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說起古代先民,給我們現代人的感覺應該都是正襟危坐、聆聽禮義道德,因為禮法的限制,整體氣氛比較死板。不然又怎會有“古板”“守舊”一說呢?

然而,你知道古人也有很潮的一面嗎?沒有之乎者也時,甚至還能自帶萌感~

不信嗎?下有古物為證,有圖有真相。

先說潮的一面。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這是唐朝髮網,放現在也不過時,引領幾千年潮流,有沒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敦煌出土的漢代童鞋,上圖為編織涼鞋,下圖為牛皮鞋。當休閒鞋穿妥妥滴,一點都不違和,還有一種返璞歸真的風格。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如果不對您解釋,你會不會以為上圖這些裝飾應該是奢侈品包包上的鎖釦之類呢?其實呀,這是唐朝腰帶扣,可惜皮子已經爛光光了。是不是感覺愛馬仕什麼的都弱爆了。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上面這兩張圖片,一個是三國彩繪鳥獸魚紋漆槅,一個是三國彩繪鳥獸魚紋漆槅。看品相是不是很像現代食堂裡的餐盤?沒錯,它們就是餐盤。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用來裝快餐的?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你有沒有想過古代沒有冰箱,夏天是怎麼保存食物呢?快看看上圖這個,戰國時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的兩件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釜。夏天時,往裡面加入冰塊,再把食物放進去,就可以防腐保鮮了。是不是很感嘆古代人的智慧呢?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這是內蒙古赤峰遼國墓葬出土的一堆牙刷。中國的牙刷最早是東漢發明的,大多都是骨制器。加上毛刷,和現代牙刷可是90%相似噢!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上圖這個是商代婦好墓出土三聯甗(yǎn),類似現在的煤氣灶……獨一無二的複合炊具!越來越佩服古代先民了!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敦煌壁畫17窟的唐侍女,看這唐朝提包,這形狀這花紋,現在的單肩包都是她們玩剩下的。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這是敦煌壁畫中的畫面。對,你沒看錯,這是大名鼎鼎的搬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體育項目上,古人也不落今人。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眾所周知,宋朝時我國有一代足球巨星——高俅。記得之前足球圈有個段子:“齊達內退役了,法國六年沒緩過勁來;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六十年沒緩過勁來;高俅退役了,中國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哈哈。

宋朝時的足球水平,堪稱專業級別,還有專業的足球隊。作為球星,高俅也藉著球技平步青雲,坐上了三司太尉。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宣宗行樂圖

上面是明朝的《宣宗行樂圖》。圖中拿根小棍瞄準地上一枚彈子者為明宣宗。

你猜他在幹啥?打高爾夫。是真的,這項運動在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

這項運動最早起源於宋代,元代時期大受上流社會歡迎,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打高爾夫球的明代婦女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這是藏於北京首博的捶丸

而日常行文,也不全是我們以為的“之乎者也”。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這是唐朝小學生的作業。年代為唐景龍四年,即公元710年,抄寫者是一個叫卜天壽的12歲學生,文中雖有一些錯字,但字跡卻很工整。

亮點是,卜天壽抄寫完《論語·鄭氏注》後,還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詩:寫書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遲),明朝是賈(假)日,早放學生歸。這可謂是唐朝版的“熊孩子”, 很是任性可愛。不過,這份作業總長5.38米,寬0.27米,這麼看來,唐代的小學生課業負擔也是很重的。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扯淡碑

這是有名的“扯淡碑”,相傳為明代墓碑,1984年由河南淇縣城北下關八角樓西寺院遷至摘心臺公園內。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全碑共刻111字。這塊碑無墓主人姓名,也無確切立碑時間,碑文藏頭露尾,撲朔迷離。

別以為“扯淡”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說起來也是很溜的。清初嵇永仁就寫過《扯淡歌》,調侃、諷刺與才華並具。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這是雍正皇帝在田文鏡摺子裡的御批。是不是很接地氣?說話口氣就像鄰家大哥。

其實,清朝皇帝批閱奏摺時,也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高高在上。相反,看著還挺親切。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朕躬甚安,不必為朕過慮,你好麼?好生愛惜著,多為朕效幾年力。”親切的嘮家常。

最讓人熟知的,當屬“知道了”。

你知道中國的古人有多潮嗎?來看看這些出土文物

看完上面,有沒有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是不是還覺得像是有點穿越了?

中國古代先民還是有比較樂觀的一面的!一篇文章,博君一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