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老人的養老錢到底該不該給兒女?你怎麼看?

80後七七的鄉村慢生活


題中的給兒女,概念不清。在此有三種理解:

1,給指送給。送給是指財產的轉移。通過送給,原是老人的錢,就成了兒女的。兒女有這樣的想法,己經是可恥極了,還有臉該不該!如果真要問該不該,應問當兒女該不該伸手要老人們戰?

二,給,指借給。老人從兒女小時,辛辛苦苦把你們養大。現手裡有幾個養老的錢,你還要借走。你們借走了,老人花什麼?

更有甚者,有些兒女只是以借為名,只要借走了,永無還時。還有的兒女,父母借給老大三萬。他也編個理由,向父母借五萬。有幾個這樣兒女,就有插在父母心臟的抽血管。不把老人的血抽乾,誓不罷休。

三,給,是指交給代管。錢還是父母的。父母年邁,出花錢不方便,由子女代管著。當然這種代管也因兒子的心思,心思好的,確實量邦了老人們忙。但也有混水摸魚者。

不知題主的給,是指那種給?但這些各個兒女自己去回答吧

另外關於老人最好是早早寫好遺囑悶題。早寫有早寫的好處。不寫有不寫的好處。

早寫遺漏危害也很大。如果兄弟姐妹們覺悟高,風格高。一切問題都好解決。如果遇上有的兒女,一個個象烏眼雞似的,死盯著父母那點財產。不寫遺囑,本來一個平靜的家庭。因為遺囑,鬧的雞飛狗跳。老人平分的,各人認為自己對家庭貢獻大,出力多。平均分配不合理。老人如果真區別分配吧,眾子女都把矛頭指向老人:偏向這個,虧待那個。個個都氣的雙眼通紅。見父母如仇敵。父母只是悔恨埋怨自己,早知這樣,幹嗎這也省,那也舍不的花,攢下這些財產幹嗎!

我是一個快八十歲的人,非常關心寫遺囑的事。看看那寫明白財產如何分配,心有餘悸。後來有老友,把他寫的遺囑給我看,眼前一亮,深受啟發。藉此機會,展現給想寫遺囑的老哥們!

這位老哥的遺囑分三部份。

第一部分寫清有那遺產,明細帳。

第二部分。遺產的分配辦法。有兩條。

第一條。各兒女,希望你們按照高姿態,高風格,互遵互讓,分配上過財產。讓我們兩個老人在死下能安息。

第二條,如果你們不能達成協議。請法官以法析產。法律是公正的,法官是公正!


明亮的眼睛320


當今社會老人的養老錢到底該不該給兒女?我認為不用給兒女,但要提前寫好遺囑,然後儘早和子女把財產公開,防患於未然,畢竟意外是讓我們猝不及防的。

我公婆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婆婆去世的早,沒給我們留一句話就突然走了。公公檢查出肺癌之後我們一直沒告訴他,因為他有退休金,一直是他自己管理自己的養老錢,我老公他們兄妹幾個從不過問他的養老錢問題,後來他自己好像覺得自己不行了,才把家裡所有的財產全部公開,就這樣,我公公走後,老公他們兄妹幾個辦理繼承財產倒還順利。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身體一直很好,但年齡超過80歲以上,行動也不便了,腦子也不靈光了,養老錢可以不交給子女,但最好讓子女替代管理,讓擁有管理權的孩子每月公開收入和支出情況,避免給子女們找麻煩。特別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是對這個家庭最好的維護。

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把養老錢早早交給子女的,可自己花錢反倒受限制了。所以,我認為老人的養老錢不用給兒女,只要提前把後期準備工作做好,就可以安享晚年。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和大家共勉。





我的退休生活


當今社會老人的養老錢不應該給兒女,老人辛苦一輩子自己的錢應該花在自己身上,去旅遊、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生活快樂幸福的度過晚年。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的退休金每月近兩萬元,家裡的錢爸爸掌管,他喜歡吃肉,家裡每天都有魚有肉換著樣吃,每天自己蹬著三輪車去早市買菜,媽媽喜歡吃水果,爸爸不管花多少錢都不心疼,給媽媽買她最喜歡吃的水果。爸爸的喜好總是一陣一陣的不斷變化,前一陣子喜歡蘭花,於是每天去花市買蘭花,不到一個月就買了二十多盆蘭花,直到媽媽說家裡沒地方放了才止住,後來又喜歡上字畫,老爸又收不住了,天天去市場買字畫,據說還有拍賣的畫,一直買的家裡的牆上掛滿了字畫,還有很多裝裱好的畫兒捲起來捆成捆放在一個瓷缸裡,真是太多了,老媽又叫停了,之後爸爸又喜歡上手串了,去古玩市場買了不下五十串手串,有大有小每天都換著樣的盤手串,見的我們就說看看我又淘到好東西啦!給你一串要不要,這就是他的樂趣!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過好自己的生活。感覺爸媽把生活調理的有滋有味兒的,真是很好。作為兒女最好不要干涉和索取父母的養老錢,自己去奮鬥,努力創造財富,過好自己的生活,孝順好自己的父母,給下一代子女做個好榜樣。



麼石29189563


千萬不能全給,自己的生活費給他們就夠了,

大部分退休錢自己保留,防老,現在社會,養兒防不了老,要靠自己防老,千萬,千萬,我就是例子,我的退休錢兒子掌握著,我想用點錢,兒子拒絕了,我一氣之下,犯了病趕快上醫院搶救,命保住了,我要靠他們,他們害怕了,把給錢還了一部分,其實錢換車了,所以我的退休錢,我自己保存了。


用戶6860691546160


先講一個以前在網上看過的小笑話。說一個老爺子手裡存了點錢,兒女說你把錢分了吧,我們來輪流養你。老爺子說“不!你們都忙,我不麻煩你們。這樣吧,我住養老院,你們呢,有時間來陪陪我。不白陪,平時呢,來看看我,我給你們100塊錢;年節的,來陪我吃頓飯,給你們1000塊錢。”

這樣,老人住養老院,不用在兒女家受拘束,年節的還有錢打賞小輩,即享受天倫之樂,自己經濟還自由。

我姨一輩子農民,一輩子沒攢下錢。現在老了,幾個兒女輪流住。前段時間跟媳婦鬧不合適,到我媽那兒住了一段時間。她特羨慕我媽,想吃啥就買,穿的用的全由著自己,上市場回來就一大包。但她看我媽一個人辛苦,就說要不把錢分了,讓小的養著吧。我媽說:不,他們都年輕,不需要我的錢。我自己手裡有錢心裡踏實,生活自由。

說了這麼多,我是想說,老人為了兒女付出了一輩子了,老了,沒能耐去掙錢了。手裡僅有的一點養老錢,就自私一回吧,不要再給兒女了,讓自己有一點財務自由。


遛狗曬太陽安


養老錢該不該給子女?因人而異。老人身體健在時,自已話事,自已支配。當身體不好,舉步維艱時,保障卡在手,要子女按自已的要求去取錢開支。退休以來,我們兩老由我主管養老金,我每月固定給老婆一筆全家的伙食費,其它水電等開支由我和兒子分擔。還備有一筆應急基金,生少孩或有病住院均由基金裡支付,家人平安,能夠應付首付。這筆錢,由兒子辦理,他的姓名存入,卡或存摺交我手,憑我特設的密碼。家裡有錢,大家相安無事。其實嘛,老人剩餘的養老金和家產,終歸是屬於子女的!你能帶埋去火葬場嗎?


曾國華33


我有的看法,我本人己進入老年時候,己7O大幾歲了,國家給我的養老錢,不是幾多錢,現在還有能力去管理錢和使用錢,還是自己用的,如果到了那個楷段無辦法使用的時候,應該是給兒女保管和管理,要用的時候叫兒子買回來,老人總支會有那一天的。


伍開坤


不是應該不應該的事,全憑老人心意,願給就給,不願給就不給,但絕大多數老人都會給,因為在老人心裡兒女比他們自己重要


嘀嗒5929


當今社會老人的養老錢,不該給兒女,或者專給一個兒女,還是留下來放在自己身邊,到時有禮尚往來,或者生病急用,自己的錢可以自由自在有主動支配權。

給了兒女們就成了他/她們的錢,父母自己想用錢,反爾向兒女要很被動,養老錢不到萬不得意,理應掌握在自己手中好,(失去自理能力的人除外)。





靠山4


按情理不該。老人的養老錢留著,有備無憂。

老人有權支配自己的錢。如果想給子女,也不該有非議,但子女不該啃老。

多數老人年老體弱多病,需要花錢,作為子女也多少給予補貼。天經地義,理應回報。

當然,少數老人一生很少生病,沒花什麼大錢,積蓄不少,人走了,最終還是歸給子女。

所以,父母缺錢,子女補助,父母餘錢,歸屬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