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後,退伍老兵又將何去何從?

戰疫之後,退伍老兵又將何去何從?

戰疫之後,退伍老兵又將何去何從?



本週一,部分省市已經根據疫情形勢,逐步復工上班了。


雖然其他省市上班復工的時間還要晚一點,但是隨著疫情工作的逐步深入,隨著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形勢一定會越來越好,勝利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很多的工廠、商店、企業都採取了停工歇業的方式應對疫情。而面對疫情防控採取的管控措施,就業不足將成為大家即將面對的一個現實情況。


這是一個階段現象,也是一個暫時性的困難,未來隨著形勢的緩解和經濟的提速,就業形勢會越來越好,這一點還是毋庸置疑的。


01.


在和一個老兵交流的時候,他告訴筆者準備疫情結束後重新換個工作。筆者問他想好乾什麼沒有,他說暫時還沒有想好,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


筆者說,雖然有計劃暫時無法實施,但是為了能夠疫情結束後及時高效的就業,還是希望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等到疫情結束再考慮這些事情,恐怕那時候不但時間準備不充分,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會很大。


老兵說,想想也是這個道理。臨時抱佛腳,不如早做準備更好。


本來,春節過後,是各大企事業單位就業招聘的黃金期,會有很多的崗位和工作迎接大家的挑選。


但是因為疫情防控站的極端重要性,所以今年疫情結束後的招聘不可能會和其他年份一樣,也會有自己的特點,值得每個有應聘就業意願的戰友們注意。


和其他時期相比,疫情防控期間及疫情結束後的就業應聘有什麼特點?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規模小、次數少、難組織。


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雖然很多城市會陸續復工上班,但是因為避免群體性活動帶來的傳染風險,所以暫時一段時間內組織大型就業招聘會是不可能的。


即使有組織,也一定是比較小的,可能會是專項的,不會大批量的面對所有人群。而且,這樣的招聘活動,因為有潛在的風險,所以在無法確保消毒安全的情況下,次數也是越少越好。


即使疫情結束,本著謹慎負責的態度,這樣的局面也不會立即改觀,會持續保持或者逐步改善。


因為規模小、次數少,所以帶來的機會和崗位就會相對較少。而戰友們要想找到一個合適的崗位和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會增加,甚至做好打持久戰、攻堅戰的準備。


二是可提供崗位有限,競爭壓力大。


因為需求不足,導致用人單位可提供的崗位數量、質量等會縮水,往往會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因為供大於求,而求職的壓力人數等又不會減少,這就導致就業應聘的競爭壓力增大。如果我們沒有過硬的就業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往往無法脫穎而出。


當然,因為疫情工作原因,部分醫療單位、物流企業等,對人員的需求可能會增加。但是這些企事業單位,對員工的要求標準會相對比較高一點,並不是光有一方熱血就能成功應聘的。


三是待遇可能無法達到要求。


因為壓力大、崗位少,自然招工的主動權就落在了用人單位手中。可能面臨的實際情況是,相應的待遇薪酬恐怕無法和其他時間段相匹配,甚至無法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


這種情況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戰友們在制定就業預期的時候,能夠因時而異,及時調整。切不可死抱著一個標準不變,讓機會白白溜走。


四是線上應聘或許是一個趨勢和選擇。


從現在各政府機關的通知來看,面對面的工作模式將暫時切換到“鍵對鍵”的模式,也就是提倡大家利用網絡辦理相關事項。筆者認為,網上招聘,或許是疫情期間一個大趨勢。


網上招聘的好處比較多,比如好組織、低風險、安全係數高等。筆者猜想,未來如果組織類似招聘活動,恐怕線上招聘將是第一選擇。所以希望戰友們及時關注相關平臺和相關部門的通知,避免錯過機會。


02.


說了這麼多,形勢很嚴峻。作為退役軍人來講,又該如何去做呢?


面對疫情給自己就業招聘帶來的衝擊,我們又該如何化解和接力用力呢?


這裡,筆者提出如下建議供大家參考。具體的工作,當地的相關部門會有安排通知的。


一是做好準備,適時而動。


雖然就業形勢不夠樂觀,但是不代表這段時間就啥都不能幹、什麼事情都幹不了。比如,積極瞭解相關信息,做好自己的簡歷,對未來有個設想等,這些準備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完全可以去做,也有充足的時間去做。


如果還沒就業或者第一次就業的戰友,則需要通過調查瞭解,對自己就業的方向有所分析研判,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找準自己就業的方向;對於已經就業或者再次就業的戰友來說,對自己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則顯得很必要,積極瞭解就業形勢和行業前景,也是必要工作。


在這段沒有打擾的時間裡,做好準備,才能伺機而動。一旦有了機會,就可以一擊必中,就業成功。


二是積極學習提高,積攢力量。


防控期間,是一個難得的可以自我提高學習的階段。雖然無法像以往那樣走入課堂去學習實踐,但是通過自學和網絡學習,也有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是主動了解推薦,掌握信息。


雖然大型的直接面對面的就業招聘會可能不多,但是不代表一點機會都沒有。與其疫後大家搶破頭去搶崗位,不如提前做佔得先機。


可以積極參加網上的招聘會,把自己簡歷及時上傳,尋找機會;可以直接和心儀的用人單位溝通,瞭解崗位需求,加強自我推薦;可以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人社部門取得聯繫,瞭解當地的就業形勢,有的放矢做好準備工作。


掌握了最新最全的就業信息,自然會在就業的競爭中先人一步,穩操勝券。


03.


四是適當降低標準,先就業再發展。


疫中和疫後的就業,相對而言比較難一點。所以期望一次性找到心儀滿意的崗位,恐怕難度很大。這就需要大家及時調整心態,適應形勢的變化。特別是要樹立“先就業再發展”“先上班再調整”“有工作比有面子更重要”的思想。


如果有的選擇最好,如果沒得選擇就不要挑剔。及時的就業,不僅僅可以緩解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更能把握機會不讓機會白白溜走。


五是做好規劃。


形勢緊張,其實也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情況。雖然會讓大家失去一些機會,增加一些困難,但也是一次重新洗牌,讓大家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去發現新的機會。


所以,希望戰友們可以做好規劃。既要有現實當前的目標,也要有長遠未來打算。一步一步,按著自己的計劃去落實。


六是及時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取得聯繫。


這一點很重要。每年,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都會組織一些專項的退役軍人招聘會。這些招聘會,相對而言針對性更強,成功率更高,值得關注。


當然,今年的退役軍人專項招聘會的組織形式和時間,肯定和以往會有所區別。但是隨著疫情結束,這樣的活動一定會逐步開展起來。


這就需要戰友們及時和事務部門取得聯繫,瞭解跟蹤相關動態。


特別是組織形式、時間、規模等。


同時,也可以把自己向事務部門推薦出去,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可以直接對接,提高就業成功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