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引言

“貴族”這個詞似乎自帶殺傷力,而“貴族精神”是種源自骨子裡的傲氣,更加讓人凜然側目。

“貴族”是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一種特指,最早的貴族起源於歐洲,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傳統,貴族不僅意味著一種地位和頭銜,意味著社會行為準則和價值標準,更是一種卓然於群的風骨,我們稱之為“貴族精神”。

之前看過許多關於“貴族精神”的討論,卻只留下個熱鬧的印象而對本質理解不深,最近讀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騎馬》,讓我對“貴族精神”有了更具象,更透徹的解讀。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解析小說展現的貴族精神

小說簡介

<strong>埃克托爾是個破落貴族的後代,從20歲起成為了海軍部的一個小科員,微薄的薪水和平庸的才能讓他的飛黃騰達之日看起來遙遙無期。

所謂人以群分,工作後他交往的圈子也是一些曾經輝煌,現在卻頹敗無為的破落貴族家庭,並在這些人中間,娶了一位像他一樣出生貴族,卻同樣貧窮的年輕姑娘。

婚後他們有了兩個孩子,這是個貧窮困頓的小家庭。所有的消遣除了每週日去散步就是每年冬天用同事送的優待券去戲院看一兩次戲。

所以當這位小科員因為科長委派的一份額外差使,而意外拿到300法郎的外快時該有多麼欣喜就可想而知了。

經過全家人的反覆商議,他們決定租一輛馬車和一匹馬去鄉下玩。科員騎馬,重溫他馭馬馳騁的英姿,全家人則乘馬車出遊。

然而,這次難得而珍貴的出遊卻孕育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災禍。

科員的馬因為受驚撞翻了一個老婦人,那位老太太是一個年邁的女傭人,雖然沒有丟掉性命,卻自稱喪失了行動能力,一輩子只能待在輪椅上……

<strong>莫泊桑用平白簡潔的敘事手法,不動聲色地詮釋了一種平民化的貴族精神。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沒有吸人眼球的英雄舉措,用最真實直白的客觀描述,讓讀者見識了小人物低調奢華的“貴族精神"!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①物質的貧困剝奪不了心靈的寧靜和快樂

小說的主人公埃克托爾無疑是個社會底層的普通人,沒有出色的才能和抱負,一家四口的全部經濟來源只有那點微薄的工資。<strong>生活貧困又單調,除了解決溫飽,沒有一點多餘的錢來供休閒和娛樂,然而物質的貧困並沒有剝奪他們心靈的寧靜和快樂。全家人可以為一次簡單的戶外旅行興奮很多天,從父母到孩子甚至女傭都由衷地發自心底的快樂。

每晚從辦公室回來,艾克托爾總會抱起大兒子,讓他叉開腿騎在自己腿上,使足勁顛他,並對他說:“下週日去郊遊時,爸爸就是這樣騎馬的。”

於是這淘氣鬼就整天騎在椅子上,拖著它在客廳裡一邊轉,一邊喊:“這是爸爸騎大馬。”

就連女傭,一想起先生騎著駿馬伴送馬車左右,也是用充滿讚歎的眼神看著他。

等到那一天真的到來時,全家人的興奮和喜悅更是溢於言表。

他學著英國式的姿勢,騎馬慢跑著,同時由著自己的身體跟隨地勢誇張地一起一伏,屁股剛挨著馬鞍,又馬上要昇天似的躥起來,有好多次,他幾乎要栽倒在馬鬃上了。

他妻子把一個孩子放在膝頭,女傭抱著另一個,她們不停地對孩子讚歎道:“瞧爸爸,瞧瞧爸爸!”

兩個小淘氣由於馬車的顛動、心裡的歡樂和新鮮空氣也興奮地尖叫起來。

這個貧困的小家庭,雖然一直飽受著物質匱乏的折磨,卻從沒有過抱怨,他們的心靈始終寧靜而自由,快樂也如此簡單。

這樣的狀態真是讓人驚歎而又豔羨!

<strong>反觀我們現代人,對於貴族的追求和解讀往往只流於形式:高檔住宅、豪車美食、消費奢侈品、子女入學“貴族學校”和出國留學等等。其實這樣的生活方式,只是皮毛而非實質,貴族的實質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對待生活的態度和為人處事的風格。

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深陷物慾的漩渦難以自拔,被攀比和壓力俘虜,浮躁而焦慮的疲憊心靈。

小說中描寫的一家人,過著貧窮困頓的生活,擁有平靜快樂的心態,沒有抱怨和攀比,自然而隨意。這也許就是貴族精神的不凡之處:物質上的困頓侵蝕不了心靈的自由,快樂可以很簡單!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②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逃避不推脫

當埃克托爾騎著馬走上車水馬龍的大街時,興奮的馬已經全然不聽主人的驅使了。狂奔的馬撞翻了一個慢吞吞過馬路的老婦人,騎士也從馬上被拋了下來。面對撞人的事實,主人公既沒有推脫責任,也沒做無謂的解釋,跟警察交代了姓名身份,坦然面對該承擔的責任。

被撞倒的老婦人是個65歲的女傭 ,叫西蒙大媽。雖然經過醫生檢查四肢沒有問題,但是老太婆說她肚子裡像有火在燒。埃克托爾馬上聽從醫生的建議,把老婦人送到了療養院,即使療養院的費用每天就要6法郎。

<strong>當然,對於任何一個成年人來說,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都是最起碼的要求。然而,這個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在面對有心之過或無心之失時,百般解釋推脫,力求將自己的責任規避到最小。

無論面對怎樣的結果,都能坦然承擔,這樣的勇氣也是貴族精神最好的詮釋。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③即使代價昂貴,也要堅守善良

人性是複雜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單純善良。

被送進療養院的西蒙大媽雖然看起來一天比一天氣色好,

“她從早吃到晚,越長越胖,臉色光潤,眼睛透亮,快活地和其他病友聊天”,但是卻堅稱自己一步也挪動不了。只要一看見埃克托爾來看望她,就哼唧起來,“我動不了,可憐的先生,我動不了。直到我死,我都得這樣了。”

埃克托爾越來越沮喪和絕望,高額的療養費用成了很重的負擔,他們辭退了女傭,變得更加節省。他還專門請來了4位名醫一起給老婆子會診。

“她任他們檢查、觸摸、按壓,同時用一種狡猾的眼神窺伺著他們。”但是一讓她走,她立刻叫起來:“我動不了,可憐的先生們,我動不了!”

當他們攙住她,硬把她扶起來,拖著她走步時,她掙脫他們的手,跌倒在地板上,發出駭人的叫聲。他們只好小心翼翼地又把她抱回到椅子上。

最終,雖然無奈又沮喪,埃克托爾夫婦決定把她帶到家裡來,因為這樣會省些錢。

<strong>小說中的西蒙大媽,從意外被馬撞倒到發現由此得來的療養生活舒適又安逸,漸漸萌生了就此度過晚年的想法。這樣的做法帶著欺騙,實在稱不上善良,埃克托爾雖然後來也看清了西蒙大媽的真實意圖,但是夫婦倆從始至終沒有一句對她的指責。雖然沮喪又絕望,卻始終堅守著正直和善良,竭盡所能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到底。

即使所遇非良人,即使心有餘力不足,也沒有放棄善良和正直的本真。這也是閃閃發光的貴族精神!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中國的“貴族精神”由來已久,“精神的貴族”常在民間

在中國,也一直存在貴族及具有貴族精神的人,那就是傳統文化中的君子。

君子的形態又可以劃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周代,君子是等級制意義上的,與歐洲的貴族相當。周代與歐洲10到15世紀之間的治理模式是相同的,即封建。分散的、大大小小的共同體的首領是貴族,也即君子。周代君子與歐洲貴族都是武士,崇尚榮譽。

孔子時代,封建制解體,原來的君子群體也敗壞了,社會趨向平民化。孔子的工作就是在平民化社會中重建君子群體。《論語》就是君子養成教本,而孔子創立的儒學,從根本上說就是君子養成之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心胸坦蕩,看重道義。

君子的三個標準是“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這時的君子群體不再是等級制意義上的,而是德行意義上的。君子逐漸從出身高貴,演變成平民中的卓越者。

宋明以來,這種君子精神繼續下移,形成明清時代基層社會的“紳士”。晚清,君子精神伴隨著現代工商業發展,又生髮出“紳商”。

可見,<strong>在中國這個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從來都不缺乏“貴族精神”,這樣的氣節和風骨,是每個時代的榜樣和希望。

疫情當下的中國,這樣的“貴族精神”在每一個普通人身上呈現:

<strong>年輕的李文亮醫生,第一時間發現疫情苗頭時,冒天下之大不韙發佈真相,提醒大家警惕災難。

<strong>歌星韓紅,傾家蕩產做慈善,不計回報做公益,累到病倒、被黑被罵仍然無怨無悔。

<strong>江蘇江陰,73歲的徐阿婆,拿著攢的9000元想捐給武漢。

<strong>河南南陽村民,在得知醫院消毒酒精匱乏時,用自家的酒提取酒精,耗費了兩噸黃酒和一噸白酒提煉出600公斤酒精,無償捐獻給抗疫一線。

<strong>……

他們都是精神上的貴族,值得所有人送上敬意!

莫泊桑《騎馬》|解讀普通人的“貴族精神”


結語

貴族精神就是:善良、正直、優雅、自信、自尊、自立、自明。

願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精神的貴族”,向普通人的“貴族精神”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