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角度看,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戰鬥機解說家


在回答這問題前,先得明白什麼是戰略縱深。


所謂戰略縱深通俗而言,就是能做軍事準備的地理空間。我們常說“用空間換時間”就是指戰略縱深的意義。

舉個例子,當年納粹德國襲擊法國的時候,本來法國人還想用馬奇諾防線抵擋一陣子,結果德國人繞開了防線進入法國。

法國國土面積本來就不大,再加上沒有太多準備,德國突入又非常迅速,幾天後就兵臨巴黎城下。

這場戰役就是法國缺乏太多戰略縱深和戰略空間,被閃電戰突襲成功的一個例子。

之後戴高樂帶領一部分法國軍民四處轉戰和德軍頑抗,這其實不算是法國戰略縱深的問題了。

因此可以說,在遭遇一次打擊後,能有效組織反抗,避免和減少第二次或者更多次打擊傷害效果的空間,就是戰略縱深。

通常意義上可以說,國土面積比較大的國家,戰略縱深相對就比較大。

全世界最大面積國家是俄羅斯,那麼該國的戰略縱深也是最大的。

這點在二戰時已經被印證過了。雖然德國一路從西而來,不斷突破俄國的各個防線,甚至兵臨莫斯科城下,但俄國戰略縱深很寬廣,制約了德軍的疲憊之師,並且後續俄軍又不斷補給,最終反而讓德國缺乏足夠的後勤支援而不得不敗退。

要是俄國只有法國或者波蘭這麼大的面積,估計也早就被希特勒拿下了。

當然光有戰略縱深也不行,還要有良好的軍事鬥爭準備以及得當的軍事戰略部署,這樣才能在遭遇戰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試想,如果當年俄國的戰略指揮失誤,盲目依靠戰略縱深,而不斷向東部撤退的話,恐怕戰略縱深再大,也會一點一點被納粹吞噬。

後人恐怕也就不可能每年在莫斯科搞反法西斯勝利的活動了吧!


木春山談天下


戰略縱深要夠大,前提必須是領土大國。所以,300萬平方公里以下的國家,基本上可以全部出局。剩下的國家,差不多隻能在俄羅斯、加拿大、我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這幾個國家中比較。

然而,既然談到戰略縱深,就一定要是既臨陸地又臨海洋的國家,單純的內陸國,或單純地臨海國,其縱深基礎都將大打折扣。因此,單獨構成大陸的澳大利亞縱深明顯不夠,四方都可以成為被攻擊之地,澳大利亞出局。


此外,縱深的組成和地形地貌有根本性的關係,在戰爭中,平原幾乎是無險可守的,而一個國家的平原佔比太大,或者山地、其他地形的佔比太少,其戰略縱深也將受到影響。這一方面,美國和印度顯得較為不足,印度歷史上多次被北方異族反覆攻破,就是這種情況。而美國,雖然本土戰爭發生較少,但一旦本土發生戰爭,美國的縱深很容易被突破,美國反英戰爭,以及美加戰爭,都是這方面的具體體現。所以,印度和美國也先一步出局。

剩下的俄、中、加、巴四個大國中,加拿大的戰略縱深最次。由於氣候等因素,加拿大可以利用的安全縱深,基本上只能維持在靠近美國的南部狹長一帶,再往北邊幾乎沒有退路。所以,加拿大領土雖大,但是實際上可以算作一個狹長型小國,戰略縱深並不突出。

再來看巴西,巴西這個國家很大,陸地、海岸線、高原、平原各類條件應有盡有。不過,巴西有一個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劣勢,就是巴西開發時間太晚,且國土開發程度不高,很多地方還是原始面貌。因此,巴西的戰略縱深雖然很大,但還不是最好的。


再來看俄羅斯,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形條件之複雜也可以看做世界之最。俄羅斯的戰略縱深非常大,二戰時能夠頑強抵抗德國那麼久,就完全得益於縱深的幫助。不過,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天寒地凍,且開發淺薄,作為大國縱深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俄羅斯亞洲部分的縱深,如果在東歐沒有失守的情況下,還能夠體現巨大的價值,如果東歐失守,亞洲部分根本沒有單獨作為縱深的能力。

最後輪到我國了,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廣袤的國土,東西向、南北向都足夠大。雖然陸上鄰國眾多,但是邊界又往往有天然複雜地形與外國隔開。此外,我國有富庶的平原,有複雜的山地和高原,山中帶平原,平原夾山脈是常有的形態。可以說,除了東北、華北、華東一帶無險可守以外,其他地方都各有各的優勢,且狀態不完全一樣。而西南地區,更是世界少有的先天后方。所以,論世界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毫無疑問是我國無疑。



蘇綻


首先我們從這個國家版圖的東西寬度來做下比較,俄羅斯的東西寬達9000公里,美國的東西寬達4500公里,中國的東西寬達5300公里,一般我們基本都認為俄羅斯的戰略縱深最大,而在歷史上俄國和蘇聯都是得益於其廣闊的戰略縱深拖垮它們的敵人。


當然單純的比對一個的國家面積的大小並不能確定真正的戰略縱深,具有實際意義的是戰略緩衝區的大小,即己方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距離潛在敵人的大小,寬度越大,越可以爭得更多的準備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間換取時間”。因為假使你的工業區和經濟區距離敵人太近,在敵人的首次突襲下即宣告丟失,那麼即使你又再廣闊的戰略縱深,沒有工業作為後盾,也是毫無作用的。

關於憑藉廣闊的戰略縱深而取得最後勝利的莫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抵抗德國的入侵,儘管德軍的突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數次大規模的合圍戰中蘇軍僅被俘就達180萬人,這要是在別的國家早就滅國了,可是蘇聯在全線崩潰的情況下,利用戰略縱深和原始道路拖延了德軍的進攻速度,使得蘇軍將西部工業區遷到了安全的烏拉爾山脈,與此同時新組建了大批的部隊以投入到前線,最終成功的阻止住了德軍的閃電突襲。



以莫斯科會戰為例,在前期的布良斯克會戰中蘇軍再次損失了60萬人,這佔到了蘇軍防守兵力的一半,但是通過強大的動員機制,等到蘇軍推進到莫斯科附近時,蘇軍的已經完全補充了損失的兵力,完成逆襲。


戰略論


世界上論戰略縱深最好的國家應當是中國!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佈,這為中國防禦縱深大大增加了入侵者的難度!這就是為什麼日本2戰的時候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佔領中國,因為中國的地理環境大大限制了日本的行動,給中國最好的山地,最好的地理環境!

而不像美國那樣到處是平原,倘若美國跟中國一樣,跟大多國家一樣接鄰,美國分分鐘鐘被人入侵,因為美國一馬平川,沒有什麼山地可以躲,可以做戰略防禦,而中國就不一樣,各種各種的地形給中國極大的優勢,特別是青藏高原,起伏的群山為中國的防禦大大增加中國戰略縱深!

所以說我國絕對是世界戰略縱深最好的一個國家,因為我國具備了世界各種地形,這樣的地形造就了我國的防禦能力極強,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沒能在2戰佔領我國的原因



1號技師亞瑟


有兩個國家戰略縱深最大。

第一個很明顯就是俄國。

俄國擁有170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橫跨歐亞,從歐洲東北部一直延伸到遠東。俄國地處高緯度地區,大量的土地是未開發、荒無人煙的地區。一旦發生戰爭,其就算丟掉了城市,還有廣袤的土地可以退守、遊擊、迴旋。更為重要的是俄國天寒地凍,一旦進入冬季進入俄國的軍隊就會面臨嚴寒的挑戰。這方面俄國人當然會比入侵者更能適應。歷史也證明了,西歐人兩次進軍俄國均遭受了滅頂之災。

第二個是美國。

美國這個地方得天獨厚,兩邊是大洋,要進攻它,必須擁有強大的海軍和登陸能力。而美國之外又有很多隸屬於美國島鏈可以扼守。

美國國土也足夠大,與中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但美國地處的中北美周邊沒有強敵,天然的守土壓力幾乎沒有。還有就是加拿大與美國都是傳統英系國家,這一點就大大增加了其戰略縱深。一方面美加會互相協作、配合,另一方面加拿大的國土縱深也能成為美國的戰略縱深。兩者相加,其實比俄國還要難以進攻。

不要忘記了,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英系國家也可以參與美國的協防。大西洋還有不列顛王國可以牽制。所以這麼一看,美國的戰略縱深是最大的。


國病


戰略縱深這個概念是在二戰時期才出現的。咱們就不用軍事術語來解釋,通俗的說戰略縱深其實就是用空間距離來換取時間,用空間對進攻的敵軍造成進行阻礙,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擾亂敵人的計劃,說白了就是用空間換時間,戰略縱深不但可以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而且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佈置防禦或者進行其他的準備,比如反擊什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蘇聯就是用這一招打敗德國的。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蘇聯軍隊由於斯大林的清洗,軍隊中大批的骨幹軍官被處決造成軍隊戰鬥力下降,蘇軍在德軍的進攻下一敗塗地,德軍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向蘇聯境內推進了600公里,直接推到了蘇聯的列寧格勒城下,但是蘇聯遼闊的疆域縱深,讓德國人陷入了後勤危機,在武器裝備和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停止了前進,而蘇聯則利用這段時間在後方組建了大量的軍隊,對前線部隊進行了補充,數百萬新兵也在訓練中,蘇聯這時候的兵力已經足夠應對德軍的進攻。在加上蘇聯的冬季來臨,勝利的天平已經悄悄向蘇聯傾斜。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波蘭就是因為沒有戰略縱深,才被德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

從軍事角度看,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是前蘇聯,前蘇聯橫跨歐亞兩大洲,東西距離1萬多公里,南北距離五千公里,國土面積2240萬平方千米。雖然它解體了,但是從面積來看它是第一位。現存的國家應該是俄羅斯,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從面積來看它是目前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


環球網


提到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可能有人想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確實,俄羅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龐大國土讓他在遭到入侵的時候有時間組織反擊。

但是,俄羅斯並不是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戰略最深的國家非美國莫屬。這是因為美國的國土優勢和實力使然。

國土優勢

美國是世界上領土第四大的國家,擁有9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個國家的領土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位於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美國本土,這片土地面積大約為840萬平方公里,這片土地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3000公里。集中了美國90%以上的人口和經濟,是美國的精華所在。

(美國本土48州)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兩塊重要的領土,阿拉斯加州與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距離美國本土5300公里,面積不大,只有1.67萬平方公里,人口121萬,但是這個地方位置極為重要。夏威夷位於太平洋中心這個位置,等於將整個東太平洋變成了美國內海,給美國增加了5300公里的縱深。

阿拉斯加州本來是沙俄殖民地,後來被賣給了美國,當時美國議會對這個生意極為不滿,還好不久之後這裡發現了黃金、石油等珍貴資源,轉而變得炙手可熱。冷戰之後,阿拉斯加又變成了美國對抗蘇聯的前沿基地,為美國本土48州向北增加了3000多公里的縱深。

所以,美國的戰略縱深理論上為東西9800公里,南北6000多公里。

但美國戰略縱深遠不止此,雄厚的國家實力讓他有能力將國土安全距離向前大大推進。

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全球警察,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自不言而喻。加拿大自不必說,從大英帝國衰落開始,加拿大就成了美國最忠實的小弟之一。所以,這個國家就成了美國的命根子,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觸碰的。這就給美國在北方平添了一個國土面積達到1000萬平方公里的緩衝區,再加上阿拉斯加州,假如北方遭到入侵,敵人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才能達到美國本土。

而美國南部的墨西哥雖然沒有加拿大那麼聽話,但同樣是不可觸碰之地。實際上早在1823年美國推出“門羅主義”開始,就已經表明為了確保美國本土安全,他已經把觸手伸向墨西哥,將這裡與自己捆綁在一起,變成列強的禁地。

所以,墨西哥2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也成為其重要的緩衝地。

以上相加,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


歷史風暴


一般人會說是俄羅斯,但我偏不走尋常路,我說是美國。

說俄羅斯戰略縱深大,無非是因為它國土面積大,從東到西跨越10個時區,總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但事實上,俄羅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縱深沒有數字顯示的那麼驚人,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盤雖大但重要性較低,很多地方根本就是無人區。而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資源都集中在其國土的歐洲部分,這部分只佔其總面積的23%。另外,俄羅斯只是大而已,缺少天然屏障。所以,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似乎都挺輕鬆。他們倆最後栽了跟頭,所謂的戰略縱深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是氣候。沒有歐亞大陸的嚴冬,戰略縱深也難以發揮出威力。

那為什麼要說美國的戰略縱深是世界最大呢?很簡單啊,因為美國坐擁兩洋天險。不要以為只有陸地才是戰略縱深,海洋同樣也是,而且比陸地更難突破,更加易守難攻。一覽無餘的歐亞大陸,即使在12~13世紀,蒙古大軍的鐵蹄也如入無人之境。但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任何時代都是天塹。在沒有使用蒸汽動力內燃機之前,用風帆海軍入侵美國基本不可能,整個十九世紀,美國陸海軍規模在大國當中是最小的,因為不需要。20世紀出現了飛機和現代化的軍艦,但想入侵美國的話,兩洋仍然是難以突破的戰略屏障。美國戰區劃在美國之外恰恰就是因為本土安全有保證。

其實真正能威脅美國本土的,或者說可以讓兩洋這個戰略縱深失去重要性的,只有20世紀50年代末問世的洲際導彈,它不需要加油,無所謂制空權制海權,按下電鈕,半小時之內紐約就可以灰飛煙滅。當然,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基於核戰爭的視角來觀察,所有國家,包括美俄,多大的戰略縱深都擋不住核武器。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家大和國家小承受能力還是不一樣的,有的國家幾枚核武器就可以亡國,而美俄起碼也要幾百枚吧?


進擊的女武神


美國雖有兩大洋保護,戰略縱深表面上大,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並非完全如此,有時福兮禍之所伏,想過沒,兩大洋固然浩瀚無邊,但在數十艘數百艘核潛艇眼裡,卻是天然的掩蔽物,在兩大洋深處,無數艘幽靈潛艇可以直抵紐約洛杉磯附近,就象無數把匕首暗中抵近美國的胸膛和腹部,隱蔽在海水中的潛艇群在東西海岸水中一次齊射,就可以制美國於死地!其實也不用數百艘,只需兩艘一億噸當量的核潛艇,悄悄開進至美國的東西海岸,自行兩面引爆,美國在東西海岸滔天巨浪的攻擊下,一下子就完蛋了,如果有一強國,生產數千艘無人駕駛潛艇,只需輸入數據,而後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幾天後同時隱蔽進至美國東西海岸,同時攻擊,就算常規武器,也夠美國受的。

我認為中國戰略縱深最大,是因為東西南北都有藩屬國為中國站崗放哨,如果中國比美國還要富強,周邊國家都會成為中國的籬笆國,中國就是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在歷史的戰爭中,也證明了這一點。日本徵戰了大半個中國。最後從雲南向四川。中國西南。俊俏的山川和憤怒的江河。天然的屏障了日本的進攻。四川更是具有天然的,縱深,優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古代大詩人更適用,詩的語言描述了。天府之國的地理優勢。四川,終於在抗日戰爭中成為中國最大的最有力的戰略後方基地。

四川是中國天然的戰略縱深之地中國的,抗日戰爭,堅持下來的根本原因。一個是中國人民的頑強,已經是地理,戰略縱深的優勢。是四川天府之國,挽救了中華民族。這就是。我說的那句話。一川佑中華。我就知道是祖國得第一。其實現在要分開看。我們當年以農業國死磕工業國的日本,我們也沒有敗,可見我們地理優勢是相當明顯的。 但是現在和當年不一樣了,強調的是立體戰爭,世界上位置最好的無疑是美國。要想打他,必須遠涉重洋,而美海軍獨步天下,根本很難打到美國本土。 再看我們國家的國家,雖然有些優勢,但是動起手來,比如印度的導彈,俄羅斯的導彈,都能輕鬆的打到我們,如果東南沿海出事,我們大半個國家都會癱瘓,所以當今世界,我們的環境其實非常險惡,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

單以戰略縱深最好的國家不是美國,除了西部洛基山脈,基本是廣袤的中部大平原,也不是俄羅斯,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是廣袤無際的遠東大平原,而且氣候條件相對嚴苛,都非尚佳的用武之地!戰略縱深比較理想的幾個地理環境是:一,地域遼廣,東西南北縱橫幅度相對均衡;二,地貌結構複雜,既有肥沃易耕的廣大平原以保障戰時糧食補給,還要有縱橫交錯氣候溼潤的山地丘陵以保障更高概率的劣勢抗衡優勢戰力的機會,更要有人跡罕至的雪山沙漠、沼澤湖泊、大江大河地帶,以保障有戰略迂迴的戰術需要;三,國境線有山有水,處於大陸地區而非島國,即可陸行又可航運,保障多層次戰略轉移。其實我說的是我們祖國。

美國的戰略縱深並不好於中國,之所以好是因為他的軍力最強,一旦強於他的國家與他發生戰爭美國很容易被封鎖在北美大陸,還有美國很難防守,不止美國海岸線太長且易於登陸而且可以從加拿大海岸登陸然後南下或墨西哥登陸北上根本無法防守。中國幅員遼闊,高原雄偉,丘陵起伏,平原遼闊,丘陵低矮,大盆地小盆地四面環山,地勢低窪。我國陸地上分佈著五種基本地形類型,極大地增加了我國入侵防禦的深度。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佔領中國的原因,因為中國的地理環境極大地限制了日本不確定的行動,給了中國最好的山,最好的地理環境!

與美國不同,平原隨處可見。如果美國和中國一樣,那就是大多數國家。美國被入侵了幾分鐘。因為美國是平坦的,沒有山可以隱藏,它可以進行戰略防禦,而中國是不同的。各種地形對中國特別是青藏高原有很大的優勢。連綿起伏的群山,大大增加了中國國防的戰略深度!因此,中國無疑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深度的國家。由於中國在世界上的地形多樣,這一地形造就了中國強大的防禦能力,這也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佔領中國的原因。


歷史深度揭秘


一般來說,“戰略縱深”和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大小有關,在很多時候,國土面積越大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擁有越大的戰略縱深。如果按照這個概念來理解,那麼俄羅斯無疑是戰略縱深最大的國家。因為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甚至超過了冥王星的表面積。

俄羅斯領土東西長達9000公里,南北寬約為4000公里,國土總面積為1709萬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自然擁有“無可爭議”的最大“戰略縱深”。

不過,“戰略縱深”其實不單單隻取決於國土面積大小,它還應該把這個國家的地形地貌、人口分佈、氣候環境、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考慮進去。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是人口分佈非常不均衡,它的人口集中分佈在歐洲部分,經濟也最為發達。剩下的亞洲部分雖然面積廣大,但是人口比較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特別是它的遠東地區氣候環境非常惡劣,不適合人類活動。所以它們的戰略地位價值非常非常低,戰時不可能把這些地方作為俄羅斯的大後方和戰略迴旋地。

而且俄羅斯歐洲部分還主要是一馬平川的東歐大平原,很少有高山、大河做為地理屏障,非常容易遭到敵方的快速突襲推進,二戰時德國就是一開始憑藉著閃電戰迅速佔領蘇聯很多歐洲平原地區。綜合這些標準、條件來看的話,俄羅斯的“戰略縱深”其實並不算大。

相比較之下,美國的國土面積儘管明顯不及俄羅斯,只有937萬平方公里。但是美國三面環海,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地形更加複雜多樣。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口分佈比較均衡,各地區經濟發展雖存在差異,但均比較發達,任何一片區域都具備成為大後方的潛力。

而且美國偏居一方,位於比較獨立的北美洲,兩個陸上鄰國都沒有進攻美國的能力和意願。其他國家想要進攻美國本土,只能是從海上進攻,對國力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如此看來,美國的戰略縱深才應該是全球最大的。

中國的戰略縱深排名應該是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的國土面積同樣不及俄羅斯,但是人口數量為世界第一,主要分佈在廣大的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西部、西北部地區雖然自然環境惡劣,但人口數量也並不算少,有些城市發展水平還比較高。

而且中國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高山大河相間分佈,成為很多地區的天然屏障。很多內陸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比較發達,簡直就是大後方的典型代表,戰時中國依託這些地方可攻可守,戰略相當靈活。如此來看,中國的“戰略縱深”也是相當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