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最讓你難忘的風景是什麼樣的?

啊旗565


最難忘的一處旅遊景點,我想說的是東莞的蓮花山,有人會說,一座海拔600米的小山,有啥好難忘的,既沒有美麗的風景,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是,確實沒啥特別的。但對於我來說,確實挺難忘的。記得是夏天的傍晚去的蓮花山,大家都知道,東莞的夏天非常熱,稍微動一下就會汗流浹背,我當然也不例外。下午六點從山腳出發,然後一群人往山上爬去。老實說,這一路並不好走,一路上都是梯子,還有快要落山的斜陽,我的目標是在太陽落山之前到達山頂,所以我這一路上也顧不得路上的風景,一路向山頂奔去。一路上,下山的行人非常多,老老少少,婦孺老幼。畢竟天快黑了,樹林中鳥兒在鳴叫,這是歸巢之前的鳴叫。樹木的影子越來越長,這是太陽快要落山了,而這時,我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弄溼,就連褲子也溼了,非常難受,這讓我上山之路顯得異常艱難,但作為為了完成目標的我,當然會不懈堅持,一定要完成目標。

終於,太陽剛好與地平線齊平的時候,我到達了山頂,看著落日餘暉,一覽眾山小的情懷,油然而生,登高望遠,風景的確不錯。想著衣服都能擰下水來。讓我難以忘懷。










轉轉好生活


旅行時我最難忘的風景是人的風景。

2012年6月22我們一行素不相識的七個人從德欽的飛來寺來到世外桃源般美麗的藏族村寨雨崩,其中要從西當徒步18公里的山路。山路崎嶇難行,可是一路上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在雨崩的兩天兩夜裡雖然很辛苦但過得很充實,特別是那晚在梅朵青旅昏暗的燭光晚會至今仍歷歷在目,如數家珍。即使今天我們沒有了聯繫,我想每個人都不會忘記。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旅行中你與同伴心靈相通,那麼當你抬頭看周圍的一切都是美麗的,看周圍的人一定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心情非常糟糕,那麼你身邊的風景即使在別人看來有多漂亮,在你眼下也是灰色的,討厭的,即使那裡是天堂也不見得有多美,不是嗎?

2013年6月22日,當我從日喀則徒步經羊卓雍錯回拉薩的途中,在江孜一輛馬拉車由遠而近從我身邊經過時忽然停了下來,一位藏族老人用手指了指我,再指了指他的馬車。我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於是把揹包丟進馬車,隨即跳上他的馬車。我們沒有語言上的交流,因為他不懂漢語,我又不懂藏語。馬車經過一個檢查站時我下了車,只對著他說了聲“扎西德勒”……

這個經歷是不是比看風景更令人感動?至少我是被感動了。

無論是生活還是旅行,你心中如果有愛和牽掛,彼此珍惜和留念,就會美麗身邊的風景。有人說過“去哪裡不重要,看什麼風景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吃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吃”,又如“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雨的屋簷”……

2013年6月29日在稻城,我們一行五人從亞丁村徒步去牛奶海,一路慢行約5個小時左右,在即將來到五色海時,有兩個小青年由於經驗不足沒有足夠食物,餓的寸步難行,看到這種情況同伴們立即拿出自己的食品遞了過去,當經過的人瞭解到情況後也都紛紛仲出援手,才讓這兩個小青年有了力氣,並走近了牛奶海,親近了三神山,並安全返回洛絨牛場坐車回到亞丁村。在旅行的途中,你會看到很多素不相識的人彼此鼓勵熱心幫助的事情,這個勝過一切風景。

每次我一個人的旅行都會有很多感動,也許一個人會更加註重與別人的交流,更在意心靈的溝通,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向題,更有益於體會與思考。因此最令我難忘的和最美的不是眼前的風景,而是和我一起看風景的人!


行者長風


如果說風景讓人難忘,要麼是美到驚豔,要麼是美的意外。2015年9月下旬自駕青海小環線,從西寧出發,領略了油菜花的絢爛、鹽湖的奇絕、青海湖日出的壯闊。開車過剛察縣,遠遠看到群山綿延,山頂上白雪皚皚,很是壯觀,不禁心生疑惑,這裡海拔才3000多米不該有雪山啊,詢問當地老鄉才知道,此前三四天這裡剛剛下了入冬的第一場雪,平地上雪落即化,而山頂上的雪保存了下來。這下可好,從進入祁連天路,一直到祁連縣,再到門源,再到互助,一路雪景、雪山看了個夠。在雪的裝飾下,綠中略黃的大山披上了白沙,或星星點點,或層層疊疊,山腳下牛羊依舊在悠閒的吃草,海拔高些的雪似乎凍結,晶瑩剔透,將山的稜角雕刻的更加分明,在大山的腳下,偶爾可以看到經幡,在雪山的映襯下,神秘、肅穆,而寺院的金頂,更加的金碧輝煌,路徑大冬樹山埡口,海拔4120米,山頂白雪覆蓋,藍天下的佛塔閃著金光,將人心掏空,忽然感覺自己變得純淨之極。在這一路上,我們在不斷的停車,不斷的拍照,怎麼拍怎麼有,好看的始終在後面,一路的驚喜和狂叫。我們這次去是9月的下旬,青海旅遊旺季已過,很少遇到遊人,老鄉說,來的再晚些有降雪後會是大雪封山,寸步難行,而來的更早些,下雪的可能性會很小,而這場雪不大不小,不早不晚,剛剛趕在了我們的前面。這幾年,和同去的夥伴每每說到這次青海之行,都會感概自己人品大爆炸,祁連草原的遼闊很多人都有機會欣賞到,而我們更是十分難得看到了白雪下的綠色草原,看到了雪山環抱的金色寺院,看到了雪中飛舞的彩色經幡,太驚喜,太驚豔,太意外,實在令人難忘。











龖龘旅遊情報站


2016年,自駕去了門源,去找尋油菜花,門源屬於青海,每年的8月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早聽說門源油菜花的美麗,這一次終於成行。

車開至一片油菜花旁,搖曳盛開的油菜花田中出現一條水泥小路,僅夠一輛車穿過,幽靜深遠,吸引我一探究竟,心念一動,拐了下去。

油菜花海層層疊疊,陽光在花間跳動,搖下車窗,讓花香瀰漫車中,蜜蜂嗡嗡地飛了進來,我一摁喇叭,受驚地又飛了出去,開了十幾分鍾,轉過一個小彎,小路的盡頭,出現了一個穆斯林村莊。村頭有一家客棧,停好車走了進去,今晚,就住這裡了。

一夜好眠,凌晨在穆斯林的早課中醒來,穿上衣服走出客棧,爬上村旁的山坡,晨光中的油菜花海擁抱著我,一層薄霧籠罩著這個小山村,陽光照耀著村子中心的清真寺,熠熠生輝,閉上眼聆聽陌生的禱告,悠揚空靈,那一刻感覺自己到了一個與己無關之處,只是由衷的歡喜……

太陽昇起,油菜花海金黃璀璨,濃烈花香籠罩著我,我彷彿經歷了一場油菜花的洗禮,清透無比。

離開的時刻總會到來,念念不捨地告別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這裡,就如同陶淵明發現的桃花源記,下一次,不知道還能不能相遇……

這便是我經歷過的最美的景色,不止入眼,還入了心……






芳蹤漫記


我曾經歷過無數次艱難跋涉的旅行,橫穿過一望無垠的沙漠,翻越過層巒疊嶂的山峰,跋涉過水流湍急的河流,但有一處小角落的風景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年春天,我輕踩著腳踏,愉快地哼著歌,從一民宿住地向前騎行近十分鐘後,天空便被閃電劃跛了,瞬間便傳出了轟轟的雷鳴。豆大的雨點從天幕裡傾盆而出,在木屋的黑瓦上,乾淨的平壩上,清幽的魚塘裡,園圃的大蒜、香蔥、窩苼和白菜的葉子上直落落地拍打著,發出陣陣的清脆響聲。 暴露在地面的我被這密集的雨點打得隱隱作痛,厭煩的情緒此刻從心頭湧起:“遲不下,早不下,偏偏這時就下,這鬼天氣!”於是推著車,貓了腰,衝到了橋肚底下。

我的全身已然溼透,頭髮上的雨水不停地向面頰聚集,視線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我用手掌擦拭掉面寵的雨滴,定眼向前望去。

我被眼前的一抹景象驚呆了。

本來清澈如鏡的河水傾刻間飄浮著被雨點激起的層層白霧,像極了春天開放的梨花——但這裡的“梨花”更白,更豔,更迷人。在我跟前的河面裡,“白梨花”是正在開放著的哩。一朵凋謝了,另一朵立即從水面凸了出來,反反覆覆,連綿不絕,此時河水就是無限的生命泉源,如無數條從山坳裡奔流而下的山溝水一樣,無論天干地旱,永不枯竭。朵朵“白梨花”在河裡歡快地跳動著,在河面散開了圓潤的軀體,悠悠然然,清清白白,沒有絲毫蒼老疲憊的樣子,還平緩地唱著有節奏的歌。更遠處,不是一群披著雨霧輕紗的“白犁花”嗎?可真害羞的,朦朦朧朧,飄飄浮浮的遮掩著,她們集結地融洽在一起,在河面的那頭形成了白裡透紅的“山茶花”了。

在橋下,我用心傾聽著這不起眼的小河歌唱。這歌聲在白霧的裹持下,如同對歌的聲音,婉轉動聽,震盪山谷。

橋的一邊是栽滿白菜的稻田。在田裡,密密麻麻的白菜葉碩大而尖挺,白裡透綠,被雨水洗滌得嬌豔欲滴。菜薹在它們的擁抱裡,婷婷玉立;那鮮嫩的菜薹花粒,高高低低,將整丘田變成了淡黃的地毯。田坎下軟綿綿的小草鬱鬱蔥蔥,傳遍了整個河沿。楊柳在河沿上默默寂靜地守候在河水的進前,齊腰的長髮點綴著無數綠的發擳。

橋的另一邊是山丘。山脊裡屹立著高大的樅樹,黑壓壓的一片。山坳裡是種滿了青菜的旱土。青菜是青油油的,厚實的葉片佔滿了黃土的空間;沒能枯掉的芭茅還依舊黃裡帶紅,將整個土坎鋪成了黃的肌膚。

在遠遠的山道上,一把色彩斑斕的雨傘飄在綠蔭裡忽隱忽現,近了,我便看見那是一雙情侶,那女的右手高撐著傘,那男的手攙抱著女的肩膀,嬉嬉的笑語聲在雨幕裡久久迴盪。 “鴨囉囉,鴨囉囉,——” 我抬頭向河上看去,一位老人一隻手抓著一根長長的竹篙使勁地趕著鴨群。他的左手已經全斷,卻用一隻右手一根竹篙指揮著鴨群遊動的方向,而在鴨群的身後飄浮著一道道長長的三角波紋,在河面裡漸漸地散了開去——

天晴了,我又重新踏上旅程,從此不再彷徨,不再孤單,不再落寞。


老向視野


本人去過很多地方,也邂逅過很多美麗的風景。不過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黃山的霧凇。

記得到達黃山腳下湯口鎮的時候,正下著雨,還想到第二天咋上黃山。沒想到第二天是晴好天氣,大太陽,這樣才有了與霧凇的邂逅。

霧凇的形成條件相當苛刻,即便是北方的有些地方都不可能看到,何況還是像我這樣雪都難得看到的人呢?當時的心情那是相當美的。現在和朋友們說起,都覺得最難忘。

我沒去過而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因為怕高反,一直想去卻不敢去。因為對西藏那一片神秘的淨土充滿嚮往,也許某一天,我還是會去的。

下面三張照片是黃山之行所拍,第一張為湯口鎮。





燕歸來遊記


說到自己最難忘的風景,那是在去年十一國慶長假,我獨自一人去深圳遊玩。對於深圳這坐城市,我並不陌生,但現在可以用久別重逢來形容。那時我在惠州上班,約我朋友,他說他沒有空,我就一人達上經過深圳龍崗的大巴走了。我的旅遊目的地是深圳灣。到龍崗地鐵站轉乘3號地鐵,途中轉了幾次車,到下午4:30到深圳灣口岸。一下車,就看到拎包的,拉箱的,進進出出,他們都是往返香港大陸之間的遊客。這裡就是深圳的前海,金碧輝煌的大廈、寫字樓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雨春筍,拔地而起。深圳灣口岸往東穿行,規劃整潔的亞熱帶林地一路相伴,大量遊客都來此觀光乘涼,前面就是深圳灣海,與香港隔海相望。我沿著前海人行綠道邊走邊觀光,不時停下來坐在道旁林蔭下的長橙上歇一會。歷時1個半時的徒步,到達了前海東端的紅樹木海濱生態公園,就在這個時候,我最難忘記的風景出現了——一群群身穿紅色馬夾的青年閃亮在眼前,馬夾上印著清析的兩個字“義工。”他們正在為這坐城忙著,我把這些小青年看在眼裡,想在心裡,他們不但是這坐城市的今天,而且是美麗祖國的明天……











小榮帶你看天下


我是一名自駕遊愛好者,這些年我和大粉粉開著我們的小車去過了很多地方,如果問我哪一處風景最難忘,我認為是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去過三次了,第一次是騎行,2011年的事,從海拉爾出發,途徑額爾古納,恩和,室韋,臨江,莫爾道嘎,最後返回海拉爾,第一次與呼倫貝爾邂逅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記得我往額爾古納途中在一個村子裡面吃午餐,那個小飯店只有麵條和餃子,我問一斤餃子多少個,老闆娘說上稱稱,不論個兒,我按照正常的飯量要了半斤餃子,還有點擔心不夠吃,結我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終於全吃掉了,凍餃子半斤,下水煮過之後就得有八兩。



第二次是自駕,2015年或者是2016年,有點模糊了,這次我們中午走上了傳說中的最美邊境公路--縣道904,在黑山頭看了草原日落,欣賞了根河溼地,俯瞰了莫日格勒河,這一路上始終都在修路,但有美景相伴,這點困難不算什麼,記得我們到恩和那天,住在一家民宿,木刻楞的房子,還有專門的桑拿浴室,老闆是俄羅斯族,一副俄羅斯人的面孔,卻說著一嘴地道的東北話,腦部這畫面,非常搞笑。而且老闆非常熱情,很熟絡的跟我們聊天,晚餐還贈了我們一瓶白酒,第二天親自到村口給我們送行,整得心裡熱乎乎的。



第三次也是自駕,但沒有深度遊玩,我們去漠河回來路過額爾古納,去黑山頭的山上看了看景色,又回到額爾古納看了看溼地就回程了。



今年夏天,我和朋友相約再去一次呼倫貝爾,這片草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喜歡它的景色,更喜歡草原上的人們,喜歡草原的遼闊,更喜歡當地人的直爽和豁達。這片神奇的大地彷彿有一種魔力在吸引著我,讓我不能忘懷。

我會定期與大家分享旅遊資訊和我旅途中的見聞


愛玩的老朱同學


相對風景我更喜歡人文。一路旅行至今,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2013年的青藏線自駕。

那是我第一次進藏,對西藏瞭解的不多,出行前反覆的研究攻略,真的在路上感覺只是在紙上意淫,進藏路遠比想象中要艱難。

我的起點從西安開始,絲路重鎮的起點給人歷史的厚重感。而今的西安儼然是個大都市,但漫遊在城牆之上,還是能感覺到遙遠的畫外音,秦皇漢武的威嚴,在斑駁的牆體裡滲透著,讓人有莫名的敬畏。

離開始皇陵,走過黃河中山大橋(蘭州),穿過青海湖,經過巍巍崑崙,在崑崙山腳下碰到一女徒步者(格爾木-那曲,經過可可西里無人區),一個人重裝徒步進藏。我很難想象一個女性要有多大勇氣,才敢獨自徒步進藏,可可西里無人區她需要幾天走完,在那樣荒無人煙的地方她一個人會遇到什麼樣的的情況。停車跟她細聊,她說她有自己的信仰能堅持下去,她不想錯過腳下每一片陌生的土地,希望用腳去商量,用心去體會,這需要何等大的勇氣啊!分手時一直對她戀戀不捨,看見她一點點消失在車窗外。

除了徒步還有一路騎行的,在可可西里遇到好幾個,一路日曬、暴雨、狂風、暴雪,從格爾木到那曲,我經歷了一年四季,也經歷了生死瞬間。而今回想過往,淡然一笑中還有絲絲恐懼。旅途不都是詩和遠方,還有觸動心靈的震撼,和那一路尋找自我的人們。


秋風細雨


自駕遊了很多地方,最為難忘的是今年國慶一家人一部車自駕遊都勻螺螄殼景區,這裡的風景獨好,還未開發,純原生態,不收門票。當天去的時候,奔著露營去的,天公不作美,到晚上雷電交加幸好的是未曾下雨,天色昏暗,開車行駛在山路上,方圓十里路,只有我們孤獨的行駛,我們這次的目的地是山路的盡頭。最最為難忘的是,此時開車在山頂山路上,前方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就好似進入了科幻片的場景,我家兩個小孩在車上,第一次看到的這種場景,他們歡呼著。我也怕呀,怕雷擊,怕暴雨,還時肚子咕嚕嚕叫,還得生火整飯吃,還要在此露營過夜,也有想過調頭回去,但不甘心啊,況且即使調頭過去還得行駛1個多小時才到村鎮上。最後選擇繼續前行,敢於冒險,再行駛半個小時就到目的地了,越往前就越靠近那烏雲,這山上的天氣也奇怪,一邊零星點點,有彎彎的月亮,一般烏雲密佈雷電交加,漂起了毛毛雨。終於到了目的地,山路的盡頭,這路是為風力發電機大風車修的,我們就這此安營紮寨,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伸手不見五指,在此荒無人煙方圓十里就我們孤獨的一家,我們一家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搭建帳篷,有的建爐灶,我負責去找柴火,不會兒功夫,火燒起來了,開始整晚飯吃,山頂風很大,霧氣大,天上一邊烏雲密佈,一邊繁星點點,我們就處在中間,雖然時不時漂點毛毛雨,還有遠處有燈火,那是都勻城。飯整好了,餓了吃什麼都香。這次自駕遊,是我平生最難忘的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