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松潘县迅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卡点临时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疫情宣传小分队”等,健全工作机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学”“飘”“响”“记”“干”“动”“忙”7个字为抓手,全面阻击疫情,筑牢防疫屏障。

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一“学”

  干部群众“学”起来。自1月21日全县防控工作部署会召开后,立即启动阻击疫情动员令,倡导全县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扬党旗、践初心、当先锋”。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在家收看中央、省、州县有关电视新闻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知识,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担负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以“党支部”为作战单元,组建“村(居)党员志愿服务队”“疫情宣传小分队”等积极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流入人员排查” “环境卫生整治”等防疫工作。

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二“飘”

  党旗一线“飘”起来。全县17个乡镇147个村(居)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担负起宣传、排查、值班、救护、消毒等任务,筑起了防控疫情屏障。党员志愿服务队员手擎鲜红的党旗、佩戴着党徽战斗在守卡一线,排查进出乡镇(村居)车辆,走村入寨排查外籍流入人口,向群众讲解防疫知识。实现户户见、户户查全覆盖。

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三“响”

  小喇叭号“响”起来。17个乡镇147个村(居)的“疫情宣传小分队”用乡镇公车安装小喇叭将制作好的防疫等相关知识音频,在辖区范围内进行流动播放。很多村居还利用“村村响”进行防疫知识的不间断播放。

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四“记”

  疫情台账“记”起来。记到方向,记到实处,17个乡镇147个村(居)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完成所在辖区每一户的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同时发放明白卡、健康教育宣传,摸清返乡人员的回家路径、动向和接触史,严密注意其身体健康,建立回乡人员和外出人员动向台账,进行不定时体温检测。

  五“干”

  卫生整治“干”起来。为避免病毒细菌滋生,形成相互交叉感染,对村庄、车站、农贸市场、街道、办公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消杀。保洁公司和各村居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天对各集镇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洁,对垃圾进行及时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党员干部集中发力,下沉到村、户,参与到村民环境卫生整治的行动中去,指导打扫院落、清理污物、清理厕所卫生、平整院落等,实现了全县卫生干净整洁,街道秩序井然。

四川松潘县以“七个字”为抓手 筑牢疫情防疫屏障

  六“动”

  干群联防“动”起来。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党员干部、志愿群众组成的巡查守卡服务队顶住寒风坚守岗位,阻拦疫情入侵;县级领导包乡镇坐镇指挥,包村帮扶县直部门科级干部靠前指挥,网格员和村两委组成的重点人员走村入户对返乡人员进行走访、管控,指导其“居家监测”,并对群众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不走家串户,不集体聚餐,不聚焦活动。

  七“忙”

  志愿服务“忙”起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全县上下涌现出了很多志愿服务者。有不愿透漏姓名捐赠口罩的爱心人士、有不远千里到县城捐赠口罩的藏胞、有三天三夜不合眼的民警、有捐赠千元的残疾人、有捐赠万元的经营者、有放下农活上门登记信息的群众,有志愿劝返拜佛群众的僧人……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疫情防控 志愿有我”,形成了全面全员全域抗击疫情的良好局面,构建起了全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道又一道坚强屏障。

(陈明跃 张俊华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