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文 | 千雨千江月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前言:

鼠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過節的節奏。在這些日子裡,我們有所失,更有所得,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善良"與"堅毅",那種"打不垮、擊不倒"的精神,在一個個普通人身上,反映出來,平凡而溫馨。

我,一名普通公務員,身邊全是舍小家顧大家的人們,看著戰友們寫下一份份"請戰書",深深感動。

以下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人真事,在日常片段式記錄的基礎上,彙總起來,期盼留下一些人間的至善至美。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01 . 最美的紅手印

"服從組織安排,絕不推諉退縮"、"積極投身社區防疫工作"。一個個紅手印的背後,是一名名黨員的決心與信念。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這場戰"疫",沒有人是旁觀者,人人都是戰鬥員,我所在的區域,面積不大,只有156平方公里,卻有1600多名黨員向黨組織主動遞交了請戰書。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寫下的是每一名黨員堅決的選擇和態度,按下的是每一名黨員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刻畫的是每一名黨員堅守崗位的逆行身影。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黨員的請戰書

02 . 志願者突擊隊

為了服務好湖北滯留人員,100餘名志願者組成幾批“防疫突擊隊”,前往留觀人員安置酒店,配合街道及相關部門開展工作。

這支突擊隊,全部來自區內某國企集團本部及下屬全資、控股企業。他們中有總經理,有普通職工,有的20出頭,有的年近50。他們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他們同樣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但是他們效仿勇敢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同胞,保衛家園。

從1月29日下午3點,指定安置酒店接到第一個從武漢來昆家庭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來自武漢,或是家人剛從武漢回來的人員來住宿。

志願者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為他們指引停車,帶他們到醫護人員那兒登記和測量體溫,幫他們搬運行李。

傍晚還給入住者們逐一打電話,詢問飯菜是否合口味,是否還有其他需求。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志願者這樣說,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摯愛,更是共同抗疫的決心和勇氣。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志願者突擊隊

03 . 抗疫"夫妻崗"

在抗擊肺炎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某社區衛生服務站有一對夫妻並肩戰鬥、患難與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身為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的丈夫,一直戰鬥在抗疫一線。

"風雨中攜手逆行,危急時患難與共。"抗擊疫情初始,妻子為了不讓丈夫分心,獨自守在家中承擔起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兒女4口人的重任。

當得知社區急需醫務人員之後,妻子毅然決然地把一對兒女託付給父母,踏上了抗擊疫情的戰場,跟丈夫一起並肩戰鬥,共同阻擊肺炎疫情的蔓延。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夫妻倆在社區做日常檢查

04 . 李主任睡著了

李應龍,某社區居委會主任,從臘月28日起一直堅守崗位,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白天組織人員排查、安排消毒殺菌,晚上要到值守卡點巡查檢查,有時還要遭受不配合人員的責罵。

他留給社區工作人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個午飯後在椅子上一不小心就睡著了的畫面,這是一個疲憊的身影,這也是一個堅強的身影。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李主任終於睡著了

05 . 社區義務消毒員

高志偉,某社區一名普通的聯防隊員,每天揹著自家的霧化噴霧器對社區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進行消毒。刺鼻的藥劑味、30公斤的負重,他從來沒有叫過一聲累、喊過一聲苦。

由於突出其來的疫情,他種植的六、七畝花卉全部滯銷,經濟損失至少10萬元以上,這幾乎是這個家庭一年的收入,但他依然每天穿行在社區的每個角落開展消毒殺菌工作,一天也沒有中斷。他所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更有不能言輕的擔當。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高志偉在社區消殺

06 . 體貼的小區門衛

這個畫面,是我們在某小區看到的,體貼的保安叔叔正在給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噴消毒液。這樣的網格點,在我們的區域共有200多個。

每天都有志願者到網格點主動上崗,他們中有老有少,當別人在家裡“宅”得難受時,他們把自己暴露在空氣中,暴露在危險下,義無反顧。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嚴防死守,從每個社區、每個小區、每個公民做起,把好每道關,守好每扇門,罩好每張口,洗好每雙手。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左手測溫儀,右手酒精壺

07 . 最有創意的"防護服"

這個春節,氣溫並不高,但有一群愛美的女同胞,卻穿上了防曬服,她們並不是感覺失靈,也不是趕什麼時髦,她們只是把防曬服當作防護服來穿。其實,這主意還真不錯,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他人。

春節至今,同事們放棄休息,走村入戶,在一線開展防疫和宣傳工作。看到小美女們這副裝扮,深深感動,在負重前行的路上,在我的內心深處,你們一直是最美的。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女同志在社區巡查

08 . 熱騰騰的雞蛋

2月2日,這是個千年一遇的好日子。一大早,某社區居民非桂蘭來到疫情防控點,把一包煮好的雞蛋送到值守人員手中。拿著熱騰騰的雞蛋,大家心中感慨萬千。

某社區轄區企業主劉道生經營一個棉花廠,過年沒有回老家,在得知社區缺口罩後,把自己廠裡採購儲存的5包口罩全部捐到社區疫情防疫點。

一幕幕送溫暖的畫面在社區不斷上演,在寒冷的天氣裡,一縷縷溫情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們溫情滿滿。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非桂蘭送雞蛋

09 . 臺灣藝術家捐了5噸菜

大年初五,剛從地裡採摘的20餘種新鮮蔬菜醒目地擺放到了果林溪谷小區物管門前,這是果林片區開展的"抗疫保民生—平價蔬菜進小區"服務活動。"這菜又新鮮又便宜""宅在家裡沒菜吃,出去買菜怕添亂,你們想得真周到,太感謝了!"群眾普遍讚譽。

疫情期間,由於農貿市場暫未營業,大型超市離家太遠,居民買菜難、買菜貴的問題較為突出。為此,果林片區主動聯繫當地菜農,把蔬菜從農民的"菜園子"搬到居民的"菜籃子"。

身在臺北的蔡振源大師聞悉此事,立即通過地處果林片區的"蔡振源大師工作室"給果林片區捐贈了5噸新鮮蔬菜,短短時間這些新鮮的蔬菜,就配送進了各個點位。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果林片區居民在買菜

10 . 留驗酒店的臨時廣播站

某街道留驗站維也納酒店,細心的工作人員為緩解留驗對象的心理壓力,開通了"維也納之聲"廣播站,傳播科學防疫知識、分享美文、點播歌曲,奏響了抗疫一線"最暖音"。

春節期間,陌生的留驗對象的心理狀況,一直牽動著工作人員的心,如何讓他們在侷促的空間中,不被時間沖淡耐心和信心。留驗站工作人員通過致信暖人心、籌書籍玩具獻愛心等舉措,不斷作出努力和嘗試,也受到了留驗對象的讚許。

每逢留驗人員的生日,工作人員為他們精心準備生日蛋糕,並通過"維也納之聲"發出生日的祝福,讓留驗站充滿了春日的溫暖和別樣的溫馨。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志願者在廣播

11 . 特殊的節日問候

元宵佳節,我的同事,我的戰友,疾控中心主任黃長虹率領他的部隊,從前線發回了祝福。為了留觀群眾的健康,為了轄區居民的安全,他們再次穿上戰服。

新冠肺炎的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採集人員必須面對的風險。多少個日日夜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拋小家衛大家,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

元宵節這天下午四點,經過馬不停蹄的籌備,火速完成了留觀點消殺、醫護及人員培訓、監測試紙、防護服等設備材料調配和各項籌備工作。黃長虹率先披上"戰袍",帶領團隊正式開始採樣。維也納酒店留觀點任務完成後,他們在黨旗下,留下了珍貴的合影,向同事們報平安。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獨特的問候

12 . 乳製品企業的初心

疫情發生以後,我區某知名乳製品企業率先發起"戰役動員令",積極組織生產,為最美逆行者提供營養保障,這令我想起了他們在去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分享會上的彙報題目就叫:“我們的初心”。

1月29日,10噸牛奶馳援武漢,捐贈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工程施工隊伍,以保障一線施工人員的營養均衡與生活所需。

2月2日,載有1000餘件、價值66000餘元牛奶的愛心車隊又駛向了市區的3家醫院,獻給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為醫護工作者提供營養支持。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企業的初心與使命

13 . 航空公司的請戰書

"招必來、來必戰、戰必勝!眾志成城,共度難關!"近日,某航空有限公司主動向我區發來請戰書,表示隨時聽令,堅定不移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自疫情發生以來,該航空公司黨委發出先鋒動員令,動員組織460餘名黨員成立了黨員先鋒隊。這些人中有飛行員、乘務員、安全員、機務、地服、航醫,他們放棄了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機場、在機艙,盡心盡力服務著南來北往的旅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築起一道安全牆,確保航班安全平穩運行,確保乘客、疫情物資安全及時送達,他們是最美的"守衛者"。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航空公司的請戰書

寫在最後:

災難無情人有情,在面對大災大難的時刻,每一個平凡人都是那麼的不平凡,在小家與大家的選擇中,在生與死的考驗前,沒有計較,沒有猶豫。

讓我們一起祝福好人一生平安,讓我們一起期盼春暖花開,讓我們一起攜手並肩保衛家園。

疫情下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災難無情人有情

作者簡介:千雨千江月,生於風花雪月,長於濛濛煙雨,居於滿城繁花。酷愛散文、詩歌、賞析,在時光書箋中,品茶,品書,品樂,品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