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什葉伊斯蘭與薩法維王朝

蘇菲主義獨立於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差異或者爭論而存在。蘇菲既可以是遜尼派,也可以是什葉派。但是蘇菲主義的盛行,或者蘇菲教團的出現主要都是在波斯語族和突厥語族聚集的地方。阿拉伯世界裡面也有蘇菲主義,但是比例不如波斯文明圈裡那麼大

張信剛:什葉伊斯蘭與薩法維王朝| 波斯文明圈之五

編者按:2020年1月3日,美國的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發動空襲,將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將軍蘇萊曼尼刺殺。蘇萊曼尼之死是1979年人質危機以來使美伊兩國最接近戰爭的事件。近期很多讀者關注中東地區、伊朗高原以及伊朗的歷史,期待從歷史的演進與糾纏中探尋該地域的發展。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張信剛先生從大歷史與文化地理的角度深入研究中東地區,曾寫過《大中東紀行》一書。近日,他為《財經》雜誌撰寫了系列文章,我們將陸續刊出,以饗讀者。

伊拉克戰爭之後不久,遜尼派的恐怖主義份子炸燬了在伊拉克東部的什葉派第11位伊瑪目的陵墓,凸顯了伊斯蘭教內部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分歧甚至仇恨。

其實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和什葉派信仰和使用的是同一本《古蘭經》,基本教理是一樣的。兩者之間的區別甚至比基督教裡天主教與新教或東正教之間區別更細微。


一.什葉派伊斯蘭

當今全世界大約17億穆斯林裡,約85%屬於遜尼派,15%左右是什葉派。因為伊朗人幾乎全國都是什葉派穆斯林,而伊朗近四十年來在新聞裡頻頻出現,所以什葉派這三個字也就成為常見詞。

公元680年,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孫侯賽因(Hossein),帶著幾百人從麥加穿過沙漠,前往伊拉克東部的庫法。倭馬亞王朝派出的軍隊在距離庫法不遠的卡爾巴拉攔截了他們。

侯賽因提出留他一個人面對這些軍隊,換取其他人繼續前進。重重包圍他們的軍隊沒有答應,甚至不許這些人到河裡取水。經請示首都大馬士革後,倭馬亞王朝的軍隊要求侯賽因立誓效忠大馬士革的哈里發亞茲德,即倭馬亞王朝的創建人穆阿維亞之子。這個條件被侯賽因拒絕了。倭馬亞王朝的軍隊於是開始殺戮侯賽因的部眾和家人。後者寡不敵眾,不久幾乎全部犧牲了,侯賽因作為最後一個倖存者,手裡還抱著他那被一箭射死的年僅兩歲的幼子。但很快他也被打倒在地,一名倭馬亞軍官用長矛穿透了他的身體。他的首級被割了下來,放在一個蜂蜜罐子裡送回大馬士革。這個慘劇是後來在什葉派信徒中一再傳述的故事。

而在侯賽因被圍困的那幾天,庫法有些人得聞消息,想要前往卡爾巴拉營救,由於人少,又缺乏決心,就沒有成行。事後,庫法的那些人十分悔恨自己的無能與怯懦,在每年伊斯蘭曆的1月10日都要悲痛地度過這個“阿舒拉節”(阿舒拉是阿拉伯語10的意思),重演卡爾巴拉的悲劇,許多人都會放聲痛哭,用鞭子抽打自己。這說明什葉派雖然和遜尼派信仰相同的《古蘭經》,也有大致一樣的禮儀,但是在心理素質上,什葉派穆斯林始終有一種傷痛、背叛以及羞辱的感覺。

什葉派這個名字的並不是信徒們的自稱。“什葉“(Shia)在阿拉伯文裡是”黨人“的意思。自從穆罕默德辭世之後,一直有一部分人追隨阿里,被人稱為阿里的黨徒,簡稱為‘’什葉”。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他和穆罕默德的親生女兒法蒂瑪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哈桑和上面提到的次子侯賽因。什葉派穆斯林認為,只有穆罕默德的後裔,即阿里的後代,才能作為先知的繼承人(阿拉伯文為“哈里發”),擔任全體穆斯林的宗教和政治領袖。

但是遜尼派穆斯林認為,任何一個穆斯林都可以成為“哈里發”而統領全世界的穆斯林。開創伊斯蘭教早期事業的四位繼承人被稱為正統哈里發,分別為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多數什葉派信眾認為阿里早就應該成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因此對於阿里之前的三位哈里發並不太尊重,甚至不予承認。

基督教分裂為幾個不同的宗派是在耶穌去世三百年之後,而伊斯蘭教則在穆罕默德去世之後不到五十年就發生了嚴重而且血腥的分裂;四大正統哈里發中,有三人(包括阿里)是被刺身亡。

阿里是第四任哈里發。他為人忠厚謙和,用很多時間祈禱和默思,不常與人爭鬥,所以等了二十多年,直到前後三任哈里發去世之後,才被選為哈里發。可是他的當選引起了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的直接挑戰。兩邊作戰,難分勝負,經過“神裁”後,阿里一方被判失敗。穆阿維葉是麥加貴族出身,也是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的侄子,過去一直反對穆罕默德。他成功挑戰阿里之後,立即建立了以他家族為中心倭馬亞王朝,首都設於他所征服和管理之地——大馬士革。阿里的黨人對他不服,他的後人也對阿里的黨人厭恨並且壓制。因此阿里的徒眾在卡爾巴拉悲劇之前,就有一種失落和被凌辱的感覺。

卡爾巴拉事件發生之後,什葉派開始組建自己的行政系統,推舉自己的領袖。他們稱這個領袖為“伊瑪目”;伊瑪目本是指在清真寺禮拜時的領經人,後來這個名詞被用來指什葉派的最高領袖。今天的遜尼派穆斯林仍然稱任何一座清真寺的主持人為“伊瑪目”,但在波斯語地區和中國,把這個職位稱作“阿訇”。(這也間接說明,歷史上中國的伊斯蘭教受波斯的影響很大。)

回到7、8世紀,遜尼派的繼承人逐漸形成了家族王朝,父傳子或兄傳弟的繼承製度建立起來了。後來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巴斯的後裔乘波斯穆斯林在東部起義得勝之際,和其他反對倭馬亞王朝的力量聯手起兵,消滅了倭馬亞王朝。緊接著,阿巴斯家族在伊拉克的庫法建立了阿巴斯哈里發王朝,不久又在更接近波斯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Ctesiphon)的阿拉伯人聚集地點修建新都巴格達,一直到持續到1258年被蒙古人滅亡。

另一方面,什葉派的穆斯林從來沒有首都這樣的概念,始終分散在各地,有不少支派,各有自己的學說與傳統。例如伊朗北部、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也門都經歷過什葉派政權的統治,但都不是全體什葉派的首都。

什葉派在發展過程中分裂過多次。第一次重要的分裂是在侯賽因之孫,第五代伊瑪目宰德的時期。他曾在庫法組建軍隊,企圖推翻倭馬亞王朝,740年死於戰鬥。只承認宰德而不承認第六代伊瑪目的人就被稱為宰德派(al-Zaydiyyah)或是第五伊瑪目派。這一派的宗教見解比較接近遜尼派,承認阿里之前的三個正統哈里發,也容許幾個哈里發同時並存,各自在自己的領土內獨立行使權力。

事實上宗教並不一定需要有政權,因為信仰畢竟屬於精神範疇,有政權維護的宗教容易發展,但沒有政權的維護,宗教也未必消亡。在整個伊斯蘭教的歷史上(其實也包括歐洲基督教的歷史),宗教的虔誠度與統治者的施政手法之間經常出現張力,但兩者卻又需要彼此適應與配合。

再說回什葉派。第六代伊瑪目有兩個兒子。 他剝奪了長子伊斯瑪儀(Ismail)的繼承權,立次子卡西姆(al-Kazim)為第七任伊瑪目,這引起內部的嚴重分歧。許多人主張應該由伊斯瑪儀(Ismail) 繼承,但是並沒有成為事實。伊斯瑪儀於公元762年去世,他的追隨者認為伊斯瑪儀不僅是第七任伊瑪目,而且是末代伊瑪目;他已隱遁而成為“隱遁伊瑪目”。這一派被稱為“第七伊瑪目派”,但更多人直接稱他們為“伊斯瑪儀派”。

伊斯瑪儀派建立了一個複雜、神秘的宗教哲學體系,認為《古蘭經》含有表隱二義,表義包括對經文的公認的解釋,隱義包括隱含在經文和教法中的永恆真理,應該以隱喻、意會的方法求其玄義。公元10-12世紀,他們曾經在北非建立了法蒂瑪王朝,並且建立一個新城市——開羅——為首都。

第十一任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Hasan al-Askari; 原名 Hasan ibn Ali),一生都被軟禁在巴格達之北的薩馬拉的軍營裡(Askar意為軍營),於28歲時被毒殺。沒有任何記錄證明他有子嗣,所以很難將伊瑪目的職位照什葉派的原則傳下去。但許多支持他的人聲稱他有一個兒子,叫做穆罕默德.本. 哈桑(Muhammad ibn Hasan),是隱遁的第十二任伊瑪目,也是最後一位伊瑪目。他將於世間充滿黑暗時,以馬赫迪(Mahdi)的身份復臨大地,剷除邪惡,使大地充滿公正與光明。這部分穆斯林被稱為什葉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由於今天伊朗將近8000萬人口的絕大多數以及伊拉克人3800萬人口中超過2100萬人都屬於十二伊瑪目派,所以當一般人們說到什葉派時,大都是指第十二伊瑪目派。

馬赫迪重臨世界的思想,和瑣羅亞斯德教相信馬茲達終將戰勝阿赫裡曼給世界帶來光明和正義,以及基督教相信耶穌將於世界末日重返世界這兩種宗教理念十分近似。所以,這個源自伊朗的救世主概念滲入了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基本信仰裡。

從比較宗教學的觀點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確有一些分別。比如,由於什葉派經常遭受迫害或者壓逼,因此有一個可以隱瞞信仰的“塔基亞(taquiyeh ) 原則”,就是說當敵人有壓倒優勢的時候,什葉派信徒可以隱瞞自己的身份,從而避過災難。遜尼派則不同意“塔基亞原則”。可是在十字軍佔領巴勒斯坦的時代,基督教徒曾經壓迫和殺害過各派別的穆斯林,所以可能有若干遜尼派穆斯林也借用了這一方法以逃過劫難。其實在16-17世紀基督教分裂為舊教和新教之際,往往都伴隨著相互的迫害。這時天主教(舊教)就有學者提出過 “意識上保留“ (“mental reservation”)的概念,大意是信眾可以表面上服從對方的教儀,但仍然保留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個 ”mental reservation” 和若干世紀之前什葉派穆斯林提出的”塔基亞 原則” 其實是類似的。

講到比較宗教學,筆者還有一個觀察:在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總分歧中,遜尼派自稱是尊重傳統的,因此對教法、法律更注重。在這一點上,遜尼派伊斯蘭和首創一神教的猶太教更接近。而什葉派和耶穌所創的基督教更加接近一點,因為這兩個宗教都更注重謙遜和犧牲,並且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教階制度。教階是指每個教徒並非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和對宗教的理解,有人更接近上帝(真主),更能夠詮釋上帝的意思。比如在天主教裡有教宗,樞機主教,主教,神父,修士,然後才是一般教民。什葉派的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教階制度,特別是十二伊瑪目派。總體而言,一般信眾和受過宗教訓練的學者(“烏萊瑪”;Ulema)之間的地位差異要比遜尼派裡兩者之間的距離要大。在伊朗的十二伊瑪目什葉派中,最高的教階有大阿亞圖拉、阿亞圖拉,以及穆智臺希(Mujtahid)和大毛拉等並沒有精確定義的尊稱。

除了教階制度,在信條中,十二伊瑪目派和天主教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在天主教裡,教宗被認為是耶穌在世上的代表,因此教宗在宗教問題上所發出的上諭是不會錯誤的,這個信條叫做“教宗不會錯誤說(Papal Infallibility)”。在十二伊瑪目派的信條中,十二伊瑪目是在隱遁中,他的意志會通過最高階的教士(如大阿亞圖拉)顯示出來,所以不會偏離真主的旨意和《古蘭經》的啟示。

正是由於這一個信條,以及什葉派素來對於自由意志以及眾議公決和類比推理的重視,什葉派在面對現實問題時可能比遜尼派更容易改變傳統而“與時俱進”。

二、蘇菲主義與蘇菲教團

第九世紀開始,伊斯蘭教裡有不少新進的穆斯林都有過其他的宗教體驗。比如有穆斯林曾經信仰過基督教、祆教,後來還有許多信仰過薩滿教的人轉奉伊斯蘭。這些宗教的體驗都似乎比伊斯蘭教的朗誦某段《古蘭經》和重複鞠躬、跪地這些動作更能夠打動人的宗教情感, 更能讓人感到與真主接近。所以逐漸有人用簡單的生活、沉思默想作為一種宗教體驗的方式,以此接近真主;另有人用歌唱、舞蹈、音樂作為協助宗教儀式,增強心靈感應的方法。這就是蘇菲主義對乾枯的伊斯蘭禮儀的補充。

但是要得到這種體驗,也不是任何人憑自己喜好便能感受到,它往往需要一個導師給予指導, 指出特定的方式,即所謂的“道門(Tariqa)”。因此蘇菲主義慢慢就變成了有組織的蘇菲教團。因為一但某導師成名,就會有人聚集在他身邊,很自然的就形成了教團。有的宗教導師(shaikh, hoja)募集金錢,修建自己教團的清真寺(Khanaqas),並且把這個教團和清真寺的領導權交給自己的後人,這就是蘇菲教團的延續。所以蘇菲是相信某一種崇拜形式的穆斯林,有時也會持有某一種與眾不同的對於真主的理解。所以蘇菲教團既是一種伊斯蘭神秘主義信仰者的聚集,也是穆斯林社會的一種組織形式。

蘇菲主義獨立於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差異或者爭論而存在。蘇菲既可以是遜尼派,也可以是什葉派。但是蘇菲主義的盛行,或者蘇菲教團的出現主要都是在波斯語族和突厥語族聚集的地方。阿拉伯世界裡面也有蘇菲主義,但是比例不如波斯文明圈裡那麼大;這跟過去的文化因素明顯有關。

此外,傳統穆斯林的宗教學者大多在城市裡,他們極少與鄉間百姓或是草原上的突厥人接觸。因此,在伊斯蘭的發展過程中,有過許多在鄉村或是草原上託缽行走的波斯蘇菲和樸素的穆斯林農民或是遊牧的薩滿教徒的接觸比較多。逐漸地,他們的崇拜方式宣揚和傳播了伊斯蘭教,但也偏離了正統伊斯蘭的一些教規和儀軌。這就引起了傳統宗教學者(“烏萊瑪”)與蘇菲主義者的爭論。在11-12世紀之間,一位飽讀傳統宗教理論但又出身於蘇菲家庭的波斯裔學者安薩里(Al-Ghazali,1058-1111)提出來一個影響全體穆斯林社會的折衷方案:傳統穆斯林學者承認蘇菲的所為合乎伊斯蘭教的教理;而蘇菲們在各種儀式中只可以根據《古蘭經》的說法,而不可偏離“真主獨一”的基本教義。

三、突厥軍事集團與薩法維紅頭軍

當突厥語民族從草原上陸續進入波斯人的生活圈,並且接受了波斯人的宗教以後,有突厥人背景的蘇菲教團就更加盛行。重要的蘇菲教團的創始人幾乎都是波斯人(如世界上最大的納格什班迪教團),但是蘇菲教團的信奉者和參與者主要是突厥語族裔的穆斯林。

14世紀左右,在今天裡海的東岸和南岸,甚至後來到安納托利亞(今天土耳其的東部和南部),都有一些有突厥背景但已經波斯化了的突厥族裔改宗伊斯蘭教。他們後來形成了部落的聯盟,在塞爾柱蘇丹國被蒙古人衝擊之後,逐漸掌控了各地的政權。最早是在大不里士附近形成的白羊王朝。後來在阿富汗東部的赫拉特附近,當帖木兒王朝衰落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黑羊王朝。這兩個王朝都是伊斯蘭化並且波斯化了的突厥語族所組成。他們兩者曾發生戰爭,以黑羊王朝的失敗告終。

白羊王朝創始人的一個後代名為伊斯瑪儀,他是一個有魅力和魄力的領袖,於1501年統一了相當於今天大部分的伊朗和一部分高加索地區,在大不里士建立了新政權,以他的祖父之名為名,這就是薩法維王朝。

伊斯瑪儀建立的薩法維政權起初相當極端。他宣佈什葉派伊斯蘭是他們的信仰,又選擇了什葉派裡一個非常極端的小支派,要求每一個信徒都要咒罵遜尼派四大哈里法中間的前三位。在薩法維王朝建立的同時,其西邊的奧斯曼帝國是堅定的遜尼派,而東部呼羅珊省之東又有一群來自南俄草原的蒙古後裔烏茲別克人。他們取代了帖木兒汗國並建立了自己的汗國。所以薩法維政權建立初期就需要兩面作戰。但他們成功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重整了被黑羊和白羊王朝佔領過的地區,基本上恢復了薩珊帝國的領土,大致奠定了今天伊朗的地理範圍。

伊斯瑪儀之所以能夠取得軍事上的勝利,是因為它有一支宗教信仰非常虔誠,並且作戰非常勇猛的突厥裔軍隊。由於他們都戴著紅帽子,所以被稱為紅帽軍(Qezelbash)。一方面,伊斯瑪儀本來是白羊王朝統治集團的一份子,可是當他建立了政權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必須要打擊或者消滅白羊王朝的殘餘。另一方面,他也利用並在後來又打擊過蘇菲教團。伊斯瑪儀既有蘇菲集團的家庭背景,又有紅帽軍的聯繫,可是他在勝利以後卻決心限制這兩者的發展。所以他需要重新選擇宗教上的支持者,而他的選擇就是十二伊瑪目什葉派的上層人物。他在什葉派的長期基地庫姆(Qom)培養並選拔了支持他的人。所以伊朗從薩法維時代就開始大批任用高級教士,其中許多人都出自庫姆。

四、阿巴斯大帝

薩法維王朝成功的主要軍事力量是紅帽軍,它主要的政治和思想力量則來自什葉派的教士集團。到了17世紀末期有一位新的沙(即國王)出現,他就是在伊朗歷史中間佔相當地位,在薩法維王朝歷史上佔最主要地位的阿巴斯一世。因為他的重要地位,伊朗人尊稱他為阿巴斯大帝。

阿巴斯所處的時代使他必須做出改革,他也因勢做了改革。他首先把軍隊的軍裝和武器做了改變,開始使用長槍和大炮。他的長槍團和奧斯曼帝國的長槍團相類似,但比後者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改變了軍事方法之後,他便著手改變國家的治理方式。他在概念上以及實踐上建立了一個由波斯人、帕什頓人、土庫曼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和庫爾德人共同組建的大國家,官方語言是波斯語。在這個系統下,各個民族的職業取向有所不同。比如亞美尼亞人一向以經商為主,主要從絲綢貿易上面獲利——這時已經不販賣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絲綢了。由於烏茲別克人的出現,古絲綢之路在此時幾近中斷,加之海上貿易日漸繁榮,古絲路走向了衰落。這裡所說的絲綢是在伊朗境內的Gilan製造的絲綢。

除了改革軍隊、行政以及宗教方面的工作以外,阿巴斯在意識形態上也改變了只有波斯人能夠出任上層統治職務的這種觀念。這個改變和他遷都是有關係的——他把首都從大不里士遷到了今天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伊斯法罕的建築確實美奐美崙, 所以17-19世紀的波斯人很自豪地認為:世界的一半在伊斯法罕。

阿巴斯大帝之後,薩法維王朝就沒再出現過像他這樣的英主雄君。而世界局勢的改變使得薩法維王朝逐漸落伍,不得不承認歐洲人崛起的事實。在討論薩法維王朝逐漸衰落和滅亡的中間,仍然不得不提到阿巴斯。雖然阿巴斯創建了一個新式的行政管理機構,但是行政管理機構的本身並不是力量之所在,它可以清廉而有效,也可以腐敗而散漫,重點在於是誰用什麼方法領導它。阿巴斯在位的時候,他以個人的魅力和過人的精力進行領導,並輔以宗教的熱忱——他本人的確是具有宗教熱忱的,曾經步行二十八天到伊朗東部的馬什哈德去朝聖。他以這些特質影響王朝行政機構裡的成員,結果很成功。

然而,他所創建的行政管理體制在他去世後不久就逐漸鬆散,薩法維帝國從此走向衰亡。

“波斯文明圈”系列文章(五);作者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榮休校長;編輯王延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