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歷史上人類與傳染病的抗爭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靜怡勤反覆練


眼下,我國正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魔進行激烈鬥爭。在人類歷史長河裡中,人類與傳染病瘟疫進行了不懈的鬥爭,留下了許多很多感人的故事。

數千年來,致命的傳染病瘟疫給人類社會帶來無數折磨與災難。人類為了生存繁衍下去,同各種瘟疫進行了不懈鬥爭,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與瘟疫鬥爭的歷史。在艱難的鬥爭中,為擊敗瘟疫,一些人同瘟疫進行了殊死鬥爭,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英國“埃姆”小村莊瘟疫阻擊戰

1665年英國倫敦曾發生過一場大瘟疫,英國八萬多人在瘟疫之中殉難。

1665年7月,黑死病大瘟疫進入了倫敦城區,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帶著家人和宮廷遷到牛津郡避難。但是,英國倫敦市市長羅倫斯和市府參事(副市長),以及其他主要官員都選擇了堅守崗位,決定留守在城中防疫。在瘟疫肆虐的情況下,少數品格高尚的牧師,和醫生與藥劑師自願留下來,與民眾共克時艱。

因為當時科學不發達,人們不知道除了人以外其他東西也要隔離,並要杜絕一切東西運輸。在英格蘭南約克郡一個叫“埃姆”的小村莊,來自倫敦的一捆布料送到了一個裁縫手裡。幾個星期後,裁縫的徒弟名叫喬治·維卡斯的20歲小夥子,突然暴病身亡。緊接著,村子裡接二連三有村民死亡,令村民們惶惶不可終日。此時的倫敦已經有數千人死於鼠疫,人們籠罩在一片恐怖之中。與此同時,埃姆村的村民們頓然醒悟,懷疑裁縫的布料裡藏著來自倫敦的“瘟疫”。

儘管埃姆村距倫敦很遠,但人們見村子裡幾乎家家都有人染上鼠疫身亡,便知鼠疫傳染病毒厲害。如果不想出萬全之策,大家都會死。

求生是每一個活著的人的願望。於是,埃姆村的村民們就找教區牧師莫伯森尋求指導,是否放棄家園遠走他鄉,以求得一線生機。但誰都沒有想到,牧師莫伯森的決定是繼續留守,他不會離開埃姆村,寧可自己染病而亡,也不會把鼠疫傳染給周圍的村鎮。

牧師莫伯森還作出決定,把村子封鎖起來。如果大家接受他的建議,就趕快行動起來。在埃姆村,牧師莫伯森博學多才,威望很高,儘管留下來的危險較大,但村民們都接受了他的的建議,與家園共存亡。

1666年6月24日,埃姆村正式封村,不許人出村,也不許人進村。哪知此時的瘟疫已到最瘋狂的時候,村子裡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的婦女,在八天之內掩埋了死去的6個孩子和自己的丈夫。儘管村民們懷疑牧師莫伯森的決策是否正確,但誰都沒有提出異議,因為牧師莫伯森沒有強迫村民們留下來。

1666年9月2日,英國倫敦發生了一場奇異的大火,持續了4天4夜,將倫敦市中心的大部分地方摧毀。令人驚奇的是,席捲英國的這場瘟疫奇蹟般的消失了。

牧師莫伯森的決定,實際上就是現代意義的隔離防疫,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傳播,這是防止疫情擴散唯一有效的辦法。那場瘟疫過後,埃姆村的人口從原來350人減到83人,二百多人在鼠疫中喪生,換取的是周邊村鎮人口的安全,令世人肅然起敬。埃姆村並不是風景名勝之地,每年的八月,英國的人們以及周邊國家的人們都會慕名而來,緬懷埃姆村的村民們曾與瘟疫抗爭而作出的自我犧牲的精神。在殘酷無情的瘟疫面前,寧願犧牲自己,決不當逃兵。

 



雲中漫步笑紅塵


我記得老人們常說家有千財萬貫,養毛的不算。這說的就是如果自己是養的雞鴨鵝狗,如果遇到疫情的話就會弄得血本無歸,就會讓自己全軍覆沒。那麼我們人類也是逃離不開被傳染的厄運。你像去年的豬瘟,你像幾年前的鼠疫?這些都是讓人能無法在記憶中磨滅掉的傳染的事情。

我通過查資料發現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的鼠疫就叫做查士丁尼瘟疫。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當時就是這個屬於造成了拜占庭帝國人口的驟降,對當時的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時候這手藝橫行的非常的可怕。有的時候人們正在交談。突然就倒在地上死亡了。當時每個人都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都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所以說那時候的鼠疫造成了一天就有5000人到7000人之間的死亡。

另外在我們地球上發生的各種會議,還有黑死病瘟疫,倫敦大瘟疫,七次大霍亂瘟疫,亞洲流感,非典疫情,豬流感等等。


伊春美食美客


一、天花

晉代道教醫學家葛洪(公元265~313年)在所著《肘後備急方•治傷寒時氣溫病方》一書中首先記載了虜瘡:“比歲有病時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數日必死。治得差後,瘡瘢紫黯,彌歲方滅,引惡毒之氣也。”一般認為,其中關於天花症狀的正確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

據文獻所載,早在唐朝始有種痘。在1884年武榮綸與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書》中寫到:“考上世無種痘諸經,自唐開元間,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清代朱純嘏《痘疹定論》也記載:宋真宗時(公元1006~1017年),丞相王旦的幾個孩子。

都是同一種疾病。”他以此潛心研究,應用各種動物做試驗,他先後以20年的時間到牧場擠奶婦中調查,驗證了患過牛痘者不得天花的事實。1796年5月14日他為一名叫菲普斯的少年接種了痘苗,所用的痘漿是取自一位擠牛奶正患牛痘的擠牛奶少女。

6周以後,詹納再給這名男孩接種取自天花膿皰的膿液,男孩沒得天花。他將這套程序稱為種牛痘,以區別人痘接種。1802年及1806年,英國國會先後2次獎勵詹納3萬英鎊以表彰起貢獻。1803年以後詹納到倫敦皇家詹納學會工作。1813年劍橋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美國總統傑斐遜在給詹納的信中寫道:“你從人類苦難日曆中撕掉了那最痛苦的一頁。

你現在可以欣慰的想到:人類永遠銘記你的功績;我們的後代只會從歷史書上知道曾經有過這麼一種可惡的病叫天花,但被你制服消滅掉了。”詹納被後人稱為“偉大的科學發明家與生命拯救者”。

在人類征服天花的歷程中,中國發明的人痘接種法和琴納發明的牛痘接種法讓猖獗數千年的天花最終被人類所戰勝。人痘接種法無疑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歷史創造之一,它造福於全人類並促進了醫學科學的新發展,其意義不亞於四大發明在世界歷史上的貢獻。它有效地預防了無數次天花流行,拯救了難以計數的孩子的生命,也使許多人免於毀容、殘廢等天花後遺症的困擾。同時它作為疫苗接種的先驅,可以說是現代免疫學的濫觴。而由人痘接種法改進的牛痘接種,使科學預防疾病跨出了第一步。

1879年,法國的牛羊中又一次流行炭疽病。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第一次提出,牛羊中的炭疽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並用設計精巧的實驗來證明這一點。從這個思想觸發,並利用一個偶然的機會,巴斯德發明了世界上牛痘以外的第二種疫苗——雞瘟疫苗,這也是第一種由致病的細菌本身而不是由一種與致病菌相近的細菌製成的疫苗。這種疫苗的顯著優點是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因為沒有一種疾病像天花那樣具有一個天然存在的弱小兄弟——牛痘,但是幾乎所有的或大部分的細菌和病毒,都可以用這樣或那樣的方法使其毒性減弱從而製成為疫苗。

二、霍亂

1831年,沒有人能夠想到,一場將持續幾十年的霍亂大潮即將來臨在第一波霍亂菌的襲擊中,英國至少有14萬人死亡,一些小村莊幾乎全村覆滅。 霍亂,被描寫為“蹭摧毀地球的最可怕的瘟疫之一”。這種叫做霍亂弧菌的的菱形細菌,通常通過不潔的飲用水傳播,它能夠寄存在肉類、牛奶、蘋果等食物上數天。

當然,對於19世紀初的人類來說,這種可怕瘟疫發生、傳播和控制都是一個謎。每天,在英國的城市和鄉村,都有靈車不斷的往墓地運死人,工廠和商店裡沒有人的活動,人們到處尋找藥物,作最後無力的掙扎。宗教領袖們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對“人類的傲慢”所做的懲罰,許多人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寬恕。當患者從腸痙攣到腹瀉,到嘔吐、發燒,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後面臨死亡時,人們能夠感受到的,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1880年夏天,巴斯德的一名助手負責為實驗用的幾隻雞注射霍亂菌。通常,雞一旦被注入霍亂菌就會立刻發病而死。可是因為當時正值暑假,助手忘了為雞注射。裝有霍亂菌的容器一直擱著,等到暑假結束才拿出來注射。結果出人意料,那些雞並沒有在短時間內死去,它們只是稍有點不適,但很快就恢復精神了。於是,助手重新為這幾隻雞注射“新鮮”的霍亂菌,結果更是驚人,這回雞根本沒有發病!巴斯德想起18世紀末英國鄉村醫生金納的天花預防接種,看來助手是在無意中為雞注射了疫苗。巴斯德於是又找來幾隻雞,重複同樣的步驟,並且用各種方法進行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有效的疫苗。

此後,巴斯德又成功製成了炭疽病、狂犬病的疫苗。在巴斯德的方法其發下,後來的科學家也相繼發明了抵抗許多疾病的疫苗,如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質炎、乙型肝炎、流感疫苗及卡介苗等等,不勝其數。人類與傳染病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三、狂犬疫苗

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由什麼引起。

在細菌學說佔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試驗,為狂犬病的防治開闢了新的路徑。巴斯德從實踐中發現,將含有病原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注射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

1885年的一天,人們把一個被瘋狗咬過的9歲男孩邁斯特爾(Meister)送到巴斯德哪裡請求搶救,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後,就給這個孩子注射了毒性減到很低的提取液,然後再逐漸用毒性較強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方法拯救了男孩的生命,巴斯德在1889年發明了狂犬病疫苗

四、美國流感

極度災情通報 翻閱美國年鑑你會驚訝地發現,1917年美國人均壽命大約51歲,到了1919年,人均壽命僅有39歲,流感病毒在一年中吞噬了50萬美國人的生命。 一開始,醫生們甚至不承認這是流感,誰也不會想到,常見的普通感冒,居然可以變異成為殺人的怪獸。流感傳染的速度如此快,幾乎每個暴露在疾病下的人都會在大約兩天後得病,健康的青年人成為主要的襲擊目標。災難一直波及到幾乎整個世界。

1918年流感,美國有超過25%的人口受到感染,全球由此死亡的人數估計有4000萬

病毒一次又一次地襲擊人類,人類總是頑強地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18世紀末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牛痘”技術防禦天花,開創了人工免疫學。牛痘疫苗發明以後,特別是19世紀後期以來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了導致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各種免疫接種方法接連誕生。到今天,大多數歷史上曾肆虐橫行的烈性傳染病,已有了安全有效的疫苗。僅此一項,就使全世界每年少死亡上億人,並使人類平均壽命提高了10歲。

我是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黑白史


1.像羊群一樣地死亡著 雅典大瘟疫 “人們像羊群一樣地死亡著。病人裸著身體在街上游蕩,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於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狗、烏鴉和大雕也死於此病。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如此記錄了這場席捲整個雅典的瘟疫。 這場瘟疫是人類歷史上記載較詳盡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導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2.多種瘟疫集體爆發 安東尼瘟疫 公元2世紀中期,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等多種瘟疫,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1/4。最後,整場瘟疫導致羅馬本土1/3人口死亡,總死亡人數估計高達500萬





歷史哈哈哈


多吃野味,造就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