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小哥說旅途


放空自己,放下心中所有的慾望,冷靜下來,試著去讀書,慢慢的融入進去!


JC你的故事你的人生


先看你最感興趣的書籍,先從興趣培養。我小時候也不愛看書,我是偶爾得到一本凡爾賽的小說,裡面寫的《海底兩萬裡》《金銀島》《環球89天》等等,讓我如痴的著迷,我就迷上看探險的小說,然後我就開始尋找《律賓遜漂流記》寫的太棒了,每天都沉寂在故事情節中,我忽然就明白了,看書原來如此的美妙,這就是從興趣出發,愛上閱讀的。

慢慢的我就開始看一些其它的小說,《方與圓》是專門寫人與人怎樣社交的書,非常的不錯,可以認真的閱讀,然後看了《飄》這本美國作家寫的,以美國的南北戰爭為背景,專門寫女人深愛一個男人,但又得不到,每天都在思念、煎熬中度過每一天,真實的寫出了女人內心的感情。

我就是通過興趣慢慢愛上閱讀,可以多看小說、歷史,歷史題材我看的是二月河創作的所有清史,我認為還是比較不錯的,從古鑑今,學到很多東西。

關於中國的四大名著,我想談談我的看法,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的話,我認為看四大名著根本看不深刻,甚至看不懂,所以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了,慢慢的看四大名著,到時候你就會著迷、吃透、瞭解的更加深刻。

讀書是一輩子的興趣,不是某個階段的事情,祝君以書為伴、以書為善。


化筆為劍


其實這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是一個人對讀書的認知度,現在的時代對於人的影響太大了,什麼抖音,快手,頭條,……想要看的太多了,雖然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讀書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那麼怎麼樣才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呢?這就得看看個人喜好了,如果選擇你喜歡的書去讀,肯定會靜下心來的。談談我的讀書體會吧:我其實一開始不怎麼喜歡讀書,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朋友推薦我讀一本書,書的名子是(大秦帝國)我起初看了一遍,沒有連續看,只是斷章取義看的那種,這裡我要說明一下,我特別喜歡讀歷史性題材的書,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秦朝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這本書我雖然沒有通讀,但我喜歡上這本書了,其實能靜下心來好像也是原於喜歡吧。後來我一鼓作氣連續讀了三遍,我被大秦帝國給震撼了。



選對方向一直努力吧


1、明確自己讀書的目標。

我們的人生需要目標,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目標,我們讀書的時候也需要目標,這樣我們讀書的方向才不容易跑偏,讀書之前,最好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即通過讀書我們想達到什麼目標,是升職加薪,還是陶冶情操,還是娛樂消遣,不同的目標我們的讀書目標是截然不同的,再來決定讀什麼類型的書,讀多少本書,什麼時候讀完等。

2、固定時間讀書。

我們可以給自己規定一個固定讀書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只用來讀書,其它的事情都往後放。比如早上早起一會,其它的事情都不要做,就用來讀書,晚上睡覺前也可以。

3、養成讀書的習慣。

都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我們不妨先給自己制定一個21天讀書計劃,一共讀多少書,每天讀多少書,21天讀書計劃完成後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勵。然後再把自己的計劃延長時間到60天,60天的計劃也完成後,再製定100天的讀書計劃,等我們可以堅持100天讀書時,我們的讀書習慣也差不多養成了,以後的讀書差不多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4、多輸出,多分享。

每讀完一本書,我們最好能寫下自己的讀書筆記,自己的思考感悟及對這本書的評價。有人說“輸出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當我們輸出自己內容的時候,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倒逼自己再去閱讀其他的書籍或重新閱讀當前的書籍,提升自己的讀書效果。我們也可以把自己寫的內容分享出去,看看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根據別人的反饋來調整我們的讀書計劃。





pk小強強


每一個與文字相伴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當然,那些天生熱愛文字,喜好文學的人他們本身就是故事。

剖析浮躁的原因

平心而論,高中畢業後,曾經那種奮筆疾書,挑燈夜讀的狀態再無有過;即便評級考職稱,也只是在考試之前幾周發奮圖強,短暫卻很難持久。

  • 生活的安逸是產生惰性的原因之一:衣食無憂,平淡平靜的生活使我們安於現狀,危機感的缺失使我們很難主動逃出舒適圈;是呀,安逸多舒服啊,幹嘛給自己找不痛快。

  • 工作本身很耗精力,難得的空閒,再用來翻書動腦子,實在太累。

  • 環境使然,周圍都是些玩遊戲,好喜樂的人,只有自己在看書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既然想讀書,那麼就給自己一點壓力。

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

適當的給自己一點壓力,給自己立下一個Flag,每天讀十分鐘,哪怕是一頁,堅持下去,收穫頗豐。

如果真的就是抽不出來時間,互聯網時代有太多的辦法。聽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助於提升大腦信息捕捉能力,提升工作生活效率。

<strong>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此,我深信不疑。

書籍中有太多太多自己不曾看過的觀點,不曾接觸的知識,讀得越多,動腦越多,腦細胞充分調動,對生活,對工作都有極大的促進。

其次,隨著閱讀的增多,會引發自己對人生更多的思考。

我們都說,此生只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乍一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細想,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是真正壽終正寢的,誰又不是因疾而終。

既然平安健康無法實現,那麼在歸於塵土之前,我們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呢?

書中自有答案,而且答案只屬於你。

讀書習慣的養成需循序漸進

把一件事堅持長久並讓它成為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就讀書而言,可以從一本不到10萬字的書讀起,每天10分鐘,正常情況下10天左右就會完成,成就感隨之而來,這份完成一件事後的成就感就是我們堅持下去的不竭動力。

然後,20萬字,30萬字,層層遞進;隨著閱讀的增多,你會總結出自己的喜好,按照喜好和需求繼續進行下去。

  • 慢慢的,你會發現,在生活中,你可以聊的話題在增多,你的口才在變好,你的自信感在增加,甚至,整個人的氣質都會發生變化;而這種進步的喜悅也將再次成為你堅持讀書的理由。

希望我的答案能給您帶來幫助,與君共勉。


文怡暖身


在我看來,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興趣,以下簡述我的個人觀點

一、找準自己的興趣所在

就像有的人喜歡科幻小說,有的人喜歡傷痛文學。世界上的書那麼多,既然讀不完,還不如讀自己喜歡的,不然看書的時候就會像被英語單詞一樣睏倦,怎麼可能還讀的下去。

二、放下手機

這點很重要很重要,大家經常就是會看著看著就說看一眼手機,然後就再也沒有拿起那本書過。(小建議:就是可以下那種種樹的軟件,然後看著自己種的樹就會很有成就感)

三、簡化生活

這條其實是我個人出發的建議,大一那段時間,我一直沉迷社交,真的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其實很多人都沒有必要,還會搞得自己很暴躁,倒不如靜下來看看書來的快樂。還有就是如果你每天都要出去花天酒地,那你也是很難靜下心來看書的,所以簡化生活是有一定必要的。

四、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

如果是以前都不太讀書,突然要靜下來好好讀書沒那麼容易,所以可以在一開始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一週看完一本書這種。等養成看書的習慣,一切不就是信手拈來的嘛

加油加油加油(ง •̀_•́)ง


是子瑾吶


看了各位的回答,我覺得不要提升高度來說這個問題。首先有談自律的,強迫自己去讀書,帶著負擔?我個人覺得反而不益,興趣愛好大於習慣。還有說抖音或者其他網絡產品的問題,我想說這已經是信息時代了,看書是電子書了,自己都跑到今日頭條來回答問題了,這不自相矛盾嗎?網絡產品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比如抖音上有個樊登讀書,我看過幾個視頻都挺好的,推薦好書好語句,學會去分享。但是看抖音要有節制性,不能一味地浪費時間在上面。

我看書的習慣比較早了,但是真正接觸有意義的書是初中時看的《狼圖騰》,用狼性法則去貫穿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講述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關係。對於當時的我簡直是開啟了一扇新大門,從此就喜歡上了讀書。高中時期記憶最深是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選集,大學時期是《挪》讀了三遍才進去,近幾年都是些小說,也沒什麼大家作品。我看書毫無章節,但是這些書我能靜下心來閱讀。所以讓你的興趣點帶領你讀書。陳平教授說過不能死讀書讀死書,這點我覺得說的很好。讀書到了一定階段應該是翻萬卷書。



枕秋


心浮氣躁的時候是看不進書的。我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在這方面深有體會。

只有讓自己靜下心來,才能看得進去書。

說說我的一點心得。

01

要想贏得內心的平靜,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你必須養成獨立思考,活出自己的人生,以免干涉別人的人生,以免被人干涉。

2)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你要學會不遺餘力地為自己移除障礙,否則,你永遠都是受人影響的。

3)與家人、朋友、親人、同事等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和睦相處。否則,人際關係不好會直接影響你內心的寧靜。

4)認清自己的現狀,看清現實,不要心存僥倖,活在當下,才會不焦慮。

5)養成樂於助人、樂於分享的習慣,這些都會使你的內心獲得力量。

只有不斷修煉自己,內心才能逐漸強大起來,遇事淡定從容。


02

如果內心浮躁,可以在讀書之前聽聽音樂,聽一些舒緩的純音樂。比如葫蘆絲,二胡,鋼琴曲等,鋼琴曲推薦西村由紀江的。

我在寫作之前都會聽一些悲傷的音樂,陷入悲傷的情緒,靈感就來了。

平時聽歌的時候,可以隨時收藏一些能讓自己感覺內心平靜下來的音樂。

下面是我的靈感音樂,可做參考。尤其那首《千年風雅》,每次聽的時候,內心就特別寧靜。

內心浮躁,肯定是有原因的,可以通過運動排解不良情緒。無論是焦慮還是浮躁,你得給情緒一個出口,發洩完不良情緒,內心會變得平靜。每次運動過後,大汗淋漓,身心都會感到特別舒暢,因為運動會產生一種快樂因子。

在運動過後再去看書,身體上雖然感覺很累,但是內心卻靜下來了。

我一般都會在晚上9-10點鐘做運動,然後就能心情平靜地看書。


聽節奏舒緩的純音樂,運動鍛鍊身體,都是讓自己情緒平靜的不錯選擇。


03

循序漸進,堅持看書,直到形成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當你刻意堅持一段時間,做起來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都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建議每天固定時間看書半小時,比如,可以每天睡前看半小時書。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最初就把看書當做一種消遣。不要急於求成,想著一兩天讀完一本書,這種想法不可取。越是著急看完,內心越焦慮,囫圇吞棗,看過之後也沒什麼印象,浪費時間而已。

可以邊看書邊思考,變做筆記,當你真正看進去了,內心也就逐漸靜下來了。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簡介:雨燕姐姐,天秤座女子,溫暖有趣正能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發現美,分享美。


雨燕姐姐


一個人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這個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解答:一是怎麼靜下來讀;二是如何好好讀完一本書;三是讀書的好習慣怎麼養成。

第一,怎麼靜下心讀書?這就非常需要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讀書環境。注意,是創設適合自己的環境而不是安靜的環境,有的人喜歡安靜的環境,但有的人在嘈雜的氛圍中反而能提高讀書效率,還有的人喜歡放些輕音樂看書,每個人的讀書習慣是不一樣的,去想想自己喜歡的讀書環境是怎麼樣的。

第二,如何好好讀完一本書?要讀完一本書,首先就是要對這本書所花費的大致時間進行估算,比如一本書300頁,每天看15頁,那麼需要20天左右時間可以看完,這樣心理上對看完書的大致時間有了一個預期。如果你是一個自控能力比較差的,不能保證每天堅持看,可以去通過可以打卡的一些APP進行每日看書打卡,或者加入一些書友群,這樣就能有效的督促自己,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三,怎麼養成長期讀書的好習慣?根據心理學家研究,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歡找捷徑去達成目標,比如人們為什麼喜歡嗑瓜子?因為嗑瓜子的能量消耗少,而且平均一兩秒鐘就能嗑開來得到瓜子,短期回報非常快,而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精力能量,特別是知識這東西,無法及時外在顯現,“腹有詩書氣自華”需要長久的功力,短期內無法見效,所以大腦發出指令不願意去堅持這個習慣。那麼,如何去克服身體的惰性呢?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創設“回報”來激勵自己。比如每讀完一本書,就獎勵自己去大吃一頓或者去買自己中意的某件東西,以此告訴我們的大腦和身體,讀書也是有“回報”的。

最後,希望能堅持讀書,你讀過的書,都會轉化為內在的一部分,懷才就像懷孕一樣,總有一天會讓別人發現!


紅樓夢碎碎經


讀書,確實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但是能堅持讀書的人確實是比較少,下面我給大家支幾招, 來培養一下讀書的好習慣吧!

  • 找一本自己能看的進去的書

    我們剛開始想要培養讀書的興趣,那麼首先要找一些你自己比較喜歡看的書,這是我們培養的第一步。如果你選的書你自己不喜歡沒興趣,又怎麼能再繼續看下去呢?所以說對於書籍的選擇很重要。

  • 將書隨身攜帶

    我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看的書,那麼就一定要堅持把它看完。我們可以把書隨身攜帶,只要有時間就拿出來看一下,這樣見縫插針的看書,即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也能讓你儘快的把書看完。

  • 床頭上放書

    我們可以把書放在床頭,這樣的話我們想要看書了,就直接從床頭上取下來看,十分的方便,也便於我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 認識幾個愛讀書的朋友

    有的人在讀完書以後,確實是有想向別人傾訴的慾望,那麼你認識幾個愛讀書的朋友,這樣就可以和朋友們一起聊一聊讀書的事情,也更能激發你讀書的興趣。

  • 學會寫讀書的感悟

    如果你身邊確實是沒有什麼愛讀書的朋友,你也可以把你看過書的感受記錄下來,這也是一種傾訴的好辦法。只要你從中獲得了人生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感悟,我相信你會深陷在書中的美好的。

只要你對讀書產生了興趣,那麼你的習慣就會慢慢的培養起來的。

作為一個高中就開始厭學的人,我非常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先扯一點自己的一些看法吧!你覺得有用,不妨參考一下;覺得沒用,就跳過這一段、直接看後面的乾貨吧。

我覺得,我們是不是對讀書有什麼誤解?迷茫了,該去讀書;有困難了,該去讀書;浮躁、靜不下心,也去讀書……似乎只要有問題,讀個書就能解決。

讀不進去怎麼辦?那就逼自己讀。

其實,這種把“讀書”當成藥方、只要吃下去就萬事大吉的做法,恰恰違背了讀書的意義。

題主說自己生活困難重重,主要體現在不會思考、不會表述、知識匱乏,導致學習很茫然、很浮躁,而且靜不下心來。這些問題,恰恰都不是讀書就能解決的,至少,讀三五本書,是不可能瞬間好轉的。

因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很長時間來培養的,就像培養一段感情、培育一顆樹苗一樣,急不得。

並且,閱讀的回報非常滯後——假如從今天開始,你每天都花大量時間去讀書,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這個道理。

我個人的建議是:當前的困難,有針對性的去解決,比如你說自己不會思考?那就去了解一下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通過網頁搜索、請教老師或前輩,然後在平時生活、學習中不斷練習;比如說你很茫然?那就去找那些、跟你有著類似經歷的朋友聊聊,問問他們是怎麼改變自己的?

然後,當你把這些都做好之後,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讀書,為未來的自己準備“彈藥”。

讀書,不能解決你現在的問題;但不讀書,三五年後、你會遇到更多棘手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你的一些建議。下面我們就回到你的問題上來:如何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逼自己一把,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個過程,絕不能一蹴而就。

就像上臺階一樣,哪怕你的腿再長,也不可能一步就跨一百級臺階。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是一步一個臺階的往上走。

從“不讀書”到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你有至少三步臺階要走:

第一步:開卷有益

第二步:讀個痛快

第三步:刻意讀書

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第一步臺階:開卷有益

萬事開頭難。

在這個階段,你的目標是讓自己開始喜歡上讀書,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狠。

題主以前接受過灌輸式應試教育,我很理解,因為這種方式會讓人產生厭倦、甚至強烈的反感。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同事、前一個公司的同事……差不多90%的人都不喜歡讀書。

為什麼?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初在學校的時候被管得太嚴,現在好不容易畢業了、工作了,你再讓他們去讀書?門兒都沒有……

我的侄子現在剛上小學二年級,也很討厭讀書;他的父母就常常強迫他讀。堅持了一段時間,他能背下大量課文,但從此看到書就厭惡。

後來,在我連哄帶騙、威逼利誘下,終於把他帶到圖書館去玩了一天。但是,我沒強迫他讀如何一本書,只是把一堆書放到桌子上,關掉手機,然後自顧自地看書。

侄子坐久了也無聊,於是也開始嘗試翻書來看,後來看入迷了,還不停地講給我聽。

後來,他一直念念不忘要跟我再去一次圖書館。

我覺得,在我們上第一步臺階的時候,不要對自己太苛求,順其自然就好。人的天性其實是愛學習的,就像我侄子一樣,一旦他們感受到被逼迫,第一反應就是“反抗”;而當我們營造出一個合適的環境——去圖書館,關掉手機,把一堆書放在眼前,並且規定“至少在這裡呆兩個小時”的時候,我們的天性,就隨著興趣,慢慢被激發出來了。

如果你說:下個星期就要考試了、而我還是不想看書,是不是要先營造合適的環境啊?

我的看法是:都火燒眉毛了,還營造什麼環境?馬上滾去看書!

第二步臺階:讀個痛快

當你漸漸喜歡讀書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邁第二步臺階了。

在這一步,我個人的建議是:拿來主義,有用就讀,沒用就扔,不要客氣。

有一些很少讀書的朋友,偶爾也會找我借書看。但我最受不了的是,他們的讀書速度太慢了!

今天你看見他在讀書,一個星期後你問他:讀了多少啦?他說:讀了10頁了;

一個月後你再問他:讀了多少啦?他說:快讀到30頁了……

好吧,照這個速度下去,明年春節應該能讀完50頁吧!

當然,如果你正處在第一步臺階上,我絕對不會催促你,因為你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興趣嘛!讀了多少、讀懂了什麼,這些不重要,你開心就好;但當你跨上第二步臺階的時候,注意,這時候你讀書的目的就不同了——你是為了達成一個目標才讀書的。

這個目標,有可能是為了應付考試,有可能是為了提升自己、拓展知識面、或者改變自己的認知、解決某個問題。那麼,在一開始讀書的時候,你就要朝著這個目標,快速前進。

怎麼快速前進?

首先,你要知道:一本書,不可能每一頁對你都有用,即使是《新華字典》,你也不可能從頭到尾看一遍;

其次,你的時間是有限的,沒必要把一本書逐字逐句讀完,而是找到書中最有用、你最關心的地方,仔細讀;不重要的地方,略讀一遍、或者乾脆就跳過去;

最後,我想說: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所以,在讀書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好篩選的工作,選擇那些最有用的知識來吸收,而把那些不那麼重要的知識略過。

題主你在讀研究生,你也知道,自己每天學習的知識量有多大,對吧?

所以,對於一些“解決問題為主”的暢銷書,不要客氣,你覺得有用就讀、覺得沒用就讓它們滾。

(呃,教科書除外)

第三步臺階:刻意讀書

當你養成了自覺讀書的習慣,就跨上了第二步臺階;而當你對很多暢銷書都能得心應手地閱讀的時候,恭喜你,現在站在了第三步臺階上。

接下來,我們才真正開始聊“閱讀”這個話題——別想退回去,你站上來了就退不回去了。

你可能會問:現在才真正開始聊“閱讀”這個話題?那前面聊的都是在瞎扯嗎?

那倒不是。前面兩步臺階,算是一個“熱身運動”吧!第三步臺階,是建立在前兩步的基礎之上。

關於這一步的閱讀方法,不是一篇文章能夠講透的;我在頭條號上更新過一系列這樣的內容,感興趣可以去找找。

簡單來說,“刻意讀書”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1.確定目標

2.有針對性地吸收知識

3.聯繫過往的經驗

4.把知識用到生活/考試/工作中去實踐

5.總結,糾正書中的錯誤

其中,只有第二個步驟是在閱讀。

“讀書”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對第一步臺階上的朋友來說,“讀書”意味著花時間看書、把書看完就好;對第二步臺階上的朋友來說,“讀書”意味著把一本書的精華提煉出來;而對第三步臺階上的朋友來說,“讀書”則意味著:根據自己的目標、選擇合適的書、提煉書中的精華、並且付諸實踐;之後,還要不斷閱讀、改進和完善。

你發現了嗎?在第三步臺階上,我們已經不再討論“讀書”本身了,而是在討論整個學習的過程。

今天聊的有點兒多,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應該恭喜你了——你已經不那麼浮躁了,可以沉下心來讀這麼多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