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漢唐盛世”,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彙。

通常,人們將中國歷史上兩個時間不相聯結的朝代漢朝(前202年—220年,中間有短暫的王莽新朝)和唐朝(618年—907年),以“漢唐”作為一個名詞,即所謂“漢唐盛世”。

從時間跨度來看,漢朝和唐朝兩個朝代的時間跨度,共計約十個世紀,當然對中國史乃至世界史的影響更是深遠:當今中國人的主體民族為漢族,語言為漢語,文字為漢字,系因漢朝而來;在中國境外,華人聚居地被稱作“唐人街”,也有很多國族仍然將中國人稱作“唐人”,顯因唐朝使然。

作為中華民族無上榮光和自豪的封建王朝來說,漢朝和唐朝具備了大量相近之處——

大一統,漢、唐的疆域都很遼闊。

據研究,漢朝極盛時期直接統治疆域約700萬平方公里,若加上羈縻統治地方則約1100萬平方公里;盛唐時,中央政府實施有效行政管理的疆域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兩個朝代存續時間都很長,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很高,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仔細研究對比,漢朝與唐朝在統治理念、政策方面有著很多不同。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參見拙作)


【漢朝】

統治階級劉氏皇族是中原華夏人出身,有著深入骨髓的“華夷之辨”的界線,因此漢朝軍隊基本是清一色的中原人組成,甚至包括讓匈奴都為之色變的彪悍騎兵部隊;只是一度制約漢朝最大的問題是戰馬,因此,在獲得河西走廊和西域疆土後,最大的意義就是擁有了一片“天賜”的寶馬良駒供應之地。

在民族間戰爭勝利後,漢朝的通常做法是將降服或內附族類,與漢人雜居,強制性地進行文化、語言、行為模式等方面的教育灌輸,使之歸化為漢人,這是漢朝與唐朝很大的不同點(對照下有關鄰國是否也有強制同化呢)。

除了用先進的漢文明進行同化融化,漢朝還委派中原人在新拓殖的疆域屯田墾殖,亦兵亦農亦牧。

同時,漢朝長期擁有著強大的常備軍或野戰軍,平時進行嚴苛的正規化軍事訓練與準備,一旦發生戰事,便可以迅速調兵平定。

兩漢數百年,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北方、西北的匈奴人,但經過100餘年不斷的反擊戰,在名將衛青、霍去病、竇憲等軍事家和張騫、班超等文武雙全的外交家們領率下,到漢末時,匈奴已不再是中原的重大威脅了,其北匈奴不得不西遷,南匈奴則在投降後被安置在內地,逐步由遊牧改變為半牧半耕或農耕生產生活方式,使其走向文明。

因此,漢朝所拓殖的疆土諸如河西走廊,一旦被中原擁有,便很難失去,其統治的穩定性或言其軍事與政治、經濟、文化策略的匹配性是不錯的。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西漢疆域/來自網絡)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東漢疆域/來自網絡)


【唐朝】

其經濟文化社會之發達舉世矚目,也是中國歷史上疆域面積最大的朝代之一。但唐朝具有別的朝代所不具備的一個特點是較短時間內面積“縮水”驚人:強盛時的唐國疆域面積共1240萬平方公里,“安史之亂”後竟縮為800萬平方公里,可謂史上最為“迅猛”的疆域“縮水”。

究其原因,統治政策和軍事策略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唐李皇族祖上出身於隴西狄道,

狄道即今甘肅省臨洮縣,西周稱隴西邑,東周戰國稱狄道。狄者,古代中原人對北方、西北方非華夏族人群的泛稱,有赤狄、白狄、長狄等多個種落。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在此設“隴西郡”,治所在狄道。

從戰國到秦漢近五百年間,隴西郡轄地約為今日之甘肅中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的廣大區域,而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裡歷來是族群雜居之地,加之經歷了五胡十六國與南北朝以後,作為唐朝統治階級的李氏皇族而言,對少數民族並不陌生或言“親切感”更強些。也有人說,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就具有非常鮮明的“胡羯之血”——李淵的母親獨孤氏為鮮卑人,其妻、李世民的生母竇氏為鮮卑人。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唐朝疆域/來自網絡)


當然,經過數百年的族群融合,又經過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到隋朝時,進入中原的鮮卑人除了少數人還留下姓氏方面的印跡外,其他與漢人無異了。

並且很重要的是,從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來看,民族的差異性從來就不在外貌、形象、氣質、服飾等方面,甚至和人種、口語都沒有太大關係,而是看是否認同共同的文化傳統,是否具有相近的心理,是否共同使用漢字,這樣的例子在古代舉不勝舉,比如元朝建立後,大量色目人進入中原,他們深目高鼻、頭髮黃褐,但都尊儒道釋,以書寫漢字書法為榮。

即使在今天,從人種、骨骼、口語看,中國南北方有顯著區別,但在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理念的認同上,又何其高度一致!

但是,出身環境與氛圍的差異,必然帶來一些治國理念的不同。

唐朝能夠迅速將隋末動盪局面穩定下來,中原地區自不必多說,而西部諸部族的迅速歸附,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那裡在漢朝就已經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李氏皇族的胡人血統,也是得到認同的重要原因,李世民被尊稱為“天可汗”即是少數民族在情感、血緣上對李氏高度親近認同的一種直接證明。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唐三彩/來自網絡)


【漢、唐之不同】

唐朝與漢朝的統治政策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

漢朝,有很強的國家戰略,也為此進行了高明的戰術設計。拓疆穩紮穩打,非常符合農耕民族的共同特點,但是一旦擁有了疆域,其統治的穩定性、安全性、承繼性很高。

唐朝,更多依賴於邊陲地區口頭或形式上的“效忠”,獲取疆土似乎更容易些,但失去時也非常迅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漢朝軍隊幾乎清一色中原人組成,而唐朝軍隊則是標準的“各族聯軍”,其軍隊中有大量漢人,但也羼雜了突厥、吐谷渾、突騎師、契丹、羌等族群;漢軍的軍事指揮官絕對是漢人,如著名的衛青、霍去病等,而唐朝大將固然有李靖、薛仁貴、王孝傑、張孝嵩、郭子儀、封常清等,但亦有眾多阿史那氏的突厥將領,也有安祿山、史思明等“雜胡”將領,也有突騎師部出身的哥舒翰等,也有來自契丹部的李光弼,還有高句麗人高仙芝,與漢朝顯著不同。

在民族政策方面,從包容性看,唐朝顯然比漢朝要大得多,漢朝對於歸附和納降者均使其與漢人雜居,施以漢文化的教化,實施與中原一致或接近的中央集權行政管理,最終使其漢化,這樣的益處在於增強了邊地與疆域的穩定性;而唐朝則是滿足於少數民族的稱臣納貢和遠播聲威,相對不很注重民族融合,這樣的好處在於能夠通過較小代價(主要是物質財富的賞賜或互市等),一段時間內獲得別人表面稱臣,但長期的、統一的行政管理很難建立。因此即使少數民族一時歸附,也會時叛時服。更重要的是一旦朝中有變或中原出現內訌(如長達數十年的武周系統與李氏皇族的皇權之爭和“安史之亂”),少數族群便會相應起事,引起更大禍端。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參見拙作)


在軍事政策方面,漢唐兩朝的差別更為明顯。

漢朝模仿秦朝做法,長期保持著大規模的野戰部隊且進行高度戰備,特別是有一支忠勇的騎兵部隊,從而保證了在與匈奴這類強敵的長期軍事鬥爭中,不至於捉襟見肘,更不至於擔心關鍵時刻會不會發生譁變;反觀唐朝,有野戰部隊的建制,但是數量和規模與其要包圍的疆域相比,則顯得很不協調,一旦發生戰事,唐朝通常的做法是集結一直數千人最多一兩萬人的漢人部隊,然後邀集周邊各部族軍隊出戰,這種方式在唐朝威望極高(如盛唐)的時期是奏效的,然而在唐廷威望下降或與當地部族關係出現裂痕時,其弊端便立刻顯現,如高仙芝在“怛羅斯之戰”(戰爭起始於751年7月—8月間,以唐軍完敗告終,從而失去了對西域西部的主權。怛羅斯,距離唐朝“安西四鎮”之一、著名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鎮不遠,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塔拉茲市)中,就是因為葛邏祿部軍隊臨陣倒戈,而招致全線潰敗。

也許有人會講說,古代戰爭中後勤保障困難巨大,是導致唐朝難以在西域保持大規模的常備軍的原因,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

然而,漢朝面臨的困難與唐朝是一樣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漢朝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主要有三:

· 一是派駐大量野戰部隊駐守西部邊地的同時,允許軍人帶家屬同往,並且由國家財政出資,鼓勵軍屬在當地開荒種地,還補貼種子、農具等物資,這樣一來,許多在原籍因人多地少而生活困苦的中下級軍人及其家屬,退役後乾脆徹底“移民”;

· 二是將大量中原無地平民、罪犯和流浪者遷徙到西部,拓荒墾殖;

· 三是通過固守河西走廊和西域,從而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少來自中原內地的商販往來其間,有些定居在西部新土。這些措施的長期執行,使得漢朝在其西部疆域逐漸建立了居民點、城市。基層組織建設和人口、經濟、社會的發展,為軍隊的後勤保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支持,從而漢朝從內地調運的軍用物資數量也相應大大減少,國力負擔明顯減輕。

當然,無論漢還是唐還是今天的中國,西域和河西走廊的自然條件都非常優越,儘管有一些沙漠戈壁,但總體而言,較低的海拔,相對平坦的地勢,水草充沛的草原,沃野千里的綠洲良田,是非常適合農耕文明的地方。

【參考書目】

1、《一本書讀懂中國史》

2、《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們》

3、《大遼帝國》

4、《西夏王—英雄之生當為王霸》

5、《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顏家族》


簡明:漢朝與唐朝的不同

(漢代“燕然勒銘”/來自網絡)


著作權聲明:本文文字如無註明,皆屬本人原創。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媒體擅自轉載,或任何媒體(或個人)以複製形式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