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再交能交的上嗎?

A紅人小太子當紅不讓


新農合是國家推出一項惠民的醫療政策,它能大大減輕農民的醫療負擔,避免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自推出以來,身受農民的歡迎。但是,隨著這兩年,新農合交費提高,部分農民出現牴觸的情緒,這也是可以理解,畢竟,一個幾口之家,每年為新農合拿出1000多元,對於一些不富裕的農民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新農合不是強制性的,是在自願的基礎上交費的。你今年不交,明年或以後再交也是可以的。但是有兩點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一:如果你今年不叫,明年再交,你新農合以前積累的很多錢,將會自動清零。二:你重新交新農合時,需要拿著戶口本、身份證到許多部門申請辦理,也許不是一兩天就能辦下來的,耽誤的功夫錢,估計比你交新農合的錢還要多。如此看來,一年不交,表面是佔了便宜,實際上是吃大虧。


再說,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什麼時候生病,由不得自己。如果你今年不交,無病無災,算是僥倖。如果趕巧這年生病,倒黴的只能是自己。要知道,現在住院比較燒錢,沒有幾萬元是下不來的。如果有新農合,至少能報銷一半,如果沒有新農合,可全部有自己買單。相比較一年交二三百元的新農合,自己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據說 ,今年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常見病,也納入醫保範圍,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說白了,新農合就是政府提前給大家身體打防疫針,使自己有病時能產生抵抗力,不至於一場病就把自己壓垮。所以,別抱著我今年無病無災的僥倖心理,故意與新農合失之交臂,還是老老實實交了最好。因為人吃五穀雜糧,難免不會有個大病小情的!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再交是可以的。

農村合作醫療是繳一年管一年。

農村合作醫療的繳費是各年繳各年的,繳一年管一年,也就是說,你在今年繳費參合,在本年度內生病住院就可以享受報銷,今年繳了費,即使今年一次沒報銷過,明年也還得要重新繳費,明年不繳費,萬一在明年生病是不能享受報銷待遇的。保險保的是預期,保萬一,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生病,如果知道,其他時候可以不用買,要生病的當年再買,但這是不可能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生病。


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是自願的。

根據農村合作醫療參合原則,農民是否參合取決於農民自願,不作強制。但在一些農村地區,一些地方的政策是要求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不能斷繳,也就是說,去年繳了費,今年不繳費,你想明年再繳,合醫辦會要求你補繳今年未繳納的合醫費用,實際上這種政策是違背農村合作醫療自願參合,繳一年管一年的原則的,目前我國只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持續繳費,連續繳費達25年就可以不再繳費,並終生享受醫療保險報銷待遇。農村合作醫療,60週歲以上老年人也得繳費,即使是80歲也得繳,不繳不享受報銷,所以,從這一點上與職工醫保相比,一些地方要求補繳中斷的醫療保險繳費,這是不合理的,也是違背繳一年管一年,違背自願參合原則的。


綜上所述,農村合作保險今年不繳費,明年或者想繳的時候再繳是可以的,但是一些地方政策會要求補償期間中斷的繳費,大多數農村地區是不要求補繳費,一些地方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要求補繳期間中斷的繳費顯得不合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扭,關注阿妹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黃粑兄弟


可以交,但是有的地方還得補繳中斷的繳費,才能參保和報銷。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農村合作醫療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再交能交得上嗎?

可以繼續繳費

農村合作醫療,現在升級為了城鄉居民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是自願繳費,自願參加。

而且城鄉居民醫保是按年繳費,今年繳費的話,就可以在明年享受居民醫保的報銷待遇。

如果說你今年選擇不繳納城鄉居民醫保,明年或者以後又想參加了,還能再參加嗎?

當然是可以參加的,居民醫保中斷並不會導致你喪失再次繳納的資格。今年不繳費,你還是可以選擇繼續繳費的。

有的地方需要補繳費用

不過在有的地方,有一些特別的規定,如果你今年不繳納居民醫保,以後想要再繼續繳費的話,就要先補齊之前沒有繳納的費用。

比如,山東青島規定,滯後或中斷參保超過一年的,辦理登記時應該向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並補繳滯後或中斷期間應該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

如果是學生兒童,因滯後或中斷參保繳費的需要辦理補繳的,由所在學校、托幼機構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


也就是說,中斷參保繳費的,續保時需要補繳中斷期間應該由個人負擔的基本醫療費用,自續保繳費次月起享受基本醫療保險費用。

所以,城鄉居民醫保最好不要斷繳,而是要一直參保繳費,不然不划算。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合作醫療保障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交按照理論也是可以交的。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麻煩的。


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交合作醫療保險,有些地方需要補交以前的費用。

阿麗在基層工作,也曾經接觸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工作。好多人覺得自己又沒什麼病,每年還要白交100~200元的費用,所以乾脆不交或者斷交合作醫療保險。後來隔了一年兩年看到別人都交,自己又找村會計說要交。在2018年以後,斷交一年的需要補齊斷交費用,才能繼續享受醫療保障。如果純粹沒有交過的,剛需要補交2~3年的費用才能享受農村合作醫療。

當然這個政策具有地方性,各個地方有所差異。但2018年以後,如果斷交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後,再繼續要交比原來更難,不是單純補不補交費用的問題,有時想補交也交不上去的。


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交合作醫療保險,手續較多,辦理起來較繁瑣。

現在的農村醫療都是進信息系統的,信息系統裡是以戶為單位的,如果家庭中的個人斷交還好說,如果整戶斷交那就麻煩了。因為斷交後合療信息系統裡是沒有這戶人的信息的。如果第二年交或者以後交,那等於要把所有信息重新錄入系統。而且農合作醫療系統是省級平臺,系統信息變化必須要通過省級平臺系統允許才可以。

總結起來就是,農村合作醫療相當於給自己買一份健康保險,能不斷交就不要斷交,因為斷交後第二年或者以後再交會很麻煩,同時在斷交期間是享受不了新農合醫療報銷保障的。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不像其他商業保險存在要交多少年,或者是需要年年連續交的問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繳費十分方便,快捷,簡單,當年交當年受益,沒交不受益。去年交的,不能管今年,更不能管明年。也不存在今年沒交,明年交不倒的問題。所以說十分靈活,想交就交,想停就停。

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交的少,回報的多。但是,主要是針對大病住院的人群,在報銷的過程中,只是像補藥、進口藥,以及床位費、檢查費不報,交通事故住院不報。還有個起付線的問題,比如鄉鎮衛生院住院的起付線為500元,診治費為10000元,那就要首先減去起付線,然後減去非報銷項目後,就是你實際所報銷的金額,在出院時與醫院及時結算。

在外地住院治療的費用,要回到原籍地報銷,報銷手續必須具備以下四種:1.病情診斷證明(加蓋院方公章);2.出院小結;3.藥費發票;4.藥費清單(總額要等於藥費發票總額)。

外傷住院報銷的規定,交通事故不報,是因為涉及到第三者賠償的問題。除交通事故外傷以外,其它所有外傷需要報銷的,要有外傷知情人的個人證明,還要有村委會的外傷證明,才可以報銷,報銷前的外傷擬報銷情況,要在醫院門口和所在的村進行公示,公示期為15日。公示期間,如果有人舉報情況屬於虛報,院方必須立即停止報銷。公示期間,如無異議,院方可為你及時結算報銷醫藥費。

還有需要說明的問題,目前國家已經將原來的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整合,叫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過去一戶一本《合作醫療證》,改改為現在的一人一個社會保障卡,其目的是逐步實現全國聯網。到那時,持卡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住院,異地也能同步結算住院費用。

以上是我個人的政策理解程度,興許不能讓各位找到理想的答案,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提出來,謝謝!


湖北大老方


大家好,我是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感謝你對我的關注,希望我的回答你自己有所幫助。

新農合今年不交,明年或是以後還能再交上嗎?

新農合如果今年不交,以後還是可以繼續繳納的。新農合繳納一般來說是預交費,就是說我們交費用就可以享受醫保待遇,如果沒有繳納則個人的醫保就會處於中斷狀態,如果生病住院是不可以報銷的。

如果我們已經生病了,想要報銷的話,這個時候的繳費那就是為時已晚了,一般來說,繳費會有一個月的等待期,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就會一個月之後生病住院才是可以報銷的。所以說,一般來看,全國大多數省份居民醫保的繳費是自願的,如果你繳納了就可以享受相應的醫保待遇。如果你沒有繳納,就不能享受待遇,但是有很多地方是強制的,就是說戶口本上所有人都必須繳納居民醫保才能報銷,如果哪怕有一個人沒有繳納,如果你生病住院了,你也是無法報銷的。

所以如果我們當年沒有繳納,想明年在家的話,我們只要按照當地人社部門所公佈的時間及時去社區繳納,或是辦事處或其他當地的方式繳納社保即可,我們交完費後就可以正常的享受醫保待遇了,這一點研究說明我們的居民醫保是不不用補交地享受一年就需要交金的費用,如果不交就無法享受這一點與職工醫保是不同的,職工醫保有一個最低繳費年限,也就是說如果達到這個最低繳費年限,退休後你就可以享受終身。

但是居民醫保繳費也是終生制的,只有繳費才可享受待遇,一旦斷交將無法使用。


華北小強


“新農保”政策實施這麼多年了,農民朋友至今連這起碼的繳費原則都不朋白,是政策宣傳的不到位,還是在政策執行上出現了紕漏?可以明確地說,“新農合”參保費,今年不交,明年或以後再交是可以的,也不算是“脫保”。

新農保本來就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措資金,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繳費是每年一次,當年最後一季度開始徵收下一年參保費用,下一年1月1日生效。其保障時效只有繳費的當年。以前不交不享受醫療報銷,以後參合也是從另行繳費的那年算起。



新農合是年度繳費年度保障。它僅僅是一種醫療保險,保障農民不至於看不起病,或者“因病致貧”,而不是一種投資,不會給農民帶來任何收益。

的確,新農合參合費用年年再漲,又由於繳費時間正好趕上孩子上學、秋收和播種冬小麥等等開支的“節骨眼”,勢必是有些家庭一時拿不出錢或對新農合報銷門檻高,心存疑慮及常年不生病的人,交了“冤枉錢”,導致停交或不交的現象發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新農合的重新認識,曾經未交或停交參合費的農民,又想繳費了,這是可以的。以前的補不上,即使補上也沒用,因為以前的保障期限已經過時了。所以想要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朋友,只管交下一年的費用就是。


為生活而提神


農合今年不交,明年或者後年交肯定是沒問題的。

新農合的繳納是取其自願,最早的時候是10元,後來長至現在的250-400元(地區不一樣,繳納費用有不同)。對於一個四口之家來說,這差不多就是1000多元,所以部分農戶在繳納時便有了牴觸心理。

大家可能覺得繳納費用又不住院,自己的錢就浪費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每年每個戶頭裡應該是有450塊門診費用的,也就是你在門診看病,可以用來抵錢。但和職工醫保不同的是,新農合使用條件是單次不超過100,不能累積到下一年。

雖然說是自願,但很多地方都是催促農戶參加新農合。在很多地區,村委都是儘可能的“逼迫”農戶繳納新農合,甚至以扣押一些補助資金來“威脅”。

為什麼要這麼做?新農合全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既然提到合作,也就是大家一起把錢湊到一起,然後分配給需要使用的人,不夠由國家統籌補足。每個人都享有同等的權利,當然你也得進入到這個範圍。有的農戶不繳納新農合,一到真有需要的時候就各種找民政、找相關部門,希望進入到這個報銷範圍裡。這個費用其實也是屬於每一個參合的農戶,你不需要時就不繳納,需要時就繳納,他們同意嗎?

再次回到題主問題,別等明年後年了,就算為了家人的健康買把雨傘吧。

也不知道大家怎麼想,別說什麼不繳納的情況,不實際,我們只聊聊實際的問題,歡迎補充。


半農狗剩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今年不交,明年或者以後再交能交的上嗎?

今年不交,當然可以。明年再交,也能交的上。

新農合對農村老百姓的好處還是非常大的,它給農民帶來最大的利好之處就是讓農民擺脫以前看不起大病,要麼傾家蕩產,要麼只能等死的窘狀。這是歷來農民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

如果沒有重大原因,還是交上的好,花這些錢對於一個人的健康保障來說,還是很划算,很明智的。

但無論如何,交於不交,哪一年開始交,都是您的自由。2019年的新農合交費已經開始了,請儘早決策。


二兩白開水


合作醫療是以自願為原則的,沒有強制性!


合作醫療的參保費即使今年不交,明年,甚至以後都是可以續保的,不存在脫保現象,更不存在以後交不上的情況。

合作醫療是每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開始繳費參保第二年的合作醫療,一般從1月1日開始生效。它主要是為了保障農民不再看病難,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貧的一個措施,而且是年度繳費,年度保障,它不像養老保險,是不能給農民帶來任何收益的,只能保障農民看病的問題。以前沒有交的,是不能享受合作醫療待遇的,以後參保,也只是從參保那年開始計算。



確實農村有了這個合作醫療,心理上也踏實多了,農村現在基本上以老人居多,子女們大多都在外打工,每年一到繳費期間,好多在外的子女都會打電話詢問參保事宜,畢竟從這上面也能得到很大實惠,每人每年二百二,但真正遇上什麼大病,如果沒有合作醫療,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個二百二,所以對於這個政策,老百姓都非常稱讚,確實是互民互利。


當然有些人也有存在僥倖心理的,認為自己身體好,沒什麼病,節約一年是一年想法的人。

我認為是因為像這種事主要以預防為主,不要等到你真正需要它的時候再想著來辦,那就晚了!以前沒繳的也不用補繳了,因為補繳了也沒用,以前的保障期限已經過時了,所以想再繳費的農民朋友,以後記得準時繳上,這也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家庭著想!

我的理解可能還不太透徹,希望能幫助得到您,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