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核心觀點

回看“非典”,行業發展趨勢未受影響

SARS疫情對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2003年二季度,在影響最嚴重的5月,疫情對客運影響程度明顯高於貨運。

2003年6月24日,WHO將中國大陸從疫區中除名。2003年7月13日,全球不再增加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基本結束。SARS疫情對我國交通運輸的影響在疫情結束後的4~6個月內完全消退,此後民航、公路和鐵路等交運子行業均重回上升通道。


內外雙控,航空和機場影響較大

本次疫情爆發後,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緊急通知將國內和國際旅遊暫停,以及超過80個國家(地區)發佈入境管控措施,我國旅遊業接近停擺,對航空運輸有較大影響。


關注網購活動增加帶來的快遞需求提升

此次受疫情影響,網購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快遞作為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將會顯著受益。同時考慮到各地對復工時間要求不一,快遞全網恢復節前水平仍需一段時間,關注快遞返工的情況。


疫情過後反彈將至

由於當前貨運方面的疫情管控措施多以疏導救援物資的運輸為主,並未限制普通貨物運輸,加之春節假期一直就是貨運淡季,疫情影響有限,隨著節後生產企業逐步復工,貨運的復甦將首先啟動。

客運方面,隨著我國旅遊管制放開以及外國入境管制的取消,我國客運市場將迅速恢復,客運首個高峰將在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顯現,民航運輸將最快實現反彈。


投資建議:

非典”疫情並未影響交運行業整體發展趨勢,“非典”過後,鐵路、公路、民航以及其他運輸方式均重回上升通道,本次疫情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是短期的,不能因短期突發事件判斷我國交通運輸增長趨勢到達拐點。建議不要因為短期衝擊否定行業發展前景,短期行情波動或將成為長期投資的切入點。

建議關注:順豐控股(002352)、東方航空(600115)、深圳機場(000089)


回看“非典”,行業發展大勢未受影響

“非典”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短期衝擊明顯

SARS疫情發生於2002年12月15日,並於2003年6月24日基本結束,其中4月15日-5月9日是疫情的爆發高峰期。在總計約7個月的疫情中,僅20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出現下行。不過,SARS疫情沒有改變經濟上行趨勢。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SARS疫情對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在影響最嚴重的2003年5月,全國客運量和貨運量同比分別減少41.2%和15.2%。疫情對客運影響程度明顯高於貨運,對民航運輸影響程度高於公路和鐵路。

彼時,中國民航運輸受影響較大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1)中國民航運輸業處於發展初期,全年旅客運輸量不足1億人次,運輸規模較小,公商務旅客仍然是市場主流客群,在全國性的疫情防控政策發佈後,公商務活動隨即大範圍暫停。

2)國內航空公司均為國企,國內市場參與主體相對單一,政策管控的執行力較高,嚴格遵照政策調減航班數量。

3)航空運輸是國際間客運主流方式,在被WHO列入疫區後,我國國際航線市場幾乎停擺,大部分國際航線停航。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非典”並未影響行業發展趨勢

2003年6月24日,WHO將中國大陸從疫區中除名。2003年7月13日,全球不再增加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基本結束。

在疫情期間,貨運受影響程度低於客運,因此全國貨運總量於疫情結束當月,即7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客運總量於9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民航運輸恢復最為迅速,運量高峰到來最早,7月恢復同比正增長,8月和9月的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8.7%和23.1%,至2014年11月,連續16個月保持兩位數的增速。

公路於9月恢復正增長,同比增長3.6%,公路客運高峰為11月和12月,同比分別增長;鐵路恢復較晚,於10月恢復正增長,增長高峰出現在2014年1月份,同比增長16.3%,主要是由於春運提前的影響。

SARS疫情對我國交通運輸的影響在疫情結束後的4~6個月內完全消退,此後民航、公路和鐵路等交運子行業均重回上升通道。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新型肺炎疫情對交運行業影響

旅客出行量短期下滑,靜待需求延後釋放

目前新型肺炎感染人數仍在增長。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當前疫情防控正在全面推進,防控力度持續加大,但疫情仍處於擴散階段,局部地區有迅速上升趨勢,形勢複雜嚴峻。

截至2月5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694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261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1365人。新增重症病例640例,新增死亡病例73例。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本次新冠疫情爆發時值春運期,國內快速採取了嚴格的隔離防控、交通管制等措施,對病毒傳播起到了良好的防控作用,同時旅客出行量大幅下跌。春運迎來返程高峰,復工時間延後,預計短期客流量仍同比下滑。

當前春運迎來返程高峰,本次爆發的疫情具有1-14天的潛伏期,國務院已通知春節假期延長至2月2日,而廣東、浙江、上海等勞動力輸入大省則將企業復工日期延長至2月9日,當前仍然處於疫情爆發期,相關的防控措施仍將從嚴,因此短期整體客流量仍呈下降趨勢,出行客流的回升仍待疫情發展出現拐點。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旅遊暫停對航空和機場衝擊較大

2018年國內旅遊總人數達到55.4億人次,同比增長10.8%,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預測,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將超過60億人次。在出入境旅遊方面,根據公安部數據,2019年我國出入境達到6.7億人次,自2010年起,連續10年保持正增長。

旅遊人群已經成為我國航空運輸主要客源之一,隨著旅遊人數的增長,我國航空運輸規模持續增長,2018年、2019年我國航空旅客客運量分別達到6.1億人次和6.6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9%和7.9%,其中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人數達到6367萬人次,同比增長14.8%。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國內國際旅遊全部暫停。2020年1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

旅遊項目的全面暫停將給航空運輸行業帶來較大沖擊,特別是在國際航線方面,除了我國主動管控外,還面臨著外國針對我國疫情發佈的入境管控措施。

根據國家移民局發佈的信息,截至2月3日,累計有84個國家(地區)發佈了針對我國的入境管制措施,其中近40個國家(地區)的管控措施包含禁止中國公民入境或停發中國公民入境簽證。

在我國和外國雙重管控措施下,疫情爆發期間的我國大量國際航線將停飛,未停飛航線的客座率水平也將較為慘淡,航空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截止2月4日上午10:30,41家中國內地航空公司計劃執飛航班16623架次,總計取消航班11007架次。10家地區航司計劃執飛307架次往返中國大陸的航班,總計取消航班162架次。

76家國際航司計劃執飛1079架次往返中國大陸的航班,其中37家航空公司總計取消航班168架次。233個國內機場計劃起降航班32769架次,取消起降航班21458架次,取消率達到65.48%。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關注網購活動增加帶來的快遞需求提升

參照2003年非典時期,本次疫情期關注網購活動增加帶來的快遞需求提升。由於本次疫情發展,很多居民減少外出,生活物資採購轉為線上,線上滲透率或進一步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8.5萬億元,同比+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較18年提升2.3pct,受疫情影響,我們認為網購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同時關注快遞員工返工情況。目前我們瞭解快遞企業的返工時間大部分在2月3日(按照國務院公佈上班時間,同時考慮到各地對復工時間要求不一,快遞全網恢復節前水平仍需一段時間),考慮到各地快遞員工實際返工率不同,快遞全網時效可能會受到部分影響。

目前,考慮到春節期間通達加盟制快遞企業業務量較少,即使存在短暫的延遲復工,對公司正常運營影響不大,對於後期員工返工率我們保持密切關注。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如今線上銷售比例仍在不斷提升(此次的疫情有望加速線上滲透率的提升),社交電商、直播帶貨、同城即時物流等新興業態不斷崛起,中國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

中國龐大的電商市場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2000年前後成立的通達後起之秀,已經成為電商快遞市場的中堅力量,順豐亦逐步邁向綜合物流服務商,快遞作為現代商業物流基礎設施的價值日益凸顯,同時其完善的全國網絡佈局,資源觸達的廣泛性,也使其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

以順豐、通達係為代表民營快遞企業在此次抗擊疫情的物資運輸保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機”不可失,“快”人一步——疫情之下交運行業分析

交通運輸是經濟命脈,疫情過後有望快速復甦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產業,人員和物資的重要保障。

企業復工,貨運重啟。從目前管控情況來看,管控措施主要是針對人員流動的客運較大,貨運方面的管控多以疏導救援物資的運輸為主,並未限制普通貨物運輸,加之春節假期一直就是貨運淡季,因此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隨著生產製造型企業逐步開工,貨運受影響程度將顯著降低。

客運復甦仍需等待疫情結束。嚴格控制人員流動,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或者完全消除之前,全國範圍的客運恢復將不會發生,但是隨著部分地區疫情結束,這些區域的客運管制將逐步放開,客運恢復增長。

參考“非典”時期的情況,考慮到我國旅遊管制放開以及外國入境管制的取消,我們認為一旦疫情結束,我國客運市場將迅速恢復,客運首個高峰將在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個小長假顯現,民航運輸將最快實現反彈。


投資策略

“非典”疫情並未影響交運行業整體發展趨勢,“非典”過後,鐵路、公路、民航以及其他運輸方式均重回上升通道,我們判斷本次疫情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是短期的,不能因短期突發事件判斷我國交通運輸增長趨勢到達拐點。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在加速,高速公路、高鐵、城際鐵路、機場以及空域改革等工程並未因疫情出現而停止,疫情期間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運輸、疫情結束後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逐步恢復都需要交通運輸的支撐。

不要因為短期衝擊否定行業發展前景,短期行情波動或將成為長期投資的切入點。

建議關注:

順豐控股(002352)

順豐起步於高壁壘的時效快遞業務,目前正處於綜合物流供應商轉型的第六年。公司兼具轉型的願景、現金流與執行力。順豐將在國內物流市場形成ToB和ToC雙龍頭格局,並且公司巨大的科技投入將繼續賦能新的物流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

東方航空(600115)

2018年公司旅客運輸量1.2億人次,在我國航空運輸市場的市場佔有率為19.8%,僅次於南航,連續多年穩居行業第二名,行業地位比較穩定。本次疫情結束以後,隨著生產活動逐步恢復,公商務出行需求有望首先回暖,帶來公司業績迅速回升。

深圳機場(000089)

深圳機場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位置,能夠充分享受大灣區發展紅利,機場有持續增長的旅客需求。雖然受到疫情影響,近期航班取消率接近60%,疫情結束後航班將迅速恢復,不影響機場客流長期增長趨勢。


(免責聲明: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我公司及其僱員對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