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按】近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受邀泰伯網線上分享活動,以“如何正確認識疫情對中國經濟及商業影響”為題,為中小企業提出一些指導性意見,以下是詳細內容。

十七年前,SARS爆發時,曹和平教授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擔任副院長。由於助手感染病毒,他因此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自我隔離”。

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經歷,面對新冠疫情,他用一個更理性和全面的視角,去解讀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安全事件,對中國經濟可能的影響。

近日,在泰伯網舉辦的線上公開課上,經濟學家曹和平與測繪地信企業進行對話,談如何看待疫情對中國經濟及商業的影響。他預計,此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2%-0.4%之間,經濟活力恢復應該在4月底左右。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疫情預計在45天內得到控制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作出了新冠病毒“肯定人傳人”的判斷,全國人民的神經一下子緊繃起來。20天過去了,這場疫情的始作俑者有了大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

不論是“新型”還是“非典型”,病毒名字背後折射了人類在一開始的無所適從。

“疫情來了,你不知道它怎麼來的,走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麼走的。它是作為一個獨立一次性古典概型出現的。”從經濟學角度來理解此次疫情,曹和平認為疫情控制與否,有兩個相互關聯的標誌事件可以參考:(1)疑似人數小於確診人數,(2)治癒出院人數大於確診入院人數。原因在於,疑似人數是大樣本空間人群(14億)的隨機數;確診人數是這個隨機數的隨機數。經濟更多關注前者(對大樣本的傷害);醫衛更多關注後者(對小傷害樣本的康復)。

“SARS時期,北京第一例病人入院是在4月5日,控制疫情時間預計在兩個月,算上鞏固防控成果的兩週,我當時估計,6月19日應該就是北京SARS疫情被全面控制的一個參照性日期。”

後來的事實證明,北京SARS入院病人數小於出院數是在6月17號,跟他的預計僅差了兩天。

站在全國來看,非典疫情始發於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冬春之交逐漸傳播開來,2季度疫情進入高峰期,5月前後為最高峰,年中逐漸得到控制,3季度後疫情基本結束。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包括了北京、廣東等多個經濟發達地區,波及範圍要大於本次新冠疫情。

當時,也有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因為疫情一蹶不振。特別是疫情最嚴重的2季度,第一產業回落1.1%至1.7%,第二產業回落1.9%至11.3%,第三產業回落1.8%至8.7%,整體GDP增速回落2%至9.1%。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但從整個一年來看,年度GDP增速為10.4%,並在後來若干年內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非典”並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在世紀初高速崛起的勢頭。

對於此次疫情,曹和平認為,考慮國家病毒相關的序列科研設備,以及SARS疫情後建立起的國家層面疫情防治流程,疫情控制所用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非典,預計在武漢封城的45天左右可以在全局意義上控制。如果以武漢協和醫院醫務人員最早被感染的1月7日算起,疫情有望在2月底得到基本的控制。

短期影響:春節消費為主

這45天裡,中國經濟將面臨短期衝擊。

沒有了往年的“年貨經濟”,為年貨提供儲備和銷售的廠商,例如年貨生產商、物流、零售商店、超市,包括線上對應銷售的線下對應物流採購受影響最大。

去年春節,中國年貨採購額是1萬億,其中有1/3可以視作“儀式性消費”,也就是專門為春節準備的消費。除了節日期間家庭單元的節日規定性消費之外,還包括人情類消費品、廟會類集體活動消費,以及對應的幹線和支線物流及旅遊類消費。疊加起來,

因疫情而導致的絕對經濟損失大概在4000億左右,這是“砸在手裡的”消費淨損失,佔到去年我國GDP總量100萬億的0.4%。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而其餘的6000億,包括了生活必需品和日常性消費,雖然是節日期間的一次性採購,曹和平認為,很有可能在今年剩餘的10個月內被消化。

此外,武漢封城恰好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按照慣例,從初一到十五,很多企業原本就停工歇業,這也需要被考慮進去。更重要的是,重化工製造業、基礎設施部門以及原材料、能源部門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部門並未受很大沖擊。

曹和平也提醒,現階段,一定要防止讓疫情對經濟危害的二次繼發。武漢這種全面封城,絕不能在另外一個超大城市或者一線城市裡再現。對疫情管理一定要當機立斷,一旦發現,就要決絕地採取嚴厲措施。

中期影響:特定行業流動性及失業問題

曹和平提醒,對國民經濟體系的中期影響裡的結構性傷害,以及對應部門的失業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和足夠的重視。

分行業看,航空、鐵路、物流、會展、旅遊、餐飲等行業在疫情中損失慘重。曹和平表示,這部分企業和行業可能遭受結構性傷害,在年底的統計上很難體現在總體宏觀數據之中。特別是處在成本收益持平線上以及擁有線下實體店的企業,會出現集中性的運營流動性困難,可能導致一批倒閉潮。

穩定企業用工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曹和平建議,對於在成本收益持平線以上的企業,政府要以政策激勵的方式鼓勵其不裁員,如返還失業保險金等,其中的政策空間還很充足。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2月7日,人社部發布相關意見規定,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曹和平也建議,保就業的政策性保險基金要儘快出臺。他表示,如果國家財政能拿出1000億,商業保險1000億,企業後續負擔1000億,有這3000億資金,會對就業形成強有力的託底。

從扶助對象來講,除了小微企業,曹和平認為還需要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龍頭企業、核心企業和關鍵性小微企業及中介進行金融救助,並採取銀行和地方金融控股集團的雙軌並進,提高資金髮放效率,加速經濟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貨幣可以趁勢擴大試點、加快示範和發出牌照,增加政策再保險機制,地方也對應地進行基金投資。

經濟替代彈性好,長期影響不大

曹和平指出,我國經濟產業全覆蓋,除了結構意義上的社會淨損失部分之外,其餘的損失可通過產業鏈全覆蓋內涵的高替代彈性來彌補。儘管春節物流和線下銷售備受打擊,但在今後10個月內,都會進行某種替代性消費,年初沒有消費的部分,在全年攤消中消化的比例可能達到90%。

從過去一個月A股各行業板塊漲跌幅來看,以口罩生產為代表的醫療器械,毫無懸念跑出了14.79%的漲幅,“一罩難求”。而宅在家中的年輕人,在大年三十這一天為騰訊手遊《王者榮耀》貢獻了20億元的日流水。受疫情帶動的還有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產業。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損失慘重的旅遊業,也急切地期待著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在家憋了一個月的中國人,可能利用今年餘下的時間集中休假。2003年非典後的第一個黃金週,攜程平臺上的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第二年的春節,機票訂單更同比2003年春節期間增長201%。而那還是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日子。

在這場疫情中,有部分企業可能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此前曾有聲音表示,疫情當前真正發揮作用的還是實體經濟,主張“脫虛向實”。但事實是,數字經濟新業態在疫情期間依舊保持活躍。

2月3日,盒馬宣佈聯合餐飲雲海餚、青年餐廳等餐飲企業,合作解決現階段餐飲行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緩解餐飲企業成本壓力,和商超生活消費行業人力不足的問題。這讓人們看到了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的韌性與無限可能。

曹和平指出,疫情對國民經濟體系的實體部分和服務經濟部分傷害是同樣大的。但是,對數字經濟的服務業部分是個機遇。國家應該在數字技術支持下的聯網共享經濟方面下大力氣支持,這一部分的勞動就業彈性比傳統制造經濟要高,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他認為,我們不應僅僅著眼於“恢復”經濟,而應該將眼光放遠,藉助此次危機“發展”經濟。疫情衝擊使原來機構調整所需淘汰的行業過剩產能企業提前退出,供給側改革的結構轉型任務變為衝擊救助任務,改革面臨的部分任務消失,改革步伐將加大,產業升級將加快。


曹和平:聯網共享經濟,是保就業的短平快路子

針對性的,會出現一些應對經濟不期事件的綜合性決策機構、科研型試驗和教育機構,以及一些相關服務型機構。

甚至,對於受重創的武漢來說,也不全是壞消息。因疫情帶來的醫療決策、特設醫療機構群以及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可能使武漢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級的大醫療產業中心,這是武漢作為中部中心城市原來所不具備的機遇。

曹和平認為,未來,武漢有機會成為“醫-療-康-養-器械-藥品-管理”的國家中心乃至全球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