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疫情寒冬過去,春暖花開之日,我們最該反思的事情都有哪些?

駝鄉默耕人


這次疫情,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生活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當生命受到威脅時, 其實一切附屬品變的沒有價值了. 同樣,看到人在自然界其實非常渺小.

1. 持續保持人多地方戴口罩,出門回家常洗手. 消毒的習慣;

2. 把自己的房子,打造的更加溫馨,也許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願意出門,去人多集中的地方;

3. 提升自己的儲蓄. 降低生活風險。


瑋BR


關於這個問題,最近我也一直在關注,剛好前兩天我在網上有看到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今天借這個機會轉述給大家:“疫情一定會過去,而我們的反思才剛剛開始!”

這一次的疫情,是我們繼2003年的SARS後的第二次重大疫情,那個時候我還小,不懂得這種疫情的可怕,但是這一次疫情,身為一個成年人,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無力和恐懼。

每一天,我們的頭條“抗擊肺炎”疫情專欄裡面的確診人數、疑似人數、死亡人數不停地在上漲,從開始的幾百,到現在的接近兩萬五千人!

這一個個冰冷的、不斷跳動的數字後面,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呀!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公告裡面所述:“我們必須知道,他們是人,不是數字。”

武漢一疫,湧現出來了很多的英雄,值得我們仰慕和敬重,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自己的身體,毅然決然的衝在武漢第一線,為的就是能夠及時的把疫情控制住,還全國人民一個安定的生活!

為此,我們應該反思,深深的去反思:

野生動物究竟能不能去吃?

答案當然是不能吃的。作為這次疫情的始作俑者,蝙蝠,一度成為了最熱的話題,大家都知道蝙蝠長年生活在不見光的夾縫中,身上攜帶大量的病毒,就是一個病毒原體,但是我們竟然還要想著去吃它,病毒通過一直蝙蝠,不停傳播,導致全國轟動。

至此,還是呼籲大家,不要再吃野生動物了!

同時,讓我們為武漢加油,祝願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關,迎接更美好的2020年!


小錄影視說


僅談我個人的認識。1月初我因為普通細菌感染肺炎在醫院治療。當聽到武漢剛剛出現新冠肺炎報道時,就預感到事情不好。

第一次感到肺炎的可怕

本人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住院,第二次點滴。仗著自己年輕,抵抗力強,連續高燒(40度)7天,仍然沒有病倒的感覺。但同病房的2位80多歲的大爺卻不同——他們有糖尿病,發燒38度多一點就很嚴重了,因為併發症的原因,很多藥不能靜點。這就使普通的肺炎不易控制住,進而同時引起其他器官的問題。在身體健康的人來看普通肺炎易治癒,但老年人尤其是有併發症的人,就不是好事了。更何況是新冠肺炎這種尚且沒有特效藥,更多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統的傳染病呢?

大家普遍對傳染病意識不夠

雖然我不是學史地政的文科生,但讀過一些關於人類歷史上傳染病嚴重後果的書刊。當我看新聞說武漢發現新冠肺炎時就很警覺了。現在的武漢可不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那時還沒有動車、高鐵,人口流動遠不如現在。大武漢人口密集,僅大學生就達百萬。地理位置優越,號稱九省通衢。時間又是春節前夕,面臨大量人口往返。我把這些擔憂和周圍人說,但多數人都對疫情樂觀,不認為會嚴重。思想意識沒有緊迫感。之後就是武漢封城。這樣一個特大城市,就是常態下每天輸入的物資都是巨量,更別說封城了。各種物品的恐慌性需求,必然使武漢壓力巨大。這些都一一印證了。事實證明,讀一點歷史、地理、政治,對了解人類的發展規律很有用。

一點啟發

小小的蝙蝠攜帶的病毒會造成如此的全國疫情,對國民健康以及經濟發展破壞極大。大自然的力量是可畏的。看不見的敵人是可怕的。在交通四通八達、信息迅速傳播的時代,一點點突發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巨大後果。怎樣預防?怎樣制定措施?怎樣提高國民認識?我個人認為都是疫情被消滅後要重視的。

再多說一句,我們一定要提高對微生物的研究。如果恐怖分子或敵對國不再用人們看得見的炸彈,而是看不見、殺不絕、很難查到傳染源頭的病毒呢?


幼童教育分享


疫情無疑終會過去,會在今後充滿春天氣息的生活中,成為昨天的故事。這故事充滿了複雜的感情:有悲歡離合,有扼腕嘆息,有悔不當初,也有欽佩崇敬,五味雜陳,須要好好品味咀嚼和消化。我認為,有幾個問題值得反思和採取行動:

一,從疫情的源頭上反思,應該下最大決心,用雷霆手段,立嚴刑峻法,永遠徹底禁絕野生動物從捕獵,佔有,運輸,交易,加工,經營,馴養,食用,甚至到入藥全鏈條,全環節地進入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倘有干犯,嚴懲不貸。凡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如若在非典,新冠之後,再任由野生動物給我們帶來第三次疫災,中華民族豈不成了個不懂得接受教訓的民族了?!

二,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基層醫護工作者當中,會有張繼先,李文亮這樣對疫情高度警覺並反應敏銳的人,他(她)們一個上報,一個“吹哨”,為什麼上級卻未能以同樣的靈敏度來作出反應?試設想一下,如果張繼先當時第一時間上報的材料是鍾南山,李蘭娟收到,這次的疫情規模會不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上級反應慢的這半拍、一拍甚至幾拍當中,僅僅是信息往還和必要的調派力量所必須的時間差呢,還是有著求穩怕事拖一拖看的心態?甚或還有沒有害怕危及政績官聲之類的非共產黨人的潛意識?須知在疫情這種問題上,守土者不應只求平穩,而是要聞訊大驚,立即象被馬蜂螫了鼻尖一樣跳起來作出反應!退一步說,你不能大驚,小怪一下也好啊,起碼也加快一下平素辦事的節奏啊!這個反思極其重要,但這個反思得出結論之後要怎麼辦?就不是我等所要去想的事了。

三,物資儲備問題也應反思一下,這次疫情,幾乎是全民戴口罩,一時之間,口罩成了極度稀缺物資,於是,哄抬物價的,製假售劣的,甚至攔路劫道美其名曰“徵用“的都出來了!諸如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以及測體溫的儀器,核酸檢測儀器,直至呼吸機等一系列防疫抗疫物資,平時根據國力,應有防患於未然的儲備。以免臨事慌亂,捉襟見肘。

其他可反思者還多,但此三點實為重要,多說無益,就此打住。


LLY947513


1.珍重生命,提高免疫力

強身。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精密儀器,需要合理的維護。儘量減少垃圾食品,合理化飲食,增強鍛鍊。疫情來時我們不難發現:免疫力,是一塊不錯的盾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天生我才必有用,生命是一切努力的基礎,一切價值的載體。

2.尊重勇者,樹好價值觀

強心。太平盛世,我們選擇歌舞昇平、娛樂至上;疫情當頭,衝鋒在前的又是誰呢?是醫生、是軍人、是科學家、是普通勞動者(口罩生產、醫院建設),是他們在舍我的付出。關於醫鬧,可能長期熬夜手術、持續緊張高壓,讓一些醫者脾氣暴躁冷漠,我們是不是應該多給予他們一些理解和關懷,而非針鋒相對、惡語相向?

3.注重素養,勤修身養性

養性。疫情面前,有人在傳播科學,有人在傳播偽科學;有人離開出門是為了治病救人,有人離家是為了故意傳播病毒;有人在捐款捐物捐生命,有人卻在哄抬物價、中飽私囊。

4.熱愛地球,尊重大自然

循道。荀子《天論》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遵循自然規律,莫食野味。熱愛地球家園,莫讓地球流浪。

5.科教興國,沉下心創新

潛力。科研工作者莫僅僅是追趕流行,應該持之以恆,坐的住冷板凳,潛心研究。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相似性極高,如果當年SARS過後,仍能持續研究,或許今天可以更快的研發出有效的治療方案。當然,病毒固然難攻克,像艾滋病毒,雖然科學家一直在持續研究,但是也徒勞。希望國家和科研工作者給予病毒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希望早日有突破……


半畝楓雨


首先,要建立疫情預警機制,對重大疫情來臨,及早發現,及早防控。其次,要教育引導國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形成良好的飲食文化,讓野生動物遠離餐桌。第三,加大對抗病毒藥物研製的投入。第四,加大對年青一代理想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三觀”,尊崇那些為國家民族做出突出貢獻各行業之星。


語文聊吧


1.我們應該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思我們與自然相處的方式,我們的相處的方式並不是只有對自然的索取和殺戮。我們的無知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隱患,這次的新冠病毒給了我們響亮的一記耳光!

2.反思如何健康的生活!不吃野生動物,給它們留有生存空間,也是給我們留有生產空間!這樣不但保護了生物多樣性,還減少了新病毒入侵人類的機會!我相信疫情過後大部分人都會行動起來!

3.不信謠不傳謠,聽專家安排,響應國家政策,做誠信公民。疫情期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隱瞞病情的人感染,也不知道有多少醫護人員因為患者隱瞞病情被感染。給疫情控制雪上加霜!這次疫情大家都很努力,聽從安排,自己在家不外出,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疫”的戰士!

4.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春花盛開的季節,疫苗研製成功,特效藥問世,疫情將會得到有效控制,我們就可以走出大門,來擁抱春天和陽光啦!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更不會錯過美好的春天!





君子財道


不該忘卻的傷痛。要好好反思,再反思。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接受教訓,永不再出現這種情況。國家管理層面,法律法規層面,醫療體系方面,輿情導向方面。特別是公民素質建設方面。教訓太深刻了!必須好好總結。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不能到處讚歌,不能浮躁急功。望有大力氣者慎重。


老囊魯魯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珍惜。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要學會感恩,要學會愛,愛人如己。

這個世界上,如果每一個人都懂得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美好,人與人之間也就不會有紛爭不會有掠奪。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問題,現在的人們不愁吃穿,但是身體的健康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包括我們的飲食習慣,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的情緒管理都要引起重視,只有有一個好的身體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應對一切。讓我們一起加油[贊]


菊子姐


疫情過去春暖花開之季我們不能盡情歡樂,我們最要考慮的是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減少生命的損失,研製各種治病毒的藥物防止以後的疫情,還不能忘記感謝世界人民對我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