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李蘭娟院士建議控制明星高片酬怎麼看?

拍客姜哥


這個措施是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片酬是一個願要一個願給,即使片酬你給控制了,人家可以從別的方面要回來,換湯不換藥,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國民的價值觀的問題,盲目追星,娛樂至上的社會現狀已經成為了病態。以前老師問孩子們的夢想是什麼,都會回答~老師~醫生~科學家等等,現在一問是什麼-明星、演員、網紅等。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3歲小孩都能熟練的操縱著智能手機刷著抖音等視頻媒體,而這些信息大部分出現的都是明星網紅的面孔。為什麼那?流量為王,流量就是金錢,企業培養明星也好,網紅也好,無非是為了利益,而且這個回報是立竿見影的,而那些影響著一個國家命運的科學家,發明家等為什麼被大家所無視,因為一項科學研發或者一個發明,它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代人的付出才有成果,甚至沒有成果,而人們往往不願意投資那些回報慢的甚至沒有回報的項目,即使它有利於這個國家和民族,所以他們被冷漠了。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定義“明星”這個詞,教育從娃娃抓起,培養國民價值觀。鄙人謬論,不喜勿噴。


朋友別哭110


終於有人發聲了,強烈支持嚴控明星高片酬,將高薪、高待遇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

明星高片酬不合理

一直以來娛樂行業明星片酬動不動就成百上千萬,甚至傳言某明星一部戲拿走兩個億,多少人一輩子都掙不了這麼多錢,明星一部戲輕鬆到手。

不僅如此,許多明星即便拿著高片酬卻不努力演戲,經常導致演技與片酬不相匹配的尷尬情況。

有些明星還經常抱怨影視行業太辛苦,所以導致明星耍大牌、用替身、數字小姐現象屢見不鮮。

這樣的行為既欺騙了觀眾又糊弄了製作團隊,更引起了社會不良的片酬競爭效應,更是為廣大青少年示範了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導向。

明星示範了錯誤的價值觀和人生導向

成為明星可以獲得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選秀節目鋪天蓋地,多少孩子輟學來參加選秀節目,幻想著一夜成名。

成為明星是來錢最快的職業,好多孩子荒廢學業玩抖音拍視頻,幻想著某天被星探選中出道一夜暴富。

追星族們拿著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為明星愛豆瘋狂打call、應援,花錢毫不眨眼,財力、物力、時間浪費一大堆,試問祖國培養你們就是培養你們追星的嗎?

這樣娛樂至死的結果,極容易誤導下一代的價值觀,更容易培養孩子的拜金思想,攀比成風,反而丟棄了傳承幾千年的艱苦奮鬥和腳踏實地的品格。

這次的疫情更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衝上一線的是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軍人以及我們最可愛的勞動者,明星們幹了什麼呢?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在這次轟轟烈烈的抗擊疫情過程中,湧現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鍾南山說讓所有人不要去武漢,他卻坐著高鐵的餐車奔波過去,因為他這次要站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就像17年前抗擊非典一樣。

疫情就是命令,醫生、護士們沒有任何猶豫,紛紛寫下了“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請戰書。

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更是凝聚了成千上萬勞動者的辛苦結晶。

這次為疫情努力付出的人們真的辛苦了,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向你們致敬!


八卦最勁爆


堅決支持,雙手贊成,李院士所言實是真正強國心聲,這才是中國人民真正的民心之聲。


隨緣133334981


憑什麼限制我們明星的薪酬?WHO ARE YOU?你以為我們當明星容易嗎?告訴你,千萬人擠獨木橋,能大紅大紫者寥寥無幾,比當官都難。而且作為明星,說過氣就過氣,過氣了,拿什麼養活自己和爸媽,子女?你是醫生,或者院士,一輩子衣食無憂了,我們吃青春飯的,從一輩子掙錢考慮,薪酬並不算很誇張的,而且還要承受極大的風險。總而言之,各在不同行業,不理解我們的痛苦與付出,以及內心的恐懼,可以理解,但不可以不懂亂言。各行各業,冷暖自知,互道珍重,井水不犯河水!謝!


Sunny揚州馭龍汽配


第一,明星掙多少,一不是國家給的,二不是偷來的,是憑自己的能力,是市場行為,國家本不應過多的行政干預。第二,國家可以通過對特殊行業指定特殊的稅收政策,比如,分階納稅,收入超過多少可以納稅90%...。第三,可以限制特殊行業產品的價格,比如院線電影的價格限定最高10元、限制電視劇及娛樂節目的廣告價格...


科學執著者


堅決支持李蘭娟院士,應該對國家有貢獻的,為國做出犧牲的,國家有難逆行者,科學家,人民解放軍,應急保障人員,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給予高的獎勵,百姓沒意見。


彭朋


國家發展強大是靠科學幸勤的豐獻者和軍隊工人農民這些真正的取得的,這些人應該得到最應得到的社會報酬,這個題議很是贊成。


6898599439230


不是一個行業無法比較,但科研人員的曝光率確實很低,能讓大家認識全靠類似疫情這樣的大情況,國家卻是應該推一推科研人員,把科研人員打造成星,閃亮的星就可以啦


Wall-E716


這段話說的不錯,不過應該不是李蘭娟院士所說。

特意在網上查了下,基本所有的引用都沒有出處,另外李蘭娟院士如今正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奔走忙碌,應該沒有時間和精力關心這個問題。



明星高片酬問題由來已久,無論有沒有這次疫情,都是網友口誅筆伐的一種社會痛點,是讓人深惡痛絕的一種時代“怪象”。

一部戲動輒上千萬的片酬,一部電影的收入抵得上普通人一輩子的工資,這是娛樂圈名利場吸引人的光環,也是社會各職業收入懸殊的一個典型代表。

對於這個癥結,社會各界一直在想辦法進行解決。



有人大代表提出相關議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為天價片酬配上一個限高杆。

影視行業組織也發佈“限薪令”,對演員收入所佔製作成本的比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當然,正如俗話所說的“病去如抽絲”,天價片酬的形成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自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這個問題之所以和李蘭娟院士進行關聯,無非是有人想借名人之口表達大眾關心的意願,期望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時期引起社會的關注。

願望是好的,可在這個關乎國人生命健康的生死攸關之際,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無形中添亂。

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今,宏觀調控是一種必要的手段,但主要還應有由市場槓桿進行調節。



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不僅是人們崇拜明星和追星觀念的改變,更要實現由粉絲經濟向內容創意經濟模式的轉變。


讀劇慧眼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所以給予科研人員高薪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最終有利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本次疫情特別體現科研人員、醫務工作者的作用。給予高薪有利於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和創造動力。其次,科研人員薪酬與明星薪酬支付來源不是同一的,不同行業工作者都付出了勞動均有獲得報酬的權利,此次疫情中多數明星還是能夠捐款捐物也發揮了一定社會價值。明星天價片酬不利於社會公平近年來國家也有所限制, 社會上追星對科研人員、專家,功勳人物缺乏認識和尊重的不在少數,並不利於國家和社會的健康發展。最後本質上應該在尊重科研人員(人才)宣傳上下功夫,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尊重創新的社會氛圍,且在實現共同富裕,減小社會貧富差距上下功夫,努力實現社會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