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國人一到中年,就喜歡剪寸頭?

溫兒兒


小時候,頭髮一直是父親給剪的寸頭,也沒覺得好看不好看,沒在意!

到了中學,同學們當中就我一個人是寸頭,於是也留起了長髮,什麼三七、四六頭型,理完了照鏡子一看,可以說陽光帥氣。

等到上班了,有了條件什麼髮膠、啫喱水、電吹風機、修邊幅的削髮器,全都往頭髮上招呼,不打扮好不出門,樂此不疲,給人的第一印象乾淨利索。

娶了媳婦有了孩子後,打理頭髮的時間少了,再有隔三差五兩口子打架,本來整理好的頭型扯亂了,無奈之下理了“板寸”,理完後自己用手抓了抓,嘻嘻!抓不住啦!

現在一直保持著寸頭髮型。


齊記


年輕時喜歡留長髮,覺得帥氣和飄逸,如今四十多了,壓力也大了,沒有那個時間去打理了。覺得理板寸特別方便。洗頭髮的時候那個簡單[捂臉][捂臉][捂臉],超爽……




08阿冰


86年的虎,23歲前全部長頭髮,還搞顏色,煙花燙啥的都弄過!後來醒悟了,感覺錢才是硬道理,這頭型從24歲開始就沒變過!




營山瘋子


主要原因就是已經中年了,臉沒法看了,所以髮型當然越簡單越容易打理越好了,如果年輕人,顏值高,人又瘦,身材好,肯定髮型要搭配顏值呀,說穿了僅此而已[摳鼻],看看王傑四十歲時候的髮型和身材,秒懂!



勇敢公牛


倒不是故意剪寸頭,而是因為每週至少4-5次的羽毛球運動,大汗淋漓時只有寸頭才是最好的髮型。另外年近六旬的男人多多少少有點白頭髮,剪寸頭後就基本上看不出白頭髮了。




頂哥


首先我發現人到中年留平頭的一般都是老百姓,應該說老百姓佔多數,政府工作人員還真不多,也可能公務員群體到了中年頭髮少的比較多吧,個人觀點,勿噴。我本人自從當兵後一直到現在馬上五十歲了,一直保持平頭,感覺長頭髮會很難受,再者現在人到五十左右基本上頭髮白了一半了,長的頭髮更明顯。


人在旅途53698


俺大學那時,兩個徳行:杜丘板寸、乾淨利落;要不就長髮飄曳、甩頭攻門。而同窗上鋪師哥師弟的髮型預約排隊捯飭,少說得有一個排。沒啥人給俺弄呀,只好自個兒不時修剪一下正面,一年到頭能省點碎銀還少生點氣……記得大學入學前路上,因高燒不止於是半路下火車先到外婆家調養,好轉後讓外婆陪我到街上理髮,結果是每一個理髮鋪的生意都照顧了一回卻幾乎成了個光頭強,把老外婆給折騰了個夠嗆的樣子,成了最後一面的記憶。工作後為人師表了,那長髮飄拽的少年自然一去不返。買把電推子,憑手感和鏡子,自吹的奧運衝鋒四面光板寸一直時髦到半百的今天。再油膩掉髮,俺打死也不整那種腐敗份子一縷地包天的揍相,徹底光頭強省電得嘞。


給穿山甲先生添點堵


年輕時候都說我像金城武,當然我得把自己整的走在馬路上女人都盯著我看了。現在歲數大了,加上我吃喝不節制,運動不多,人胖了,頭頂頭髮也少了,跟演東北一家人的李琦似的了,乾脆把頭髮剃光,留了鬍子,現在走在路上,小姑娘根本就不看我,頂多掃地的五十多歲老大媽偶爾看看我,然後跟我說:大哥,麻煩讓一下,我掃地。馬得我才四十多歲喊我大哥!



南京胡子大叔


人到中年,不會像年輕時在注重帥氣,更多考慮的是實際感受,我從30多歲開始長白髮,不到40歲開始染髮,那時候考慮到工作環境,更注重周邊人的感受,染次發很費時間我真的討厭,現在染髮價格又一路飄升, 從過去十元到五十元不等,寸發又能掩飾一定的白髮,對健康也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到中年更懂得活出自我


用戶戶外知天下


20來歲就開始寸頭了,十八歲後就白頭髮太多了,現在基本全推光,想留也沒得留,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還是白的。小時候就知道這幾根頭髮保不住,家族裡都是地中海,遺傳了爸爸的掉頭髮和媽媽的白頭髮,希望孩子頭髮不要像我,茂盛也是一種羨慕,燙髮一直想試一下,可是一直沒機會。無奈,等過十年五十就一直光頭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