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滔”字怎麼寫好看?

7989吳向榮


很高興能夠回到您的問題,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參考作用。我們先看“滔”字,它是左右結構的,三點水旁,左窄右寬,這裡呢,我摘取了一下歷代名家書寫的“滔”字,您可以參考一下。

出自《石鼓文》,秦朝,大篆。

出自魏碑《元詮墓誌》,南北朝,楷書。

出自魏碑《北魏安樂王墓誌銘》,南北朝,楷書。

出自魏碑《北魏元欽墓誌》,南北朝,楷書。

出自《顏氏家廟碑》,唐朝,楷書,作者:顏真卿。

出自《玄秘塔碑》,唐朝,楷書,作者:柳公權。

出自《玄秘塔碑》,唐朝,楷書,作者:柳公權。

出自《自書詞》,明朝,行書,作者:唐寅。

出自《自書詞》,明朝,行書,作者:唐寅。

出自小楷《離騷經》,明朝,楷書,作者:文徵明。

出自小楷《離騷經》,明朝,楷書,作者:文徵明。

出自小草《汴京南樓詩卷》,明朝,草書,作者:王鐸。

這些名家所寫的“滔”字,各有所長,各有各的特點,主要是看樓主喜歡什麼樣風格的寫法咯。

還有一些字體軟件生成的寫法,您也可以參考一下。


書法小馮


這個"滔″字是毛澤東主席《沁園春.雪》詩詞裡的書法單字。

此字點畫渾厚蒼勁,左右兩邊較開,字的中心留空白多,外緊內松。左部偏傍正,右邊部分右斜,動感十足。

釋文: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柳公權書法"滔″字。

顏真卿書法"滔″字。


神韻軒書法


奈何四海盡滔滔

湛然一境平如砥

楷書“滔”字整體來說難度不大,首先要把左邊的三點水寫好,上部筆畫問題也不是太難,要注意幾個點的方向,主要是下方的“臼”的寫法是有些講究的,也有多種寫法。通常在書寫中左方的豎筆稍輕些,右方的筆畫要粗壯一點,也有一種寫法近似於一種行書的寫法,下方寫成一個近似於“四”的樣子。

個人更喜歡行書和草書。





Tommy5201314


首先要把左邊的三點水寫好。

上部要注意幾個點的方向。

下方的“臼”的寫法是有些講究的,也有多種寫法。通常在書寫中左方的豎筆稍輕些,右方的筆畫要粗壯一點,也有一種寫法近似於一種行書的寫法,下方寫成一個近似於“四”的樣子。



每日輸入輸出888


“滔”字整體來說難度不大,首先左邊的三點水要寫好,上部筆畫注意幾個點的方向,下方的“臼”的寫法有些講究,也有多種寫法。多臨帖,多寫。

楷書





十四阿哥郎春濤


朋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滔字歷代名家寫的,收錄進書法字海里的幾種寫法跟你分亨。
2、我自己寫了3個與你分亨.
3、我覺得字體好不好看,根據每個人喜歡的字體而言論,各有各的選擇,各有各的風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430000f7c90c4d23ad\

漆琶說


1.點畫要凝重,復於變化。2.右邊字的主體以穩重為上,主次顯現。3.這種左右結構的字距離要互相牽引。4.舀字的下部以收勢為上,上寬下窄。


一笑巍巍


大師筆法,可以借鑑




ZG石指間


您好,我的名字裡有個“滔”字,為了寫好同樣苦惱了多年了。以下四個版本的字體結構供您參考。個人覺得滔字本身四四方方,寫出“外鬆內緊”的感覺會看著舒服點。注意筆畫之間的平衡關係。






長沙愛練字的滔哥


“滔”字,左右結構,左邊三點水可以寫得稍微粗壯些,往左上靠一點。右半部分筆畫多,相對來說寫得細一些,寫正,重心穩定好看一些。結字有一定的規律,但也不是絕對的,需要長時間的臨習字帖,慢慢地就會明白了。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