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願意做技術工人了,導致現在好多技術工種已經出現斷代,對此你怎麼看?

海油小匠


”稚始梔終“觀點:好多技術工種出現斷層,這個是實際情況,但是,您說的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做技術工人,這個就有失偏頗了!更不能把技術工種斷層的責任架在年輕人身上!現在經過國家的調控,技術工人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一、技術工種的現狀

現在的技術工種已經從過去的純手工技術向自動化方向發展,技術工種的勞動強度降低,但是對技術工人的要求會更高,從業資質會有所提高;

儘管自動化程度高了,但是手工技術工種的工作量並沒有減少,但是技術人員確實減少了,數據顯示,工作量增加30%,人員減少20%;青黃不接是確實存在的問題,老一輩技術技術工人退休也加重了這樣情況的存在。

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出現斷層呢

1、苦和累似乎是技術工人的代名詞,不願意做和願意做但做不了的情況,讓技術工種出現斷層

曾幾何時,工人,特別是技術工人是國人嚮往的職業,但,那是因為那個時候中國處於農業社會的階段,工人的職業自然受到了愛戴;

但是,隨著社會向商業社會發展,工人這個職業已經成為了苦和累的代名詞;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有些年輕人可以做,但是,他們有更多的選擇;當然,有些年輕人想做技術工人,但是做不了,因為無法接受到技術的培養,更無人帶;

2、國家教育確實存在技術教育的斷層,讓技術工種的斷層加劇

從大學擴招到現在將近20年了,從整個國家來看,大學生的數量明顯增加很多,相反,職業教育的路卻走的比較艱難,國家也正在大力呼籲更多的學子學習一門技術,以應對未來工業化的需要;

大學生不願意做,職業學校的生源不足,導致技術工種出現斷層。

3、純熟的技術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歷練,年輕技術人員的薪資是不高的,讓就業人員轉向非技術崗位,進一步加劇了這個現象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技術工種不僅意味著苦和累,也意味著待遇不高,甚至低。儘管眾多企業需要技術工人,但是年輕技術工人所產生的價值有限,作為企業能夠預算給到年輕技術工作的薪資自然是有限的。

4、老一輩技術工人的退休讓斷層更加明顯

【“稚始梔終”最後做一個總結】

技術工種斷層是全球性的問題,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共同結果的作用;好在經過國家的調控,技術人員的薪資待遇節節攀升,技術人員真的迎來了有一個春天!


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END---------

點擊關注【稚始梔終】,每天為您剖析職場問題和現象,幫你實現職業夢想!與大家一起成長,是我最開心的動力!歡迎轉評贊!

稚始梔終


我,以前搞數控的,改行十幾年了。為啥改行呢?簡單說幾句吧……以前在某美資航空製造企業工作,做得咋樣呢?容我自我吹噓幾句(雖屬吹牛,但內容全部真實):波音上有個小東西,鈦合金的,他們幾十年沒做好過,導致波音裝配的時候必須加一道工序先休整一下。那玩意兒,我給改了工藝,做出來後完全達到波音的標準,讓波音裝配的時候減少了一道工序。波音還給我寫了封感謝信。還有一批鈦合金的原材料,美國那邊備料的時候一個局部弄小了,要整批報廢。我又是自作主張,改了工藝,加工出來後一點問題都沒有。導致後來備料全部按照那個尺寸弄了。[捂臉]我們那裡,有幾臺已經超過報廢年限的加工中心,基本每天都會出問題。每次去叫機修來修的時候,機修工程師都會問一句話:“小李(指的是我)在不在?他在的話讓他先看看,要換東西的話,你再來叫我。”我一操作工,我容易嘛我[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但是,然並卵[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沒有上升空間也就罷了,工資也不給你加點[捂臉][捂臉][捂臉][捂臉]忍吧……但是,就這樣忍氣吞聲,還是不招人喜歡,找了個不是藉口的藉口,讓我離開公司……搞笑的是,我走的那天,發現他們辦公室把我的交班記錄本撕下來,複印,人手一份,用我的交班記錄本做作業指導書[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以上,是我十多年前的真實經歷,我想,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捂臉][捂臉][捂臉]


軍師老月


我小區四樓一戶人家請師傅換了一個新暖氣片,師傅把鐵管截短兩公分,本應再截一根鐵管安上,但他硬是把短鐵管強行壓進螺母內安裝上。供熱公司剛開始供暖,鐵管就從暖氣片裡蹦了出來,熱水灌了一家,並從家裡流到樓道,順著樓梯一直流道樓下院裡。正好這戶人家在外地工作,鄰居們也進不了他家,水流了整整兩個小時,這樣的技工也算技工?誰還用?不讓他賠償就夠不錯的了。技工吃的是技術飯,沒有技術光說工資也是不可取的。


手機用戶25025399437


10年畢業是學高精度機械測量的,三座標測量儀學完沒多少廠用,用的又進不去,跑到家門口的廠裡改做數控工人(從0開始學習數控編程和加工),每天渾身都是油乎乎的工作服,你就是天天洗也髒,而且幹體力活累慢慢懶得洗了,工資不高學徒工一個月800+400(週末不休假),靠師傅教和自己努力,8個月當了師父自己負責一個新床子,一個月3000元了,但還是覺得沒啥前途,辭職後出去晃盪了2年最後進入房地產,3年買車買房,工作環境好還體面接觸的人群也不一樣,對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和思考問題的緯度也不一樣了!


曾經的老張愛講故事


說一下我的真實感觸。學校裡基本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去了工廠你會發現,你學的和你即將用的,很多時候不符合不應用。到了車間,沒有老師傅帶你、教你,你也就只能做做基礎工作了。而且,做辦公室的很多同事根本瞧不起下車間的。核心技術,不到技術組組長或者副廠那個級別,一輩子也接觸不到。臨時工,合同工,工段長,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副廠,廠長,熬吧!比公務員升值都難,還有那麼多家族和裙帶,學技術無望,升值無望啊!


o丶佰曉笙


我93年模具維修,玩了4年,死工資2000塊。衣服褲子自己買。吃飯水電自己的,房子每個月還要交房費幾十。你們說能剩多少錢,壓鑄工都一個月平均4000+或者5000了,新手也接近4000,我忒麼一技術工。才2000。吃穿。都是自己付錢。11年開始工作,做了4年,後面要求加工資不幹,我幫我師傅管壓鑄車間。車工焊,鉗工,啥不學,有啥不會的。後來找了新人啥不曉得。3500,第四年。不好意思,辭職了。我師傅也什麼都交,我也學習。他是老師傅了。我走了感覺對不起他,可是不走。就這點工資,我忒麼做什麼。什麼都做不了。



北冥天情


原因很多,藍領不好混唄,我是數據專業出身,剛畢業的時候很是積極,可江蘇,威海等地走了一圈後我沒信心了,心情很低落,都是計件操作工,工資低,也不需要你編程。人家初中畢業,辦個假身份證都幹多幾年了。天天三班倒,沒事上個網吧,約個妹子,所以附近網吧小旅館比較火。幹了半年我覺得生活不該如此,所以我放棄投入了軟件開發行業。至少現在我覺得我是對的。唯一煎熬的是我的學歷專業,雖然畢業十多年但還是卡的很難受。唉╯﹏╰,我是不是也可以怎麼解釋數控也是編程


丶Mr丶Sun


現在,年輕人不願做技術工人,主要是政策導向造成的。這個問題同大學畢業生千軍萬馬考公務員對照來看,就更清楚了。具體原因:

一、國有企業破產,大量老技術工人下崗失業,生活困難,病不得醫,晚景淒涼。讓年輕工人心寒,望而生畏,不想步其後塵。

二、創造社會財富的企業退休職工自己交社保,退休金比不交社保不創造社會財富的政府機關事業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少一半多。人格尊嚴、生活質量和生命保障大打折扣。讓年輕工人心寒,望而生畏,不想步其後塵。

三、企業工人政治地位、待遇降低,黨代會、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企業技術工人代表名額減少。沒有體現企業工人的尊嚴和光榮。同過去工人光榮爭當工人相比,現在是沒有其他出路才選擇當工人。

四、現在在社會上辦很多事,需要靠關係、求人、送錢、送禮。而企業工人同其他職業相比,是最沒有權力、沒有社會資源、沒有面子的,是辦事最難的。甚至連得大重病、可能是人生最後關頭在醫院開一張轉院證明都開不出來,是可以自費,但是,企業退休工人在城市裡是收入最低一族,哪有錢自費呢?誰願意選擇這樣的職業呢?

五、由於政府事業人員地位高、待遇好,又有權力和資源,可以利益交換,結果是有資格考公務員的,都去考公務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由於演藝明星地位高,收入高,人們就爭相藝考,想當明星。

由於企業工人無論在崗、下崗、退休,地位、尊嚴、待遇、收入、養老金,都是最低的。辦事是最難的。誰願意舍高就低、舍尊就卑、舍富就貧、舍易就難呢?


松江越


做了三年鉗工,在國企。15年畢業大專院校。不能說不喜歡這個行當也不能說喜歡。但是幹一行就要做好一行,為什麼只做了三年呢?原因有很多,第一工資太低,車間維修組30人,35歲帥小夥都有沒結婚的。第二人太多,一個廠維修組兩個,一個組30人左右,包含電工在內,合計60人多點,能幹活的不超過15人。並且這15人還都要看臉色幹,設備真正會維修的沒幾個。沒有想著修,都是換,換不了就找廠家。偶爾戲稱自己掄大錘的。第三,維修是主業但是沒有維修任務的時候什麼都幹反而成了主業。第四,工作環境冬天凍死夏天熱死。但是幹這一行本來就這樣。話說回來一有不合適就是年輕的錯。稍微上點年紀的都坐在休息間喝茶,沒人說,你一旦停下來坐哪怕十分鐘都不行。還有設備一旦壞了領導都來找,平時看見你就像看見了仇人。覺得你啥啥都不幹。其實是啥啥都幹了。每天穿著油轆轆的工作服弄的看不成。哪怕一個天車工都會繞著你走。最終各種問題一起,辭職!不是自己心態不端正而是企業文化就這樣了。我同一批進去了15個走了10個了。其餘的五個不是不走而是家裡不允許或者沒走膽量走。畢竟國企有公積金。工資一個月也就3000。坐著喝茶的倒是能拿到5000➕偶爾在諾大的車間走一圈看見那些老工人,彷彿看到20年後的自己……世界很大出去闖闖吧……


豆大龍蘭州特產


我以前做cnc數控搞了兩年,工資9000多,後來出門浪了,雖然工資四千多,但我也覺得比做數控舒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