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萬畝水稻、2.9萬畝玉米:“西蜀糧倉”的大春生產這樣安排

春天如約而至,2020年的春耕也提上了日程。2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崇州市獲悉,崇州市出臺“四項措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紮實抓好當前農業春耕生產工作。據悉,崇州是成都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被譽為“西蜀糧倉”,其糧油生產供應對成都市場的供應和保障至關重要。

落實糧食種植面積。抓好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措施落實,擴大大春糧食種植面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確保總產穩中有增。目前,崇州市已落實種植水稻31.2萬畝、玉米2.9萬畝。

31.2万亩水稻、2.9万亩玉米:“西蜀粮仓”的大春生产这样安排

落實農業生產資料儲備。做好大春農業生產資料的儲備、供應工作。崇州市準備水稻種子350噸、玉米種子65噸、肥料1.02萬噸、農藥230噸、農膜40噸,崇州市160家農資經營門店已開門營業128家。

落實農機作業準備。做好農機零配件儲備、供應工作,組織開展農機具檢修排查,制定農機機收跨區作業預案。崇州市排查檢修機耕機收機具1230餘臺套、植保機具125臺套、機電提灌設施460處。

落實病蟲統防統治措施。組織20餘技術人員開展小春糧油作物“三查”(查苗情、查病情、查蟲情),落實 “一統二專三機聯防”(統一供藥,專業隊伍、專業人員,植保無人機、機動噴霧器、手搖噴霧器)措施,抓好病蟲統防統治。

在蔬菜供給方面,崇州市已經落實春季蔬菜種植面積2.5萬畝,確保蔬菜種植不斷季、品種不斷檔、產量不斷增加。同時,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組織推薦農產品生產企業6家、農民合作社18家、家庭農場13家,開展“農超”“農企”“農校”“農社”對接。

在肉類供給方面,崇州市正強化恢復生豬生產,強化扶持生豬生產政策措施落實,推進巨星農牧等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新改建建設,推進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採取綜合措施,擴大生豬產能。目前,崇州市生豬存欄7.8萬頭,1月以來屠宰檢疫生豬4930頭、產品5798噸。

與此同時,崇州市還通過“一企一策”等指導服務,促進農業企業加快恢復產能。

紅星新聞記者 劉友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