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構築防疫城牆 貢獻巾幗力量

通訊員 劉國慶 張煜敏

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有這樣一群“巾幗戰士”:她們的身影出現在鄉村、社區、小區的每個角落,一個口罩就是她們的全部防疫裝備,她們活躍在最前沿,既是戰鬥員,又是監督員、宣傳員……。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宕昌縣各級婦聯組織積極投入疫情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當代婦女的形象,傳遞真情,為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宕昌:构筑防疫城墙 贡献巾帼力量

木耳鄉

巾幗有速度。該鄉婦聯利用微信視頻會議和鄉村兩級婦聯組織聯絡群,及時發佈全國婦聯及省、市、縣婦聯防控倡議書,宣傳科學疫情防控知識,動員廣大婦女和家庭成員傳播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不聚會,不拜年,不走親訪友,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增強自我防護意識,科學防疫,著力營造婦女姐妹攜手防控的良好氛圍。

巾幗有溫度。熱心的黨員自願者,婦女幹部群眾為檢測點一線人員送去熱騰騰的飯菜、雞蛋、方便麵、水果、水杯、冰糖等,給五保老人打掃衛生,讓防疫人員安心防控,小小的舉動,貼心的關愛,彰顯了巾幗抗疫防控大能量。

她們:嚴密把守“防疫”第一道關。在縣鄉出入口、村道重點路段建立疫情防控檢查站,對過往群眾測量體溫,進出消毒,勸導廣大群眾不聚眾不串門,出門自覺佩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並對武漢返臨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嚴格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車,讓群眾安心、放心、暖心。

她們:不分晝夜逐戶摸排逐家逐戶開展摸排走訪,詳細詢問每戶家庭成員情況、近期外出及返鄉情況、身體健康狀況等信息,對近期武漢返回和外來人員逐一排查建檔,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宕昌:构筑防疫城墙 贡献巾帼力量

阿塢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阿塢鎮各級婦聯組織、巾幗志願者以及廣大婦女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爭當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監督員”、“戰鬥員”,開展政策宣傳、登記勸阻、環境消殺、愛心捐贈等工作,紮實做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為守好北大門,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巾幗力量!

她們通過廣播、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及時宣傳科學防控知識,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疫情;認真登記外來人員的信息,積極排除隱患;她們加班加點,舍小家為大家,從自身做起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共防共治,營造科學防範、攻堅克難的氛圍,她們是村道最美的守護者。

哈達鎮

“我們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少出門、多居家,返鄉回家多觀察,出現症狀要報告,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我們一起努力,疫情是可以防控的!”日前,宕昌縣哈達鋪鎮金布川村的疫情防控監測執勤點,巾幗志願者趙林霞在黨員示範崗上,一遍遍地通過喇叭向鄉親們進行著防疫常識宣傳。

在哈達鋪街道的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勇敢上前、擔當奉獻”的忙碌身影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孩子交給家人,家庭暫放身後,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她們以瘦弱的身軀,過硬的作風,為村民撐起一片安全的藍天。“我們是孃家人”,“婦女姐妹需要我們”是讓她們披星戴月、堅守崗位、忘我工作的最大信念支撐!

新城子藏族鄉

“五大員”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鄉黨委和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她們張貼防疫資料,宣傳政策和防護知識,做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她們入戶開展重點人員排查,做疫情防控的信息員;她們參加交通要道、防疫區域的管控工作,做疫情防控的監督員;她們檢測體溫、維護秩序,做疫情防控的勸導員;她們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清潔庭院居室,做疫情期間的保潔員。為遏制疫情蔓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半邊天力量。

宕昌:构筑防疫城墙 贡献巾帼力量

城關鎮

大年初一日,紅河社區主任馬彩英等把婦女們動員起來,從自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在這場不見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頂起半邊天。在緊急關頭,主動投身於防控一線,穿梭在轄區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頂起社區半邊天,踐行“巾幗不讓鬚眉”的承諾!

她們身兼數職,在生活中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為了工作,她們舍小家、為大家,從大年初一起就沒有休息一天,加班加點,常常忙得顧不上吃一口飯為了轄區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放棄節假日,留下老人和小孩,依然奮戰在工作一線在戰“疫”前沿。

她們是宣傳員、預警員、信息員、統計員,監督員,是最美守護者,一個口罩就是她們的全部防疫裝備,她們要打通每一個居民的聯繫電話,苦口婆心一遍一遍宣傳、解釋認真確認、登記每個居民和外來人員信息,積極排除隱患,口罩無法遮蓋她們動人的容顏,寒冬的霧霾無法阻擋她們女性的光輝,她們是奮戰在城區,小區、社區最前沿的巾幗戰士。

“作為新時代文明志願者,國家有危難的時候,我們能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是義不容辭的事情,這也是我們當代女青年的責任和擔當。疫情面前,大家不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踴躍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充分發揚了當代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迎來美好的明天。”人間有愛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崔蘇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