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30-35歲的人混成什麼樣算成功呢?

螞蟻小萬


能獨立引領某些領域,走向成功,並自然形成領軍人物,這就是成功人士。當然,所謂成功人士,沒有一個很具體的範籌。一個當初的地攤菜農,三年後卻變成蔬菜批發大戶,年收入達一百多萬,這也應該祘是成功人士。一個小小雜貨店,月入兩三千,後看準商機,轉而開了一家小超市,年利潤達數十萬,這對於這位小老闆,實在不易,這能不祘成功人士?當然祘。大至億萬富豪,小到身價僅幾十萬的小老闆,其概念都是一個樣,都是成功人士!


康3446


我以職場小職員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2010年畢業於普通本科學院,大四找工作走了大部分中國城市,在深圳、杭州、上海、長沙等城市跑招聘會,買站票從深圳坐普通列車去保定面試長城汽車技術員,然後坐大巴去瀋陽的華晨汽車應聘,碰了一鼻子灰回長沙火車站發現沒錢坐車回學校了,後來又輾轉去杭州,上海面試了幾家公司,找了三個月後,最後選擇杭州一家民營上市企業,試用期工資1300,回學校發現能找到工作是一種成功。

經過自己努力,在第三年的時候就能獨立擔當了,和老總們出去處理各種問題,在第四年的時候,公司給我的薪資翻倍,到2015年年薪到了16萬,2018年離職老東家,去了家初創汽車公司,稅後年薪24萬,買了房,買了車,有個可愛的小孩,物質上充盈了,自己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成功了。

換工作後,進入了一個全新領域,原先的人脈資源都不適用,所有的知識都要重新學習、整理,2018年,電話、微信打爆了每個供應商2019年,通宵趕進度,在年底的時候,績效評價達到了“A”,快速得到認可也是一種成功!


底盤設計師


以前小司身邊的90後總覺得自己很年輕,結婚、買房、生孩子什麼都不著急,可轉眼幾年過去了,他們也逼近30大關了。

30歲,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分割點,青春歲月一去不復返,中年危機近在眼前。小司身邊的90後都在經歷著什麼呢?

30歲,我被家裡催婚

催婚,在當下是一件相當普遍的事情,在父母眼中,一旦過了30歲,還沒有找到對象,就成了別人挑剩下的了。

前幾天大家都在搶春節回家的車票,只有一個同事不慌不忙,她說:我過年不回家了,打算出去旅行,一回家親戚就會安排各種相親局,太沒意思了。“

她家在一個小縣城,跟她同齡的夥伴們大多都是孩子的媽媽了,只有她還是單身一人,於是每年過年回家,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會為她張羅相親的事。

她媽媽也著急:“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都已經5歲了,開始上學了。你看看你,到現在連戀愛都沒談過,也不知道你在挑剔什麼?”

迫於家人的壓力,她只能硬著頭皮去相親,每次相親都像是一場談判,籌碼就是各自的家庭背景,個人工作薪資待遇等條件。對方往往會以家底經濟為籌碼,站在高高至上的位置來俯視她,令她感到非常不適。

她認為:“結婚不是隨便找個人搭夥過日子,而是要找到那個三觀契合的靈魂伴侶,為了結婚而結婚,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今年她為了逃避家人的相親局,決定給自己放個假,外出旅行散散心。

其實不光這位同事如此,很多年輕人都遇到過相似經歷,起初還可以迴避、逃離,但漸漸疲憊了,有不少人也選擇了妥協,結婚就變成一種任務。

30歲,我為自己而活

亞男在朋友們口中是一個特別愛玩,也特別會玩的人,他也坦言,自己基本上都是“月光族”。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他特別喜歡旅遊,一有假期就出去旅遊。後來在一次旅遊中,體驗了一次潛水,從此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潛水,

他賺的大部分錢都花在了潛水上,最開始在國內三亞潛,後來就跑去馬來西亞、菲律賓潛水……

熱愛潛水的他在28歲那年,還考了潛水教練證。在他看來,很多事情是要趁著年輕去幹的,比如說:“世界這麼大,要到處去看看”、“要挖掘內在的自己“,培養一個資深的愛好“等等。

他說:“30歲,沒有照顧家庭和撫養孩子的壓力,正是屬於自己的大好時光,及時行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30歲,沒有存款也沒有關係啊,用這些錢去換一些經歷、換一些遠見、換一些生存的本領,我認為很值得。“

其實,小司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沒必要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30歲,我為家庭而活

馮超說:“北漂5年來,最讓他感到壓力的瞬間是:妻子懷孕了。“

沒懷孕前,夫妻兩人怎麼湊合都行,可是有了孩子後,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比如:要接父母過來幫忙照顧妻子,就要換大房子住,不想麻煩父母的話,就要找月嫂幫忙,聽說好一點的月嫂每個月都要一萬多,還沒算孩子各項檢查費和出生後的各項費用。

一瞬間,馮超體會到了“家庭經濟支柱“的含義了,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擔。在漂泊的城市裡,有著太多的不安全感,他怕失業,怕生病,怕不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在焦慮了幾天後,他找到保險部同事,為自己規劃了重疾險和意外險,他想給自己一份保障,畢竟生病這種事誰也不好說,提前未雨綢繆才是對家庭負責任的表現。至少在風險來臨時,有了一定應對能力,能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暴跳的牛肚


題主的這個問題,也被我經常拿來問自己。

我已經二十多歲了,馬上就奔三了,離30-35這個年齡段也不遠了。

我看過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裡面談到30-35歲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從此以後,一些能力類似於創造力就會開始走下坡路。

也就是說30-35這個年齡段可以說是通往成功的末班車,當然肯定會存在例外。

我也想成功,像馬雲、馬化騰那樣,但我知道這可能不太現實。

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所以,我不斷地尋找屬於我自己的成功標準,

到現在,也有了一些方向。

①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互相理解、愛著的妻子,最好在加上一兒一女

我想都到了三十多歲了,我應該早就成家了,不然我爸媽早就把我趕出家門了。

一直以來,我對於我的另一半的要求都不高。

就兩點:1.三觀不衝突;2.雙方互相來電。

總結來說可能就一點,那就是三觀合的來。

我非常喜歡小孩子,從初中開始,每次我看到親戚、鄰居家的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帶。

可以說的上是個“孩子奴”吧。

因此,有孩子是我最早確定的方向。

有一兒一女更是夢想。

②在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把自己所在行業摸了個透,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從小到大,我每次算得上“抉擇”二字的選擇基本上都是由我父母決定的。

有些我能接受,有些則不能。

所以,我希望都到了三十來歲了,我可以在做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當然,這年頭,光有興趣,見不得能養活自己。

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既然選擇了某一行業,恰好又是自己喜歡待的行業,那為什麼不好好努力去拼搏一把呢?

不要求到那時,自己在所在的行業內有多麼的大牛。

但是,行業內的規則、發展趨勢啥的肯定要了然心中的吧。

同時,想要繼續幹出點名堂,沒有點特長、核心競爭力,怎麼可能呢。

就好比進入NBA的球員們相對於籃球界的其他人是座大山,但NBA內部也分個三六九等吧,不然為什麼有人每年只拿個幾十萬,有些人則要幾千萬呢。

③有真心朋友,不要求多,兩隻手能數得過來就好了

總有人和我說,出來混也廣結好友。

但每次我都噗嗤一笑,朋友是靠數量的嗎?

數量多了,不要說是不是真心的了,多到一定程度,你都很難去維持所有朋友關係。

而且等自己真正有困難的時候,這些整天喊著“兄弟好”的能有幾個站出來幫忙呢?

所以說,我需要的是那些能夠推心置腹、關鍵時候能夠互相拉一把的朋友。

至於那些一有酒席才出現的朋友,不要也罷。

可能你會問我,為什麼裡面沒有提到物質生活方面,如房、車、錢等。

因為我並不在意這些。

並且我覺得上面三條都實現了話,物質生活應該差不到哪去。


以上呢,就是我的全部觀點,僅供參考。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進行指教、交流。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


GloryLong


你認為30-35歲的人混成什麼樣算成功呢?

我認為30-35歲的人混成擁有自己的事業,擁有一個幸福的家,才算成功。

成功人,應是有穩定的工作,或創業有成。三十而立,是依靠自己的本事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沒有穩定的工作,就沒有穩定的收入。做什麼就沒有資本,該戀愛的沒錢,該結婚生子的沒有錢結婚。誰願意跟你過一輩子的窮生活。現在沒有錢結婚,談成功人士都是浮雲。

擁有自己的一個幸福的家。30-35歲的人應是已結婚,有自己的孩子。並且購買有房子住,不用再拼命的去掙錢。不再一年四季漂泊、搬家找房子租住才算成功。

我認為30-35歲的人,應擁有穩定的事業(或穩定的收入);擁有已結婚有自己的孩子,並且購買有房子。一個幸福的家。


獨秀峰1號


談談我心中認為理想中30-35歲的人,應該是怎麼樣的吧,最起碼是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有穩定收入,其次已經組建家庭,有著自己孩子,家庭月收入大於2萬。畢竟在這個年齡階段不管是對工作和社會經驗都已經有一定的積累。達到這樣的狀態其實都很普遍,很多人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更有些強者或早已實現財富自由。讓很多人都望塵莫及,讓人仰慕。

然後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都31歲了,前前後後換了七八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在工廠做了五年,做過銷售,做過餐飲,在加油站也幹過,擺過地攤,做過物流等等,但都做得不怎麼好。現在雖然有份穩定工作,但收入不高,一個人生活過得馬馬虎虎,感覺未來也挺迷茫,和十年前想象完全不一樣,活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現在想開了,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努力工作,把手上的工作做得比周圍的人都要好,我相信前面的路會越走越順!加油!一起努力吧!



一個人一生活


30歲一35歲這個年齡段混的如何才算成功?①該當孫子時,你就在爺爺奶奶面前做一個相樣的好孫子,②該當兒子的你就在父母面前做一個好兒子,③該當爸爸時你就在孩子面前當一個好爸爸,④該當丈夫的時候,你當一個稱職的好丈夫。⑤該當工人的在廠裡或企業事業裡當好一個好工人。若是幹個體以你為主你就當好一個好老闆。以上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堂堂正正,你就成功了。成功不一定全用物質,金錢的數量來定標準。


62639808627鄧瑞祥


我認為到了這個年齡段應該功成名就,事業愛情雙豐收,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安於現狀,無病無災,隨遇而安,有規律的作息生活,更崇尚高級的興趣愛好。有很深的社會經驗,口語能力。 但這僅是我對自己的目標,畢竟每個人的圈子不同,環境不同!




HQ張小歧


首先我認為30~35歲的人還屬於青年,只剩青春的尾巴了,和二十幾歲相比,他沒有大把時間揮霍了所以要抓緊時間戀愛,結婚,買房,生娃,這些算是成功的一部分。算是基本小成了。

其次,再說事業,古人云所謂三十而立,但是放到現在可能很多人40歲都沒有立,更多的人六十都沒有立,都是為生存而掙扎打拼。沒辦法中國人太多,竟爭大,哪行都擠滿了人,似乎不努力不行。那些在行業內有一定的知名度,收入比如20萬以上的年薪,在單位或行業有話語權,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那些明星談個戀愛都能影響股市,賺足眼球,被人崇拜著也許算是成功的一部分吧。這部分人財務基本自由了。不再像你,我在為買房買車而煩。

但是,以上成功都不算啥,真正的成功是心的自由,不再為外物所役,不再為錢,不再為人,不再為事而煩,心無掛礙的活著。什麼時候看破紅塵雲遊四海或者瓜田李下,談琴作畫才是人生大愛,有詩和遠方,有一切也無一切也是人生的終極自由。也是我一生所求。


小崔書畫


混成什麼樣都不算是成功,同樣的道理,紅成什麼樣都算是成功。

我們先說不成功,不管你多有錢,這個世界上比你更有錢的人多了去了,更何況還有文化領域,科學領域,這些領域的人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比你這個有錢人成功,當然還有一波人事給人類未來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人,比如袁隆平,你就更沒辦法跟人比了。

我們再說一說成功,想想某著名報刊的33歲主編,突發心梗,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還有我們這裡一個31歲,中了彩票的人,買的新車,帶著全家人出去旅遊,結果連我們寧夏省都沒出去,就結束了全家人的生命。只要你活著就是成功的,這也是我國某位著名藝術家老說的一句話。

就算你今年35歲了,離生命結束至少還有35年吧!這35年可以幹很多事情,想想肯德基老爺爺,再想想我們中國的褚時健老同志,想想中國還有多少個城市,你沒有去過?想想圖書架上有多少圖書,你還沒有讀過,想一想你有多少老朋友還沒有見過,想一想你未來還有多少新朋友沒有交過?把這些事情都想完之後,我相信你沒有時間再去跟別人談論成功不成功了吧?

既然你有這麼多的閒時間,為什麼還不趕快忙起來去完成那些你曾經想過?但還沒有去完成的事情呢?當你窮盡一生,做完了自己這一輩子想做的任何事情,那麼成功,不成功的對你來說還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