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究竟怎麼樣?

鬱一文


皇帝的主要職責是幹什麼?當然是治理天下,作為最高權力的象徵,當他從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再屬於自己,而屬於整個天下,整個上層建築。皇帝能不能有私人愛好呢?當然可以,他喜歡什麼還是可以去追求的,但一定要有個度,如果超出了這個度,那麼這個愛好就會演變為一場國家的災難。然而還是有皇帝對自己的愛好樂此不彼,以致國破家亡。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木工皇帝”——朱由校。

木匠皇帝介紹

明熹宗朱由校生於1605年在位只有短短的七年,在朱由校在位期間,基本上都是宦官魏忠賢專權。而朱由校作為一個皇帝,卻只痴迷一件事——做木工。這也使得明朝的朝政被肆無忌憚的魏忠賢攪的烏煙瘴氣。

製造出了著名“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案,為了穩固自己的專權,魏忠賢還殘酷的迫害了意圖改良明朝國政的東林黨人。這也使得社會矛盾不斷的激化。在明熹宗之後數十年間明朝便走向了滅亡。而罪魁禍首魏忠賢一直到明熹宗死前都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如果不算南明小朝廷,那麼歷經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總共被十六位君王先後統治,而朱由校就是其中的第十五個,從這一次序就可以看出,他在位時已經是到了明朝的末年。萬曆三十三年(1605),朱由校出生在紫禁城中,作為太子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從小便被視作皇位的接班人,而他自己卻並沒有因此而刻苦學習治國理政,而是在木工技藝方面培養著自己的興趣,並且還有所建樹。

“木匠皇帝”技術水平高超

朱由校十六歲便登上帝位,但他對此卻並不感興趣,相比於關心萬千子民的民生問題,他更關心宮中新進的木料是否保存完好;相比於行使至高無上的皇權發號施令,他更偏好於用自己的錛鑿斧鋸做自己所喜愛的木工活兒。今天我們能夠觀察出一個現象,那就是常年聽京劇的"票友"們自己或多或少也能唱上兩句,這體現的是愛好會讓人向專業靠攏,而朱由校則不同,在木工領域,他堪稱是不世出的"天才"。

不管是史書還是各種材料,都沒有記載朱由校學習木工的師承,但他從小就展露出非凡的木工天賦,不但技藝高超,還構思巧妙。舉例來說,去過故宮的人大多對內廷的正殿"乾清宮"印象深刻,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以及清朝順治、康熙二帝的寢宮,鰲拜正是在這裡被少年康熙生擒的。

古代皇帝的龍床都非常龐大且沉重,朱由校覺得這樣不方便使用,於是又開始發揮他的想像力,尋找比較輕便的材質,設計成了可摺疊又方便移動的床。還有人說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摺疊床,在最初就是由他設計出來的,從而使得原本沉重的床變得更加便於運輸和移動。這次關於床的特殊設計讓朱由校耗費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其成品想必堪稱巧奪天工。

清人趙吉士在《寄園寄所寄》中說:“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記載,朱由校曾按乾清宮的模樣,製作過一座高約三四尺的小宮殿。雕樑畫棟,陳設俱全,小巧精緻。可謂巧奪天工。天啟五年(1625),他親自主持了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的重修,這三大宮殿還有著更加為人們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對上朝理政絲毫不感興趣的朱由校,卻能夠在修建中的宮殿旁一待就是一整天,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到工程全部完成的天啟七年(1627)。

此外,朱由校還涉獵了和木工有關的一些領域,如製造漆器。他對生漆的使用在當時是處於領先地位的,而他所得的成品也都質量不俗,很有藝術價值。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十分高超,他隨手做的小玩意兒,如匣子、小凳等,都實用而美觀,裝飾有許多種寶石和鳥獸紋樣,單憑外觀就能知曉其屬於帝王專屬的珍寶。

我國最早的噴泉銅缸水戲,就是朱由校創造出來的,當時宮中皆用銅缸或木桶盛水喝,有天朱由校來了靈感,他在銅缸下方鑿的一個小孔,然後在裡面設置機關。

操作機關,缸內的水就會“一飛沖天”,還會變成各種形狀,最後成為一根“玉柱”,擊打著放在缸外面的許多小木球,木球便隨著水逃獄,在一旁目睹此景的人都十分訝異,紛紛稱讚朱由校,朱由校也十分得意。

朱由校在木工方面造詣頗深,設計和修建起真實的宮殿來也都得心應手,可謂是實實在在的天賦異稟了,而他的木工活水平也隨著野史和口口相傳變得愈發"高超"。

一點感想

這樣看來,從具體的小件木製品的手工製作,日常床榻的設計到大型殿體的規劃,朱由校算是一位“通人”了,因為這裡面涉及到的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木工活的問題,從測量、規劃、構圖、勘驗、實施,從研發到終端幾乎是一條龍。這裡也能反映出朱由校這個人的思維能力或者說智商是不低的。

後來史學家說他沒文化和昏聵是欠妥的。至於明朝的氣數,黃仁宇先生就早說過,“明雖亡於崇禎,其實早困於萬曆”,在位僅七年的朱由校能起到的作用其實不大。後來歷史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他死後,崇禎即位,勵精圖治,試圖拉住明朝這輛向下坡衝過去的巨車也是回天乏術。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說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極度的木匠痴迷愛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不免俗,咱先講講這位大明朝傳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傳奇一生。

朱由校是他的本名,他的年號是天啟,明熹宗朱由校老爹明光宗的大兒子,明朝第15代皇帝,他老爹那是明朝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了,僅僅登基了二十九天,就一命嗚呼了,野史記載是被後宮毒死導致死亡的,所以這個事件也稱為有名的“紅丸案”這個以後有機會咱們在講 ,就這樣父死子繼,朱由校就是在這種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大臣們推舉擁立成了天啟皇帝,他總共在位了七年,這七年政事荒廢,大太監魏忠賢掌權,導致和東林黨人黨系鬥爭極為激烈,加上後金努爾哈赤的崛起,使得大明民生凋敝、日薄西山。而天啟則醉心於‘木匠活計’的痴迷創作中,天天拿著一堆的傢伙事在皇宮乾的是鋸末橫飛。

凡事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在加上一點點天賦,弄不好就會在這裡領域乾的風生水起,而咱的這位天啟帝就是這樣,做皇帝不成,做木匠那真是高手,還真別說,他特別的有木匠天份,大明史上有一段明確的記載:稱天啟帝“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為之。性又急躁,有所為,朝起夕即期成。成而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且不愛成器,不惜改毀,唯快一時之意。你看看有這樣的痴迷程度和專業的工匠精神的態度,皇帝這個職業簡直是耽誤了這位在世的活“魯班”了,還有其他大臣的記載,說他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木製的宮殿模型,按照乾清宮的母本開始自行設計製造,成品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巧奪天工,細節爆炸。

當然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是他曾經讓內官的太監把他的木工作品拿到京城工藝品市場匿名出售,以測試下木工圈對他作品的認可程度,沒想到這件木作一下子引起轟動,據說竟然賣到了三萬兩白銀。當然這裡面肯定有水分了。

不過還有一份記載出自一個內宮太監劉若愚寫的《酌中志》,裡面記載天啟帝“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創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於下,借水力衝擁園木球如核桃大者,於水湧之”說白了就是他利用大木桶做成了一個自動的噴泉,構思巧妙,而且成功了。還有這位天才皇帝還曾經搞出一件木製的全自動木床,能摺疊,能調角度,超級的人體工程學設計理念,可以說在木工領域,這位天啟帝真是沒誰了。

但正是由於他的政務荒廢,醉心於木工和遊山玩水,終於在某次的外出遊船活動中不慎掉水裡後,開始身體受損,免疫力大為下降,不就便吃了霍維華獻的“靈露飲”後邊一命嗚呼,享年23歲。。。。


老豬的碎碎念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木匠師傅繼魯班之後,還有兩位聲名斐然。一位是元順帝,另一位則是明熹宗朱由校(還都是皇帝兼職,也挺湊趣的)。

有看官說了,那這朱師傅的木工手藝到底怎麼樣啊?

不會是因為他皇帝的身份,後人吹捧的吧?

有書君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您,就這朱師傅的木匠手藝,那真不是吹的,說他是魯班第二,一點不為過。不信您聽我細說緣由。

一、他天賦才能,木工活兒基本功紮實。

朱由校師傅從小對木器製造感興趣,喜歡搗弄木工的工具。他有一雙巧手,不管是鋸斧刀鑿還是油漆的木匠工作,他都要一一嘗試親手製作。

這位皇帝的寢宮裡堆滿了各種木料,以及錛、鑿、斧、鋸、刨等木匠工具,做起木工活來,可以夜以繼日、廢寢忘食。

他不愛打理朝政,卻熱衷於天天和一群木匠在一起切磋技藝,並親自動手刨削打磨。

製成一件作品後,滿意的會反覆賞玩自得其樂;不滿意的就扔了重做,孜孜不倦。

據史書記載,朱由校這個愛好從少年時就開始了。他曾經把大型的銅桶和木桶改造人工噴泉,灌滿水後開動機關,就會立刻噴湧不停,場面非常漂亮。

當時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

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他並且曾親自動手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

話說,沒有過硬的基本功,他不可能親手製作出來這麼高規格的工藝品。

二、他的境界高遠,堪稱“木痴”。

做過那麼多精美的木器,朱師傅自己並不用,只是一味地做,因為他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過程。

《詩經》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這12個字來形容朱師傅的工作狀態和他藝術創造一般的精工細作是非常貼切的。


明熹宗的木工活兒並不像普通木匠製作沒有生命的器具。他傾注的是他的藝術追求和品質。

比如他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賦予木材玩具小人靈性與生命力。

當時民間流行傀儡戲。梨園弟子們就用輕木雕鏤成海外四夷、蠻山仙聖及將軍士卒等形象。

明熹宗是傀儡戲迷。高興時,他就會施展自己的手藝,雕刻木像。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均塗著五色油漆,栩栩如生。

他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比如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令人歎為觀止。

冬天滑冰季,他為自己設計並親手製作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

熹宗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其設計精巧別緻,古今難尋。

熹宗還好蓋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操作。

據說,朱由校一旦開始做木工活,就一門心思陷入其中,對其他事不聞不問,就連肚子飢餓,外界寒冷也一無所覺。這種痴迷的狀態,簡直就是為木器而生,心隨神往,絕非是一般世俗工匠可以相提並論的。

三、他的每件木製品都是絕世珍品。

朱師傅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樣的船模型、傢俱、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

他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緻而妙麗,在雕刻上尤其見工夫,獨具匠心,出人意表,不但做工精巧,而且花紋彩飾異常漂亮,每件都極具藝術鑑賞價值。

據說,他曾派人把自己做的木器拿到集市上匿名出售,精湛的做工一下子引起轟動,有人出到三萬兩銀子的高價買了去。

曾有人評價,只有像他這樣製造的木器作品,才稱得起是“奢侈品”,而現今所謂純手工製作的不過是“日用品”而已。

因為有皇帝這個身份作為經濟後盾,他的才能技藝得以發揮到極致,併成為那個時代裡,惟一一個只為愛好不為麵包的木匠。

如今,明式黃花梨傢俱成為西方各大博物館競相收藏的藝術品,是中國繼書畫、陶瓷之後的第三大藝術收藏熱點,天啟皇帝的率先垂範,開一代奢侈木器之先河的偉大實踐居功至偉。

最後,我們引用《寄園寄所寄》裡面的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吧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也。

就事論事,客觀公正的評價歷史人物是我們應持有的基本歷史觀。

至於朱師傅為什麼醉心木匠,而在治國方面無甚建樹,那就是歷史學家們操心研究的事了。

拋開朱由校做皇帝的功過不談,有書君在這裡只想說,僅在木工方面,明熹宗絕對稱得起是行內精英,業內翹楚。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如果歷史記載沒有過度誇張朱由校的木匠技術,那封一個“國家特級木匠”,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既然問到朱由校的木工水平,這裡就不提他當政時國家的事了,就說說他的木工技術。

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或許只有魯班才能跟他媲美。木工技藝源自他對木工的痴迷,以至於從早到晚鑽研其中,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想了解他的木工水平,就先看他的作品:

  • 用大木桶或大銅缸,在上面鑿個孔再裝上機關,裡面放滿水,開啟、關閉、注水操作十分靈活。完成的作品可以噴珠吐玉;也可澌流如瀑;又或者將機關置於水下,借水利衝擁像核桃大小的圓木球,在水柱上盤旋旋轉,久而不墜。

  • 宮中有座蹴圓亭,明武宗時常在此玩耍。天啟的小內侍喜歡蹴鞠,就慫恿小皇帝再造一座,朱由校就真的自己造了一座出來,用來練習蹴鞠。

  • 天啟曾仿製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乾清宮,高三四尺,使用的磚瓦為琉璃,雕鏤刻畫,玲瓏剔透。

  • 天啟除了木工還酷愛雕鏤木器,曾執著護燈小屏八幅,刻有《寒雀爭梅戲》。製作好後讓身邊的小內侍到街上兜售,並叮囑說這是御製之物,價格不能低於一萬。第二天,內侍們將賣燈屏所得銀兩如數交到天啟手裡,朱由校非常開心。


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時候有兩個特點:

一、只有親近的人才能靠近,比如塗文輔、葛九思、杜永明、王秉恭、齊良辰等受寵太監。如有重要緊急事件,他則一邊做木活,一邊傾聽,等唸完了,就說:“你們用心做,我知道了”。如果有人打擾了他的雅興,天啟就會生氣道:“朕用汝等合用?今乃如是溷我耶!”

二、天啟對自己製作的物件不會保持太久的新鮮感,剛做成時愛不釋手,沒過多久就索然無味,隨手就扔了,之後又再造新的出來。哪怕製作的再精美的物件,他也不會愛惜,甚至在改造中隨手損毀也無所謂。按現代的觀念,他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在享受制作的過程,成品並無所謂。

如果說一個木藝的天賦給他封個“國家級木匠”,有人覺得太過誇張,但真實的天啟不是隻擅長木藝,他還對雕鏤、漆藝、機械都表現出極高的天賦。

  • 天啟初期做的硯床、梳匣、漆器等物件,都被裝飾成五彩顏色,“巧奪天工,出人意表”。

  • 傳說宮裡有個刻漏銅壺(滴水來計算時刻的)壞了,就是有朱由校親自修理好的。

  • 西洋進貢的各種鐘錶,如果出現問題,朱由校就會拿過來親自修理,有時還會重新裝配成新的,相比原來的西洋貨,新的鐘表反而更優秀。

從自學成才創造出各種精美的物件這種能力來看,朱由校這個“木匠皇帝”的稱呼有點不適合,他做的不是木工而是木藝,已經達到了藝術境界。

(朱由校親手雕鏤)

如果他是個單純的木匠該多好,可他偏偏是個皇帝!


大國布衣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他絕對算不上什麼好皇帝,但他真是一個好木匠他的手藝的確很高。

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鏤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

朱由校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裡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酷愛建築

朱由校喜歡建造房屋,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吳寶崖在《曠園雜誌》中寫到朱由校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緻,堪稱當時一絕。朱由校喜歡蹋球,常與太監在長樂宮打球,朱由校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

朱由校酷愛建築,還表現在對朝廷建築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年)到天啟七年(1627年)間,明朝對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朱由校都親臨現場。


昌寶聯護欄


明熹宗的木匠技術,大抵可以用“心靈手巧”四個字來形容。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極為擅長。他手工製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十分精巧,出人意料。

根據史籍記載,明代天啟時,匠人制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搬得動,用料很多,樣式卻很普通。朱由校覺得這個床設計得不好,於是自己琢磨,開始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移動起來比較方面,床架上海雕鏤各種花紋,美觀大方。

明熹宗海善用木材做各種小玩具。他做得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具備,動作神態亦惟妙惟肖。為了驗證自己做得小木人實際價值,他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不知道是不是打著皇帝的旗號在賣.....),明熹宗很高興,於是到了下半夜也不休息地做木工,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

朱由校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其,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自己的手藝。他做得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塗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 ,用 長 三尺多 的竹板支撐著 。

另外他還做了一個用大木頭鑿釘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嚇、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於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繃紗囤成 屏幕 ,竹 板在圍屏下 。遊移拽動 。這樣就形成 了水傀儡的戲臺 。在屏幕的後面,有一個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託浮水上,遊鬥玩耍,鼓聲喧天。而時長表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寶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活靈活現。真是充滿了想象力的木藝作品呀!

每到冬季的時候,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朱由校為了和太監們一起在冰面上玩耍得更愉快,於是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能容一個,塗上紅漆,上有一頂蓬,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

朱由校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他的雕刻技術更屬一流,他曾在十座木製護燈屏風上雕刻了一幅《寒雀爭梅圖》,十分精緻,有人賦詩曰:“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沉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他還擅長木、玉、石印章雕刻,而且水平很高。

明熹宗海喜歡蓋房子,喜弄機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反覆欣賞,等高興勁過後,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製作,從不感到厭倦。可以說熹宗也算大明厲害的建築工程師,他曾涉及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一處,以及無所蹴園堂,專做踢球活動。天啟五年時,花了兩年時間,明熹宗親自指導重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如果朱由校不是皇帝,那麼他的木匠人生也不會這麼多姿多彩,畢竟在古代匠人社會地位很低,哪怕你把木工活做得再精美,其實也沒有機會一張所長。當然,朱由校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木工上面,本職工作卻沒幹好,於是木匠身份就成為了他為後世所詬病的地方。


江畔初見月


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水平還是不賴的,遠的不說,單說曾傳他雕刻的墨玉筆架“江山在握”拍出了過億的天價。


(墨玉筆架.江山在握)

有人會說那是玉石雕刻,與木工何干?

其實,古代木工可遠遠不是現在的木匠所能比擬。比如讓現在木工去做個木牛流馬試試,即使是做個水車也夠嗆。古代木工博而精,木匠都深諳工程學、力學、機璜、雕刻、乃至亭臺樓閣的設計建造之道,絕非現在區區木匠只會刨花做凳所能比擬。

古代木匠之所以廣博精通是因為以上列舉均與木頭有關,特別是古代亭臺樓閣,何曾有水泥鋼筋建築,也不會有專精於設計建築等的師傅,諸藝精於一身。古代大多數建築還是紅木雕梁為主,而這些,都是木匠該精通的活。古代木匠既是原材料的加工師,也是建築的設計師,建築師。


朱由校喜歡上木匠活得緣於萬曆三大殿的一場大火後的重修。年紀尚小的朱由校在宮裡便天天與重修大殿的木匠廝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居然愛上了木匠活,還有股子天賦,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光宗被仙藥弄死了,朱由校便被一班東林黨大佬扶上了皇位。但是,榮登大寶的他不思國政,沒點要勵精圖治的精神頭。總之,人家朱由校本來就沒打算要去當皇帝,都是被楊璉他們一幫子人趕鴨子上架坐上去的。他這輩子原本就想著無憂無慮做個小木匠就夠了,在皇位上坐地哪能心甘情願。

朱由校渴望自由,不止一次想從皇位中脫身而出做一個木匠,因此,這直接導致了他在朝政上的利令智昏。朝政之後便一門心思地撲到了他的木匠活裡。


這其中,魏忠賢就很有心思,抓住了朱由校厭倦朝政痴心木匠的心理,總是把一些至關重要乃至殺伐決斷的大事留著等朱由校做木匠活的時候堆到一起提。

剛開始,朱由校還能耐心處理,但是架不住日子久了魏忠賢的明槍暗箭。每次朱由校剛要做木匠活,魏忠賢便來說事兒,於是便開始不耐煩地說“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們看著辦就行了!”

魏忠賢要的就是這句“看著辦!”,也就是靠著這句“看著辦!”慢慢把昔日老敵人東林黨一個一個拉下馬,最終九千歲當道,紊亂朝綱。

那麼,朱由校為何如此不愛江山愛木工呢?他的木工水平到底如何?

天啟年內宮太監劉若愚曾寫《酌中記》或可略見一二。《酌中記》載“朱由校曾經用銅捅和木桶,鑿孔內設機璜,往裡面灌水,打開機關,竟然能夠像噴泉瀑布一樣噴灑淋漓,美妙得很。”

後來,朱由校經常在木工房子裡一待就是好幾天,廢寢忘食,累了的時候又嫌自己臥室太遠,把自己的龍榻搬過來又笨重。於是,朱由校自己親自下手設計,做出了一張木製的摺疊床,輕巧方便還易於搬運收藏,人躺在上面,還能依據自己最舒服的姿勢調整仰度,精巧的很。


此外,朱由校還獨有一番匠人精神。

他經常靈感一來,便會起手設計搭建一個袖珍版的亭臺樓閣,別看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裡面花草樹木,亭臺水榭,往來人僕,飛鳥走獸均栩栩如生,甚至連房樑上的鏤刻花紋也與真的一般無二。


一次得心力作完成後,他總會讓親近宦官過來評價,但凡聽到半個不字,馬上手起錘落砸了重新開始做,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可以說像是亭臺樓閣、生活家居這些都不在話下了。只要他有興致,理論範圍內一般還真沒有他做不出來的東西。

以下一例故事反應朱由校木工水平最為詳實。

據說,朱由校每次一件無可挑剔的得心力作出來,總會讓親信帶出宮外到城裡最高檔的拍賣行去與同行一爭高下,結果屢次力挫群雄。每次的作品都被競拍出上萬兩白銀的高價,而且漸漸地,有不少玩家每逢拍賣行拍賣就衝著他的作品來。

別不服氣,朱由校在木匠界還是個實幹家,可不是紙上談兵的人。當時三大殿要翻修,人家索性自己上手設計、監工、施工,到後來三大殿翻修甚少,且設計精美,歷經年代久遠依然煥然一新如昨日之鑄。


(朱由校)

聽說,明之前北元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與朱由校有異曲同工之好,如果兩人同時為南北王,弄不好兩人還能燒黃紙、拜把子,兩朝止刀戈也不一定!


不書


99隨便語:歷史是由勝利者篡改的!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中國歷史上,是被黑的最慘的一位皇帝。

明朝皇帝朱由校,在今天的所謂歷史中,被稱為“木匠皇帝”。

一說朱由校沒文化,字都認不全,近乎文盲;二說朱由校除了喜歡做木匠活,其他啥都不會;三說朱由校重用宦官魏忠賢,荒廢政事;四說朱由校荒淫,是被後宮毒死的。

以上這些記載,到底出自哪裡呢?

清朝修訂的《明史》!

如此就很清楚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明朝內亂,長期覬覦中原大好河山的滿族,趁機攻入山海關,最終依靠野蠻殺戮,成為中原大地的統治者。

滿清對哪位明朝皇帝,最痛恨呢?

排名第一就是天啟皇帝!

正是由於朱由校,才有了明朝抗後金(滿清)中輝煌的一役,寧遠之戰,清太祖努爾哈赤率重兵圍攻寧遠,當時駐守寧遠的是被朱由校委以重任的袁崇煥,結果袁崇煥寫下血書,以死守城,利用巨炮將後金軍轟的潰不成軍。

努爾哈赤被迫命令撤軍,從此鬱鬱寡歡,半年後病死了。

第一,天啟皇帝絕非不學無術。

哪怕滿清拼命篡改明史,把髒水拼命往朱由校的身上潑,但就算是《明史》本身,也留下了很多難以解釋的線索。

比如說,《明史》記載,朱由校當皇子的時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做筆記。當上皇帝后,首輔葉向高稱,朱由校勤奮刻苦,批改奏摺準確精到,但希望皇帝空閒時間能多讀經史,對治國有好處。而朱由校的答覆是,自己每天處理國事,時間非常緊張,沒什麼業餘時間,但還是願意試試看。

大家都知道,朱由校當皇帝時是個少年,僅有16歲。

如此勤勉的少年皇帝,你敢說他不學無術?

第二,朱由校是一位鐵腕皇帝。

從現在的歷史分析看,朱由校不太可能是一個毫無缺陷的特別聖明的皇帝,但絕對是一位鐵腕皇帝,有人說,假如朱由校多活十年二十年,中國歷史就將被改寫!

明朝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而當時的後金(滿清)處於遊牧部落時期,兩者差距,不可以道理計,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滿清入關,竊取中原政權,使中華文明出現大幅倒退,直接導致中華民族從世界的巔峰,滑入深淵。

(1)朱由校16歲即位,23歲病死,在位僅7年,那是明朝最後的美好時期。

明朝《亂世見聞錄》記載,天啟年間,明朝南方物價低的嚇人,一斗米20錢,2文錢可以買10顆檳榔,3文錢買一斗鹽,6~7文錢買一斤肉,差役賦稅特別少。

《豫變記略》記載,中原地區的河南在崇禎年間,發生饑荒,赤地千里餓殍遍野,但到了天啟年間,地方官比較清廉,由於常年豐收,沒到逢年過節,就連老農民也會穿上華貴的衣服,喝酒聽戲。

(2)明朝內憂外患,朱由校算個好皇帝。

明朝那些年裡,亂七八糟的事情特別多,在明朝當個好皇帝是相當難的。

朱由校少年登基,面對的困難,讓人頭皮發麻:國內黨派鬥爭惡化,遼東打仗需要大把花錢,西南奢氏家族叛亂,山東白蓮教叛亂,東南荷蘭人流竄騷擾。延安鬧雪災,濟南鬧蝗災,蘇州鬧風災,靈丘鬧地震……

當時袁崇煥駐守山海關外,軍餉不足,朱由校親自下令,要求后妃,皇子,親王,公主和宦官捐銀子,得款16萬兩白銀,送往遼東當軍餉。

(3)朱由校重用魏忠賢,是迫不得已。

朱由校當上皇帝,東林黨人是出了大力的,當朱由校成功上位,東林黨人一片歡呼,並且很快把持朝政,正所謂“朝堂內外,浩然之氣逼人”。

但標榜正義,偉光正的君子們,對於解決實際問題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有空談。

天啟二年,朱由校17歲那年,曾發下一封悲憤的詔書道:遼東都淪陷了,國家大事十萬火急,你們(清流)卻還在互相爭爭吵吵,以後要是還這樣,我絕不姑息!

正是因為如此,朱由校發了狠。

當時的朱由校年輕,手裡沒有值得重用的人才,不得不才重用宦官魏忠賢,這是他的一個失誤,但也說明他是個鐵腕皇帝。

(4)朱由校死於肺積水,他的死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損失。

滿清往朱由校身上潑髒水,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這樣一位為了振興國家,勵精圖治的皇帝,在滿清統治時期,被黑的不成樣子。

野史傳說,朱由校一晚上連續寵幸數名美女,以至於用力過猛病倒,又誤吃“紅丸”,上吐下瀉,導致23歲就死了。

實際上這位年輕皇帝的死,純粹是個意外。

當時朱由校有一次乘船飲酒,由於大風失足落水,被救起時,已經嗆了水,按照現代醫學知識來講,他死於肺積水,夜夜咳血不止,最後全身起了水腫。

結束語:若問朱由校的木工活水平如何,我認為不用瞎猜了。當時朱由校在位7年,國家內憂外患,哪怕他有幹木工活的天賦,也是沒時間研究的。

所謂的木匠皇帝,只是滿清為了抹黑他,篡改了歷史。


99隨便


按照我大清的說法就是“有明一代皇帝多混賬”,都不務正業,昏庸無能。有煉丹的,有唱戲的,還有做木匠的。

朱由校就是這個木匠皇帝,至於水平如何,用過一句話來概括“木匠中地位最高的,皇帝中木匠活最好的”。

事實上朱由校木匠水平確實高超,至少是一流水準。當皇帝的要學習木匠手藝,那必然是有全國最好的師傅來教導。並且他不理朝政,一心撲在木匠事業當中,水平斷然不會低了。

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朱由校對木匠這個行業非常感興趣。他不理朝政都可以把東林黨等文官集團整得服服帖帖,可見智商也是很高的。有興趣,又有智商,學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所以民間有人說,朱由校的水平肯定是趕不上祖師爺魯班的,但也只是差一線了。

朱由校不僅手藝精湛,還能推陳出新,進行產品升級換代改造。比如當時的老式床樣式普通還極為笨重,於是親自操刀設計了可摺疊的移動床,並且上面的雕花精美異常,讓正兒八經的皇家木匠都自慚形穢。

紫禁城的三大殿在他在位期間曾經翻修過,他也是親自設計施工,到後來他親自設計並施工的三大殿翻修是最少的。

他還精於微雕,史書上說他曾經縮小建了一座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精妙異常,巧奪天工。

這還真是一位被皇帝職業耽誤了的木匠呢!可惜英年早逝,而且沒有作品流傳於世。


歷史小跟班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寄園寄所寄》

個性皇帝朝朝有,大明王朝特別多。明代皇帝共有十七位,都很有個性。有要飯當和尚出身的開國者太祖;有為了爭奪皇帝位子,把自家晚輩拆分的成祖;有二十多年不上朝坐班的神宗;有開酒樓賣豬肉自封大將軍的武宗,還有就是擅長木匠手藝的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喜好木匠活,對於一個近於文盲而又身份特殊的人來說,沒有花天酒地、荒淫無度,那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他資質聰明,秉性貪玩,醉心木作。

如果生在現代,他很可能成為一位建築學家。在木工技藝方面,他有許多的發明創造 頗符合今日科技創新之要求 。當時床具極其笨重,需要十幾人才能搬動;不僅用料費,而且樣式也極其普通。

明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用一年多工夫造出了一張床 —不僅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 。而且床架上還雕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歎服。


【故宮黃花梨摺疊床 】

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的天份,經常沉迷於刀鋸斧鑿和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 ,一般工匠望塵莫及。凡是他所看過的木作器、亭臺樓榭,他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他親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據《先撥志》載: “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 “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明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並喜歡創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們欣賞評論。明熹宗還喜歡在木製器物上發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製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 形象極其逼真 《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 “御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 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不僅厚而且,明熹宗便命令一群太監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瓏,僅容一人、塗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以紅綢緞為欄 前後都設有掛繩的小鉤。明熹宗往往坐在拖床上讓太監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岸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另一部分人在床後推行 三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 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

明熹宗還想做一個出色的建築師。他孜孜不倦,“膳飲亦忘” 由此可見其創造欲的旺盛。他曾經在宮中仿照乾清宮的樣式,做了一座微縮模型宮殿 高不過三四尺 但其中曲折微妙,巧奪天工。


後來他終於在現實中過了一把建築師的癮,天啟五六年間,朝廷對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三座主殿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

明熹宗在工程中大顯身手,從起柱到上樑,再到外部裝飾,他都親臨現場,仔細指導,高興了還會當場脫掉外衣,捲起袖子,和工匠們一起大幹一場。

明熹宗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只愛木工。玩木成痴,是以為被皇帝耽誤了的好木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