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個紅手印


  “尊敬的院領導:扶危渡厄,醫者擔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請求去支援一線科室。我們深知,只有國家這個大家庭安寧了,我們的小家才能祥和……”


  這是一封來自韓城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請戰書”,上面摁滿了密密麻麻的紅手印。像這樣的請戰書,在韓城市醫院還有很多,共有335名醫護人員和後勤人員在上面摁上了生命的印記。
  這一摁,就是把生命交給了祖國和人民。80後強文丹就是其中的一員。她2008年7月進入韓城市人民醫院後,一直在感染性疾病科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月30日,當韓城首例確診病例出現時,她主動請纓,要求到抗疫一線去。可是,領導和同事都勸她再考慮考慮,因為她的情況比較特殊。前不久,受妊娠高血壓的影響,她的女兒才6個月就早早出生,情況十分危重。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女兒終於出院。由於孩子太小,醫生再三叮囑她,一定要按時複查,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及康復訓練。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她深知干預和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於是謹遵醫囑,按時給孩子進行康復訓練。可是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科室的同事都寫下了請戰書,她毫不猶豫地在上面摁下了紅手印。領導和同事們勸她考慮考慮再做決定。可是她說,自1月中旬疫情發生後,她就手把手教父母康復手法,讓孩子和他們培養感情,如今,孩子已安排妥當。
  於是,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在病房裡親切地跟患者拉家常,及時安撫患者,消除患者緊張恐懼情緒,照顧患者的飲食,終於使患者的情緒平穩。如今,強文丹已經十幾天沒有回家,沒有見到女兒了。每當休息的時候,她通過視頻看著咿呀的女兒,防護鏡後面的眼睛裡蓄滿了淚水。當大家都誇讚她時,她說:“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感染科的護士,應該去最需要我的地方。”

  疫情發生後,感染科的醫師劉振華立即請戰,站在了防控最前沿。1月23日下午,武漢回來的第一個發熱病人就是他接診的。儘管全方位做好了防護,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面對未知的風險,他依然有短暫的恐慌,但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一絲不苟地按照流程進行檢查,從容面對。2月5日一大早,感染管理科職員潘平芳來到院辦公室,在請戰書上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並按上了鮮紅的手印。她說,之前以為只有一線人員才有資格請戰,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普通同志也可以報名參加,於是就決意來報名。她說:“我不是共產黨員,但我是醫務工作者,形勢日益嚴峻,我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僅僅是感染科,韓城市人民醫院的發熱科、呼吸科、急診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紛紛要求到一線去。就連行政、後勤科室的人員,也紛紛在請戰書上摁了紅手印。
  行政科的請戰書是這樣寫的:在危難面前,我院醫務人員逆風而行,紛紛奔赴一線與疫魔博弈。作為行政人員,更不能置身事外。我們要求去市上組織的集中觀察人群指導防控隊伍,到各賓館進行疫情防控。信息科的李潔早早就摁上了手印。李潔剛離開,人事科的幹事劉芳也來到辦公室。她已經先李潔一步報了名,這次來替信息科上班的丈夫張偉報名。劉芳說,他們的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參加過當年抗擊“非典”的戰役,現在退休在家。他們照管孩子,讓劉芳夫妻去新冠肺炎戰場並肩作戰。

  據瞭解,在335個紅手印的背後有夫妻、有父子、有母女攜手,為了抗擊疫情,共同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