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食言”


【紀檢人·手記】“食言”


(仝社青)

進入臘月,大量外出務工的農村黨員、村民陸續返鄉,正是向農村基層宣傳黨紀法規、解決涉紀檢監察類信訪問題的最佳時機,下鄉、加班便成了我每天工作的“主旋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春節放假。

“食言”的閨女

1月24日(除夕)放假第一天,一大早我就匆匆忙忙趕往縣醫院,八十多歲的母親已在這裡住院半個多月了,一直以來都是哥哥姐姐們輪番照顧。

平日裡,每當我忙完一天的工作趕到醫院已是晚上了,母親打了一天吊針入睡了。有兩次她沒睡著,感覺老人家一直用慈祥且飽含渴望的目光打量我。作為他最小的“小棉襖”,我能讀懂母親的目光:她既心疼我的勞累,又嗔怪我的不陪伴;既想讓我和她說說話,又想讓我早點回家休息。我向哥姐信誓旦旦保證:等我春節放假就沒事了,我負責照看老孃幾天。

哥哥姐姐在我千般勸說、萬般保證下回家了,誰料想這個承諾只持續了一個上午。

下午2點14分,機關微信群彈出一條緊急通知“@所有人,取消假期,回單位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職責,微信群的通知就是催徵的“集結號”!我是紀檢監察干部,關鍵時刻不能退縮。老媽、哥姐:我“食言”了......

“食言”的母親

和我一樣,縣紀委監委機關和派駐機構百餘名紀檢監察干部按照職責分工、毫無怨言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

我負責機關的宣傳報道。每天睜開眼就是查看不斷跳動增長的疫情數字,心揪著;到了單位,看著工作群裡同志們進村入卡點監督檢查、進小區入戶細緻排查的“實戰”照片,欣慰著;忙著編輯同志們不顧艱辛、不顧勞累、忘我工作的點點滴滴,心疼著;曝光著疫情防控不力等違規違紀案例,心怒著!

這個特殊時期,我在情緒多變、百感交集的狀態中,已經沒有了時間概念,不知道星期幾,不知道幾月幾日,每天匆忙地重複著“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以後回家”的節奏。

一天清早我正準備上班,睡眼惺忪的閨女叫住我:“媽媽,也知道你今兒晚上不會回來太早,但十點前能到家嗎?”“怎麼,有事嗎?”直覺告訴我,是不是埋怨我陪她的時間太少了?

“說有事也沒事,說沒事也有事,你一定要答應我晚上早點回來,記著十點以前哦!”閨女有點故弄玄虛。耐不住她糾纏,我敷衍地答應了!

正常上班、依然忙碌,期間閨女信息催促、電話“騷擾”,我一直也沒多想,總以為這個春節讓她一直在家宅著,估計想趁機粘一下她整天不沾家的媽吧。

直到晚上9點40分,丈夫發來微信:“今天正月初十,你真忘了什麼日子?能否回來?孩子急了。”我恍然大悟,正月初十,我的生日。只好趕忙與同事們加快進度,力爭早點結束工作。

一個小時後,忙完飛奔回家。一進門,餐桌上擺著丈夫烹製的小菜、女兒精心挑選的禮物、水果組裝的生日蛋糕,還有女兒的嘟嘟囔囔:你不是答應我十點之前嘛,現在你看幾點了?

尷尬地站著、窘迫地苦笑,丈夫笑著打圓場:“你媽不愛記事的老毛病改不過來了,她在你姥姥跟前還‘食言’呢,咱不跟她一般計較。再者,在她單位‘食言’者絕不止你媽一人......”

是啊,在我們這支紀檢監察“鐵軍”隊伍裡,有多少這樣“食言”的女兒(兒子)、“食言”的母親(父親)。疫情面前我們舍小家、為大家,關鍵時刻我們豁得出、頂得上,這就是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和擔當。

讓我們守望相助、忠誠履職,共祈人間安好,共迎春暖花開!(供稿:仝社青 | 上傳:段國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