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战地日记(二)——封城和请命

封城和请命

1月25日,我所在的小城市也开始封城,我觉得这个决定来的有点迟,但是可以让人民警示起来,狼真的来啦。封城这个事情,估计上古世纪都没有的事,却让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有时候觉得人真的可笑,总有那么几个傻子在心存侥幸,包括我身边的人。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的是,从疫情开始,到媒体公开,我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那些报道和“砖家”,除了终南山院士以外。对于那些所谓的“可防可控,没有发现人传人,小孩不是易感人群,双黄连……,包括核酸阴性”,我从来都没有相信过,因为我和我武汉的同学都在一线,我们更知道实际情况。后面的陆陆续续的报道和反转,给了他们一记记响亮的耳光。包括后来的李文亮,其实他们8个勇士知道的,其他好多人应该也知道,但是没有他们有勇气去揭露。而我们小民在面对强权的时候也不得不低头,我在跟同学聊天的时候也是聊一句撤一句,大家都要自保,不想被训诫。

下午我领到了通行证,可以在这条街上畅通无阻。从来没有过的职业高尚感,在这一刻迸发,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职业是这座城市最牛B的。开车回家,一路飙车,唱着柯受良的《大哥》…...

1月26日,医院形势越来越严峻,在不停的招募志愿者,一天之内几道公文,敌人似乎越来越凶猛,中医科撤离并入新型肺炎战斗小组,呼吸内科撤离并入战斗小组,内分泌科撤离并入战斗组,康复科撤离并入战斗小组…….。前线告急,前线告急,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加入了新型肺炎战斗小组。

而我所在的科室也有70几个病人,大多是危重症,暂时不敢掉以轻心,看到其他科室同事一个又一个上前线,我在后方是焦急难耐,自觉空有一身武艺,不能上战场。

1月27日,外地休假的同事陆陆续续回来了,我向组织请命:尊敬的领导,我们一直守护着心内的战区不敢妄动,目前大部队已经陆陆续续到位,我终于有机会申请去一线杀敌了。看到我最亲爱的同事们奋战在一线,看到同学和乡亲父老的期望,还有我那可爱的孩子,我愿意去最前线去保卫他们,随时听候差遣。组织给我回话了:科室合并,心内压力巨大,先守好自己阵地。而我只有默默等着组织的召唤。

1月30日,我们有个高中群,里面有几个热血斗士,看到武汉各地情况告急,医疗物资和防护用品严重不足,他们自发的组织了一个群,募捐了一些防护服。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胡玲,一个热心让人感动的姑娘,目前封闭在武汉,但是她自发组织了志愿者,给最需要物资的各大医院募捐。另外我也感谢的是群里的丁丁,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丁丁是她群里的网名。当她们听闻家乡一线告急,想尽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转转3天,终于在这天晚上收到物资,送给我了50套防护服。我和徒弟开着车去托运这批物资,接头的是一位素未蒙面的志愿者。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叫志愿者。还有我曾经的病人家属,从珠海给我邮寄了几十个口罩,还有我的好兄弟果果……..,谢谢你们。感谢你们提供的物资和弹药,让我们在前线有了保障。虽然这里没有十里送红军,但是这里有军民一家亲,我们站在一起同仇敌忾。

1月31日,听闻的我家乡马上要开设第四战场,建立我们这里的“小汤山医院”,我又一次向组织请命:尊敬的组织,科室这几天合并后运转一切正常,听闻我的家乡镇医院马上作为第三战场,我想为家乡出力,区支援前线,我有重症医学和CCU经验,想为家乡做贡献。组织没有回答。下午科室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参加的对象有中层干部和党员积极分子,我知道形势已经超乎想象了。会上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我们科室集体撤走,将这栋楼全部作为新型肺炎的战场,可是没有人能理解我的高瞻远瞩和担忧。虽然我义愤填膺,但是我心如明镜。后来证明我的决定是正常的。

2月1日,我夜班,这是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夜班。由于中医科撤离,发热病人越来越多,我接到组织命令,中医科临时改造成隔离观察病区。我们心内科建科室以来的夜班收治记录是10人。而那天晚上,我一口气收治了17名发热留观病人。在这里要感谢小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做事积极认真,那天晚上跟我一起奋战到底。之后组建新一区,我点名要了他。晚上,我在第三次直接向组织请命:尊敬的领导,我一直请命到一线,都没有机会,看到同事奋战在一线,看到同学和乡亲父老的期望,我恳请去最前线去保卫他们,随时听候组织调遣。组织回话了:精神可嘉,先做好本职工作,在听从医院统一安排。

我知道该我上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