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口罩概念”大漲 比亞迪1月銷量慘淡

2月10日,比亞迪(002594.SZ)逆勢大漲,盤中漲幅一度達到9.26%,最終收於60.93元,漲幅5.23%。

消息面上,比亞迪開始跨界“做口罩”:2月8日,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佈援產口罩和消毒液。比亞迪表示,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面對醫療防護物資嚴重短缺的局面,比亞迪迅速集智聚力,調配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比亞迪宣佈,其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

信息顯示,比亞迪此次生產的口罩為一次性醫用口罩,由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負責生產,生產地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據天眼查信息,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於2月7日進行了企業經營範圍變更,醫療器械、工業防護用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納入到企業新的經營範圍之中。

比亞迪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註冊資本為1.45億美元,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王念強,為領裕國際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服務器、毫米雷達、平板、無線和有線通信產品及模塊、機器人無人機、車聯網系統、智慧工廠系統的設計和銷售等。天眼查股權結構顯示。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開發了疫情應急管理系統及人體測溫綜合解決方案,幫助政府及企業建築疫情防線,保障民眾安全,可廣泛應用於車站、園區、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

“口罩概念“讓比亞迪逆勢大漲,但在下午收盤後,卻傳來了汽車銷量下滑的消息:公告顯示,今年1月,比亞迪汽車合計銷售25173輛,同比下降42.68%。

細分來看,新能源汽車下滑嚴重: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共銷售7133輛,同比下滑75.12%。其中,乘用車銷量為7020輛,同比減少74.93%;商用車銷量為113輛,同比減少82.96%。

燃油汽車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長,共銷售18040輛,同比增長18.28%。其中,轎車銷售4484輛,同比增長3.56%;SUV銷售12254輛,同比增長108.08%;MPV銷售1302輛,同比減少74.13%。

凭借“口罩概念”大涨 比亚迪1月销量惨淡

一方面,2019年6月新能源車補貼退坡以來,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大幅下滑,比亞迪首當其衝;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價格下探擠壓自主品牌空間,導致銷量下滑: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商用車)銷量達22.95萬,同比下滑13%。

作為全球的電動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已被特斯拉趕超:據韓國汽車行業和美國電動汽車網站“INSIDE EVS”消息,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0%,至221萬輛,其中特斯拉位居2019年電動汽車銷量榜榜首,共售出37萬輛,首次超過比亞迪,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廠商。

而比亞迪在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1.9萬輛,距離特斯拉相差15萬輛。以最初30萬的年度目標來算,比亞迪年度目標完成度僅為76.5%。

更壞的消息是,日前特斯拉宣佈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將使得國產化的Model3售價將進一步下降:日前,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和產能爬坡,未來特斯拉國產車型的價格下探空間還是很大的,2020年下半年,國產Model 3車型售價有望降至25萬元左右,降幅接近20%。

此前,根據特斯拉的規劃,國產Medel 3當前國產化率30%,預計年中達到80%,年底達到100%國產化,這意味著國產Model 3和Model Y的製造成本將繼續降低。

據興業證券預計,國產Model 3的毛利率要顯著高於美國產的Model 3,國產Model 3的生產成本要比美版低20%-28%。若追求與美版相似的毛利率,國產Model 3具備27%-34%的降價空間,其對應絕對降價金額8.5萬-10.8萬元。

這對於比亞迪新能源車來說不算好消息。比亞迪或將陷入降價保量,但是毛利率受損的尷尬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