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許家印曾經對恆大“金元足球”投入而影響中超發展,現今中超會是怎麼樣呢?

片片木葉


中國要學西方國家除了歐盟球員,其它洲的球員(外援)一定要是現役國家隊球員,否則就限薪。


田園50973


這個說法壓根就是不成立的,中超的“金元足球”,從有中超這種東西,甚至從甲A時代就開始了。

早在甲A開始的時候,各種大城市的企業就開始紛紛往足球領域砸大錢,包括名噪一時的大連萬達,那就是用錢堆出來的,規模甚至比今天的恆大還要龐大,因為那時候還有實力強很多的國腳團。

從廣州太陽神,廣州松日,武漢紅桃K,天津三星,北京國安,山東泰山將軍這些名字就能夠看出來,各路資本已經瘋狂湧入,直到今日也沒有停止。

許家印投入的,實際上是廣州醫藥,這家當年要死不活的球隊,因為打假球而降級,同時又趕上了中國足球的掃黑,在低谷時抄底成功。

當時在中甲球隊敢於把大小王招入隊中,提三五年拿亞冠的目標,實際上也是中超當時投入減弱的大趨勢中佔了大便宜。

這只是個人的投資策略罷了,恆大在3年時間內把幾乎能蒐羅的所有國腳招入隊中,同時還以近乎壟斷寡頭的形式辦足球學校來蒐羅下一代球員,其結果是小球員們沒有一人從恆大涌出,倒是其他球隊的年輕球員不斷湧入恆大,其結果是有轉會費沒有上場機會。

而當恆大不再投入巨資,坐收紅利的時候,上港、國安這樣有資本介入的俱樂部就開始發力,同時也取得了巨大收效,開始挑戰恆大的壟斷地位。

實際上,職業足球就沒有不靠金元堆的,和許家印,恆大根本就沒關係。仔細想想,廣東足球鼎盛的時候,能夠有四支甲A球隊,如今也不過三支中超,而且廣東球隊沒有廣東人的趨勢還在加劇,這和英超那種模式並沒有什麼區別。但中超可沒有英超那麼大的殖民地遺留觀眾,轉播權始終是不可能賣上去。

因此,許家印如今也在快速收回投資,外援甩掉,內援清理,新一批國腳球員囤積,俱樂部主帥進入國足,這些手筆更像是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只不過太隱蔽罷了。

恆大是個中超的成功攪局者,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職業足球關鍵的並不是投資人,而是電視機前和足球場邊有多少觀眾,以及職業、業餘足校裡有多少孩子,有這些作基礎,怎麼投資都能成功。


足球新聞翻譯官


2019年,恆大集團每年投入5000萬元在西班牙舉辦“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賽
在高水平鍛鍊中加速成長
隨著歐洲主流聯賽的開賽,“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賽秋季賽即將重燃戰火,恆大西班牙足校U16隊中場球員郭梓承十分期待,已在西班牙留學一年半的他說,“在西班牙踢球,視野得以開闊,在與更強的隊伍對抗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在這裡踢比賽的頻次、強度都比國內高很多,這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就是積累自信的過程。對我們來說,踢球最終是靠頭腦,我們在西班牙也在學習他們的足球理念,這種理念上的提升對我們影響巨大。”
來自雲南的郭梓承2012年入讀恆大足校,是該校培養的首批優秀學員之一。7年過去,他經歷了校本部和西班牙足校兩個階段的學習。作為隊長,他在生活、訓練和比賽中都成為球隊榜樣,還因表現出色曾被國少隊徵召。
通過和高水平對手不斷交手,恆大西班牙足校隊員加速成長。

清風圓月鳴蟬


快別提恆大了,都快被人黑出翔了!

恆大花錢砸人,其他俱樂部也在花錢砸人,只不過砸人的效果不同罷了!恆大真是一個攪局的!不過現在這個攪局的做得好,做的壞還沒辦法評價。

恆大在廣東這麼多年了!廣東籍球員還有麼!足校也這麼些年了,廣東籍小孩咋還踢不出來!19年的轉會恆大出盡風頭,2000W一個、6個U23,真沒辦法說!恆大足校多會才能出一個能打上主力的!

有些人肯定會說足校時間短,人才還沒出來呢!其實我想說,恆大難道沒花錢買好苗子?這不輸越南的這次不就有好幾個是恆大的!唉,踢著玩吧!全場3腳射門!傳接不超過3次…………如果恆大要一直玩中超,那就接著買下去就對了!


白華碩人


你這個提問本身就有問題,恆大足球俱樂部對中超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恆大隊征戰中超前,中超聯賽的亞洲足球的影響力有限,亞冠聯賽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球隊的對抗中沒有任何優勢,像魯能、泰達、蘇寧、貴州等隊經常製造大部分輸球的“慘案”。恆大隊衝超後第一年就奪冠,書寫了中國足壇的“凱澤斯勞滕”神話。

在亞冠賽場,恆大隊掀起強勁的進攻風暴,2012年亞冠首秀客場5-1狂勝全北現代震驚亞洲足壇,2013年奪得亞冠冠軍徹底顛覆了亞洲足球對中超聯賽的印象。在恆大隊的帶動下,國安、魯能、上港、蘇寧等隊在亞冠聯賽均有不錯表現。2017年和2018年亞冠,連續兩年都有三支中超球隊小組出線,亞超聯賽還出現了上港VS蘇寧、上港VS恆大、恆大VS權健的中超德比,這和此前中超球隊在亞冠小組賽全軍覆沒形成了天壤之別。中超聯賽的地位在亞洲足壇迅速提升,無論是整體投入還是上座率,都無愧亞洲第一聯賽。


青春的麻小


毛巾部碼頭工的邏輯就是,別人花自己的錢是金元足球,猴子花國家的錢就是信仰[捂臉],全中超只有上海猴子幹出搶毛巾的事情,全中超就猴子幹出讓球童藏球的事,全中超只有猴子幹出在半場澆水的事[捂臉][捂臉]



毛巾部的申猴


我認為與其苟活,不如早死早超生嗎?也許這樣才能涅槃重生。可惜中國足球最黑暗的時候,恆大進來了,中國足球沒有死掉,只是換一種苟活的方法而已。中國足球人士發現,金元足球也能玩的轉,高身價,高轉會費,高水平外援也能常拿冠軍,甚至是亞冠冠軍。但是除了恆大,還有哪個球隊水平提高了?一個個虛高的身價踢不出應有的水平,中國足球一直在最底層徘徊。為什麼,因為我們相信恆大的金元足球模式能夠讓中國足球提高,結果全中國人都知道在自欺欺人,一到國家隊比賽,和以前恆大進來以前沒有什麼區別。恆大能夠成功只不過囤積了大量國腳和準國腳,聘請了高水平外援(在亞洲足球國家中,中國的外援水平幾乎碾壓各國),高水平外教。這樣的成功讓球迷自嗨一陣,但是對中國足球整體水平提高有限。看看這兩年,足協搞的限制外援數量,加上調節費等政策,就算是恆大,亞冠成績也不如以往。中國足球為人詬病的不是職業化,而是國家隊成績。很顯然,許家印的恆大對自己有幫助,但是他的那一套改變不了中國足球。反過來說,我們中國足球因為恆大的進入,錯過了10年時間。10年的金元足球,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條路對提高國足水平沒有任何幫助。中國足協雖然昏庸,但是還知道發展青少年足球,各個俱樂部強制建設梯隊,這個和恆大沒有什麼關係吧。所以,如果當年恆大不進來,也許要不了兩年時間,中國足球就會換一種活法。因為沒有人玩足球,沒有球迷關注足球不一定是壞事,只有中國足球死透了,才會徹底換一種活法。可惜歷史不能假設,如果能夠重來,我還是希望當年讓中國足球去死,最起碼還有涅槃重生的機會,不用再等10年時間。


孤軍戰噴子


買了個國家隊主力班底 強力外援和韓日俱樂部隊打比賽,國內一流球員對韓日二、三流球員才拿的冠軍,這就是田忌賽馬,就這樣也沒保證年年拿冠軍。無論上港、國安、魯能、蘇寧、富力、權健都能有強力外援,但沒國家隊主力班底,就靠國內二、三流球員和韓日二、三流比,根本比不過。恆大牛逼


huhuhuwuwuwu


首先要對小編說的"金元足球"說聲可笑!國家開放的商業足球,也叫市場足球,就是想要通過把國內的足球競技交給民營企業家來自營(投資)的方式推動足球競技的發展的,國家就不用投資像以前的省市足球隊了,等於是把足球這一項競技項目交由民營企業家作為生意來經營了,既然是做生意,請問哪一位商人不願意把生意做大做強做優的呢?特別是有實力有頭腦的商人(許家印),怎麼願意落後於他人的呢?當然是要當商界上的"老大"執牛耳說話財大氣粗的了,像馬雲、馬化騰這樣強大的商家,能甘於人後嗎?別總說金元足球了,那是國家政策允許的經營,你的用詞無形中是對國家的政策有牴觸情緒的,也不利我們的市場足球的發展的,如果家家(商家)都畏手畏腳或者不願意大投入(不感興趣)的話,你覺得這樣的足球競技還有看頭嗎?沒有觀眾去追捧喜歡的足球俱樂部嗎?沒有了觀眾,商業足球還有生命力,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有誰喜歡看到一家快要倒閉的企業呢?當然喜歡蒸蒸日上的企業了。


fuhe88847256


恆大在2010年抄底中國足球,開啟了褒貶不一的金元足球先河,招羅了一批國內外好手,為2011年到2018年中超7連冠打下堅實基礎。後各大俱樂部紛紛跟風,最成功者為4年70億的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2018賽季打破恆大的壟斷,給中超冠軍帶來新面孔。恆大的內戰出色的戰績,外戰更加不懼日韓澳及西亞,只全讓對方恐"恐恆",讓球迷能從中找回快樂,開開心心的看球,使越來越多已經不關注中超的球迷,目光重新投回了自己的聯賽。後來各種廣告代言商紛紛而至,最大手筆是平安10年80億冠名中超聯賽,結束了曾經的裸奔時代,為中國足球的繁榮,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且許家印為了實現在2013年8月正式提出的“全華班”目標而奮鬥。這裡的"全華班"不單單指僅用在恆大俱樂部上,而是當恆大青訓出成績的時候,可以給中國足球輸送更多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