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在任何年代都存在階級固化的問題,處於高位階的人天生就比低位階的人更具有優勢,在經濟,文化,教育上都可以優先享受資源的分配。

尤其在古代,這種社會位階的固定性非常強,一旦排好位置就再難翻身。

但並非總是如此,歷史上的幾次時代變革都是當時的人們實現階級跨越的絕好機會。

秦國從偏遠的西部邊陲而來,卻在中國封建化的進程中首開一統,其背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經濟因素當然首屈一指。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但經濟是看不見的手,是一種冷酷無情的事物規律。

真正推動歷史的是人民群眾,是那些為時代變革而奮起的秦國人。

只有人,才具有主觀能動性,這是除經濟基礎之外最重要的推動力,甚至和經濟因素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秦人並不高大,但如狼似虎,令人生畏。

那麼在歷史上的秦人,都有過什麼樣的動力,才會讓他們如此奮起?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對時代環境的剖析

當時代走入封建的前夜,新興地主階級興起並開始了相互的兼併,這些新興地主分裂成了不同的勢力進行角逐,最終挑選出了戰國七雄作為決賽的參賽選手。

在這場以天下為賽場的角逐中,比拼的不是人口和土地,也不是勇氣和毅力,而是比封建化的程度。

封建化作為上層建築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作用到現實中就是社會構成和生產關係。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秦國在這場遊戲中勝出,創建了屬於他們的光榮。

當秦國終於不再為戰事而奔波,開始建立完善的國家體系,劃分利益階級時,我們就能從中看出秦國為何會成功了。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兩種地主

在秦王朝建立後,封建生產關係在全國範圍內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基礎,也是法律和軍隊所保護的國家根本。

而地主階級是這種生產關係的主導,秦朝的統治階級就是地主階級的代表。

除了皇室外,當時的地主階級主要是由兩部分構成,即軍功地主和宗法地主。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其中軍功地主來源已久,是秦國時就廣泛存在的,他們是國家的建立者和擁護者,正是他們的鮮血和戰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而後者是秦以外的原六國地主,他們是曾經的六國貴族。

軍功地主的由來

自商鞅在秦國施行變法起,賞賜田地就成了獎勵軍功的主要手段。

《商君書》記載:“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

這是鼓勵人們為封建進程而戰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普通人實現階級跨越的絕好機會。

商鞅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洞察了人性的需要和時代的脈搏,軍功作為一種晉升手段不需要過高的門檻,任何人都可以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

同時,土地與爵位進行掛鉤,在獲得軍功時不光能在經濟上獲得收益,更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和他人的尊敬,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虛榮心也得到了滿足。

這樣一來就促進了一種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形成,人們以武勇為榮,以怯懦為恥。

這樣的精神使得本就地處西陲,歷來民風彪悍的秦民更加勇敢。

在戰場上,他們也更加拼命,不光是為了賺錢養家,更是為了個人價值的昇華。

這種精神也逐漸成為了秦人的烙印,至今仍然流動在陝西人的血液中,對西北地區的民風文化和人民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軍功爵位的分級

秦爵中共有二十級,其中二級“上造”至四級“不更”可擁有兩頃到四頃田地不等,能擁有這樣的田地和爵位的人通常都不是普通人,在秦國的社會階級中屬於上層。

《商君書·境內》:“故爵為大夫,爵吏而為縣尉則賜虜六”

這說明擁有五級爵位的大夫就可以轉為縣尉,成為一個縣級單位的長官,而四級以下,則基本沒有從政的可能。

而八爵以上的地主就是當時大地主,是社會中的少數派。

在秦國曆年的對外戰爭中,光記載在史冊的就有一百多年,而其中涉及的殺人數就高達130萬。

如此巨大的殺敵數顯然並不能讓每個人都能按照嚴格的軍功制度進行賜田,很可能會以爵位或者財產之類的形式抵消,但無疑因為軍功得到賜田從而成為地主的絕對不在少數。

如秦國的大將王翦,在公元前222年出征楚國之前就曾公開向秦始皇表示“請美田宅園池甚眾”

這說明軍功制度在秦國深入人心,人人都會遵守。

君主之間並非是一種盲目的服從,也有著利益的交換和考量。

將領敢於向君主索要賞賜,而只要軍功達到,君主也樂意按照標準獎勵將領,這種類似於現代企業中績效激勵的政策,是一種非常公平且有公信力的舉措。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除了王翦外,秦國的其他重要將領如王賁、蒙恬、蒙驁等都是擁有美田宅園池甚眾的軍功大地主。

這些軍功大地主的出身不一定很高,也不用有什麼貴族血統,他們憑藉自己的勇敢成為了秦王的軍事統帥,從而在秦朝社會中擁有很高的地位。

軍功地主的地位

在秦始皇二十八年琅琊臺刻石中,有著“列侯”“倫侯”等爵位的王離、王賁等,都被置於“丞相”魏隗之前。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這說明了當時的秦國社會風尚是以“尚武”精神為主,軍功大地主的社會階級屬於統治階級中的上層。

相比于軍功大地主這樣的少數派,更多的中、小地主才是秦國統治階級的基礎。

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所提到的“百姓”大部分並不是指平民,而是指當時廣泛存在於社會中的中小地主階級。

他們或他們的祖輩因為軍功得到了一些小塊的土地,這樣數量的土地並不適合大量的租賃,但足夠維持他們自給自足的生活,是他們生存的基礎。

秦律中涉及到“百姓”的法律條文非常多,也說明這類人正是當時社會的主體。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總結

在生產關係的作用下,秦國的社會經濟開始穩步發展,封建經濟也在秦朝時開始步入正軌。

地主們往往會有多餘的糧食,這些糧食被用來釀酒,放貸,因為放貸產生的債務關係使得有的地主也擁有了奴隸。

這些地主們除了享受經濟上的收益還能做官,在經濟生活中扮演受益者的同時也能在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這同樣也是因為在戰時實行的獎勵軍功的政策。

軍功中的賜爵對應到政治體系當中就是相應的官職,很多中小地主也因此成為了地方政權的中下級官吏。

雲夢秦簡《編年記》中所記載的主人喜就是一箇中小地主,根據文中記載,喜多次參與戰爭並立下軍功,所以他也做過安陸御史,安陸令史之類的小官。

這些中小地主和大地主一樣屬於既得利益階層,但他們彼此之間也有矛盾,比如中小地主所在的當地如果出現糧食欠收或者百姓不善養牛時,他們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以上就是關於秦朝軍功地主的大致情況。

秦國為何能成功?只因給了普通人希望,讓一切重新洗牌



每一篇,都是一個瘋狂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