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禍?人之過?

舉杯輕嗅,那股醇香襲來,腦海中卻閃現霍去病金戈鐵馬之餘,將御賜美酒傾與泉中,與將士同飲的場景。

此時的酒,化作大將和兵士同甘共苦的載體,更是激勵三軍殺敵報國的催化劑。

酒之禍?人之過?

又轉瞬,見關雲長豪氣干雲,跨馬提刀,立斬敵將而返,酒尚有溫。

此時的酒,印證了寸金寸光陰。

橫槊賦詩,一代雄才以酒解憂,成就千年杜康。

這,應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廣告代言人。

猛將張翼德,喪兄之痛靠醉酒麻痺,結果被部下所殺。

這時的酒,又成了飲酒誤事甚至丟了卿卿性命的罪魁禍首。

酒之禍?人之過?

杜工部一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此時的酒,將一代詩仙的豪放灑脫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玉杯斟來琥珀光’,‘牧童遙指杏花村’等等名句,又成了詩人靈感的重要來源,這時的酒,該如何評價呢?

自古詩酒風流,沒有了酒,當時的文人墨客能不能有那麼多流傳千古的佳句,我們現在無從知曉。

唐詩之後,大宋始興。

酒之禍?人之過?

一杯酒入口,帶有刺激的熱度順舌尖滑下,經喉至腹,熱氣頓感。稍許,腹中反衝至喉,長出口氣,腔有餘香,經久不絕。

品酒,沒有拿一次性杯子咣咣倒滿,跟同桌的他豪放一碰,一飲而盡的。

這需要先聞味道。

好酒講究入口不散,進腹起熱,回味生香。

有些人說,好酒孬酒喝不出來。

水滸傳中,第一次招安,阮氏兄弟將御賜美酒換做村醪,那些殺人越貨的江湖豪客都喝著不對味。

說喝不出好歹的,是沒喝過好酒。說直白點,就是不捨得買好酒,或者是不想買好酒,再說不好聽點,是生活不允許買好酒!

不過,此時的酒再好,對於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幾位部下來說,也喝不出滋味來!

酒喝沒喝到嘴裡咱不知道,反正這杯下肚後,兵權是沒了。

這時的酒,又成了帝王謀取權勢的工具!

酒之禍?人之過?

射鵰英雄傳,乞丐頭洪老大喝酒吃肉的讒勁,能把手指頭剁了。

天龍八部裡,喬峰與中原群雄大戰,先豪飲一番,當真是男子氣概。

笑傲江湖中,祖千秋對喝酒飲具研究的極為透徹,體現了對美食美味的極致追求。

也由此可見,金庸先生對於酒的研究也下了不少功夫。

在金庸筆下,酒絕對是豪放的代名詞。

醫者仁心,幾千年中醫傳承裡,以酒為引的佔據了藥方相當比例。這裡的酒,又是治病救人不可或缺的藥劑。

酒之禍?人之過?

清明上河圖裡有圖,東京夢華錄中有記,在有圖有真相的情況下,我們知道當時的東京有七十二家正店。

所謂正店,就是有權利釀酒賣酒。也就是相當於取得了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等。而其他的腳店只能做他們的經銷商,賺點中間差價,或者是兌點水增加利潤。即使是女流之輩的李清照,在《聲聲慢》中也能整三杯兩盞淡酒,況大丈夫乎!

因為那時候沒有提煉酒精的,更沒有香精,你想喝勾兌酒,對不起,千年王八萬年龜,您得活一千年後才能有幸喝到,問天再借五百年都不夠。

現在的勾兌,很多用的是純酒精,然後加點釀造酒,有些甚至一點不加,用酒尾調一下味道就OK,十足的奸商!他酒廠天天沒見過冒煙,卻要多少酒都有。哪來的?您自己琢磨去吧!

更有那些具備條件的,把酒精倒蒸鍋裡,上面裝上酒糟開火蒸餾。讓生酒精從酒糟裡旅遊一趟,有點酒糟的味道了,就敢堂而皇之的說自己是糧食酒!糧食不糧食的行家一聞:

這人良心大大滴壞啦!

酒之禍?人之過?


蒙元鐵騎,跨著戰馬,揮起大刀,帶著馬奶酒,橫掃歐亞大陸。是不是慫人暫且不論,但是離開了馬奶酒的滋養,在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的情況下,怎麼能在疆場馳騁中補充能量倒值得商榷。

大明朝雖然留下關於酒的典故並不多,但四大名著之三皆成書於明。《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中關於酒的描述太多太多了,那麼三國和唐以及宋怎麼喝酒,這幾位作者肯定不知道。所以,關於酒的描述,肯定加入了不少明朝人的習俗。

及至明末清初,董小宛參加酒會後臉泛桃花,才與冒闢疆結百年好合。由此可見,女神變女友,只差一瓶酒啊!

酒之禍?人之過?

開封禹王臺裡有個三賢祠,就是當年李白、杜甫和高適飲酒賦詩處。

其實當代,我們也離不開酒的。

從出生開始,家長會辦滿月酒,雖然自己沒喝,但是在啥都不知道的時候,就為親朋好友找了個喝酒的理由。

即使死了,還是要喝酒的。祭奠叫奠酒,甭管是真酒還是水,反正拿的確實是真酒杯。哪怕駕鶴西遊好幾年後,家人為了紀念而大擺宴席,依然要打著你的旗號消耗酒。更何況一生中間的諸如升學、結婚、入職、喬遷、過壽等等等等,無酒,可是真的不成席。

酒之禍?人之過?

進入當下,酒卻沒了文化。

比如說酒令,過去的文人墨客無論騷與不騷,出口成章的水平幾乎都有。喝暈乎斗酒詩百篇的雖然不多,但是好歹對付幾個酒令還是可以說小菜一碟。所以,古人行令也多些風花雪月,溫文爾雅。

現在呢,划拳、敲老虎槓、猜火柴棍、叫剪包錘等,沒了文化氣息和土壤。即使偶爾有幾位騷點的客玩玩飛花令什麼的,也都是借前人詩句,原創內容少之又少。

更有甚者,借酒耍瘋裝瘋賣傻甚至大打出手,比起古人的高雅,酒成了罪魁禍首,更是醫生口中的萬病之源。

酒之禍?人之過?

其實,錯的並不是酒,而是人!

能喝一斤非要喝一噸,神仙都救不了你!

適量飲酒,身體的新陳代謝完全可以排除,不酗酒的情況下,酒並不是破壞你身體和敗壞社會風氣的根源。充其量,最多算作一個藉口或者遮羞布而已。

有些人呢,酒桌上下公開叫囂:酒不喝暈,喝他幹啥!

我賣酒不怕大肚漢,你願意喝,能奈你何呀!

嗜酒如命的,不見得就短命,比如有位開國將軍。

養尊處優,也有短命鬼,很多皇帝早早駕崩,真比太監急呀!

歡迎您動動可愛的小手指,點個關注累不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