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近代有沒有突發過大規模的疫情,他們是怎麼解決的?

大嘴蛙


近代日本是有突發過大規模的疫情如下:

1,1733年,日本爆發了流感病毒,日本全境進入了危機狀態,江戶地區死亡率高發,滿街臭屍體,死亡人數太多,幕府無處理辦法,直接集中將屍體丟進大海。

2, 1822年,日本爆發霍亂病毒,發病者在數日內就死亡,大阪地區尤為嚴重。

3, 1858年,日本再次爆發霍亂病毒,死亡人數大概為十萬人。

4,1879年,日本又爆發霍亂,連四國島都沒能倖免,再次奪走了十多萬人的生命。

這時候起,日本意識到隔離的重要,開始建設隔離醫院。

5,1886年,霍亂再次爆發,隔離醫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死亡人數不多。

6, 1890年,日本船隊出現霍亂,導致數萬人死亡,直到1920年,霍亂才被控制。

7,2006年,日本依然有感染霍亂的記錄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升級,並未造成大面積染。

8,2018年,日本爆發流感病毒。


慧眼看世界善心遊天下


日本幕府末年曾經爆發過霍亂,當時日本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具體的記載非常少。且當時日本社會矛盾並沒有激化,所以這場霍亂基本來去匆匆。

但是後世史學研究家提出,那場霍亂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這場霍亂讓不少平民和流民死去,使得日本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變化。


具體來說就是武士階級本來是由平民和賤民養活,當這些被剝削者減少之後,日本的武士階層,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可以說當時的情況是武士階層和平民階層,都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為了保證武士的利益,不得不推行加稅。

而此時爆發了著名的黑船事件,很多人認為,日本社會對立的矛盾,以及武士和平民共同的憤怒,推動了王政歸還。

簡而言之當時的幕府將軍,面對黑船事件,已經沒有了過多了應對手段,所以通報了天皇,希望天皇出面背鍋。

可這卻讓武士階層和平民階層,想到了大權歸於天皇,推翻幕府的剝削。也可以說是一部分武士,對幕府不滿,想著重新找個主子。

為了各自的利益,天皇派和幕府軍隊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這場戰爭徹底激化了矛盾,徹底撕裂了日本的武士階層。



這為後來的明治維新帶來了契機,也減少了阻力,使得武士階層的大部分,變為了小資本家和工人,如果想了解那個時期,可以去看坂上之雲。


所以說歷史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多因素雜糅在一起,各個因素共同導致了一個結果。

就像清朝末年,歷代先行者不過走過,這才走出一條中華民族自己的獨立解放道路。


小司馬遷論史


首先,誰告訴你日本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疫情的?只不過日本歷來封口比較嚴,一般沒人知道多少數據罷了!

我就幾個例子,你細品:

1、使朝廷幾乎癱瘓的天花

公元735年,朝鮮半島傳入的天花使得執政的藤原房前四兄弟全部感染死去,朝政幾乎癱瘓,《續日本紀》記載 “公卿以下天下百姓,相繼沒死,不可勝計。”

好容易到了江戶時代,日本的醫療水平有所提升,全國各藩有14%設立了醫學校,各藩藩校中有22%設置了醫學科。可日本要開始面臨全球化的新型傳染病了。

2、流感病毒

1729年。橫掃俄國、德國、瑞士多國後,流感被傳入日本,1733年6-7月,流感在日本全境爆發,光江戶一個月死者就高達八萬人,屍體無法收斂和火葬,滿街屍臭。貧窮死者更是收斂無門,後來幕府沒辦法了,只有把屍體集中堆放在船上扔掉海里。

而到了現代,例如2018年僅1月22日至1月28日的一週時間,日本全國流感患者推算人數為274萬人,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日本47個地方行政單位中,除北海道外,其餘46個地區全部超過警戒線水平。

3、可怕的霍亂

可以這麼說,日本的近代史就是對抗霍亂的歷史:

1822年,霍亂經朝鮮半島登陸日本。感染者僅2-3日就猝死,所以在日本被稱作三日korori。之後霍亂經長門、廣島、岡山、兵庫傳到大都市大坂(今大阪市),終於在大坂爆發。1822年10月以後,霍亂疫情在日本被平息,但怎麼也想不到,它還會回來!

1858年5月,一艘密西西比號的美國船從上海出發停靠到了九州島的長崎,因為美國船員感染了霍亂,很快霍亂疫情擴散到長崎市內,而後經本州島西部、關西地區、東海道,於7月進入江戶沿海區域,而後侵入江戶市內,8月疫情達到頂峰,到九月方平息下來,死者大約為10萬人左右。

據《安政箇勞痢(霍亂)流行記概略》的記載:因為死者過多,棺材不足,江戶人以酒桶為棺木,火葬場外棺桶堆積成山。

誰知還沒結束,從此以後霍亂每隔幾年就要在日本爆發一次;

1879年的日本霍亂再次爆發,再次帶走了10萬條人命。

1890年日本從奧斯曼帝國買來了一批船隊,結果又一次爆發了霍亂,結果折騰了足足5年後,號稱精銳的日本海軍掛掉了4萬人。

一直到1920年霍亂才在日本被徹底控制,但當地還是有近1萬名患者,而且二戰結束後隨著士兵回國霍亂又爆發了一回。即使到了現代,霍亂在日本依然無法被徹底消滅,2006年,日本依然有感染霍亂的記錄,好在沒有造成大面積傳染。


好在日本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吸取了教訓,為了應對諸如這類的公共衛生事件,日本政府設立了危機管理中心,組成了及時、有效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系統。

由於本人從事通訊研究方面,所以我只說說自己對日本在應對災難方面的應急通訊、通知措施:

1、最重要的,1996年5月11日正式設立的內閣信息中心,它24小時全天候編制,負責迅速蒐集與傳達災害相關的信息。

2、2007年2月,遍佈日本各地所有都道府縣公共場所和大街小巷,J-Alert全國瞬時警報系統投入使用,它是基於衛星通訊的系統,它允許通過全國範圍的揚聲器、電視、廣播、電子郵件和小區廣播直接向當地媒體和公民快速廣播。除惡劣天氣警告外,所有警告以五種語言播放:日語、英語、漢語普通話、韓語、葡萄牙語。

它可以只用1秒時間就可以將政府的通知傳送到當地官員手裡,並在4秒至20秒間將信息轉達到全國人民。新版的J-Alert接收機可以在2秒內自動處理信息。

J-Alert全國瞬時警報系統還可以使用ISDB的1seg自動開啟所有配備1seg技術的交通設備、電梯等等,當然廣播和電視機少不了,並可以使危險地區內的設備切換至NHK應急頻道。老百姓可以通過手機接收警報通知,同時手機也會響起最大警鈴聲。

所以在日本國內發售的所有手機都必須內置災害應急響應功能。手機上第三方應用,也必須能夠發佈J-Alert系統的瞬時警報。

日本的高速列車、新幹線和地鐵可以根據J-Alert速報,實施自動減速和停車;不少城市的電梯、燃氣管道、建築工地以及醫療機構也安裝了感應裝置。


而為了保障信息暢通,日本防災系統通訊非常完備,每個領域都是獨立的專用無線組網模式,它們不通過任何外界公司提供的通訊線路,廣域網全部採用衛星通訊,而都道府縣則是無線傳輸。

1、“中央防災無線網”以政府各職能部門為主,它是日本防災通信網的“骨架網”。它的建設目的在於:當發生大規模災害時,或線路中斷時,政府和都道府縣直接保持通訊,互通信息,居民和政府可以正常通訊。包括自己的固定通信線路(包含影像傳輸線路)、衛星通信線路、移動通信,三類線路互補構成。

2、“消防防災無線網”以全國消防機構為主,它是連接消防署與都道府縣的無線網,一直髮送至衛星通訊的4200個地方公共團體;

3、“防災行政無線網”以自治體防災機構和當地居民為主,這裡它分為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兩級,目前市町村級的防災行政無線網已延伸到街區一級;

4、“防災相互通信網”,由於各網都是獨立的,為了協調各單位互通信息,所以,開通了這個網,包括但不限於日本的各個地方公共團體、電力公司、鐵路公司等。

還有就是水防通信網、緊急聯絡通信網、警用通信網、防衛用通信網、海上保安用通信網以及氣象用通信網等等。


這就是日本光在應急防災通訊的努力,是不是覺得很可怕?這就是現代日本疫情越來越少,來了也不怕的底氣! 


從小愛歷史


別說是近代,就是到了現代日本也依然大規模爆發過傳染病,雖然他們的醫療條件不錯,防範意識也滿高,但島國有限的空間加上密集的人口還是讓他們面對流行病很無奈。吐槽機就試著找一些規模較大的說說看。

霍亂四級跳

在近代一般重大疫情都是伴隨著兵禍,日本也不能免俗,在1822年霍亂第一次進入日本島時的烈度不算太大。大體範圍只是在九州島裡傳染,勉強能夠到達東海道,彼時日本還處於幕府時期,人員流動不頻繁,以死亡約6000人的代價挺了過去。


可是到了1858年,幕府在西方的壓力下開放了口岸,霍亂就隨著海員往來開始爆發,一路衝進了江戶(東京)地區。持續三年的大爆發讓人口密集的江戶損失慘重,有資料顯示有有56萬人染病,10萬人死亡,風起雲湧的倒幕運動也成了疾病傳播的最大推手。

從此以後每隔幾年霍亂就會爆發一次,1879年霍亂再次爆發,這次連四國島都沒能倖免,再次帶走了10萬條人命。開始現代化的鬼子終於意識到隔離的重要(其實那陣子咱們還不如人家),著手準備修建隔離醫院。

然而隔離醫院還沒有完全建完,霍亂在1886年又一次爆發,坑爹的是這次連北海道都中招了。霍亂終於完成了標準的四級跳,遍佈整個日本,他們連個避難地都找不到了。好在這次爆發烈度不大,隔離醫院也發揮了一定作用,死亡人數不多。

就在他們以為自己已經徹底戰勝霍亂的時候,更坑爹的事兒發生了,陸地上的確霍亂能夠被有效控制了,問題是他們還有海軍。1890年日本召回從奧斯曼帝國買來的船隊裡又一次爆發了霍亂,船隻狹小的空間讓病毒無限肆虐,折騰了足足5年後,號稱精銳的日本海軍掛掉了4萬人......

一直到1920年霍亂才在日本被徹底控制,但當地還是有近1萬名患者,而且二戰結束後隨著士兵回國這幽靈一樣的傳染病居然又爆發了一回。即使到了現代霍亂依然無法被徹底消滅,2006年日本依然有感染霍亂的記錄,好在現在治療和隔離先進了很多,沒有造成大面積傳染。

2009大流感

說完近代再說一個現代的吧,其實這次流感爆發是2009年全球性的,但日本非常點背的異常嚴重。那年的5月9日一名高中生從加拿大參加活動回國,在成田機場入關,隨後就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

5月16日他被確診為新型流感,讓醫生無語的是這名高中生參加的是一項集體交流活動,很多高中生都與他一起參加,隔離已經完全來不及了。幾天之後,兵庫縣和大阪府的很多高中流感徹底爆發。

更要命的是世衛組織新流感措施修訂委員會成員Mitsuo Kaku在25日的電視節目中發表了錯誤的推斷,他認為新流感致病性偏低且不會致命,目前最重要的是某處方藥的儲備不足,可能會有藥品短缺現象。

鬼子大家都是知道的,特別迷信權威,那老兄說致病性低就沒太當回事,結果到了7月份連沖繩都有被傳染的了。更坑爹的是因為處方藥濫用,新流感病毒產生了抗藥性,變得異常難纏。

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他們依然迷信專家,8月份已經開始有死亡病例,還有心大的哥們帶著病毒去參加高中棒球“甲子園”大賽,並且混在運動員和歡呼人群中。這下就妥妥的沒法控制了,關於切斷傳染源就只能聽天由命。

還好那個專家有一半還是說對了,這個病的致命性確實不強,到2009年11月入冬病毒自然消退時總計死亡203人(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但具體有多少人染病鬼子官方一直不肯說,也可能是確實沒法統計,好在美國爸爸管的寬,替他們統計了,美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資料顯示,日本總計感染人數為164萬.......


總結起來吧,人類面對流行病爆發時大多都很無力,並不會有什麼不同。只希望時間少些疾苦,多些安樂,致敬所有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辛苦了。


歷史吐槽機


日本,是地震和海嘯災害頻發的國家,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等級的災害發生,每次大災之後一定有大疫,他們久經考驗,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應急常識。

為了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日本政府設立了危機管理中心,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危機,啟動不同的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包括檢疫所、醫院、療養所、研究所等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系統。

通過縱向行業系統管理和分地區包片管理,形成全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網絡。根據地方自治制度及傳染病新法和健康保險法的相關規定,國家、地方及國民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明確的義務和責任。能夠形成上下一體,整體聯動的積極預防良好局面。

*發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全面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是關鍵。健康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從我做起,並貫穿人的成長全過程,貫穿於國家各個部門的一切工作中。這就是日本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