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北農村的,有誰知道“借比”是啥意思嗎?你們那有哪些有趣的方言?

我願做一束光


我是俚言,會聽東北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借比”是隔壁鄰居的意思。



估計,“借比”或者“借比子”應該是北方(不侷限於東北)民間對“街壁”一詞的俗讀。並且,在老百姓說話時,往往還加上兒化音,再尾音上挑,這樣讀出來親切,夠味兒。


東北的氣候,風霜雪露,天寒地凍。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比鄰而居,一牆之隔,也算是緣分。比鄰而居的的比,是並排的意思,與比翼齊飛的比同解。


假設,兩家背靠背,依靠同一堵山牆,再兼顧風水堪輿方面的講究,那麼, 不約而同地面朝大街,並排開門大吉,也許就是大概率的事了。況且,這麼一來,搬個小凳兒,出門嘮嗑也方便呀。是不?


“隔籬”又是什麼意思呢?



“隔籬”在廣東話中的意思也是隔壁鄰居。


南粵兩廣,舊稱孽障之地,暑熱潮溼。顯然,起堵厚厚的磚牆,不利於降溫和通風。


另外南方植被茂盛,說不定,離家不遠處,就可望見片片青翠,竹林婆娑。所以,鄰里之間扎個竹籬笆就方便多了。


古時,文人雅士多聚江南。他們風流倜儻,在坐臥居停方面,自然也比村野莽夫來得瀟灑。一言以蔽之,嘴裡不可一日無肉,眼中不可一日無竹。


唐代文豪杜甫,只用一首小詩,就道盡了“隔籬”之妙。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大江南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孕育出各自不同的方言。方言是各地獨特民俗的重要載體,也寄託了遊子對故鄉的思念。


現在不少人,不願意窩在家裡,喜歡詩與遠方。世界多奇妙,我要去看看。哈哈,正好有句詩送給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看到沒有,只要將心比心、以誠相待,那麼,在哪兒都能遇上好借比、好隔籬、好鄰居。


喜歡我的回答的朋友,請關注俚言,謝謝!


俚言雜談


“借比”就是在東北就是 鄰居 的意思。


在東北有很多有趣的方言,比如說“波稜蓋”就是“膝蓋”的意思;“背兒嘍頭”就是“額頭”的意思,“卡吐露皮”就是“磨破皮”的意思;

小時候總聽家人把“街上”叫做“街(gai)上”,當時怎麼也想不明白怎麼就把jie讀成了gai呢?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原來廣東那邊的粵語就是把街讀成gai,這麼看來我們大東北以前還是比較洋氣的。


江湖不歸客


東北面積大,方言多。不同地域同字同音意思卻不一樣,在我住的佳木斯地區(借比兒)這個方言,一般是指一棟房住好幾戶人家。而僅挨著隔一個牆的兩戶,互稱對方家為(借比兒)。農村有句俗語:“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對門不如借比”意識住的近有急事可互相照應一下。過去農村穿缺衣少吃,有缺邊少袖時,互相拆借。牆比較薄這屋說話那屋都能聽見,處好的如一家人一樣,處不好比仇人。原因是日久天長,傳出些閒話來。互相猜疑,所以記仇!


耕耘181530334


很近的意思,也叫隔壁兒。就隔一牆壁的距離。但需要說明的是東北房屋的牆要比南方房屋的牆要厚很多,在東北人的眼裡南方房屋的牆壁還沒有巴掌厚,用東北話說那牆壁賊薄,膽量小的都不敢在那屋裡睡覺。東北房屋的牆厚度睡覺都不會掉地上的。我也只是見到此題,順便多說幾句。謝謝。


陳殿江1


我是中原的,誰知道"抬幹‘’是啥意思嗎?小時候經常聽別人說:你知道個抬幹啊?哈哈,我真的不知道。哪位大神知道嗎?


閒情逸致66


東北方言,界比子,是指兩家人家中間有間壁牆,互相之間稱為界比子。也有的把左右兩家稱為界比子。泛指左右鄰居。也叫界比兒。是東北方言。


易k園


東北話很有意思,音差不多意思卻不同,借比(兒),是旁邊鄰居的意思。借邊,是藉藉光,靠靠邊,借道的意思,借逼,這逼也是東北話,這意思大家都懂的。


手機用戶50456400676


一個 有深度的資深東北人 給你解釋一下, 在遼寧 這句話就是相鄰的意思,通過這個詞不能確定什麼方向相鄰,漢字正確寫法應該是 “界比(毗)”。


星星1522955261154


這個“借比”在東北好象應該是隔壁鄰居的意思。(他家好像在我家借比兒)東北話這麼說不知道對不對。



戶不拉及vlog


這詞兒用東北話說應該是“借比兒”,拼音應該是“jiebier",比兒是兒話音連起來唸第三聲,用文字表達應該是“借壁兒”。過去東北有那種一棟房子屋脊是連著的,叫“趟房”。就是房子是一趟一趟的。而趟房每一家都是由一道牆隔開的,就是兩家共用一道牆,就相當於兩家互相借用這道牆,而牆又叫作“壁”,所以就而久之在東北話中就稱這兩家的關係是“借壁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