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西遊記》裡面,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豬八戒?

阿寶的家常菜


在《西遊記》當中,豬八戒就是因為好色的原因,被貶下天庭成為了一隻豬妖,於是他的缺點都暴露了出來,不論是好吃懶做,還是貪財好色,幾乎所有的負面形象都可以在他的身上表現出來。可是如此不堪的一個人物,居然得到了廣大觀眾們的認可與喜愛,這是為何呢?

很多時候,我們看問題都是以自己為準則來定義對方的好壞。

說實話看西遊記的小夥伴們都是衝著孫悟空而來的,很多時候人比人,就會氣死人。

我們看一眼嫉惡如仇的孫悟空,再來看一眼貪財好色的豬八戒,幾乎就不用想了,大多數人直接就無視了他的存在。

在西行的路上,豬八戒幾乎是各種的偷懶,能多睡一分鐘,絕不少睡一秒,反正就是唐僧下達的所有任務都會被打一個折扣。

可以說懶這個詞已經是豬八戒的專用名詞,但問題也來了。

在高老莊的時候,如果豬八戒也是這麼懶,高老爺跟他的女兒能看上豬八戒嗎?還會把他招為上門女婿嗎?

很明顯當時的豬八戒給自己的準丈人幹活,可是一個頂十個,各種髒活與累活都不在話下。

我們拿以前的豬八戒與西行路上的豬八戒相互一比較,就會發現,豬八戒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懶,他只是在對自己的命運進行抗爭。

雖說自己犯了錯,被天庭貶到了凡間,併成了豬妖,但是豬八戒自己的小生活過的很開心、愜意。

其實以豬八戒的能力,怎麼可能會因為喝一點凡間的酒就顯了原形呢?這其中肯定有人在搗鬼,所以說在豬八戒馬上走入人生巔峰的時候,產生了意外。

於是豬八戒只能眼看著自己美好的小生活離自己而去,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豬八戒將來西行,真要在這裡成了家,將來西行怎麼辦。

所以幕後的神仙就出手了,於是豬八戒就悲劇了,美好的生活瞬間破滅了。

可以說當豬八戒看到唐僧的第一瞬間就是恨,如果不是自己實在打不過孫悟空,並且背後還有各種神仙的指示,說不定第一個打死唐僧就是豬八戒了。

但沒辦法,實力不如人,只能裝慫,這一路西行誰知道會用多少年,等自己回到高老莊的時候,可能高小姐已經變成了高老太婆。

所以豬八戒開始無聲的對抗所謂的西行,說白了就是出工不出力,能壞事儘量壞事。

牛魔王的小妾狐狸精明明沒有多少戰鬥力,卻被豬八戒直接打死,就是為了給唐僧的西行隊伍拉仇恨,一路上的挑撥離間,就是為了逼走大師兄。

可以說最不想看到西行成功的就是豬八戒了,自己好好的人生不讓過,現在你們還想讓老豬給你打免費的白工,想什麼好事呢。

但是唐僧的西行牽扯了太多的神佛,豬八戒已經很盡力了,可是唐僧就是不死,他也很無奈,除了儘量給西行的隊伍挑一些事之外,豬八戒是什麼也不想幹了。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別人把豬八戒逼到了好吃懶做、貪財好色這個地步。

假如西行不會發生,以豬八戒的能力,在高老莊生活的相當開心,不論是對自己的女人高小姐,還是對自己老丈人高老爺,都是沒話說。

在高老莊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說豬八戒是幹活的一把好手,可以說任何女人如何嫁給了豬八戒,都會得到對方最真心的對待。

看似豬八戒好色,可實際上豬八戒只是想找一個終身伴侶而已,對於一個大齡青年來說,這件事有錯嗎?

對於大多數女性同胞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錯,這是愛的表現,這是居家好男人的表率,拿豬八戒跟西行的其他三個相比一下,就會發現只有豬八戒才是真正可以過時光的好男人,其它的都是渣渣。


虎頭山小妖


《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眾人皆知的經典童話神魔故事,故事從孫五空龍宮得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菩薩領如來法旨,去東土大唐尋取經人,此人就是唐僧,法號‘三藏’,西天取經的主管人,也是取經集團老闆。
從此拉開了前往西天十萬八千里長途跋涉的取經


帷幕,唐僧路過五行山,救出孫悟空,取法名:行者,有觀音菩薩傳授緊箍咒語,來約束孫悟空,去其野性,成為唐僧的第一個大徒弟。同時又收伏小白龍,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小白龍化作白龍馬,成為唐僧西天取經的主要座騎,當時相當於先在的寶馬車。
豬八戒,法名,‘悟能’
菩薩點化取名,好色之徒,在天宮任職天蓬元帥,兵器九齒釘耙,法力無窮,掌管天蓬十萬水兵,真是權威名人。只因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宴會上多貪了幾杯酒,私自奔往廣寒宮調戲嫦娥,被玉皇大帝貶

下凡間,投胎為豬
,永世醜陋。在高老莊招親高翠蘭,當時老豬化做人形,力氣也大,能吃能幹,高家沒有男丁,正好被高家看中,招為上門女婿。招親宴席上,貪酒而忘形,現出豬身,賓朋好友,見狀棄席而逃,高員外怎能忍受一個醜陋的妖怪做女婿,於是到處求法師捉妖驅魔,都是一去不歸。在無奈之下正好遇唐僧師徒路過,收伏了豬八戒,又被唐僧取名八戒,
成為唐僧的二徒弟,西天路上取經集團又多一人,隨後在流沙河收伏了沙和尚,取名悟淨,成為最後一名徒弟,沙僧忠厚老實,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從無冤言。就這樣一個四取經集團

成立了。路途跋涉,九九八十一難是唐僧的定數,但是必須承受這八十一難。師徒五人(包括白龍馬)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創過這些難關。

孫悟空,能打能戰,是取經集團不可缺少的戰將,相當於一個公司的攻關布,銷售部。承擔先鋒職責。

豬八戒,又懶惰,又好色,論打不能,論吃有他,論活不幹,見有事就提散夥,分贓,還不斷去老闆跟前打孫悟空小報告,在《西遊記》裡豬八戒不能見孫悟空有成績,嫉妒心特強,扮演一個同級別小人經理,但他不是很壞的,就是別人不能比我強,你比我強我就想方


設法把你踢出去,在三大白骨精
,和真假美猴王兩回故事裡,有力的證明了豬八戒有能力把孫悟空讓唐僧趕走出去,他也想用他自己的能力取保護自己老闆,完成取經大業,經過幾次對外界交戰,是屢戰屢敗,在黃袍怪一戰中,唐僧被困無奈要散夥,被白龍馬攔住,讓他去花果山請孫悟空,,當時感到很羞,很後悔,也感到自己真的沒有哪個本事衝在前沿,只好厚著臉皮去請自己的師兄出戰,好歹悟空不記前嫌,又加入了這個取經集團。救出了自己的師父。
我們可看到豬八戒他雖然毛病不少,但他有心機,對唐僧很尊敬,會說話,愛合和唐僧談家論長,有了委屈之事好告狀,在唐僧心裡豬八戒就像一個長不大孩子,總感覺到他委屈,而孫悟空在唐僧心裡是頂天立地,有獨攔狂瀾的一種形象,根本就不用很心疼他,悟空與八戒吵鬧總感覺是悟空欺負豬八戒。這是一種偏心。沙僧,忠厚老實,從來不多說話,苦力活都是自己,從來也不掙,是一個很讓老闆放心的員工。

作為取經集團的老闆唐僧,他首先知道自己目的,必須完成取經大業,手下三個員工必須讓他們團結一致,三人取長補短,才是上策,所以豬八戒無論如何有錯唐僧都很少責怪他。讓他們齊心協力各自承擔取經集團的股份職責,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到達西天靈山聖地如來佛祖那裡取回真經,各自分紅,成為正果。回味往事幾個春夏秋冬往翻,跋山涉水,驅妖魔,斬邪惡,九九八十一難讓人心酸,如今取得真經,求來正果,師徒四人心喜滿面。


清平樂天


喜歡豬八戒的大概都是女性吧!“嫁人就嫁豬八戒”,很多女性就希望嫁豬八戒這樣的男人。在《西遊記》中豬八戒的缺點有些被放大了,而優點相對就比較壓縮了。豬八戒的缺點比如相貌醜陋、好吃懶做、好色、挑撥是非、沒有毅力等等,這確實是豬八戒身上客觀存在的缺點,但是話說回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身上沒有缺點?世界上哪有什麼完人。

其實豬八戒身上其實還有很多讓女性喜歡的優點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所不具備的。唐僧高高在上一直端著架子裝深沉,不近人情;孫悟空上躥下跳、沒肝沒肺鬧騰得慌,而且他就跟法海一樣不懂愛,不知情為何物。沙僧木訥,不苟言笑,整天一副苦大仇深好像誰欠他多少錢的嘴臉。唯有豬八戒喜慶,他身上的優點可以列舉以下:

有力氣,能幹活。

所謂身大力不虧,我們剛才說他好吃懶做那是分在哪裡幹活,給唐僧幹活那當然是能少幹就少幹嘍,但是要是給老丈人幹活那勁頭就上來了,絕對不惜力氣,裡裡外外一把好手,豬八戒在高老莊的時候那是絕對把老丈人家當自己的家了,幹活沒得說。《西遊記》原文中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寫的明明白白:

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來。

瞧瞧,耕田耕地,收割都不在話下,又快又好,這樣的女婿誰不喜歡?

知冷知熱疼媳婦的暖男

這是豬八戒最大的優點,深得女性的歡心。誰要嫁給豬八戒那可真是享福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對老婆百依百順,把老婆伺候的舒舒服服。尤其出門的時候,直接背起媳婦就走。所以豬八戒背媳婦的美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風趣幽默討人喜

豬八戒生性風趣幽默愛開玩笑,大大咧咧心寬體胖。嫁給這樣的人生活像花兒一樣幸福。絕不會出現吵架冷戰的時候,就算有點小矛盾豬八戒也有辦法,他可以讓老婆揪著自己的大耳朵解氣,不出三分鐘就能把媳婦逗樂。

所以,豬八戒確實是難得的好丈夫。

<strong>


鄭非夢妙文


在西遊記中,取經是為主旋律。所以去取經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個無疑是最大的主角。作者對每個角色的描繪無疑也是最下功夫的。人們喜歡其中哪一個人物都是有道理的。

當然,在這四個人中,孫悟空是主角中的主角,也就是絕對的主角,是一號英雄人物。歷來都是人們追崇的對象。但這並不阻礙有人喜歡別的人物。

其實,西遊記書中作者對取經四人的描寫是按人的四種天性為原型的。就是說那四個人代表了人的四種特性。唐僧代表著正統和淤腐,沙僧顯示的是踏實和平凡,豬八戒表現的則是人自身的貪婪和慾望,孫悟空當然是人心中那種爭強鬥狠的英雄情結和個性。

人們喜歡孫悟空,喜歡他的成就和形象。但卻很少有人能有那麼高的能力,更不願意做出那麼多的付出。喜歡沙僧的平靜平穩平和,卻又不甘於那種平凡。喜歡唐僧的高位卻不認同那種做為,而那種高位誰都知道是自己沒法企及的。未有豬八戒的貪慾,是人人都有而且又人人都想有的存在。只是這些貪慾受到了社會公共道德的壓抑,名譽上有些不太高大,人們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喜歡這種貪慾而已。

現在的社會,人們們的觀念更加側重於現實,社會道德的約束對人們的話語更加寬鬆。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明目張膽地表示出喜歡那些貪慾,並美其名曰“真實”。還有人把這種貪慾儘可能的美化,也就想方設法地為豬八戒這種形象堆砌一些說得過去的光環。其實就是給自己的貪慾找個藉口和理由而已。因為這些貪慾都是人的本能,是每個人都有的存在,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豬八戒這種形象。但就整個社會而言,豬八戒所代表的那種貪慾,就象他的形象一樣,是最醜陋的。


夢113300796


大家都喜歡《西遊記》裡面的豬八戒,主要是因為在去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中,吳承恩先生把豬悟能的性格給刻畫得非常現實合理,讓讀者能在現實生活中的人群裡,找到二師兄的影子。在《西遊記》中,除了豬八戒外,唐僧、悟空、悟淨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主兒。在吳承恩的筆下,唐三藏、孫悟空、沙悟淨都是高大尚的角色,不近女色,不貪錢財,不好吃懶做,滿身的正能量。唯獨就二師兄豬八戒把上面這些不良嗜好都給佔全了。在整本《西遊記》裡,師徒四人,就豬八戒是已婚人士,近過女色,在高老莊也算有家室的人了。然而,在取經途中他花心不改,見到美女,也不管是人是妖,都腆著臉往上湊,也給這個取經群體招惹了不少的麻煩。除了好色外,二師兄還貪財,還藏私房錢。記得有一次被悟空詐出了藏在耳朵眼裡的一點碎銀子,氣得他直罵大師兄缺德,是趁火打劫。另外,他還有許多其它毛病。比如,好吃懶做,愛挑撥大師兄與師父的關係,經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摔挑子,甚至有時候與妖魔鬼怪交鋒時臨陣脫逃等等。總之,在《西遊記》中,豬八戒就是個負能量的代表。我估計,吳承恩用這樣的筆調來寫二師兄,一來是通過對照手法,拔高其他三位取經人的正面形象,二來也是給書中增添一些喜劇元素,避免取經故事枯燥無味。我認為,吳承恩的確揣摩透了讀者的心理。取經途中有了豬八戒這個顏值性低、趣味性高的人物,為《西遊記》這本書添色不少,掙了不少的人氣分。讀者們之所以喜歡豬八戒,就在於通過他的故事和言行秉性,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某些人或者自己的影子,能產生一種同情或共鳴。假如《西遊記》裡面沒有豬八戒這個人物做負面陪襯,或者豬八戒也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君子,與他的師父和兩個師兄弟一樣,正能量滿滿的,那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就會顯得有些枯燥乏味,缺少如今這樣的趣味性和喜劇性,這也正是八戒在書中對讀者很有親和力或誘惑力的地方。


一線天


首先祝大家豬年大吉,豬年行大運。

12生肖裡面的豬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都是知足常樂的代表,只要有一個任他打滾的窩,就能開心的哼哼起來。豬八戒更是其中典型,在西遊記裡做的事兒不多,但卻是活的最享受的那一個。
豬八戒的好吃懶做,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也有也有大量篇幅提到,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豬八戒吃西瓜,相信大家也都看過,我在這裡簡短介紹一下:西天路上,途經荒山野嶺,唐僧派孫悟空去找些水果,豬八戒要求同去,卻假裝肚子疼偷懶睡覺,偶然間發現個大西瓜,豬八戒將其分成四份師徒四人一人一份,在吃掉自己的一份後覺得不過癮又相繼找各種理由把整個西瓜都吃完了。
總結而言,豬八戒得到如今很多人的喜歡是因為它的代入感很強,也就是說接地氣兒!現在的很多人不都是“豬八戒”或者說想當豬八戒那樣的人。人生如此短暫,及時行樂才是真理。


木子金愛電影


豬八戒形象是塵世眾生相的普遍反映,契合大眾的審美心理和物慾追求的心境。在塵世中,每個人都能找到八戒的性格一面,佛教所提的八個戒: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塵世中凡人個個不能迴避,個個都在遭遇。如何對待?只能順期寫境和修為,所以,豬八戒的形象一出現,就為俗世中人提供了種生存解脫,或者是生存的幽默,因此,人人都喜歡豬八戒。


歷史文化匯


沒錯,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八戒。

因為,從師徒四人來看(白龍馬絕大部分時間是馬的形象、馬的作用,不議),八戒最接近我們。

唐僧、悟空的境界最高,已經遠遠高出人類了。

唐僧一開始還是凡人,但他畢竟是金蟬子轉世,起點高,又是團隊領導。而且一路上,通過不斷研習《多心經》,和悟空的開導,他的境界提升最快,後來,他和悟空的境界都高出了八戒、沙僧。

境界高,體現在哪兒呢?就是越來越脫離世俗(人類)了!

很多人老是糾結於唐僧在四聖試心時和在女兒國是否動了心,就是因為唐僧是凡人。但是,四聖試心時的誘惑不足以讓唐僧動心,僅看外在條件就不夠,何況取經剛剛上路,還沒到打退堂鼓的時候,怎麼可能動心。女兒國的時候呢?請注意,與四聖試心時正好相反了,一是唐僧成長了。唐僧是不斷成長的,正如悟空也是不斷成長一樣,我們總是容易忽略這一點,以為師徒四人是不變的。二是,到了女兒國,取經路已過半程了,說白了,就要成功了!所以,也不會動心。還有一點是非常明顯的:取經開始的時候,唐僧和悟空非常容易有分歧、有矛盾,可到了後來,倆人越來越有默契了,因為,境界一樣了。

那沙僧呢,他曾是捲簾大將,貶到下界,就在流沙河孤獨地吃人度日,雖在人間,但一直是遠離人類的,更別說世俗生活了。加入取經隊伍後,也是高冷(或老實)地完成取經任務,可以說他目標明確,也可以說單一,不會受世俗影響。

只有八戒,下到人間後,在高老莊真正過了一段時間世俗生活,而且,顯然很受用。雖然,高老莊實際上已經擯棄他了,他仍然念念不忘,他有濃厚的世俗情結。

所以,他不僅僅好吃、好色,他的好多思維方式、習性,包括偷懶、佔便宜、耍個心眼等等,還保留了人類世俗的模式,雖然屢屢被悟空戳穿,但總體來說,還是獲得了實惠,比如,他也讓悟空吃了苦頭(手段並非全然無效),取經結束後的回報雖然差強人意,至少也有滿意之處。

這樣的八戒,我們就算也會批評他的某些做法,大多數人還是會喜歡他!


鄭光赫


想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反感豬八戒,不如先了解豬八戒這一名字的意義,唐僧為何給他起名為“八戒”?

“八戒”這名字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可以說是出家人必須要戒除的八種慾望,而二師兄佔了八種,這八種在佛家看似非常墮落的東西二師兄全佔了,可以說西遊記中二師兄的角色設定就是這樣,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作者借用神話故事諷刺現實中人。

哪怕豬八戒護送唐僧西天取得真經,最後也沒能成佛,只混得了一個“行者”身份,可見一件事的成功並不能抹去一身的汙點和罪惡。

為什麼有人喜歡這個角色?因為神話故事和實際不同,並且很多人受電影電視劇的影響,電影電視劇都是將書中人物美化了,或者是將人物不好的一面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委婉的表達出來,原著中孫悟空又矮又醜,可電視劇中卻渲染的高大上,豬八戒就更不用說了,美化的過頭了,甚至說是可愛,變了味道,沒了真意,顛倒了黑白,很多人自然難辨是非。


尚風都市圈


豬八戒的個性,其實很符合豬這個生肖的性格。豬是天生樂觀派,只要有吃有喝,有個睡處,它就能隨遇而安,縱使天塌下來,它也管不著。甭提讓他去多愁善感、憂國憂民,他絕對不會去操那份閒心。什麼青史留名、什麼普渡眾生,他也根本沒興趣。唯一能讓他操心的事,就是有吃的沒有?當然,吃飽喝足後,他老兄也會春心萌動,見到好看的女子,他也會調戲一番,正所謂“飽暖知淫慾”嘛,哈哈……

這樣性格的豬八戒,整天和你嘻嘻哈哈、插科打諢,又不爭名、又不圖利,頂多是有好吃懶做這麼個臭毛病,其它沒什麼可指責之處,而且他還特別尊敬領導、更善於團結同事,這樣的人,你讓周圍的人,怎麼能不喜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