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普通投資者操作建議

早盤指數漲跌不一,板塊個股分化明顯;午後,指數再度反彈,創指漲幅再度拉昇至1%。尾盤,指數再度上揚。截止收盤,滬指報2890.49點錄得六連陽,漲0.51%;深成指報10728.46點,漲1.10%;創指報2042.18點錄得六連陽續創反彈新高,漲1.31%。

狼帥陳浩今天上午在央廣直播中不僅對當前局勢作出了分析,還對今日異動拉昇的農業股、基建股等等階段性熱點作出判斷,不可錯過的乾貨,請看財咖推送!

陳浩:普通投資者操作建議

陳浩

抗擊疫情有望在本週鎖定勝局,本輪天災對經濟的影響就是2周復工的延遲。2月3日散戶的悲觀預期就不成立,於是本週收復指數缺口可以期待,沒有更低的抄底機會,空頭可以滿倉回補,多頭請增資基金吧,各位自己玩不好的。

陳浩:大盤局勢分析

今天大家也都注意到創業板比較強,但是在創業板的背後還有一個指數,叫中證研發創新100指數,可以說那是一個大科技賽道的總集合。現在目前的狀況是各公募基金正在增持,一方面資金來源來源於他們資金的自投,當然這個錢還是比較有限的,更多的來自於公募基金銷售機構給他們去引流新增資金。

引流新增資金一般只能找做的比較不錯的基金,而這些基金在前4個月幾乎都是大科技基金,所以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態勢,叫大科技強者恆強。這個將延續到整個季度末,所以一季度像大金融、大消費基本上是要緩一緩。但是大科技已經突起,至於說能走到什麼能走多遠,現在不要想,因為現在還在2月份這還早著。

從上證指數來說,經過2月3號那次假摔探底,基本上就明確了一個震盪空間,大的風險沒有。但是投資者現在的策略其實是應該增倉,按照我比較激進的想法,應該把旅遊沒去省下的錢全都砸股市裡,而且打大科技這一定是有好處的。從2月3號和年前比較勇敢的砸錢的,我測算了一下,算上週一的損失,仍然有4.5%的盈利,這叫逆行者勝。其實炒股不就是這麼回事嗎?人棄我取。

這次開年回來砸出的低點2685點,有可能是2020年絕對的低點位置了。因為再也找不出比病毒更黑暗的玩意了。其實李大霄同志說的是很正確的,整個市場3000點是估值中心,逐漸我們就把這3000點當成歷經十幾年之後A股估值的最低點了,就不把它當成是中位點了。畢竟經過十幾年的經濟的發展,原先的牛腰熊腰是不是現在都成腳後跟了?所以目前正在一個轉折,就是由市場在認同他,但是我估計今年全年是震盪結構慢牛,而不是瘋牛。

熱點是我覺得還是會集中,絕不會分散!原因是各機構選擇股票的時候,現在已經不考慮短線熱點了。

散戶經過 20多年的訓練已經變得猴精的,你跑不過散戶怎麼辦?於是機構就用最笨的辦法:瞄著10年,然後規劃著5年,鎖定三年,最後持有一年,它是這麼一個選股套路。就是說這股票我能看好他10年,但是我要確保三年不出事,然後我打算持有一年,所以全是長線持股思路。

陳浩:階段性熱點板塊分析

由於各機構它各自的分工不同,也有一些尋找機構階段熱點的機構資金在活動,所以玩玩階段性熱點,原則上我們也不反對。比如今天盤面上比較突出的一個是農業,一個是基建板塊。就它們倆來說,基建應該作為長線佈局來考慮,今天機構買入基建恐怕是新增資金又在做長線打算了。業內基建業是一個大賽道,賽道看好5年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價值是低估的,前期也沒熱過,所以你可以弄。

但是農業的話,去年年末我們對農業整體做了一次研究和預期,到今年的8月份,農業的各種短板就被補齊了。

整體來看,農業板塊一般都不能作為長艦來使用;所以短炒可以,不能把它留得太久,因為農業它週期性實在是太強,哪個品種掙錢了就會造成產能過剩;種植或養殖週期又長,一過剩就沒有辦法。所以我不建議大家玩農業股,相比之下基建更好。

然後剩下就是大科技了。所以大金融和大消費稍微要涼一點。因為太重,幾乎沒有那麼多新增資金,子彈都流到大科技了。目前上週基本上都是八九千億的這樣一個成交量,它不足以支撐權重和科技齊頭並進,更多的還是這種結構性的分化。

還有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原因,形成一些中長期的趨勢性利好,比如說在線教育,比如說雲辦公……有不少人提出是否也能把它們歸到科技這條大主線?純私人觀點,我覺得在線教育會成為一個賽道,但是不是主戰場。因為主戰場是跟國家戰略是直接關係的,就是國家戰略基本上是在國際上讓中國處在某種核心科技的領先地位。有的時候傳統制造業的產業化升級的科技研究,是比在互聯網上做點業務要重要得多。

陳浩:普通投資者操作建議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我的辦法是讓散戶朋友一步一步來。全買基金,按照咱們中國人的理財習慣,錢一離開自己的賬號,這心裡是打鼓的,所以一般我是建議你買1萬塊錢的。剩下的就是去網上找樣本股,你先用淨資產收益率篩出來,買它其中業績還行的、一般淨資產收益率在10~16%之間。

我以前跟大家科普過,你要做價值成長,淨資產收益率的及格線是16%,15%也行;要是做單純的成長,淨資產收益率也需要達到大約10%。原因是上市公司基礎不賺錢,國家不可能把重要的支持就給了,國家不支持快死的企業,支持的是強,然後再讓強者恆強。

還有一個跟大家說不要怕高,這種未來的成長性目前是無法估計的,沒法計算。所以只要有錢就能漲。現在上證指數才3000多點,而且才年初,正要春暖花開的時候,春種秋收,不要去做太多的投機計算,比如說要一定要逢低買入,你越這樣想你也找不到低點,最後還是追高。

如果是求穩的投資者,在金融和大消費中非要二選一的話,我就只好傾向於金融了。因為大消費是又高又重,比如茅臺是最典型,格力也不輕。讓機構今天能挖出多少錢來?到現在為止上週大概是1000億左右的量級,也就這麼多錢了。當時大家在運作大金融大消費的時候,眾所周知2015年的非常時期也是機構是上萬億的資金支持,這個都是不一樣的體量,現在抬大消費有點難度。

實在不行,大金融有一個東西是大家可以依仗的,它的市淨率太低了,還是絕對低估的一些股票,基本上那就是銀行了。銀行也別找太大了,就找像廣發銀行、浦發、招商銀行就這種中等規模的優質銀行,都是可以均衡一下你的風險。

現在無論是大科技,大消費,或者是大金融,未來三五年奉行的就是以肥為美、大就是好。因為還有一個產業集中度和產業兼併的問題,你小,你打不過別人。咱們作為投資者,穩健型的、想分享人家的分紅、分享人家的成長的,那就必須得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