可是沒給天下人做出好榜樣,等於變相告訴他人,他一國之君不珍惜身體,不孝順父母。還會連累國運轉衰,這責任太重大了,他是天子也擔不起啊。

皇宮裡的規矩眾多,用色配飾都有講究。每次要給人用個刑,都要拉到特定的地方,就是不想讓宮廷裡染血,帶來一些不吉利的影響。皇上的血也是血,灑出來比普通人更加不吉利。加上皇上本身就很迷信,他也不願這麼做。

沒有合適的人去做為皇上採血的工作

即便皇上願意用自己的血去和六阿哥的血進行驗證,也沒有人能去為他採血。用針刺破皇上的龍體,等同於傷害皇上,被安個謀逆的罪名也不為過。在場的也唯有太醫溫實初身份特殊,能在皇上身體上施針,可他被懷疑是私通之人,皇上在真相沒弄清之前,可不敢讓他手持利器給自己採血。

宮中其他的御醫尚不知道滴血驗親的事,此事關係皇家顏面,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皇上也不方便下令再找一個太醫來採血。

唯一的辦法就是皇上自刺一滴血,可他迷信又自私,讓他對自己下手是不可能的。當著大庭廣眾的面,皇上也是要面子的,給自己一針實在是太難了。

用溫實初的血來實驗,就能起到驗親的效果,沒必要讓皇上刺血

皇后指使祺貴人出頭,誣告溫實初和甄嬛有染。恨透了甄嬛的皇后黨,並不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在宮外的情況,那麼甄嬛的孩子如果不是溫實初的,就可以判斷他是皇上的了。

溫實初已經被人從太醫院帶到了事發現場,他是嫌疑最大的人,又不關係國運,刺一滴血沒有什麼禁忌。更何況皇后早就在水裡下了明礬,不管誰的血,都會融在一起的,也就沒有必要非用皇上的血了。

機智的甄嬛在兩滴血相容後,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出是皇后給的水有問題,這才找準了對方的軟肋,取得了滴血驗親的勝利。皇后黨機關算盡,還是沒有扳倒甄嬛。


萌萌小笑笑


如果問《甄嬛傳》中哪一集最驚心動魄,毫無疑問滴血認親這段看的是最過隱的,為什麼呢?因為不懂的人看熱鬧,懂的人看門道啊!這個劇是皇后和祺嬪精心策劃的,而甄嬛也不是好對付的,儘管有皇上坐鎮,這兩夥人還是在皇上眼皮底下動歪心思,整個局與其說是一個陰謀,不如說是一場博弈了。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滴血認親的可靠性是非常低的,因為任何人的血在水中最終都會融在一起的,要確定親屬關係就必須進行DNA的檢測。但是在古代醫學水平不高的時候,人們相信血滴入清水中,血相融者才為親生的,否則就不是親生的,所以通讀醫學典籍的皇后宜修才想到滴血認親的局。



可是在那個情況下,因為真正和甄嬛有問題的當事人是果郡王,並不是溫實初,就算皇后不動手腳,六阿哥和溫實初的血也融不在一起的,只能證明六阿哥和溫實初不是父子關係,並不能證明六阿哥就是皇上的孩子啊!


於是這裡有個疑問了,就是甄嬛為什麼敢篤定皇上一定不會用自己的血呢?倘若皇上直接用自己的血就可以真相大白了,何必繞那麼大一個圈子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這裡我們就來解讀一下,為什麼甄嬛這麼肯定皇上不用自己的血。

第一點,皇上龍體珍貴,不可隨意損傷

當時就皇上和一群妃嬪在現場,這些個妃嬪那麼在意皇上,比如端妃立刻出來說皇上龍體怎可損失;同時,就算不是真關心皇上也會假裝關心的說不能損害龍體之內的話,就比如甄嬛自己。當指認對象錯的時候,她就開始演戲了,她故意說幾句關心皇上的話,在皇上面前表現。既然眾人都阻止,皇上必定會採納建議。



第二點,一致認為用溫實初的血檢測效果一樣

因為當時醫學水平的限制,大家都一致認為不用皇上的血,用溫實初的血結果一樣。只要六阿哥和溫實初的血相融就是有問題的,如果不相融就沒有問題。這是基於當時醫學水平,人們的無知造成的。

第三點,皇上會顧及自己的顏面,和六阿哥之間的父子情

皇上雖然多疑敏感,可是畢竟是天子,有天子的尊嚴。劇中皇上很多事都是找人私底下進行的,比如讓血滴子清除前朝異己;比如逼太后去料理隆科多,而不自己動手……皇上這麼做不就是想維護自己的面子和尊嚴嗎!



今天這麼多人在場,倘若用自己的血驗,驗出來不是父子,就等於昭告天下他作為皇帝被戴綠帽子了,那他顏面豈不是盡掃。況且他小時候發現太后和隆科多之間的事,一直是它心裡的刺,他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的。倘若驗出來是父子,將來六阿哥長大知道這件事,眾人也知道六阿哥是一個被質疑血統的阿哥必定損傷父子情分。所以皇上是萬萬不敢在眾人面前輕易用自己的血驗的,這就是為什麼劇末皇上發現問題,讓夏刈偷偷去取血。


第四點,皇后必定會動手腳,必定會阻止皇上的

這麼說大家可能還是不太明白,那我們說的再詳細點,皇后她們設這個局是為了扳倒甄嬛的,所以她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引導局勢向自己有利的方向進行。

那什麼才是有利於自己的局面呢?她們指認溫實初,就是要出來個六阿哥不是皇上孩子的結果,不管溫實初是不是那個人,只要有找個人來充當那個人的存在就行了。因此她們一定會在水裡動手腳,讓兩人的血融在一起,這樣就能百分百做死這個局。但是如果用皇上的血,是父子她們就輸了,若不是父子加了明礬不就讓他們成父子,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幫了甄嬛,她們才不會那麼蠢,所以必定想盡辦法阻止皇上用自己的血的。



從這個局就可以看出來甄嬛的智商和情商是多厲害,在那樣一個突發又複雜的局裡看出破綻,把一個死局變成活局,反將對方一局。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姒莞萱


《甄嬛傳》中的滴血驗親這場大戲,應該是整部劇中最緊張的時刻,在那個時刻,甄嬛是緊張的,害怕滴血驗親的是果郡王,然而在看到是溫實初時,她的心又放下了一些,在這個過程中,她並沒有擔心雍正會親自上陣用自己的血,這是為什麼呢?

皇帝乃九五之尊,龍體不許有損

滴血驗親,需要取雙方的指血,滴入水中,看兩者的血是否相融,融者為有血緣關係,不相融者為非親生關係。

歷來,古代的皇帝自詡為天命之子,皇帝的命運跟國運密切相連,血為不吉利之兆,皇帝出血就更不允許了;

且古語有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作為子女不能做任何有損身體的事情,作為皇帝就更不允許了。

皇帝對甄嬛是半信半疑的

在滴血驗親這件事剛開始發生時,雍正對甄嬛是相信的態度的,並且在有人提及此事時,他還說“朕相信熹貴妃”,只是祺嬪和皇后一直在列舉證據,皇上的懷疑之心就又上線了,再加上皇后提議滴血驗親,所以雍正就此說讓甄嬛以此證清白。

為了表示自己對甄嬛的信任,他選擇讓六阿哥跟溫實初滴血驗親,以此來消除自己的懷疑,也用來證實甄嬛的清白。

但是一旦他對甄嬛的懷疑加深的話,他就會選擇用自己的血,比如在《甄嬛傳》最後,他派夏刈去採六阿哥的血,用來再次滴血認親。

端妃等人的幫助

在滴血認親時,端妃、敬妃、欣貴人與甄嬛都是一夥的,在有人提議滴血認親之時,端妃、敬妃等人都出來為甄嬛說話,而端妃的理由就是,“皇上的龍體不可有損害”。

當然,端妃是真的心疼皇上,不忍皇上出血,傷害身體,然而這也無形中幫了甄嬛的忙,讓甄嬛知道雍正是不會用自己的血了。


八卦小蝸牛


因為甄嬛還有方案B,就算皇上用了自己的血,甄嬛也有辦法讓兩滴血融在一起。


在滴血驗親這場大戲之前,甄嬛對於皇后質疑雙生子的身份,一直是有準備的。當時甄嬛和崔槿汐在自己宮裡聊天,甄嬛問槿汐,祺貴人為什麼請了姑子講經,為什麼不找寶華寺的師傅,非要從外面找?



其實這個時候甄嬛就有警覺了,從外面找姑子還能從哪兒找,肯定是國寺甘露寺啊,加上祺貴人早在甄嬛入寺的時候,就私下聯絡過靜白,甄嬛已經推斷出祺貴人找來的姑子,八成就是靜白。



還有當時崔槿汐被皇后指派,去教新來的宮女規矩,宮裡那麼多資深宮女,皇后為什麼非讓槿汐去?一方面支開槿汐,一方面又找了甘露寺的人進宮,其實甄嬛應該能猜到,皇后和祺貴人肯定是在密謀什麼針對她的事情



而甄嬛在和槿汐說話的時候,鏡頭一直給到了她的指甲,古代染指甲的材料裡,肯定會添加白礬,也就是滴血驗親的時候,溫實初說的,只要有白礬,就算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血液也能相融。



所以如果皇上親自滴血,甄嬛只要把指甲輕輕往水裡一碰,皇上和六阿哥的血就能融在一起了,這就是甄嬛的“方案B”。


達人鈞鈞



《甄嬛傳》中“滴血驗親”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其中最巧妙的部分就是甄嬛向皇上提出六阿哥只需和溫太醫滴血驗親即可,為之後打臉皇后黨奠定基礎。 然而甄嬛何以覺得皇上不會親自滴血驗親,畢竟皇嗣之事事關大清江山,如此重要,皇帝想要親自驗親也未可知。為什麼沒有呢?



我覺得首先的原因是皇帝思維定勢,當時祺貴人蒐羅一干證人聚集景仁宮,所揭發的只有熹貴妃和溫太醫的姦情,哪裡曉得甄嬛真正的情人是果郡王。既然和熹貴妃可能有姦情的只有溫實初,除此之外和熹貴妃有瓜葛的就是自己,那溫實初和六阿哥滴血驗親確實就可以判斷熹貴妃是否背叛自己。所以既然有這個方法,皇帝又何須損傷龍體親自滴血驗親?


第二個原因是皇帝龍體不可損傷。皇上作為真龍天子,必須注意保重自己身體,連剪頭髮,修鬍子都要謹慎打理,更何況這種破皮取血之事。且古代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身體破皮出血必有血光之災。如果皇帝出血,那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國運。所以皇帝龍體是萬萬不能損傷的。

第三個原因其實慎貝勒已經說了。若六阿哥和皇上滴血驗親,就算以後驗證六阿哥確實是皇上的親生兒子,也會被世人以訛傳訛加以詬病。所以為了保護六阿哥清譽,由六阿哥和溫實初來滴血驗親是更為妥帖的。


第四個原因很簡單,劇情需要。若皇帝親自滴血驗,則甄嬛必死無疑,全劇終。後面種種也不復存在。


富陽居士527


確切地應該說,甄嬛確定皇后不敢用皇帝的血。因為祺貴人說的話,祺貴人說:“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寧嬪將她的軍,她又以瓜爾傳氏一族起誓。皇后問她姦夫是誰,祺貴人說:太醫溫實初。




就憑這句話,甄嬛就知道這是皇后與祺貴人設計的局。祺貴人是皇后的爪牙與走狗,她出面告發甄嬛,肯定是謀劃好的。而甄嬛與溫實初並無姦情,那麼她們現在說姦夫是溫實初,就是想當然爾,要用莫須有的罪各誣陷甄嬛!

既然是誣陷,她們就並不知道孩子不是皇帝的,那孩子是皇帝的,她們怎敢用皇帝的血和孩子滴血驗親,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麼她們勢必抬出龍體不可損傷的理由,來阻止皇帝不用自己的血。

所以她們設計的是用溫實初的血來驗,然後在水中加上礬,這樣無論是誰的血都會相融,而且礬無色,加入清水中根本看不出來,而且當時情形那麼緊張,皇后連吼帶嚇,還雷厲風行要立即弄死孩子。如果不是槿汐反應機敏(加之深知內情,孩子根本不是溫實初的,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別人做了手腳),那甄嬛真要萬劫不復。


尋桂子


甄嬛能夠確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有幾個原因:

1、歷朝歷代,每個皇帝都認為自己是真龍天子,身上的一根汗毛都傷不得,何況是從身上抽血,更是想都不敢想。

2、其他的人,誰敢從皇帝身上抽血。就像皇后剛剛說了要滴血認親,端妃就馬上站出來說話。皇帝是萬金之軀,怎麼能傷了自己,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端妃的位分這麼高,都反對,其他位分低的嬪妃,誰敢讓皇上滴血。

3、皇上除了認為自己是真龍天子,不願滴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時皇上已經愛上甄嬛了,更愛泓彥,也想留一線。就像慎貝勒說的,如果滴血認親了,以後泓彥長大,肯定會有嫌隙,所以皇上不滴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