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真假美猴王中,假猴王也有一根金箍棒,金箍棒整個龍宮只有一根,這是怎麼回事?

南野笑情


首先感謝題主的提問,問的非常好,不是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再次謝謝。

《西遊記》中,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與他並肩齊名的還有三個神猴。他們和孫悟空一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第一種猴是靈明石猴善於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石頭裡蹦出來的。孫猴子的本事大家都知道了不必細講。主要看看六耳獼猴有啥通天的本領。

六耳獼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這本領可不小了。

再說說他手裡的兵器,來頭也不小,叫隨心鐵桿兵。玄鐵打造的,因為六耳獼猴能察理,知前後,把兵器變成和如意金箍棒一模一樣而已。《西遊記》中沒有詳細解釋隨心鐵桿兵的來歷,但縱觀西遊記裡,裝備打造王是太上老君,不出意外應該是打造金箍棒的試驗品。

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的話點個贊和關注!



文化快遞員


這件事不簡單,我也是後來與菩薩喝酒時,聽地藏王菩薩說的。

他告訴我,當初諦聽伏耳聽到的話是如來佛祖的聲音,佛祖說:諦聽啊,你叫那倆潑猴趕緊到我這兒來!

噓,這事不要告訴別人額!因為……

天上有耳!

你問我怎麼知道這麼多?我只能告訴你,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如今取得西經,得了個淨壇使者的差使。

現在,我們再來聊聊,那真假弼馬溫手中的金箍棒問題吧。

傳聞天地初開之時,誕生了四隻靈猴,其中我猴哥大聖算一個,他手下兩個大將算一個,而剩下的那隻六耳獼猴卻歸順瞭如來佛。

我懷疑,這隻六耳獼猴也是佛祖派出來試煉的寵物,結果最後不小心被大師兄給打死了。

《西遊記第五十八回》描述兩猴戰鬥的畫面: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敵沒輸贏。

假猴王手中那根和猴哥打得旗鼓相當的兵器叫做“隨心鐵桿兵”,是一柄來歷不明的神兵,雖如此,要知道猴哥的兵器可是太上老君打造,天底下有能力和他拼這個底蘊的,可不多啊。

究竟是什麼師傅才能教會六耳獼猴大聖的能力,和給予他可以同大聖匹敵的兵器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菩提祖師其實也是如來佛祖變的。

咱們要注意,菩提祖師這個道家打扮的仙師,所處的位置可是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內。

這個位置是佛祖這個圈地狂人的大本營,他又怎麼會放任自己的地盤,有菩提祖師這樣能力高強的人存在?答案很簡單,如來就是菩提祖師。

這靈臺方寸和斜月三星,其實都是字謎,指的心是。

也就是說,悟空從學藝開始,便是在做關於心的修行。

六耳一詞,在明代並不是什麼新鮮詞,它在當時代表第三者的意思。

《西遊記》中,這一章節的標題很有意思“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這寂滅一詞是個佛教常用的概念,《大般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因而,咱們不妨想想假使如來收了兩隻猴子為徒,教了他們一模一樣的功法,想幫助他們度過三災劫難。

只是六耳獼猴後來沒忍住,看著自己師兄如此逍遙自在,馬上都能成佛了,心生邪念,才做出錯事,被佛祖降服。

大家好,我是沁書君,一個專注傳播傳統文化的人。


沁書悅讀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西遊記中有真假美猴王那一集,假美猴王就是六耳獼猴變化的,以六耳獼猴的法力變成孫悟空一樣的模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金箍棒只有一根,六耳獼猴又是怎麼變得呢?或者他到底是從哪裡偷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如意金箍棒的來歷說起。東海龍王說了這金箍棒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只說這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並沒有說這是誰打造的。何況大禹不是鐵匠,如意金箍棒也不會是大禹打造的。


那麼如此神奇的東西,誰能打造的了呢?其實我們想想太上老君就知道了,金箍棒肯定是太上老君製造的。在原著中,六耳獼猴所用的兵器確實就是金箍棒。 原文詩云:“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一些朋友誤以為,六耳獼猴的武器叫做隨心鐵桿兵,與金箍棒不同。其實,所謂“隨心”,就是隨著心意變化,和“如意”意思一樣,鐵桿兵也只是為了對仗而對金箍棒的另一種說法。首先,原作者強調假猴王與真大聖一模一樣,無論是金箍兒,還是金箍棒都一樣。這兩樣東西都是三界唯一的至寶,其他人根本無法得到。


之所以假猴王會有金箍,是因為假猴王並非什麼六耳獼猴,而就是孫悟空分身! 所謂真假美猴王之爭,本就是孫悟空為了爭取成佛,與觀音一唱一和導演的一場戲。他們通過上天入地,找尋許多證據,來證明孫悟空對取經行動貢獻頗大。三界仙人諸如玉帝、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其實都知道假猴王就是真悟空――托塔天王李靖照妖鏡照出的猴子與孫悟空一模一樣,諦聽也說知道了真相。因為事實上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孫悟空惡的一面,所以他自然和孫悟空本領一樣,自然也就有一根一樣的金箍棒了,事實上也是如此. 西遊記裡面孫悟空還有一個代稱:心猿。從他學藝開始,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臺、方寸都是佛語裡面對心的代稱,而斜月三星就是個字謎,就是心字。孫悟空是心中所化,也只有心中才有隨心所欲的變化,無窮無盡的法力,心比天高的志向。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解讀心經,唐僧都佩服不已。心有善惡,所以假猴王就是孫悟空惡的化身,二者當然一模一樣了。


其實我個人覺得,之所以會出現真假美猴王,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修復唐僧師徒的關係,畢竟往後取經路上還有很多磨難,而孫悟空又是最佳人選,所以這些高層就策劃了這個真假美猴王,就是讓唐僧明白,離開了孫悟空取經路不成,同時也讓孫悟空回到唐僧身邊,給了唐僧和孫悟空都有一個臺階下。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見解,有不同意見,留言,共同探討。


黔北小王


答:《西遊記》裡永遠有太多糊塗賬。

就拿這根金箍棒來說,就有許多根本無法掰扯清的東西。

首先我問你,這金箍棒是什麼來頭?

一般來說,人們會根據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裡面“龍宮借寶”裡面的介紹來理解。

書中,首先是龍婆、龍女說,這是海藏中一塊天河定底的“神珍鐵”。

這塊神珍鐵有什麼用呢?

龍王認為是沒有用的。他說,這是大禹治水時,用來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即在龍王的認知裡,這不過是當年大禹治水裡用來測江海淺深的測量工具,相當於標尺一類東西,不是孫悟空要的兵器。

但是,孫悟空走近去看,人家在緊挨箍處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想想看,九長九短十八般兵器,分: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短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

金箍棒屬於“棒”,妥妥的就是兵器好不好?

問題又來了,既然是兵器,大禹為什麼拿來當標尺使用了?大禹既然拿它來當標尺使用,就說明大禹既不會造標尺,也不會造兵器,那這兵器是誰造的?

《西遊記》作者在這裡似乎還沒想好,沒有交待。

然後到了第五十回《心猿鑽透陰陽竅,魔王還歸大道真》,孫悟空在獅駝嶺遭到了青獅怪埋汰,那青獅怪說:你這潑猴,怎麼提了個哭喪棒上門打人?

自己心愛的金箍棒被人家埋汰成“哭喪棒”,孫悟空一下子受不住刺激,怒讚自己的寶貝,說:你若問我這條棍,天上地下,都有名聲。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

看,也不知是孫悟空信口胡編還是作者終於想起要在這兒交代一下金箍棒的來歷——它是太上老君煅造的。

而且,名字又不叫金箍棒了,叫“靈陽棒”!

這都什麼事兒嘛!

好吧,鑑於太上老君有煅造芭蕉扇、紫金葫蘆、搗藥玉杵等上古靈物的成績,那金箍棒應該就是太上老君煅造的吧。

那就難怪,會在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慾,神昏心動遇魔頭》中被太上老君的坐騎獨角兕大王青牛怪用金剛琢套去了。

直接讓金箍棒淪落為凡物的,莫過於第八十八回《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

雖然,本回書中,孫悟空也向玉華王子吹噓賣弄,說自己的棒不是凡間等閒可有者,說什麼棒是“鴻蒙初判陶鎔鐵,大禹神人親所設”、“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細能生滅”,但是,玉華王子後來居然也把這“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的棒掄起來了。

至此,牛皮越吹越假,金箍棒的神奇色彩蕩然無存。

實際上,您回頭再想想,這金箍棒自現世以來,它除了重和會變化,還有什麼神奇之處沒有?

有人說,它能夠隨著主人的口訣變大變小,還不夠神奇?

但是,孫悟空自己變大變小,他身上的衣服、褲子、鞋子不也都跟著變大變小嗎?

那麼,是不是也根據這個,該稱孫悟空的衣服、褲子、鞋子為“如意衣服”、“如意褲子”、“如意鞋子”了?

還有,金箍棒被吹噓成“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但在書中一直沒體現得出這個驚人的重量,不但所有的妖精都拿得動,連玉華王子這樣的凡人也拿得動。而且,孫悟空拿它打小妖,甚至,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裡追打那夥打家劫舍的凡人小嘍羅,給人的感覺,哪裡是“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傢伙?分明就是一條普通的棍棒。

最讓人大倒胃口的是,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中,孫悟空與諸天兵天將鬥得性起,忍痛從腋窩扯斷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都是金箍棒!

看傻了眼吧?這金箍棒變成了千百根,要多少根就有多少根!

那麼,假猴王也有這樣一根金箍棒,何奇怪之有?!

還有,《西遊記》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裡,當真假孫悟空拼力廝殺時,書中有交代:“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

即孫悟空使的是如意金箍棒,六耳獼猴使的是隨心鐵桿兵,二者是不同的!

最後補充一下,現在很多人剖析“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情節,一個勁地說六耳獼猴是孫悟空變的;還有人駭人聽聞地說孫悟空後來被如來佛打死,保護唐僧上西天的就是六耳獼猴。

這些說法很新穎,很有趣,但絕不是《西遊記》創作者的原意,可一笑而已。


覃仕勇說史


在《西遊記》之中,有一集特別燒腦,那就是“真假美猴王”。

其實當結局出現的那一刻,很多人都無法判定到底誰才是真的孫悟空,上天入地,找到觀音,找到唐僧,找到閻王,找到各個佛祖,甚至玉皇大帝都找了,也沒有人能分清到底誰是孫悟空。

還是最後在如來佛祖那裡,被辨認了出來

這個時候很多人臆斷甚至說:當時打死的是真的美猴王,那個假的孫悟空才是陪唐僧,最後取得真經的那個人。

這完全是一派胡言,只是很多人主觀猜測的而已。

那麼我們再回到正題,很多人說:“假美猴王或許可以偽裝,但是金箍棒據說只有一根,也是在東海之中搶來的,為什麼假的猴王那裡也有一根同樣的金箍棒呢?”

我們先來看看原著裡面是怎麼說的,原著裡面說:那一根並非是真的金箍棒,而是叫做“隨意鐵桿兵”。

孫悟空的叫做如意金箍棒,而這個叫做隨意鐵桿兵。

“如意”和“隨意”,其實都有相同的意思,就是可以不斷變化,可大可小。

在西遊記之中,並沒有詳細解說這一根假的金箍棒到底是從何而來?或許也只是留一個懸念,或許作者也只是不想過多的去關注這一個事情

那麼我們只能從其他的方向來猜測一下。

如意金箍棒,據說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煉製出來的,那個時候大禹治水,被大禹給借走了,用完之後就放在東海,當做鎮海之寶。

後來孫悟空跑到東海龍王那裡,直接給搶了過來。

而如意鐵桿兵,則是在太上老君煉製的時候,做了一個和金箍棒,大致相同的雙胞胎“兄弟”。

如意鐵桿兵可大可小,也就是說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作用也是一樣的。

話說如意鐵桿兵做好之後,就送給了燃燈古佛,而六耳獼猴,就是燃燈古佛的徒弟,後來就有了六耳獼猴拿著這件兵器去和孫悟空一決高下的一幕。

具體的真相是如何,我們只能做一個簡單的猜測。

既然作者沒有詳細解說,那麼我們也不要過多的去糾結,只當小說的一個情節去看就罷了。


曾說


首先,六耳獼猴用的兵器不是如意金箍棒。

原文明確指出,六耳獼猴的兵器叫做隨心鐵桿兵。

這個原著是有記載的。根據《西遊記》第五十八回 “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真猴實受沙門教,假怪虛稱佛子情。蓋為神通多變化,無真無假兩相平。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敵沒輸贏。先前交手在洞外,少頃爭持起半空。

如果只考慮西遊記的文本,六耳獼猴的來歷是無從可考的。

如來雖然說了他的名字,但是對於他的來龍去脈和偌大法力沒有交代,包括他手中的兵器。

如來道: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幹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西遊記一直分別被佛、道、儒各家解讀,廣泛被認同的說法,六耳獼猴代表了孫悟空的二心,因此這個隨心鐵桿兵也可以認為是金箍棒的化身。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來看西遊記六耳獼猴與孫悟空爭鬥的回目。

第58回叫做:

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後文又寫道:

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三藏遵菩薩教旨,收了行者,與八戒、沙僧剪斷二心,鎖攏猿馬,同心戮力,趕奔西天。

這些提示、旁白,就明確指出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二心所化。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是一體的兩面。他作為孫悟空陰暗的影子,所以外貌、本領包括兵器當然看上去都是一樣的。

這裡的二心,是孫悟空的嫉妒心、貪心、對唐僧的怨心,所以二心具現成六耳獼猴以後,就一把打翻了唐僧。

你呢,面對老闆有沒有什麼陰暗的想法?嘿嘿嘿。


狗眼博士


《金箍棒》確實是整個龍宮只有一根。

那提問中問的,《假猴王》怎麼也會有一根《金箍棒》呢?

其實答案也在你問的問題中了。

你想一下,既然美猴王也是《假的美猴王》,那《金箍棒》就不能是《假金箍棒》嗎?總不能要求《美猴王》可以有《假》,但《金箍棒》一定要《真》吧?

《假猴王》用的《金箍棒》,也有可能是跟《假猴王》一樣的另類相似度高的物品。


CKJU


金箍棒只有一根,另一根是假的。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聯合六耳獼猴演的一場戲,六耳是被利用的,孫悟空是心機BOY。我們來看疑點。

最大的破綻就是金箍棒。金箍棒只有一根,六耳的那一根是“如意鐵桿兵”變的。所謂變化,必須有實物做參照。神通如孫悟空,也必須要見到“小鑽風”腰牌才能變出一個一樣的“總鑽風”腰牌。金箍棒乃定海神針,有複雜的紋飾和雕刻,平時藏在孫悟空耳朵裡見不著,六耳如何能變得一模一樣的一條出來?

行者頭箍也是一大破綻。頭箍是觀音法寶,觀音法寶雖然不止一件,但也不像旅遊區紀念品一般常見,六耳從未見過,如果能變成一模一樣?

捂腦袋還是捂肚子---唸經時頭痛的反應是另一破綻。六耳一個十八線小妖,就算聽說了一線當紅妖怪孫悟空去西天取經了,他又如何得知取經團隊的內部掌控手段?唐僧唸經時,究竟是該捂腦袋還是捂肚子?

六耳如此恐怖的戰鬥力,跟他的名氣不配。孫悟空是何許人?論戰力值,天上地下,除如來之外,無人是其對手,一言不合,可以單挑整個天宮的天兵天將。在取經過程中,各路妖怪,如果不是憑法寶,無一是他對手。六耳居然能跟他打成平手!按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原則,這樣一個六界裡並列第二的高手,居然會寂寂無名,這太不正常。除非孫悟空故意放水,配合演戲。

我們來試著還原事情的真相。

取經團隊裡,降妖除魔的業務能力,孫悟空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有一個外行管內行的領導,啥也不懂,整天拿著雞毛當令箭,一言不合就懲罰。

孫悟空一心想要混進編制內,位列仙班,對於一個有汙點的妖怪,取經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必須要搞定外行領導,樹立自己的業務權威,建立在團隊的話語權。對方是有高層關係的“金蟬子”,這並不容易,需要周密的計劃。

孫悟空找到了未成名前一起喝酒的小妖怪---六耳獼猴。六耳碌碌無為,如今的一線妖怪能來看望自己,他很是感動,二人回憶了一番往日嬉戲的種種,酒酣耳熱之際,孫悟空假意稱自己不願西去取經,誘使六耳假冒自己,陪同唐僧西行,他配合六耳以瞞過眾人。如若成功,六耳立即從十八線小妖躍升為神。六耳是一個失意的中年妖怪,明知這個計劃有風險,也只有一搏。

於是孫悟空用1:1的比例復刻(變化)了一根金箍棒與頭箍,同時詳細的與他講解了同行的唐僧、八戒、沙僧、白龍馬的特徵與性格,並現場演示了緊箍咒時的反應。一切安排妥當,孫悟空吩咐好生練習,然後返回取經隊伍。

萬事具備,只需要一個導火索。孫悟空故意殺生,激怒唐僧,藉故離去,通知六耳。

後來的事情西遊記中均有記載。孫悟空在爭鬥現場與六耳配合,瞞過了師徒。但還是瞞不過神仙的。李靖,觀音,諦聽,一眼便能分辨誰真誰假,但是大家都不是年輕神仙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看破不說破。諦聽更是直言能分辨,但不敢說。所畏懼的,當然不是六耳,而是孫悟空。因孫悟空畢竟是大鬧過地府的人,能鬧一次,自然也能鬧兩次。所以把這個皮球踢給瞭如來。

以如來之智慧,自然明白事情的原委,同時自己弟子的業務能力是什麼樣子的,一清二楚,西行孫悟空必不可少。所以便給孫悟空臺階下,胡侃了個四靈猴的故事,還編了個“如意鐵桿兵”的兵器名。試想凡人的普通兵器尚且威風凜凜,什麼“青龍偃月刀”“方天畫戟”,如果真是有能耐的妖怪, 有神通的兵器,怎會如此不堪的名字?

並暗示悟空“你的心機我已知曉,只要好生保護唐僧西行,論功行賞,必讓你成佛”。悟空目的已達到,便一棍子打死了六耳,以免留活口。

通過後來的故事我們知道,孫悟空策劃的此次事件成功的樹立了他在取經團隊中的業務權威,此後的降妖之路,再也沒有招到唐僧的質疑。最終成功封佛。

只可惜了六耳,懷揣著一步登天的富貴夢,最終做了棒下亡魂。江湖還是從前的江湖,只是兄弟再也不是當年的兄弟了。


騎牛自耕


這個金箍棒的確是個破綻,金箍棒是太上老君煉製,用的材料都是“絕品”,加上獨一無二的煉製術,可以說,普天之下,沒有人可以“仿造”出一把一模一樣的金箍棒。

從“破案要訣”上來講,只要能區分真假金箍棒,就能區分出真假美猴王,但是大家知道,這根金箍棒,難住了很多大仙,包括照妖鏡、觀世音菩薩,都無發區別真假,可見六耳獼猴所用的這根金箍棒,肯定有著非凡的來歷。

1、先來看看原著怎麼說的

兩條棒,二猴精,這場相敵實非輕。都要護持唐御弟,各施功績立英名。真猴實受沙門教,假怪虛稱佛子情。蓋為神通多變化,無真無假兩相平。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敵沒輸贏。

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這句話是重點。

大家從這裡可以知道,六耳獼猴的兵器叫“隨心鐵桿兵”,雖然名字不是威武霸氣,但是“隨心”兩個字很要命,基本上和“如意”是一個意思,就是都能隨著我心裡面的意思變化,可大可小,可長可長,如意隨心本來就是一個意思。

2、“隨心鐵桿兵”是怎麼來的?

在原著裡面,並沒有說起這件兵器,可能是作者不想讓大家過多的關注這件兵器,辨別真假美猴王,還是要按照人家的劇本來,要不然處處都要解釋,處處都是疑點,小說根本沒法寫了。

當年作者估計也是猜測到了這一點,所以就按照“如意金箍棒”這個高大上的名字,隨意偽造了一個“隨心鐵桿兵”,大家看看,基本上是對稱的,為了貶低,特意用了“鐵桿”兩個字,就是想低調一點,不仔細看,還真沒把這個東西放眼裡,意思也是讓讀者別揪著這件兵器不放。

但是作者這麼寫,有點看不起劇中的神仙了,要是連“鐵桿”也分不清,拿做這個神仙還有什麼用?

3、後人的解說是怎樣的?

看過我上篇回答的都知道,小說這個東西,其實不在乎作者怎樣寫,關鍵是看讀者怎樣去解讀,也許作者當年真的就是胡編亂造的,但是後世的解讀卻是很精彩。

我簡單給大家說一下。

“隨心鐵桿兵”這件兵器,傳說也是太上老君煉製的,還是金箍棒的“雙胞胎”兄弟,總之一樣的原料,一樣的配方,同一個人煉製,甚至連兵器的“性格”都一樣,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完美“克隆”。

話說當年太上老君弄了兩根這樣的棒子,一根給了大禹當定海神針,另外一個給了自己的私人好盆友,燃燈古佛。

燃燈古佛是六耳獼猴的師傅,把這件兵器傳給了六耳獼猴,所以六耳獼猴兄弟就有了“金箍棒”,這個解釋,姑且完美吧。

總結:真真假假,怎麼不去破案了,就當圖個樂,以後出門的時候,可以給別人講點不一樣的東西,讓別人覺得你是個有文化的人,哈哈。

大家好,我是小強,喜歡讀書和走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生活才有趣味,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和評論,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相互交流和學習。


太行山下小小強


吳承恩的一部《西遊記》,留給了人們太多的謎團,特別是真假美猴王橋段,混世四猴之一的六耳獼猴假冒靈明石猴孫悟空,這人變得一摸一樣其實不難理解,畢竟西遊記中的變化之術太普遍了,按如來說的原話: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這六耳獼猴變個孫悟空又有何難?


這裡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是金箍捧,因為人可變,這寶貝兵器可不好變,因為那金箍棒不是凡品,乃太上老君所造,用的材料也非常特殊,且看原文這樣交待: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 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 花紋密佈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 因此,這金箍棒這世上只有一條,要想變出來,應該不可能。

我們知道,西遊記中的變化之術,實際就是幻術,例子很多,如孫悟空變成他人,只能變頭,不能變身;白骨精送來給唐僧吃的齋飯,也是石頭青蛙等變化的。如果能變化真物,豬八戒也不至於偷偷省出私房錢塞到耳朵裡那等可憐,只消用石頭等變來就行了。因此,所謂的變化之術,只是障眼法罷了,就和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的幻術一樣,將此物幻為彼物,只是一種虛幻的表象而已,其實質仍是原物。


既然如此,那麼,這六耳獼猴的金箍捧怎麼來的呢? 我們再來看原文:果見一個行者,高坐石臺之上,與群猴飲酒作樂。模樣與大聖無異:也是黃髮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錦布直裰,腰繫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 根據這段話,六耳獼猴確實也有一條一模一樣的金箍棒,從後文與孫悟空對打的情況來看,他的金箍棒無論從重量、功能、神通等方面完全與原品一致。

難道是太上老君又造了同樣的一條金箍棒,且不說有無這可能,關鍵在於六耳獼猴被如來用缽盂罩住後,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那條金箍捧就沒有任何交待,是作者忘了寫還是什麼原因呢?應該不是,因為六耳獼猴的這條金箍捧,本身並不存在,原文實際有說明,且看這句詩: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


注意這個"隨心鐵桿兵"是什麼意思,字面理解是追隨心意的鐵桿兵器,再理解進去,就是心怎樣想的兵器,他就是怎樣的兵器。 結合如來的那句話:"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以及六耳獼猴"萬物皆明"的獨特神通,這條金箍棒,就是六耳獼猴的意念。

意念雖是虛幻之物,但在神話世界或者氣攻修練領域,意念是有形的,甚至是最堅硬的存在,如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中的劍光、劍氣,也非實物,乃是意念所化。

因此,這六耳獼猴的確"萬物皆明",且意志如鋼,竟修練出了屬於他自己的"金箍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