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我親愛的祖國,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你用你那母親的溫情和我訴說……”

看到以上文字,不知是否會在你的腦海中映射出旋律來。這首真摯而又動人的旋律,曾經唱響在中國大大小小的每一個角落。而我今天則要說的是和這首歌同名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如果說大人物的豐功偉績是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明珠,那麼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就如同匯入歷史浪潮裡的每一朵浪花。幕後英雄默默的努力付出,是祖國成長壯大的呼吸與脈搏。我們好似不是在仰望那段光芒萬丈的歷史,而是以“小我”的身份成為歷史的主體,與歷史並肩而行。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部被稱為“不得不看的電影”,電影選取7個歷史的高光時刻,7段故事,7個偉大而又平凡的小人物。


開國大典的前夜,吊在天安門廣場旗杆上在風中搖搖欲墜的工程師;隱姓埋名、與親友愛人分離的科研工作者;幫助街坊看女排比賽的小男孩而錯過了與小女孩最後的見面;香港迴歸前夕,護旗手肩負的使命與普通老百姓的真摯情誼;獻出愛心的出租車司機;以怨報德最終被“白晝流星”感化的牧民之子;作為護航的替補未能如願參加閱兵的飛行員……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最成功之處便是原本已經習慣了恢弘的俯視視角,刻畫了一個個平易近人的仰視視角。我們,即國家。也生動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思想:歷史唯物主義。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也展示了新中國從無到有,從落拓到輝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堅持和努力。牢記歷史,開創未來,希望下一個高光時刻,我們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故事的主角是原本生活在歷史的高光盲區中的“我們”,或者說和千千萬萬的“我們”有著一樣的心態,他們是集體的成就中貢獻力量的個體,有的甚至是未能留名的小人物,蟄伏在大事件幕後細微的角落裡,默默無聞卻又舉足輕重。他們的眼中倒映著歷史的底色,他們的胸中澎湃著愛國的激情,透過他們的視角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發展。“他們”即是我們。我們既是影片所傳達的受眾,也是我們個人故事的主角。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眼下正值武漢新冠肺炎爆發的嚴峻時刻,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爭當“白衣戰士 ”。這群可愛的醫護人員,正在奮戰在一線,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安全,他們都是勇士和英雄。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向現在一樣趴在床上安逸的玩手機。現在和平時期,醫務工作者卻是危險行業。向他們致敬。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脫下便裝,換上白大褂,學著前輩的樣子繼續治病救人罷了。”

一個個潔白的身影令人感動。他們身份或許有許多,或為人父母,或有老婆孩子,可是當他們穿上白大褂,都化身為白衣天使,與病魔戰鬥。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您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這盛世,如你所願吧,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當年送你的十里長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

相信總理看到如今強大的祖國,一定會倍感欣慰吧。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歷史上誰最偉大?

人民會說是他

他會說是人民。

武漢加油!

新冠肺炎這些天,我又重溫了一遍《我和我的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