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所謂“聊齋志異”就是說,在書房裡,記述奇異的故事。這部作品的作者是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全書內容豐富,不僅收集了許多奇異的故事,對人物的描寫,也拿捏準確,入木三分。在《聊齋志異》中,不光只有一段段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更讓讀者通過故事,看到了一位位獨立自主的“女性”。

16世紀60年代,隨著歐洲宗教改革的興起,女性也在壓迫中漸漸覺醒,試圖擺脫枷鎖,與男性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女權獨立的運動揭竿而起,女人們紛紛立起身來,去捍衛自己的獨立自主。

其實,在那個男權當道的時代,無論是東方、還是媳婦,對於女人都懷有偏見。他們大多把女人當作男人的附屬品,但蒲松齡卻不同,他藉由《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女性地位的看法,也呼籲所有女性,要學會獨立自主,因為越是獨立自主的女人,越容易與幸福相遇。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1. 表面上是人鬼妖的相戀相守,實際上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在《聊齋志異》500多篇的故事中,有數十篇關於人鬼妖相戀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光是為了打破傳統的認知,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蒲松齡對於女性的態度。在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女人天生是男人的附屬品,她們出閣之前要聽父母的,嫁人後要對丈夫唯命是從,完全沒有“自由”,因為這是她們的“命”,而她們要做的就是“認命”。

其實,不光是中國,歐洲也是一樣。在父權主義社會的控制下,女性的“自由”被壓制,她們沒辦法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望,更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缺少選擇的勇氣。

法國女權主義者西蒙·波娃曾提出 “他者”理論,說的就是女性處於男性的控制之下,完全喪失了自我意識、不諳世事、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們命運未卜,前途暗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父權主義社會毒害了女性的思想及靈魂。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因為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所以她們連相伴一生的人,都沒辦法自己做主。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連同床共枕的人,都無法自己決定而比悲哀更不幸的,莫過於女人們的認同。因為社會磨平了她們的稜角,讓她們安於“聽命”的狀態。

但是,在蒲松齡的故事裡,卻讓讀者們看到了女人獨立自主的一面。她們不再唯唯諾諾,她們膽識、有見識,甚至有了追求愛情的權利。比如,在聶小倩與寧採臣的故事中,小倩雖然是鬼魂,但是她卻敢於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爭取。長期以往任勞任怨的付出,不僅打動了婆婆,更為自己和採臣的相戀贏得了機會。

所以,如果只把《聊齋志異》當作一部情愛小說來看,未免小看了這部作品,因為它稱得上是喚醒女性獨立自主意識的小說。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2. 小故事中,可知獨立自主的大道理

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塑造了許多女性的形象,並對她們的行為、心理也描述得十分細緻。既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極強的代入感,也能讓讀者迅速捕捉到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並看到她們身上的獨立自主。

·女怒曰:“所言伊何?乃已喋喋向人!”楊以實情自白,女曰:“與君緣盡矣!”楊百詞慰解,終不歡,起而別去,曰:“妾暫避之。”

這一段摘自《連鎖》,楊於畏在書房讀書時,與一位17歲就暴病而世的女子相交甚歡。女子雖為鬼魂,但是她的美麗純潔卻打動了楊於畏,所以他們常常幽會在自家書房。

因為女子身份特殊,所以楊於畏答應,不與外人提起她。可是,楊於畏卻並沒有信守承諾,在薛生的逼迫下,將女子的事情全盤托出。女子一氣之下,便要與楊於畏告別。“所言伊何?乃已喋喋向人”“與君緣盡矣!”從女子的言辭,可以看出她態度的強硬,也可以看出她不屑於刻意討好男人的心理。

在女子看來,她想要一份平等互敬的愛情。所以,她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但卻不攀附、不卑微。從女子主動與楊於畏接觸,到拒絕與他行魚水之歡,再到接受楊於畏,幻化成人牽手成功。女子始終都是隨著自己的心意,這與古代的女子大不相同。而在女子勇敢追求真愛的態度上,我們也看到了她的獨立自主。

·母曰:“適女子來乞米,雲不舉火者經日矣。此女至孝,貧極可憫,宜少周恤之。”生從母言,負鬥米款門,達母意。女受之,亦不申謝。日嘗至生家,見母作衣履,便代縫紉;出入堂中,操作如婦。

這一段摘自《俠女》,顧生隔壁住了一對母女,女兒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即使一貧如洗,沒有隔日米,也從不放低身段,巴結攀附。女子的母親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女子勢單力薄,若是嫁了人,母女倆的日子也總算有個依靠。但是她卻獨立,一個人扛下了照顧母親的重擔。

不過,女子也是知恩圖報的。雖然面對顧家母子的照顧,女子“亦不申謝”。但是,顧家遇到難處時,女子都會主動幫忙操持。除此之外,為父報仇的事,她也沒有麻煩任何人,而是自己悄悄謀劃、暗中行動。

在女子獨自抗下家庭重任、知恩圖報的行為上,讀者看到了她身上的獨立自主。她一個人照顧生病的母親、一個人為父報仇、一個人默默報恩。身為女子,卻一步步憑藉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所有的事情,著實令人敬佩。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商三官沉痛對兄長道出:“人被殺而不理,時事可知矣。天將為汝兄弟專生一 閻羅包老耶?”

這一段摘自《商三官》,商三官的父親因為醉酒說胡話,得罪了劣紳,被處死了。兩個哥哥打了一年的官司,也沒有結果,於是一直沒有給父親下葬,打算留作證據。可商三官卻勸哥哥早日給父親下葬。從“時事可知矣”“天將為汝兄弟專生閻羅包老耶”可以看出,商三官對於時局看得很清楚,也很有見識,所以她料定這件事官家不會再管。

於是,她便決定潛入劣紳府邸,獨自為父報仇。從商三官獨特的見識和膽量上,我們看到了商三官的獨立自主。最後,為了保自己清白,商三官雖上吊而亡,但她驚人的膽識和獨特的見識,卻還是贏得了讀者對她的尊敬。

女人應該保持獨立自主,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幸福才有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其實,不光是這三個故事,還有許多故事,也體現出了女性獨立自主的一面。這些故事,雖然與我們相隔千年,但是卻依然等待著愛聽故事的你,去翻閱。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3. 做女人一定要懂得獨立自主,這樣才不會讓幸福溜走

在《聊齋志異》中,因為這些女人保持住了自己的獨立自主,所以她們也獲得了人生的話語權,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獨立自主”,其實都是為了向世人證明,“我可以”這三個字。因為“我可以”,所以就算不依附男人,我也能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出逆境。

生活中多的是苦難,但面對苦難,結局卻有所不同。不獨立自主的女人,就算是被石頭絆了一腳,也會沉淪沮喪半天,想著通過別人去走出“逆境”;而獨立自主的女人,卻總能憑藉自己驚人的毅力,逆風翻盤。馬伊琍就是這樣一個女人,一個憑藉獨立自主,站起來的女人。

作為演員的馬伊琍,演技實力,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的潘芸,還是《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每一個角色在她的演繹下,都十分出彩。而作為女性的馬伊琍,更是憑藉自己的獨立自主,將幸福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有人說,馬伊琍是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代表,因為她不論遇到任何事,都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將生活過得風生水起。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因為獨立自主,所以馬伊琍將自己的幸福,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裡。她不攀附、不卑微,因為相信,所以選擇。從當初決定與文章結婚,到去年,與文章結束婚姻關係。馬伊琍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都是跟隨著自己的內心。雖然,離婚對女人而言,打擊巨大,但是馬伊琍卻並沒有給自己太多憂傷的時間,反而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拍戲,拿獎,做主考官,忙得不亦樂乎。

馬伊琍曾說:女人一定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活,我更希望你們能夠為自己而活,因為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我要勇敢地、努力地去愛、去奮鬥、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

無論是婚姻、還是戀愛,都應該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不該是委曲求全的攀附。對女人而言,這世上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成為別人的附屬品。蒲松齡筆下的女人們,因為獨立自主,為自己爭取到了她們想要的一切;馬伊琍活得獨立自主,所以她活得精彩、活得漂亮。

獨立自主的女人,最美麗;獨立自主的女人,也不會將幸福的主導權交託在別人手上。所以,但願每位女性,都能擁有獨立自主的勇氣;但願每位獨立自主的女人,都能與幸福相遇。

我誤解了《聊齋志異》:正如馬伊琍所說,女人的主場不要男人撐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