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這個春節,註定不平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禽流感、地震……

當中國人民正團結一心,共度難關之時,有一位年過七十老人,放棄天倫之樂,始終奮鬥在最前線。

短短几天,“鍾南山”三個字,已經印在中國人的腦海中。然而,少有人知,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同樣是一位值得國人銘記的醫學大家。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一、從僕人到醫科學生

鍾世藩,生於清末年間。出生沒多久,他便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動盪時期,即便是普通人家,生存尚且不易,何況鍾世藩區區一個孤兒。

9歲那年,他走上了大多數孤兒的道路,給大戶人家做傭人。好在,僱主仁慈,鍾世藩本人也十分爭氣。在當傭人期間,鍾世藩始終不曾放棄努力,一邊做工,一邊讀書。

在那個年代,無依無靠之人,要想出頭,唯有兩條,當兵、讀書。鍾世藩選擇了後者。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幾年之後,鍾世藩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協和醫科大學。因為成績優異,鍾世藩日子雖艱苦,卻也得到不少好心人的幫助。畢業之後,他又前往美國留學,成了響噹噹的醫學博士。

在那個年代,中國缺西醫,更缺留學歸來的西醫人才。不少人赴國外留學之後,便不願再回當時“落後而混亂”的中國。可鍾世藩堅持,他的所學,必得為中國服務。

1946年,鍾世藩被國民黨任命為醫院院長,幾年之後,他被要求與國民黨一起轉移。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鍾世藩的願望是治病救人,但他並非是非不分之人。在國民黨轉移之際,他冒著生命危險,帶著一家老小留在廣州,將醫院的物資盡數交給解放軍。

現如今,在廣東省的檔案室裡,仍然有鍾世藩當年交物資記錄與清單。

二、要做實驗,先養動物

在醫學方面,鍾世藩曾被稱為醫學界“八大金剛”之一。對於醫學工作與研究,他認真執著,不願假手他人。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年代,鍾世藩正在研究肺炎球菌,常常廢寢忘食泡在實驗室。到了實驗的關鍵期,他更是將“家”搬到了實驗室,生怕錯過任何細節。也正是在這般的執著之下,他發現了一種特異性的抗原抗體反應。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利用這個發現,能夠大大縮短鑑定不同肺炎球菌的時間,同時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對於醫學來說,時間便是生命。為此,鍾世藩創辦了的病毒實驗室,進行專門研究。

除卻研究,鍾世藩還常常指導青年醫生。他認為,任何工作都應當從基本功開始,而醫生最基礎的工作便是寫病歷、做實驗。

一本病歷,看似簡單,但它不僅能體現出醫生的水平與思維,更是能反應一個醫學的水準。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鍾世藩是我國最早招生研究生的導師之一,他的學生,在真正開始做實驗之前,需要對飼養動物、清洗儀器……它們,是實驗的基本功。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國逐漸引進了許多醫學儀器。但鍾世藩始終認為,一個合格的醫學研究者,不僅應該懂醫學理論,更應該懂得醫學數據研究。否則,即便再嚴謹的推理,遇上有誤的數據,便是廢物一堆。

在當醫生的半個世紀中,鍾世藩不僅治病救人,更是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醫學生。

三、七十高齡,費心著書

因為常年的實驗與操勞,鍾世藩老年的身體並不好,但他依舊堅持做實驗。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為了能夠看清實驗情況,視力不好的他,需要將整個身子貼在桌面。為了能夠將實驗數據記錄下來,即便是手上發抖,他依然不放棄書寫。甚至,在鍾世藩行動不便時,他還將病毒實驗室搬到家中,方便隨時觀察記錄。

後來,鍾世藩發現,雖然引進了先進儀器,但它們只存在於大醫院。在一些基層小醫院,沒有儀器,依舊無法憑藉症狀與體徵快速確診。於是,身體日漸衰微的鐘世藩,開始潛心著書。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他希望,將自己畢生的醫學經驗,全部寫進書中,以備後人查看。每天清早,鍾世藩便帶著放大鏡去了圖書館,這一坐就是一天。有時候,由於視力太差,即便有放大鏡,他也看不清外文字母,必須由年輕醫生幫忙。

4年之後,一本40萬字的《兒科疾病鑑別診斷》,終於寫成。再版六次,每次都一售而空。因為這本書,鍾世藩得到了1500元的稿酬。

根據鍾南山所說,其中700元給了抄書的年輕醫生,剩下的錢被父親鍾世藩換成書,全部送給親朋好友。

鍾南山父親,國士無雙,為研究病毒奉獻一生,卻要求不辦追悼會

這便是鍾世藩,將一生都獻給醫學的醫生。

臨終之際,他告訴兒子,無需為他開追悼會,不可浪費別人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