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害怕我好人
黃酒是蘇南浙北地區的本土酒種,酒精度不高不低,口味獨特,微甜。冬天的時候放點薑絲熱一下,和兩三個知心朋友小酌,很是愜意。但是確實很難上口,有個安徽的朋友,第一次喝黃酒,吐掉了,說“這到底是什麼,一股中藥味道”,後來喝上口了,沒天午飯晚飯,都要喝一瓶黃酒。然後我看到有人在說,喜歡黃酒是因為酒量差,這種說法太扯淡了,我那朋友白酒一斤白半,才剛剛微醺。喝酒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達到那種暈暈乎乎,似醉非醉,那種微醺感覺嗎?你說你喝三斤白酒就像沒喝一樣,那你喝它幹啥。由此可見,現在的人,喝酒都在追求能喝多少多少,張三喝一斤,菜,李四能喝兩斤,李四兩斤算什麼,我王五三斤,都在追求這個。所以,黃酒這個溫文爾雅的就種,不受人待見,尤其是不受年輕人待見。
蝸牛揹著蝸殼
現在的黃酒,貌似已經淪落到佐料的地步了。
黃酒現在不受歡迎其實原因就兩點∶第一,口感獨特,第一次嘗沒幾個會喜歡;第二則是重點,噱頭不足,賣點不夠。
黃酒屬於糧食酒,而且屬於酒麴複式發酵酒,但不是蒸餾酒,因此口味複雜,口感獨特。別說外國人了,就連中國人自己,首次嘗試黃酒都會有點不適應。
除卻口感對新手不友好外,黃酒還帶功效。黃酒在中醫裡有進補的效果,性溫熱,祛寒涼。在醫理上說就是黃酒裡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和多糖,營養成分高。這在食物不多的時候,黃酒是寶,但在食物豐富,大家普遍營養過剩的當下,就有點過益了,不少人喝了黃酒上火的原因就在這。因此,除了食用寒涼的食物,比如螃蟹和海產時佐以黃酒外,黃酒市場已經不多了。
另外,黃酒還是那種深藏不露的選手,明明酒精度不低,但喝的時候很難感覺到,容易喝多,而且因為成分複雜,醇酯類物質多,喝多了就又容易上頭,這導致喝黃酒易醉易失態,因此上不了高端檔次。
然後再說說關鍵的賣點,葡萄酒有葡萄產地與質量的噱頭,比如各種高端葡萄園和酒莊,還按年份的不同出現的名酒,比如傳奇的82年拉菲。白酒有水源與酒窖的噱頭,比如各種獨特水質和年份的老酒窖,比如離了茅臺鎮的水和窖池,那就不再是茅臺酒。但黃酒沒有對應的噱頭可以炒作,原料是普通的米,沒有特殊的地方,就算換了酒麴與工藝,口味有不同,但依舊也還是黃酒。貌似現在在黃酒的推廣方面,只有營養豐富和歷史文化的賣點,沒啥硬實力,推廣起來沒力度。
個人認為,黃酒現在沒落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其營養豐富的最大優勢在普遍營養過剩的當下反而成了劣勢,而且黃酒在當下容易導致上火,個別甚至會出現虛不進補的情況,這也讓黃酒進一步沒落。
Double豆科技
黃酒在江淅滬小三角地區的受歡迎程度是相當大眾的!而對於白酒這類烈性酒在中國社會的廣闊天地裡是一個豪爽性格的像徵!而在寒冷地區又是一種能暫時避寒且容易能隨身攜帶的飲料。
我是一個有血壓高病史之人,近三十多年就改喝黃酒(主因是白酒的生產現在主要是靠勾兌完成的),如果是在冬季一杯黃酒放在微波爐中熱一下,真的很舒服。
七九年回滬後,身邊有很多從黑龍江和吉林回來的知青,看到他們就一把花生米就能喝酒,真有點不可思議!說實話也真看到了不少飲酒長期過量的,身患疾病而過早的離世!內心真的不好受,因為他們必經是我們這一代知青中的一員!
我的家庭中由於父親喜歡喝酒〈外公外婆是在崇明開小酒坊的),所以弟兄幾個也就能喝酒。只不過本人為了身體健康早早改為喝黃酒了,所以在這個平臺上多次提到外出旅行,在夜行列車上會喝黃酒,總認為與感覺這是我人生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哪一天口中無味不想喝酒了,太太就會引起警覺,也預示著我身體不舒服了。前幾天就這樣,連續二天沒喝酒。
夏明8234
另類君答題o(* ̄︶ ̄*)o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
然而黃酒一直火不起來,這是為啥捏?
另類君認為,黃酒之所以一直“不慍不火”,在於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市場定位和宣傳力度。黃酒的客戶群體多集中於江浙一帶,雖然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這些內陸省份也都有黃酒企業和客戶群體,但都未能形成規模,而且生產廠家也大都將市場投放目標設定為江浙省份,對拓展市場空間缺乏長期眼光。
目前國內黃酒生產企業除古越龍山和會稽山兩個品牌有市場開拓意識外,其他黃酒企業多是“蜷縮”狀態,混吃等死而已。
其次,黃酒本身的短板。黃酒是好東西,和白酒相比度數太低,喝起來不夠濃烈,也即是酒友們常說的“不盡興”,和葡萄酒相比,又缺乏“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味”,這個問題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宣傳,例如當年陝西的秦池酒,狂砸四個億的廣告費,一夜成神(儘管後來掛了,但也算輝煌一時),又比如水井坊的聲名鵲起,僅只是因為全興酒廠在1998年改造廠房時,發現了地下埋藏有古代釀酒的遺蹟,其中有不同時代的酒窖、晾堂、灶坑、蒸餾器基座、牆基等遺蹟,他們以此為母本開始運作,終於將水井坊以63億的天價成功出售套現。
黃酒是好東西,然而自身短板必須以市場運作來彌補,可是卻沒有白酒和葡萄酒的成熟套路可以因循,所以就這樣不尷不尬的存在著。
事實上,喜歡喝黃酒的人都是鐵桿粉,例如胡適去臺灣後深感“最大憾事無黃酒”,甚至不抽菸不喝酒的蔣介石也在日記中對家鄉的黃酒“以為愛物”,然而歷史的積澱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卻無人理會。
魯迅臨終前一個月曾對許壽裳提及“泉下有知,當合著花雕作詩寫文,方才是人生最大幸事”,然而迅哥兒居然被教育部趕出了課本,但願美好的黃酒不會如此吧o(╥﹏╥)o
悲了個催!
另類文史
黃酒在中醫裡面是一味很好的藥引,特別是在古代很多藥方後面都會加一句“或和酒服”。在明清之前,喝酒就是指喝黃酒,例如古人所謂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還有“老闆娘,來一罈女兒紅!”小時候看電視劇時就納悶,怎麼古代人都用碗喝酒,而且基本上可以一口悶呢?原來他們喝的都是度數不超過20度的黃酒,要是喝50度60度的白酒,估計早趴下了。現在普遍意義上的白酒是蒸餾器燒酒工藝發明以後才有的,才兩三百年的歷史。以前,為了調養身體喝過一段時間的黃酒。總得來說,優點不多,缺點不少。第一,黃酒口感很差,除非江浙地區從小喝習慣了的,一般人第一次喝真受不了那個口味,即使喝了一段時間,你依然會覺得難以入口。第二,度數不高,喝個兩三斤基本沒事,當一幫人一起聚會時喝了半天菜都吃完了,這邊腦袋還清醒的很,怎麼吹牛皮然後稱兄道弟最後哭天抹淚互相攙扶著回家找媽嘛 第三,不實惠,江浙一帶自古以來普遍富裕,所以才能一直保持喝黃酒的習慣到今天,可能這也是喝黃酒的習慣僅僅在江浙地區保留下來的原因吧。第四,熱量太高,這也是黃酒能作為中醫藥引的原因,但作為健康人喝了以後容易生溼熱,老感覺身體黏黏的,特別是腸道,所以也容易便秘。當然這個因人而異。最後,江浙一帶的人們吃蟹的時候喜歡喝黃酒,而且酒裡面加姜還有要加熱喝,這樣可以中和蟹的涼性,吃了以後不拉肚子。(喝了點白酒,隨便說說😅)
R星啊
我是小逸,關注我們更懂酒!關注並私信,即可得到免費課程!世界上有三大古酒——黃酒、啤酒和葡萄酒,可以說,只有黃酒是起源於中國的,是中國最古老的酒種。黃酒起源於中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遠遠早於蒸餾白酒的出現,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古人端起杯子,揚起衣袖在空中輕讓,說一句“請”,小抿一口又放下,儒雅十足~
雖然說新中國成立以後,黃酒的生產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新的突破,但是相對於白酒和葡萄酒來講,黃酒的發展差距是比較大的。它的價格偏低,導致了整個行業的價值一直是有些被低估的,可以說黃酒產品的價值跟價格也遠遠是不太對稱的。
目前從產量和銷量上來看,像古越龍山、會稽山、還有塔牌為代表的浙派的黃酒,還有以石庫門等為代表的海派黃酒,是具備一些行業的領先優勢的,但如果說起消費者對於黃酒的印象,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較模糊的,所以在黃酒文化推廣方面也是比較欠缺。
黃酒的優勢在於它可以說是最接地氣的酒,生活當中飲用很普及,尤其是江浙地區,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挖掘中國黃酒文化,真正增加它的普及度,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黃酒這一中國的國酒。
逸香葡萄酒與烈酒教育
黃酒市場不夠龐大主要是因為消費群體都集中在中老年人,而且還是少數派。另外黃酒的品牌雖多,但真正有名的卻沒有,也就是所謂的領頭企業沒有出現。想要打開黃酒市場,唯有將消費群體轉換,適應新興的人群,這樣才能使之改變。
黃酒適合大部分的人飲用,它含有多種氨基酸個,被譽液體蛋糕,它的營養很豐富,像是微量元素鐵。不過要注意的是患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不要喝黃酒。因為在黃酒中含有的酒精成分也是比較多的,會導致血壓的身高,血液流動也會變緩,引發心臟病。
大山的美食紀錄片
要說黃酒,那肯定是紹興。在紹興飲食方面處處離不開黃酒,早就是一種文化標誌了。我對酒不是很懂,去過紹興。喝過黃酒,感覺酒味很大,就勁兒很小,對於我們這喝白酒長大的北方人來說是不在話下的。
體會過黃酒之後,回到家一直堅持喝黃酒,很少喝白酒了。要問為什麼喝黃酒的人少,我覺得吧,黃酒應該是文化人兒堆兒裡比較喜歡的。特別是去了紹興,看了魯迅故居,看了那些文人記錄了有關吃醉蟹喝黃酒的那些事情。
這些都是跟黃酒息息相關的,確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了的。大部分還都是大口大口灌白酒的。
我覺得是這原因。
心靈腰花
新的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只是因為它溫惇的酒性,讓人覺得喝了不過癮,等你想耍酒瘋吐真言的時候已經睡倒了。因為傳統的黃酒基本都是原液,所以在耗費糧食上比大多數勾兌的白酒都要高得多。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
黃酒的品牌雖多,但真正有名的卻沒有,也就是所謂的領頭企業沒有出現。想要打開黃酒市場,唯有將消費群體轉換,適應新興的人群,這樣才能使之改變。
浙江紹興生產黃酒的基地真是大,從廠房外面路過,就能看到很多很多酒罐子,聞到淡淡的酒香味,每次路過都會多吸幾口。
以上分享的內容都是個人的觀點的看法。同時也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在這裡,我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正宗手打牛肉丸
因為工作特性,經常全國各地出差,到了當地,最喜歡傳承的菜式和飲品,但是這種味道也來越難覓,酒也一樣,不同的環境搭配不同的酒,黃酒,最早是普通的那種,鐵蓋玻瓶,感受不到醇香,後來喝到了石庫門和烏氈帽兩個品牌,慢慢有了感覺,之後喝到了花雕、太雕及不同品牌廠家出品的黃酒,作為北方人不得其中奧秘,唯有品牌和口碑,曾一次購買某品牌壇裝數十罐,就是到了咸亨酒店也不忘買走一些回家跟朋友們分享。
旅行、唯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慢下來,讓靈魂跟上,慢慢去尋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