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女》前言

三年前就想寫這個故事,而且還付諸了行動,寫了兩萬多字,卻沒有寫下去。寫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思路沒有整理好、沒有時間、擔心寫不好等,諸多因素。但在這三年內,一直都有要寫下去的衝動。不是續接以前寫了兩萬多字,而是另外要寫。不管能不能寫好,只有寫了,以後再作修改,逐步完善。

這個故事不是針對任何一個人寫的,而是發生在多個人身上。她們是一個集體,出生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因為計劃生育政策,以及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宗族思想,導致她們身世之謎,以及成長之中的悲歡離合。

她們當中,很多人怨恨自己的親生父母把自己拋棄,即使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與之相認;也有一部人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導致無法相認,或者是她們的父母不想認、不敢認和沒法認。也有很多人原諒自己的親生父母並與之相認、相親相愛。

她們的情感是怨還是恨?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旁人不能左右,也不能理解。世上人與事有多少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又誰能夠說的清楚理得明白?即使是當事人,也是一樣。

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我思考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到底誰對誰錯。難道是國家那個時候的政策性錯誤嗎?難道是中華宗族文化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思想錯誤嗎?亦或是做父母的錯誤?不知道這樣故事有沒有引起現今的哲學領域的思考,不過涉及到行政、風俗、宗族、倫理等等多個領域,單個領域是說不清楚的。

既然我要寫這個故事,故事裡面肯定會有真真假假。如果是有些情節會涉及到一些人的類似經歷,還請當事人能夠諒解!我的目的不是要去揭露某個人,而是想把這段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希望能有一段文字記載。不管對與錯,或者好與壞,能夠供後人一個認知與思考。那些寫史書的人,或者寫地方誌人,不知道有沒有這一筆?我不知道。

我想去找相關資料,但畢竟不是專門從事研究這方面的工作,到現在也沒抽出這個時間。或許,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要去找找這方面的資料,希望能夠找到。

努力吧,把這個故事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