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中抗中”擴大化,是蔡英文的施政方向?

滯留武漢的247位臺胞2月3日搭春節加班機返臺引發議論,未來兩岸關係受到關注。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訪問時表示,疫情中的兩岸關係,只是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的部分反映;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還不斷拉高姿態,未來兩岸關係應是“復談悲觀,對抗加劇,臺灣受害”,同時,臺灣地區還應避免成為中美對抗的輸家。

“反中抗中”擴大化,是蔡英文的施政方向?

  張榮恭的點評值得關注和思考。如何防疫抗疫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議題,但疫情總會過去,真正的問題應該是蔡英文連任之後的兩岸關係會如何發展。

  就疫情中的兩岸互動來看,單純、人道性的滯留武漢臺胞的反鄉問題被政治化,無論是臺灣“執政者”的實際操作,還是放任綠營輿論攻擊大陸、挑釁兩岸關係、區別對待居住在大陸的臺胞等,不但延續而且還擴大了選前的“反中抗中”邏輯,如何再聽任這種態勢發展下去,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定是有害的。

  就疫情之外的兩岸互動來看,一方面,蔡英文選後的幾次談話(1月12、、15、20日),釋放了某種希望兩岸恢復對話的訊息;另一方面,則以高票連任為基礎拉高了“抗中”姿態,在接受BBC採訪時,提到隨時都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並且認為大陸如果要採取軍事手段的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們原本期待選後的兩岸關係會有所緩和,綠營的“反中抗中”操作會有所調整,畢竟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是民進黨執政發展經濟所需要的,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反中抗中”邏輯還在強化和擴大之中。在此情勢下,兩岸關係發展充滿變化,臺灣政治經濟發展前景堪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