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工作採訪之便,我們驅車來到了阿克拉以西約130公里處之世界著名城堡遺址一一加納海岸角奴隸堡。它緊挨大西洋海邊,菱形建築全部由岩石砌成,異常堅固。
凝眸觀望,城堡共兩層,分為3個部分:二樓是殖民統治者的官邸;西側是一排排關押奴隸的牢房;牢房旁邊是殖民者的兵營。
走進拱門,越過腳下即是護堡深溝的石橋,就步入陰森黑暗的"奴隸時代"了。堡內有小廣場,有高臺亦有紀念碑,此處大抵是統治者訓話、奴隸買賣集中交易點名處抑或"放風"場所。
我刻意鑽進一處類似禁閉的小石屋,見內有花圈類祭祀品,方知此謂"死牢",焉知數百年來這裡聚集了幾多冤魂……
這裡的地牢共有15間,每間大小約40平方米。露天公共間有水井,還有懲罰奴隸時專用鎖鏈大鐵球。牢房牆上開有少許裝有鐵欄的換氣小窗,另一面是一個個小洞,據說是用作竊聽和監視的。地面上有一條直徑碗口粗細的溝槽,當廈飲水槽或下水道。
貓著腰走向歷史最悲慘的始發處:地牢最南端牢房,有一扇通向海岸的鐵窗窄門。奴隸們就是一個個被從這道窄門趕上船運往美洲的。這個所謂的"門",就是著名的“不歸之門”。
另一牢房一角,導遊指向一處由木板遮蓋的隱秘"通道",告知為堡主人寵幸女婦專用。他在二樓看中廣場裡某一女奴,就會有專人領其走此通道爬樓供主人玩樂。
城堡的四角有高大的碉堡,碉堡之間由城牆連通,碉堡和城牆上設有炮臺,炮臺上架有一座座鐵銃火炮。
加納奴隸堡,承載了17-19世紀西非奴隸貿易的歷史,其間有2000萬黑人從這裡被販運到美洲,可謂非洲歷史上最慘痛的一頁。聽說,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出訪加納曾專門來奴隸堡,對美國曾參與奴隸貿易向加納人民公開致歉。
在奴隸堡一座牢房門外的牆上,後人在一塊白色大理石上寫下這樣一段話:記住我們祖先的痛苦,願那些死去的黑人奴隸得以安息,願那些回來的人找到他們的根基,願人類不再重複如此的不公正。我們,活著的人,發誓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1979年,海岸角奴隸堡與相距15公里的埃爾米納奴隸堡,一併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奴隸堡周邊已經成為了繁忙而富庶的漁鎮。遠遠望去,有漁船歸岸,頓時鼓樂聲喧,一大群漁民拔河似地正幫著拉扯纜繩哩。
深重苦難的奴隸堡存留著,留著是對世人的提醒啊……
閱讀更多 三峽孬張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