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距,不成方圆

在每人的成长中,都会遇到对身边人是该宽厚仁慈对待,还是该严格要求对待。宽厚让人放松,但易生溺情。严格让人紧张,使人不安全感强烈。儒法经典,专家,各界人士讨论甚多,常观点对立,或有概念原则,无操作性落地方案。

这个问题的根本性还是人本性善恶的看待性问题,中国是人之初性本善,故用仁爱、接受、宽厚引发善良本性的德治而发展,而西方偏主张性本恶,人生而有罪,重刑典,靠法冶流程规范人恶本性而发展。

从进化学和生理学研究角度,只有人进化出了第三层大脑理智表层大脑,本能深层基础脑,情绪感受脑是生物体所共有,成熟的理智表层脑只有人具备。在进化中,情绪感受脑在生命中作用最特殊最重要,恐惧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在大脑中有奖罚中枢参与的条件反射使人产生了恐惧,适度的恐惧短时间内激发人欲望潜能,(法冶严管的原因)。但同时理智脑作用大幅减弱,常作低级错误决定。人不安全感重,短视,冲动,失误多。这也是制定规距,戒律,从生化上强化底线思维的理论基础。在历史上,法治易统一标准,实驰容易,成本低,易复制传播。故相比仁治更易推广,基本是社会冶理的主体。

没有规距,不成方圆


人在被尊重,被理解,需要被满足时,会产生不断成长的成就舒适感。身体会分泌多巴胺,内啡肽,多巴胺,催产素和血清素,让人放松,幸福,愉悦忘我感产生,陶醉专注,理智脑充血,本性智慧潜能被激发,灵感多,自律自省,自我改变习气,聪明智慧。(慈悲宽厚,尊重人的原因)。适合衣食足后精神需要阶段的提升和高智慧人群。是仁爱沟通的高级阶段(如同理心,非暴力沟通等),负作用是操作难度高,时间长,个性化内容多,人的警惕性、爆发力和应急力降低,人在进化中两者兼备,恐惧感是生存必要,(法治原因)。幸福感是智慧进化需要。(仁冶原因)。两者强烈的情绪感受到位,就易有平安幸福的一生。只有单一特性发展在亿万年进化中很容易被陶汰掉。故单重某方面教育,可能也违背人性进化基础。

佛学相比其它宗教和学科,最大特点是重客观实证(见地,也是修学者自我信心不退的决定性暗示力量)。和现在科学要求的现象,逻辑,证据有非常相通的理念。深契我的价值观,故我常作为判断的标准去验证其它观点。

佛识为自性本空,依外缘而引发善恶心所,其中与恶感应心所为25个,与善感应心所为11个,远小与恶心所。故人常规易受欲望牵引,恶习易生,善心难长。

在对应善恶标准上,从佛十大称名之一的调御大夫的称呼上可知,大夫是治疗人心,调为慈悲,宽厚来调和,御为刑典戒律,法冶来规范。特别对内部初级修学强调“以戒为师,戒和同修。”严管是主要方法。但严中有慈,时刻能观照到各位求学者的存心和纯善本性。一旦纯善真心诱发,万德本能开始自觉自省自爱自由的和谐生命状态。在宇宙及至微尘的生灭发展变化中,释迦牟尼用十二因缘法来表述,(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实际上除感受能主动外,其它十一项都是背动自然生成。故在规距执行中,只要对方感受充分到位,就能引动其它后续结果的改变。

汉朝国力最顶胜的汉宣帝亦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亦反对纯用仁政。 即使传统儒家亦重法治在开始的基础阶段运用,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在冶国冶军阶段无不以严刑为切入。即使法家代表人物李期、韩非子亦脱胎于儒学大家荀子之后。

在四书的大学中,使民众回归明明德,亲民,至善。首先是知止的严格法制,规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初始靠规范的严,才会有后期的德治基础。礼记学记也强调用强制的夏楚(教鞭)二物收其威也。

知止,守戒,规距,法治,威严,是初始阶段的必须。无不是严格规范人习性开始的,改造习性必然是痛苦的,但没有苦行就没有以后的真乐,法喜是守戒的结果。单纯欲望满足是溺爱的假快乐,如毒品一样后患无穷。越主动苦行,主动守戒守规矩,反趆早脱苦得安乐。越求一时快乐,反而一生要在苦中,煎熬的规矩中生活。天降大任于人必先劳筋骨,饿体肤。才有美梦成真的一天。在适应规距中如何有温度才是艺术,使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都能积极接受这条戒律,造梦,立志,共识,仁治,慈爱等,后期的引导,反省,沟通等才能成立。

人性关健在有价值感,存在感,成就满足感,和被尊重感,这都要在适应规距,升华规距中产生。反之不安全感也恰时对周围空间的边界不清,生活节奏目标不能把握,规则随情绪朝令夕改造成。不安全感就会恐惧,心无所安就会去找依靠,找心理安全释放地,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很可能找的依靠是黑社会,烟酒毒麻醉品,邪教,声色犬马的蒙敝自我方式,就更麻烦了。这根源还是不知守规距吃苦开始的。

只靠让人恐惧而被迫执行的法治或规距,不合人性进化,也不符合圣贤初衷,(如儒家反对西门豹用酷法使民不敢违)。而主张恩威并施使民不想违,才是真诚的交流合作。。故严要有参于,有共识,惩罚后有引导,有反思。。有温度的严,肯定,理解,沟通,鼓励,引其善心渐大,严刑又使其恶心渐息可能是最佳的助人之法。

近期在孩子们身上实践,孩子们改恶习快,和孩子们关系反更融洽,定规距,共同参于,平时多欣赏,鼓励,常聊天,一旦犯错,针刺惩罚,后更促其知错反省,使其好的和恶的感受都非常深刻。

一即一切,这些宽严、恩威措施的实行,首先在执行者,引导者必须是规范的实施者,靠人格基础力量形成榜样气场,所有技巧方法才能真正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