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从1月20号初步了解疫情消息到今天,已经21天了。从最初的以为与自己很遥远到后来的恐慌、担心、愤怒、感动、悲哀,这些天心里一直是五味杂陈,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今天就说说我的一些杂感吧。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变得格外冷清,但是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来自同胞的冷眼和歧视。刚读到一篇文章,其观点正合我心,其文如下: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这里,想把我身边的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故事发生在武汉。

临近过年的某一天,我的一个武汉的大学同学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这是她三十年来第一次过年没有和父母待在一起,虽同在一座城市却不能回家过年。因为她的妈妈和公公都在医务系统都要参与抗击疫情,而她又怀有身孕,所以双方父母为了她和宝宝的安全,不让她和老公回父母家过年。看完她的朋友圈,不禁泪目。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过了几天,她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愤怒的说自己因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歧视。随后她删除了朋友圈的消息,然后,她的朋友圈就是一片空白。

武汉是这次疫情的源起地,也是这场灾难的重灾区,武汉的一个家庭是这样,千万家庭亦如是。他们经历着身心的折磨,然而,他们还要承受来自其他地区人们的歧视,这些歧视有时比病毒更可怕,甚至可能成为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如约翰·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能变成一句简单的口号!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爱是最结实的屏障

那天,无意中听到一首《武汉伢》,被它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它不只是武汉人的心声,也是每一个善良的中国人对湖北对武汉最诚挚的祝福和许诺。

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

竹床上的小孩做着梦。

热干面糊汤,一样的吃相。

海角天涯,流淌唇齿香。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轧过大桥说过心里话。

深夜的司机,绕几圈繁华。

不宵夜,不作罢。

黄鹤楼的诗,烂熟在嘴巴。

多少次我低头默念啊。

只准自己骂,只许别人夸。

我爱的武汉啊!

江汉路的雨,淋过你几回。

二厂汽水换成了酒杯。

牛皮谁在吹,面子给不给。

仆仆千里,有母劝儿归。

这是我的家,在这里长大。

一把蒲扇,挺得过炎夏。

冬天雪花花,日子火辣辣。

可爱的武汉伢。

这是我的家,我们守护她。

故乡的土,亲吻过脚丫。

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

搭把手,就过了。

搭把手,就过了。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最近,被许多温暖人心的人和事所感动,尤其是在武汉物资告急之际,许多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筹备,捐款捐物。在这群可爱可敬的人里我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有彩枝师妹捐款韩红慈善基金会,有大学校友为家乡湖北十堰郧阳区发申请物资援助的信函。是爱让这场抗击肺炎的战役有了温度。但是,我们更应看到,除了武汉,湖北还有很多地区物资紧缺,急需援助。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除了物资,还有一种援助更为需要

任何灾难发生之后,每个人所能贡献的力量是很小的,但对于灾难中煎熬的同胞来说,都是一种弥补与援助。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受过专业救护训练的人员,毕竟无法冲到前线去救人,只能从遥远的地方用真诚的心念提供小小的帮助。但事实上对于灾难来说,心理上的力量,往往比生理、物理上的还要大。

所以我们的贡献,可以捐钱、捐物资,更可以从心灵出发,只要对于这场灾难的重建是良性的,都无妨去做,无论帮助的大小,都是有温度的支持。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灾难难以抗拒,而人之伟大,却是在顺境知止,在逆境敢为。有时灾难不仅教会我们团结,还能教会我们将彼及己、将心比心,有效地去广植悲天悯人的情怀。

所谓,一体同悲无缘大慈。若晨光熹微,亦不须等待火炬,心之所至,可唤天明。

刚刚过去的元宵之夜,我们都是一盏灯,托起心里的光明,寄平安此愿,予己、予亲、予天下众人。最是人间灯火处,愿中华盛世长存,也愿你于念念善意,将光明遍洒。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看到媒体每天公布的死亡人数逐渐增加,或看到电视画面里救治报道的现场,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次心灵的震动。我们可以感受到无数哀伤的人群,也在电视机前暗暗的哀伤。。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从灾难中,让我们发挥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爱心与同情,让彼此间更加珍惜和友爱。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我们远远地付出同情哀痛、抑或是伸出援手以作赈济的时候,分担了受难者面临的苦难,并且在哀痛中学会共情与期待、豁达与智慧。

一如《共情力》作者亚瑟所说“ 共情就是一束光,能够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暗,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

原来,英雄就在身边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昨天晚上,刷到高中好友的一条朋友圈:

“这个春节你都奋战在一线,年三十你在一线,元宵节你依然在一线。你的列车经过好多疫情严重的城市,当然还有武汉,那座现在人们听起来都有些害怕的城市。你发回照片,我有点想哭,想起初一半夜你回来看了一眼连家门也没进,担心自己万一怎样牵连到孩子,你放下给孩子们买的玩具和水果转身离去出去把自己隔离起来了第二天又踏上执勤的路,你说作为一名党员,祖国需要你就要冲在前,我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对于我来说你是党员但你也是我的老公,是我孩子们的父亲,我心里一万个不舍得和一万个担心,但我不能说,只愿疫情赶紧褪去,祖国山河无恙,大家小家幸福安康最后我想说老公,有你我很骄傲。”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卒读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原来,英雄就在身边。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其实,当时除了敬意,更多的是期盼,期盼疫情过去,英雄们都能回家,做一个普通人,可能是儿子、女儿、妻子、丈夫、父亲、母亲、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我回复她,真希望世界美好到无需英雄。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伟大与渺小需要重新审视

在灾难带来的生死震撼前面,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困扰自己的那些小事情、小困惑突然都变得不值一提了呢?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我们还好好的活着,这就是莫大的幸福——与那些丧失性命、失去至爱亲人的大悲痛、大不幸相比,那些“考试焦虑”、“百无聊赖”、“感到孤独”的不如意等等,就显得苍白。

其实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可以升华我们的承受能力,教我们学会真正的坚强。不去祈祷小确幸,而淬炼自己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心灵力量。所以,跳出自己长久以来被困的小情绪,看看它们有多么渺小,看看偌大天下有多少当仁不让、值得奋不顾身的大事情。灾难教会我们鄙视自己的脆弱,向灾难中的人们学习更多的坚强。向我们袭来的黑暗,可以让高尚的灵魂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愿中国的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光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热风•随感录四十一》鲁迅

做好自己,是我们对抗这场疫情最有力的行动

对于我们而言,宅在家,做好自己,不给别人和社会添麻烦就是对抗这场疫情最有力的行动。如今宅在家里,我们可以安心读书,写写读书笔记了。给自己列张书单,规划一下今年的读书目标,或者可以长远的给新的一年做一个小目标,不用一个亿,觉得开心充实就好。“宅”在家,我们也要记得锻炼身体,跑步不行,瑜伽不行,那咱就做蹲起,做平板支撑,记得不要打扰了邻居,抗击疫情,坚持锻炼,不给国家添麻烦。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疫情当前,我们不被动生活,不怨天尤人,不顾影自怜,打开窗户,把阳光引入家里,让这段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无愧于那些为了守护我们的安全而临危逆行的人们。待在家里,为身处一线的所有人,加油鼓劲。

给光阴以生命,“宅”也很美好。

抗疫必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